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9726U - 一种振动按摩单元、颈部按摩仪及眼部按摩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振动按摩单元、颈部按摩仪及眼部按摩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89726U
CN215689726U CN202023206839.0U CN202023206839U CN215689726U CN 215689726 U CN215689726 U CN 215689726U CN 202023206839 U CN202023206839 U CN 202023206839U CN 215689726 U CN215689726 U CN 2156897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massage unit
massage
vibratory
vib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0683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卿叶林
赵启龙
李贵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G Healt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0683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897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897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897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振动按摩单元、颈部按摩仪及眼部按摩仪,振动按摩单元包括壳体、柔性安装座、加热组件以及振动组件,壳体的一端形成按摩部,按摩部的朝向壳体内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导热面,壳体的另一端形成安装部,用于与按摩设备的机体连接,柔性安装座设于壳体内,加热组件设于柔性安装座,加热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柔性安装座朝向导热面的一侧,振动组件设于柔性安装座内,以使柔性安装座挤压加热组件位于柔性安装座朝向导热面的一侧的部分紧贴导热面,加热组件通过导热面向按摩部导热。振动按摩单元具有多种功能,能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振动按摩单元、颈部按摩仪及眼部按摩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动按摩单元、颈部按摩仪及眼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振动式的颈部按摩仪通常包括支架以及振动按摩单元,支架适于用于佩戴至用户颈部,振动按摩单元具有振动功能,通过振动的方式实现对用户颈部进行按摩。然而,振动按摩单元仅有振动功能,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用户不同按摩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振动按摩单元、颈部按摩仪及眼部按摩仪,振动按摩单元具有多种功能,能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振动按摩单元,所述振动按摩单元包括壳体、柔性安装座、加热组件以及振动组件,所述壳体的一端形成按摩部,所述按摩部的朝向所述壳体内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导热面,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形成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与按摩设备的机体连接,所述柔性安装座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柔性安装座,所述加热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柔性安装座朝向所述导热面的一侧,所述振动组件设于所述柔性安装座内,以使所述柔性安装座挤压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柔性安装座朝向所述导热面的一侧的部分紧贴所述导热面,所述加热组件通过所述导热面向所述按摩部导热,并在所述振动组件在振动时使所述加热组件始终与所述导热面保持贴合。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安装座为硅胶套。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发热件,所述发热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柔性安装座朝向所述导热面的一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件包括主体部以及延伸部,所述主体部设于所述柔性安装座朝向所述导热面的一侧,所述延伸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柔性安装座的周侧,且所述延伸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部,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形成接电部,所述接电部位于所述柔性安装座背离所述导热面的一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件为发热膜片,所述主体部为片状结构,所述延伸部为长条片状结构,所述延伸部的宽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宽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一体成型于所述主体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件具有发热丝,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发热丝呈曲折延伸布置,位于所述延伸部的所述发热丝沿所述延伸部的长度方向呈直线延伸布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柱体以及设于所述柱体一端的按摩头,所述按摩头远离所述柱体的一端形成所述按摩部,所述柱体的另一端形成所述安装部,所述柔性安装座设于所述按摩头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按摩头包括金属盖以及中空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设于所述柱体的一端,所述金属盖与所述凸缘部盖合连接,所述金属盖远离所述柱体的一端形成所述按摩部,所述振动组件过盈配合安装于所述柔性安装座内,所述柔性安装座的部分过盈配合安装于所述金属盖,所述接电部位于所述金属盖外。