CN215690596U - 夹闭位置标识留置针 - Google Patents

夹闭位置标识留置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90596U
CN215690596U CN202122251252.XU CN202122251252U CN215690596U CN 215690596 U CN215690596 U CN 215690596U CN 202122251252 U CN202122251252 U CN 202122251252U CN 215690596 U CN215690596 U CN 215690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tube
extension
upper plat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5125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艳芳
吕莹
岳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X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YUX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X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YUX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12225125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90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90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90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闭位置标识留置针,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留置针上缺少封管夹夹闭位置的准确标识及快速位置调整机构而造成夹闭位置不当,进而导致输液流速减慢、延长管回血堵塞和血栓形成以及外渗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留置针专门设置了延长管的距离标识机构、专用的封管夹以及定位环,最大程度上能够保证护理人员在进行封管操作时,可以快速无误地在延长管标识位置处进行精准的定位与夹闭,从而实现在流速减慢率、回血率、血栓形成率方面明显低于普通留置针,且能够提高平均留置时间,也为生产厂家提供产品改进的科学依据,临床效果好。

Description

夹闭位置标识留置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夹闭位置标识留置针。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上最常用、最直接的治疗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静脉输液治疗的进展,我国每年输液治疗达50亿次,80%的住院患者均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有 85%的护士用于输液操作的时间大于75%。为了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及最大限度地减轻输液给患者带来的穿刺痛苦,目前,临床上主要使用静脉留置针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我国静脉留置针的普及率达90%以上。静脉留置针具有质地柔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便于患者活动和搬动等优点。使用静脉留置针可起到保护静脉,减少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和血管损伤,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利于抢救和治疗,特别适用于需要长期静脉输液、静脉穿刺较困难的患者。
使用时,将穿刺针连同留置针插入患者的注射位置,然后通过穿刺针导引将留置针导入患者血管,最后将穿刺针抽出,使留置针留在患者血管中,并用敷贴贴膜固定。留置针的针座通过延长管或者输液管与正压接口相连;输液时,进行冲管操作后,将连通针水的部件与正压接口相连,且松开延长管上的封管夹即可进行;输液完成,进行封管操作后,必须将延长管用封管夹夹闭,防止回血和漏液,但实际操作中,虽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但仍时常出现以下问题:①、输液流速减慢;②、回血堵塞;③、形成血栓;以上问题是目前临床上需要解决的主要难题。传统的留置针的封管夹能够在整个延长管来回滑动,目前使用的留置针未对封管夹的固定位置有明确的标识,因此存在因不同人员操作的封管夹夹闭位置不统一、或者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夹闭位置不同但无法快速定位的问题,可能造成牵拉到针头,推送到针座,触碰到敷贴,导致针头脱出、刺破血管、敷贴卷边、血液回流或外渗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夹闭位置标识留置针,用于解决现有留置针上缺少封管夹夹闭位置的准确标识及快速位置调整机构而造成夹闭位置不当,进而导致输液流速减慢、延长管回血堵塞和血栓形成以及外渗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夹闭位置标识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前端包括与输液管道相连的、设有外螺旋纹的正压接头,以及白色端帽,二者交叉相连成“Y”字型结构的输液座;后端设置有穿刺及进液机构,具体包括导管、针座、穿刺针、针翼,其中导管与针座相连,作为留置体内的主体部分;穿刺针和针翼相连,作为辅助留置部分,完成留置后取出;