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振动按摩单元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加热组件的朝向所述柔性安装座的一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柔性片,所述柔性片设于所述加热组件的朝向所述柔性安装座的一侧和所述柔性安装座朝向所述导热面的一侧之间,所述柔性片用于在所述柔性安装座的挤压作用下挤压所述加热组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片设有贯穿其两相对表面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避让所述温度传感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片与所述柔性安装座通过第一胶粘层固定,所述第一胶粘层环绕所述避让孔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柔性片与所述加热组件通过第二胶粘层固定,所述第二胶粘层环绕所述避让孔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安装座朝向所述导热面的一侧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避让槽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避让槽为盲槽,以阻止所述振动组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温度传感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安装座朝向所述导热面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安装座的周侧面设有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二避让槽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安装槽,另一端沿远离所述导热面的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避让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振动组件过盈配合安装于所述柔性安装座,所述柔性安装座过盈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安装座背离所述导热面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振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槽具有背离所述导热面的开口,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开口处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振动组件背离所述导热面的表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柱体以及设于所述柱体一端的按摩头,所述按摩头远离所述柱体的一端形成所述按摩部,所述柱体的另一端形成所述安装部,所述柔性安装座和所述振动组件设于所述按摩头内。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按摩头包括金属盖以及中空的凸缘部,所述金属盖与所述凸缘部盖合连接形成收容腔,所述柔性安装座安装于所述收容槽,所述金属盖远离所述柱体的一端形成为所述按摩部,所述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凸缘部,所述柱体连接于所述凸缘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凸缘部一体成型于所述柱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凸缘部具有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朝向所述导热面设置,所述第一内表面抵接于所述柔性安装座背离所述导热面的一侧表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凸缘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邻且相连的第二内表面,所述金属盖的周侧伸入所述凸缘部的中空部分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内表面。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振动按摩单元还包括第一接电件,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按摩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一接电件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发热件,所述第一接电件的另一端经所述第一过线孔穿出至所述壳体外。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振动按摩单元还包括第二接电件,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按摩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二接电件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振动组件,所述第二接电件的另一端经所述第二过线孔穿出至所述壳体外。