在前端与后端之间设置延长管,所述延长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正压接头的底端,并通过硬质的锥形防折接头包裹延长管的端部;延长管的另一端连接针座的侧面,并设置与针座呈25-30°夹角的硬质防折接头包裹延长管的端部;延长管上活动连接有封管夹,具体为封管夹上开通孔,延长管穿孔而过,并且可在延长管的任意位置进行锁紧;另外,在延长管的管壁上设有距离标识机构。
优选的,所述封管夹为上板和下板两部分组成,整体呈椭圆状,组合后的前端和后端均为开口设计,中间偏后位置处分别设置向内的凸起,并开设贯穿的圆孔,安装有转轴连接,将上下两部分进行组合;此外,上板的前端部向外弯曲,其内侧设置卡扣齿,其中部内侧设置凸起的锁紧齿;下板的前端向内弯曲,与上板的内侧贴合,其外侧设置与上板向配合的卡扣齿,中部内侧设置凹陷的锁紧齿,上板的凸起与下板的凹陷相配套;在所述上板凸起的锁紧齿后方,以及下板凹陷的锁紧齿前方分别设置一个相互同轴的通孔,延长管分别穿过这两个通孔,并从锁紧齿的交接处通过;所述上板和下板的后端部分别向内侧弯曲,形成能够沿转轴转动的杠杆结构,同时,在上板和下板后端部之间设置弹性连接体,该弹性连接体在封管夹为卡紧时保持舒展拉伸状态,将上板和下板的前端拉近,上板和下板前端的卡扣齿接触相互贴合;需要松开封管夹时,由于弹性连接体的对后端部的拉伸,能够使上板和下板的前端部具有向外的势能,只需将结合在一起的卡扣齿脱离即可很轻松的弹开。
优选的,所述标识机构设置在延长管上,具体包括张贴或印刷在延长管外表面上的距离刻度,其零点为设置在针座上的硬质防折接头的端部,每间隔1cm设置一个距离刻度,设置范围为整个延长管的长度方向。
优选的,在所述延长管上的两个端部和封管夹之间分别设置一个可移动的弹性定位环,该定位环外形呈椭圆球状,沿短轴方向套设在延长管上,另外,在定位环的长轴方向上沿延长管的轴向分别开设三个径向贯穿的孔,其中中间的孔为椭圆孔,上下端为长轴,长轴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上侧圆孔和下侧圆孔连通,不受外力的状态下,中间椭圆孔的短轴长度比延长管的直径小5%,对延长管进行握持固定且不会导致其过度形变;长轴的长度为延长管直径2倍以上,对定位环沿长轴方向施加外力,在上侧圆孔和下侧圆孔的辅助支撑力下,中原的椭圆孔长轴方向缩短,短轴方向变长,解除对延长管的握持,能够沿延长管进行滑动,到达新的定位点后松开长轴方向上的外力,中间椭圆孔的短轴方向上重新对延长管进行握持,实现固定定位,封管夹两侧的定位环完成操作后,能够保证封管夹只能在限定好的距离内移动并夹闭,减少误操作。
优选的,所述两个定位环分别定位在延长管上以针座为起点的2cm-5cm的距离内,并限定封管夹在该距离范围内进行夹闭和松开动作。
优选的,所述两个定位环分别定位在延长管上以针座为起点的3cm-4cm的距离内,并限定封管夹在该距离范围内进行夹闭和松开动作。
有益效果:
封管夹固定位置在3—3.9cm病例组发生输液流速减慢率、静脉回血率、血栓形成率最低;结论:封管夹固定位置在3—3.9cm之间可明显降低输液流速减慢率、静脉回血率、血栓形成率,临床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留置针专门设置了延长管的距离标识机构、专用的封管夹以及定位环,最大程度上能够保证护理人员在进行封管操作时,可以快速无误地在延长管标识位置处进行精准的定位与夹闭,在此位置夹闭,封管夹刚好在延长管“U”型固定的平行处,阻断负压传递效果好,操作方便,是离尖端最近的方便夹闭位置。在此位置夹闭,使留置针的使用效果得到了提高,这不仅减少了患者每日穿刺的痛苦,而且还方便患者的活动,为疾病的治疗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护士的工作,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真正体现了留置针的留置价值,从而实现在流速减慢率、回血率、血栓形成率方面明显低于普通留置针,且能够提高平均留置时间,也为生产厂家提供产品改进的科学依据,临床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封管夹松开状态示意图。
图3是所述封管夹夹闭状态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定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述定位环的卡紧状态示意图。
图7是所述定位环的松开状态示意图。
图中:正压接头1、肝素帽2、输液座3、导管4、针座5、穿刺针6、针翼7、延长管8、防折接头9、封管夹10、通孔101、上板102、下板103、凸起104、转轴105、卡扣齿106、锁紧齿107、弹性连接体108、距离刻度11、定位环12、椭圆孔121、上侧圆孔122、下侧圆孔1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夹闭位置标识留置针,前端包括与输液管道相连的、设有外螺旋纹的正压接头1,以白色端帽2,二者交叉相连成“Y”字型结构的输液座3;后端设置有穿刺及进液机构,具体包括导管4、针座5、穿刺针6、针翼7,其中导管4与针座5相连,作为留置体内的主体部分;穿刺针6和针翼7相连,作为辅助留置部分,完成留置后取出。