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第二过线孔均位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按摩部的另一端的端面,并且所述第一过线孔和所述第二过线孔间隔设置。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颈部按摩仪,所述颈部按摩仪包括机体以及第一方面的振动按摩单元,所述机体被构造成C字形,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机体。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颈部按摩仪还包括固定件,所述机体形成有佩戴空间,所述机体包括外壳以及与所述外壳对合连接的柔性内壳,所述柔性内壳位于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柔性内壳朝向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振动按摩单元位于所述柔性内壳朝向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振动按摩单元的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振动按摩单元的所述壳体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柔性内壳。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设有第三过线孔以及第四过线孔,所述柔性内壳分别对应所述第三过线孔和所述第四过线孔设有第五过线孔以及第六过线孔,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接电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过线孔和所述第五过线孔,所述振动组件的第二接电件依次穿过所述第四过线孔和所述第六过线孔。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固定件的中间位置以连接于所述振动按摩单元的所述壳体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三过线孔和所述第四过线孔分别位于所述紧固件的相对两侧。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眼部按摩仪,所述眼部按摩仪包括用于佩戴在眼部的主体以及第一方面的振动按摩单元,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靠近眼部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振动按摩单元、颈部按摩仪及眼部按摩仪,壳体的一端形成按摩部,按摩部的朝向壳体内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导热面,柔性安装座安装于壳体内,柔性安装座内安装有振动组件,实现振动按摩功能,并且柔性安装座可以为振动组件提供减震效果,避免振动组件撞击壳体产生噪音或者造成振动组件的损坏,同时,在柔性安装座设置加热组件,利用加热组件向导热面导热至按摩部,实现加热功能,从而使得振动按摩单元具有多种功能,能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安装于柔性安装座内的振动组件可使得柔性安装座挤压加热组件位于柔性安装座朝向导热面的一侧的部分紧贴导热面,提高导热效果,且避免受外力和/或振动组件的振动作用影响而导致加热组件无法向导热面导热的情况发生,导热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振动按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振动按摩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振动按摩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柔性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公开的凸缘部与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颈部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公开的一种颈部按摩仪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例:100-振动按摩单元;1-壳体;1a-按摩部;1b-导热面;11-柱体;11a-第一过线孔;11b-第二过线孔;12-按摩头;12a-收容腔;121-金属盖;122-凸缘部;122a-第一内表面;122b-第二内表面;2-柔性安装座;21-第一避让槽;22-第一安装槽;23-第二避让槽;24-第二安装槽;24a-限位部;3-加热组件;31-发热件;311-主体部;312-延伸部;31a-接电部;32-柔性片;32a-避让孔;4-振动组件;5-温度传感器;6-第一接电件;7-第二接电件;200-颈部按摩仪;20-机体;201-外壳;202-柔性内壳;202a-第五过线孔;202b-第六过线孔;30-固定件;301-第三过线孔;302-第四过线孔;40-紧固件;A-佩戴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振动按摩单元、颈部按摩仪及眼部按摩仪,振动按摩单元具有多种功能,能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振动按摩单元100的结构示意图,该振动按摩单元100包括壳体1、柔性安装座2、加热组件3以及振动组件4,壳体1的一端形成按摩部1a,按摩部1a的朝向壳体1内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导热面1b,该壳体1的另一端形成安装部,该按摩装部用于与按摩设备的机体连接,柔性安装座2设于壳体1内,加热组件3设于柔性安装座2,加热组件3的至少部分位于柔性安装座2朝向导热面1b的一侧,振动组件4设于柔性安装座2内,以使柔性安装座2挤压加热组件3位于柔性安装座2朝向导热面1b的一侧的部分贴紧导热面1b,加热组件3通过导热面1b向按摩部1a导热,并在振动组件4在振动时使加热组件3始终与导热面1b保持贴合。