在前端与后端之间设置延长管8,所述延长管8的一端连接所述正压接头1的底端,并通过硬质的锥形防折接头9包裹延长管8的端部;延长管8的另一端连接针座5的侧面,并设置与针座5呈25-30°夹角的硬质防折接头9包裹延长管8的端部;延长管8上活动连接有封管夹10,具体为封管夹10上开通孔101,延长管8穿孔而过,并且可在延长管8的任意位置进行锁紧;另外,在延长管8的管壁上设有距离标识机构;标识机构设置在延长管8上,具体包括张贴或印刷在延长管8外表面上的距离刻度11,其零点为设置在针座5上的硬质防折接头9的端部,每间隔1cm设置一个距离刻度11,设置范围为整个延长管8的长度方向。
所述封管夹10为上板102和下板103两部分组成,整体呈椭圆状,组合后的前端和后端均为开口设计,中间偏后位置处分别设置向内的凸起104,并开设贯穿的圆孔,安装有转轴105连接,将上下两部分进行组合;此外,上板102的前端部向外弯曲,其内侧设置卡扣齿106,其中部内侧设置凸起的锁紧齿107;下板103的前端向内弯曲,与上板102的内侧贴合,其外侧设置与上板102向配合的卡扣齿106,中部内侧设置凹陷的锁紧齿107,上板102的凸起与下板的凹陷相配套;在所述上板102凸起的锁紧齿107后方,以及下板103凹陷的锁紧齿107前方分别设置一个相互同轴的通孔101,延长管8分别穿过这两个通孔101,并从锁紧齿107的交接处通过;所述上板102和下板103的后端部分别向内侧弯曲,形成能够沿转轴105转动的杠杆结构,同时,在上板102和下板103后端部之间设置弹性连接体108,该弹性连接体108在封管夹10为卡紧时保持舒展拉伸状态,将上板102和下板103的前端拉近,上板102和下板103前端的卡扣齿106接触相互贴合;需要松开封管夹10时,由于弹性连接体108的对后端部的拉伸,能够使上板102和下板103的前端部具有向外的势能,只需将结合在一起的卡扣齿106脱离即可很轻松的弹开。
实施例2
如图2、3、4、5、6、7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夹闭位置标识留置针,其结构与实施例1所述基本一致,区别在于:在所述延长管8上的两个端部和封管夹10之间分别设置一个可移动的弹性定位环12,所述两个定位环12分别定位在延长管8上以针座5为起点的2cm-5cm的距离内,并限定封管夹10在改距离范围内进行夹闭和松开动作;该定位环12外形呈椭圆球状,沿短轴方向套设在延长管8上,另外,在定位环12的长轴方向上沿延长管8的轴向分别开设三个径向贯穿的孔,其中中间的孔为椭圆孔121,上下端为长轴,长轴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上侧圆孔122和下侧圆孔123连通,不受外力的状态下,中间椭圆孔121的短轴长度比延长管8的直径小5%,对延长管8进行握持固定且不会导致其过度形变;长轴的长度为延长管8直径2倍以上,对定位环12沿长轴方向施加外力,在上侧圆孔122和下侧圆孔123的辅助支撑力下,中原的椭圆孔121长轴方向缩短,短轴方向变长,解除对延长管8的握持,能够沿延长管8进行滑动,到达新的定位点后松开长轴方向上的外力,中间椭圆孔121的短轴方向上重新对延长管8进行握持,实现固定定位,封管夹10两侧的定位环12完成操作后,能够保证封管夹10只能在限定好的距离内移动并夹闭,减少误操作。
实施例3
如图2、3、4、5、6、7所示,本实施例将两个定位环12分别定位在延长管8上以针座5为起点的1cm-5.9cm的距离内,并依次进行1-1.9cm,2-2.9cm,3-3.9cm,4-4.9cm和5-5.9cm五组试验,以检测封管夹10在延长管8上不同距离刻度11进行夹闭封管的效果,参考的评价标准如下:①无明显回血,输液流速减慢1/3以上,评价为流速减慢。②有回血,但血液不凝固,输液流速减慢不明显者,评价为回血。③有回血,血液凝固,输液不滴者,评价为血栓。最终得出,第三组,即封管夹10在延长管8上3—3.9cm的距离刻度11进行封闭,其发生流速减慢率、静脉回血率、血栓形成率最低,平均留置时间最长,临床效果好。

Claims (6)

1.夹闭位置标识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前端包括与输液管道相连的、设有外螺旋纹的正压接头,以及白色端帽,二者交叉相连成“Y”字型结构的输液座;后端设置有穿刺及进液机构,具体包括导管、针座、穿刺针、针翼,其中导管与针座相连,作为留置体内的主体部分;穿刺针和针翼相连,作为辅助留置部分,完成留置后取出;
在前端与后端之间设置延长管,所述延长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正压接头的底端,并通过硬质的锥形防折接头包裹延长管的端部;延长管的另一端连接针座的侧面,并设置与针座呈25-30°夹角的硬质防折接头包裹延长管的端部;延长管上活动连接有封管夹,具体为封管夹上开通孔,延长管穿孔而过,并且可在延长管的任意位置进行锁紧;另外,在延长管的管壁上设有距离标识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闭位置标识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管夹为上板和下板两部分组成,整体呈椭圆状,组合后的前端和后端均为开口设计,中间偏后位置处分别设置向内的凸起,并开设贯穿的圆孔,安装有转轴连接,将上下两部分进行组合;此外,上板的前端部向外弯曲,其内侧设置卡扣齿,其中部内侧设置凸起的锁紧齿;下板的前端向内弯曲,与上板的内侧贴合,其外侧设置与上板向配合的卡扣齿,中部内侧设置凹陷的锁紧齿