其中,按摩部1a的至少部分的材料为导热材料,以使按摩部1a的朝向壳体1内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导热面1b。示例性地,导热材料可为金属材料、石墨烯、导热硅胶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一方面,本实施例通过振动组设于柔性安装座2内,柔性安装座2设于壳体1内,壳体1的一端形成按摩部1a,利用振动组件4产生振动经柔性安装座2传递至壳体1,壳体1的按摩部1a可将振动作用于用户,从而实现振动按摩功能。并且,采用柔性安装座2可缓冲振动组件4产生的振动,降低振动幅度及强度,提高振动按摩单元100的振动按摩舒适性,柔性安装座2可以为振动组件4提供减震效果,避免振动组件4撞击壳体1产生噪音或者造成振动组件4的损坏。另一方面,本实施例通过按摩部1a的至少部分的材料为导热材料,并在按摩部1a的朝向壳体1内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导热面1b,在柔性安装座2设置加热组件3,且利用加热组件3位于柔性安装座2朝向导热面1b的一侧的至少部分向导热面1b传导热量,热量进一步经导热面1b传递至按摩部1a以作用于用户,实现热敷功能。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振动按摩单元100具有振动按摩功能以及热敷功能,功能较为丰富,能满足用户的不同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考虑到振动组件4产生振动实现振动按摩或振动按摩单元100受到外力作用(例如跌落或撞击等)时,振动作用或外力作用存在导致壳体1内的各部件间的相对位置发生轻微改变的情况,尤其是加热组件3与导热面1b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可能导致加热组件3与导热面1b的贴合不紧密甚至导致两者发生分离,影响加热组件3向导热面1b传导热量。因此,本实施例还利用设于柔性安装座2内的振动组件4使得柔性安装座2挤压加热组件3位于柔性安装座2朝向导热面1b的一侧的部分贴紧导热面1b,有效保障加热组件3能够向导热面1b传导热量,且传导效果较佳,热量利用率高。
具体地,振动组件4过盈配合安装于柔性安装座2,柔性安装座2过盈安装于壳体1内。可以理解的是,振动组件4过盈配合安装于柔性安装座2,柔性安装座2可受到振动组件4的挤压而发生形变,从而使得柔性安装座2挤压壳体1,且柔性安装座2过盈安装于壳体1可实现将加热组件3位于柔性安装座2朝向导热面1b的一侧的部分向导热面1b挤压以贴紧导热面1b。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利用部件本身发生形变实现将将加热组件3位于柔性安装座2朝向导热面1b的一侧的部分向导热面1b贴紧导热面1b,无需额外设置压紧件,简化振动按摩单元100的结构,且结构稳定。
其中,柔性安装座2可为硅胶套。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硅胶套自身受挤压可发生形变,另一方面,可降低振动组件4过盈安装于硅胶套以及硅胶套过盈安装于壳体1的难度,从而降低振动按摩单元100的组装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组件3包括发热件31,发热件31的至少部分设于柔性安装座2朝向导热面1b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发热件31产生热量,发热件31位于柔性安装座2朝向导热面1b的一侧可紧贴导热面1b并向导热面1b传导热量,从而实现热敷功能。
可选地,如图3所示,发热件31包括主体部311以及延伸部312,主体部311设于柔性安装座2朝向导热面1b的一侧,延伸部312至少部分位于柔性安装座2的周侧,且延伸部312的一端连接于主体部311,延伸部312的另一端形成接电部31a,接电部31a位于柔性安装座2背离导热面1b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主体部311在柔性安装座2的挤压作用下贴紧导热面1b,此时,柔性安装座2与导热面1b之间的空间较小,不利于发热件31的接电。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延伸部312的一端连接于主体部311,另一端形成接电部31a,且延伸部312位于柔性安装座2的周侧,以将发热件31的接电部31a延伸至柔性安装座2背离导热面1b一侧,便于走线和电连接。并且,位于柔性安装座2内的振动组件4产生的振动可在柔性安装座2的缓冲作用下减弱,对位于柔性安装座2外的主体部311和延伸部312均造成的影响较小,避免主体部311和延伸部312受损或接电不良的情况发生。
一些实施例中,该发热件31为发热膜片,该主体部311为片状结构,该延伸部312为长条片状结构,该延伸部312的宽度小于该主体部311的宽度。延伸部312的宽度是指延伸部312的与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宽度,主体部311的宽度是指在与延伸部312的宽度方向同向的宽度。例如,当主体部311为圆形片状时,其宽度为圆形的直径,当主体部311为方形片状时,其宽度为方形的宽度。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采用片状结构,主体部311和延伸部312占用空间较小,有利于振动按摩单元100的小型化设计。另一方面,考虑到主体部311主要用于向导热面1b传导热量,其需采用宽度较大的片状结构,提高导热面积,进而提高导热效果,例如主体部311可为圆形片状、方形片状等,而延伸部312主要用于在柔性安装座2背离导热面1b的一侧形成接电部31a,采用长条形片状结构,有利于延伸部312发生弯折,且发热量较小于主体部311。
示例性地,延伸部312一体成型于主体部311。可以理解的是,主体部311和延伸部312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可提高发热件31整体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折弯发热件31的方式使得主体部311和延伸部312分布在柔性安装座2上的不同位置,降低主体部311和延伸部312之间发生断裂或分离的风险,且加热件的生产难度较低。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延伸部312与主体部311可采用分别成型后连接为一体,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发热件31具有发热丝(未图示),位于主体部311的发热丝呈曲折延伸布置,位于延伸部312的发热丝沿延伸部312的长度方向呈直线延伸布置。可以理解的是,发热件31主要用于向导热面1b传导热量的部位为主体部311,而延伸部312主要用于在柔性安装座2背离导热面1b的一侧形成接电部31a,即,主体部311的发热丝呈曲折延伸布置,可增加主体部311的发热丝的分布密度,从而提高发热量,延伸部312的发热丝沿延伸部312的长度方向呈直线延伸布置,可用于电连接主体部311的发热丝和接电部31a,延伸部312的发热量较少,通过合理设计发热件31的发热丝的排布,提高导热效率且降低能量损耗,节能环保。