,上板的凸起与下板的凹陷相配套;在所述上板凸起的锁紧齿后方,以及下板凹陷的锁紧齿前方分别设置一个相互同轴的通孔,延长管分别穿过这两个通孔,并从锁紧齿的交接处通过;所述上板和下板的后端部分别向内侧弯曲,形成能够沿转轴转动的杠杆结构,同时,在上板和下板后端部之间设置弹性连接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闭位置标识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机构设置在延长管上,具体包括张贴或印刷在延长管外表面上的距离刻度,其零点为设置在针座上的硬质防折接头的端部,每间隔1cm设置一个距离刻度,设置范围为整个延长管的长度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夹闭位置标识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延长管上的两个端部和封管夹之间的两个可移动的弹性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外形呈椭圆球状,沿短轴方向套设在延长管上,另外,在定位环的长轴方向上沿延长管的轴向分别开设三个径向贯穿的孔,其中中间的孔为椭圆孔,上下端为长轴,长轴的两个端部分别与上侧圆孔和下侧圆孔连通,不受外力的状态下,中间椭圆孔的短轴长度比延长管的直径小5%;长轴的长度为延长管直径2倍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闭位置标识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定位环分别定位在延长管上以针座为起点的2cm-5cm的距离内,并限定封管夹在该距离范围内进行夹闭和松开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闭位置标识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定位环分别定位在延长管上以针座为起点的3cm-4cm的距离内,并限定封管夹在该距离范围内进行夹闭和松开动作。
CN202122251252.XU 2021-09-17 2021-09-17 夹闭位置标识留置针 Active CN215690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1252.XU CN215690596U (zh) 2021-09-17 2021-09-17 夹闭位置标识留置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1252.XU CN215690596U (zh) 2021-09-17 2021-09-17 夹闭位置标识留置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90596U true CN215690596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21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51252.XU Active CN215690596U (zh) 2021-09-17 2021-09-17 夹闭位置标识留置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90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42414A (en) Ergonomic vascular access needle
EP0343953A1 (en) Self-occluding intravascular cannula assembly
CN215690596U (zh) 夹闭位置标识留置针
CN204734799U (zh) 无针输液防逆流静脉留置针
CN214158185U (zh) 一种医用三通静脉留置针
CN204840496U (zh) 一种具有正压装置的留置针
CN210447771U (zh) 一种具有缓压结构的深静脉置管
CN115068741A (zh) 防逆流防针刺留置针
CN210447156U (zh) 便携式胸腔穿刺针
CN211024530U (zh) 一种无损伤的输血器穿刺针头
CN217660962U (zh) 一种弧形的头皮针
CN215305911U (zh) 一种血样采血针
CN219022684U (zh) 一种安全型动脉留置针
CN215780576U (zh) 一种可单手操作的自动退针留置针
CN204468880U (zh) 一种适用于婴幼儿负压式静/动脉留置针
CN201426894Y (zh) 开槽式穿刺留置针
CN215938590U (zh) 可单手退针的y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
CN215083407U (zh) 一种自粘式留置针
CN215426602U (zh) 一种低平面穿刺的静脉留置针
CN209789976U (zh) 神经内科动脉套管针
CN210170576U (zh) 一种安全防回血的留置针
CN108543156A (zh) 一种一次性安全正压前端给药留置针
CN213312274U (zh) 一种血液透析穿刺用的动静脉留置针管套
CN217311421U (zh) 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
CN216439227U (zh) 一种可以无针留取尿标本的导尿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