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和图3所示,振动按摩单元10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5,温度传感器5设于加热组件3的朝向柔性安装座2的一侧。具体地,该温度传感器5设于该主体部311朝向该柔性安装座2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温度传感器5检测发热件31的温度,一方面,可根据发热件31的温度与按摩部1a的温度关系判断按摩部1a的实际温度,从而调节发热件31的发热量,以使得按摩部1a达到预设的热敷温度,另一方面,可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损坏振动按摩单元100或烫伤用户的情况发生,提高使用安全性。示例性地,该温度传感器5可为NTC(Nega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负温度系数)传感器,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5还可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电阻温度传感器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下限定。
可选地,为了使得主体部311更加紧贴导热面1b,加热组件3还包括柔性片32,柔性片32设于加热组件3的朝向柔性安装座2的一侧和柔性安装座2朝向导热面1b的一侧之间,柔性片32用于在柔性安装座2的挤压作用下挤压加热组件3。具体地,柔性片32设于主体部311朝向柔性安装座2的一侧和柔性安装座2朝向主体部311的一侧。可以理解的是,在柔性安装座2挤压作用下,柔性片32可进一步挤压发热件31的主体部311,提高主体部311与导热面1b的紧贴程度,从而提高导热效果以及稳定性。示例性地,该柔性片32可为泡棉。
进一步地,柔性片32设有贯穿其两相对表面的避让孔32a,避让孔32a用于避让温度传感器5。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避让孔32a避让温度传感器5,一方面,可避免柔性片32受到柔性安装座2的挤压时对温度传感器5造成挤压,影响温度传感器5的正常工作,另一方面,通过避让孔32a避让温度传感器5,可减小温度传感器5占用的空间,有利于振动按摩单元100的小型化设计。
考虑到柔性片32受到柔性安装座2的挤压时,其与主体部311以及柔性安装座2的相对位置可能发生错位,错位较大存在导致柔性片32失效的情况发生。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将柔性片32与主体部311以及柔性安装座2固定,确保其不发生错位。
具体地,柔性片32与柔性安装座2通过第一胶粘层(未图示)固定,第一胶粘层环绕避让孔32a设置。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胶粘层实现柔性片32与柔性安装座2固定连接,从而避免柔性片32与柔性安装相互错位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柔性片32与加热组件3通过第二胶粘层(未图示)固定,第二胶粘层环绕避让孔32a设置。具体地,柔性片32与主体部311通过第二胶粘层固定。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二胶粘层实现柔性片32与主体部311固定连接,从而避免柔性片32与主体部311相互错位的情况发生。
可以得知的是,通过第一胶粘层环绕避让孔32a,第二胶粘层环绕避让孔32a,可使得胶粘层、柔性片32、柔性安装座2和主体部311之间形成密闭,即用于避让温度传感器5的避让孔32a的两开口分别通过柔性安装座2和主体部311进行封闭,从而防止异物(例如水、灰尘等)进入避让孔32a导致损坏温度传感器5的情况发生,有效确保温度传感器5的正常工作。
为了使得振动按摩单元100的结构更加紧凑,根据加热组件3、振动组件4等部件的结构特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柔性安装座2进行设计。
第一方面,根据温度传感器5对柔性安装座2进行结构设计。
示例性地,柔性安装座2朝向导热面1b的一侧设有第一避让槽21,温度传感器5位于第一避让槽21内。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一避让槽21为温度传感器5提供容置空间,从而减小温度传感器5占用的空间,有利于振动按摩单元100的小型化设计,使得振动按摩单元100的结构更加紧凑。
进一步地,考虑到振动组件4在产生振动时,会产生热量,为了避免振动组件4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温度传感器5,影响温度传感器5检测发热件31的温度的准确性。因此,第一避让槽21为盲槽,以阻止振动组件4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温度传感器5。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避让槽21作为盲槽,则第一避让槽21不会连通柔性安装座2的两侧,避免分别位于柔性安装座2两侧的温度传感器5和振动组件4的热量相互传递,从而保障温度传感器5测温的准确性。
第二方面,根据加热组件3对柔性安装座2进行设计。
示例性地,柔性安装座2朝向导热面1b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槽22,主体部311位于第一安装槽22。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通过第一安装槽22容置主体部311,可减小主体部311占用的空间,有利于振动按摩单元100的小型化设计,使得振动按摩单元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另一方面,第一安装槽22可起预定位作用,使得主体部311与柔性安装座2固定连接后,能准确对应导热面1b设置,确保主体部311与导热面1b能够紧贴并导热。
进一步地,柔性安装座2的周侧面设有第二避让槽23,第二避让槽23的一端连通第一安装槽22,另一端沿远离导热面1b的方向延伸,延伸部312至少部分位于第二避让槽23。可以理解的是,一方面,通过第二避让槽23容置延伸部312,可减小延伸部312占用的空间,有利于振动按摩单元100的小型化设计,使得振动按摩单元100的结构更加紧凑。另一方面,通过第一避让槽21的槽壁对延伸部312进行限制,避免延伸部312与柔性安装座2相互错位的情况发生。
第三方面,根据振动组件4对柔性安装座2进行设计。
结合图4所示,示例性地,柔性安装座2背离导热面1b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槽24,振动组件4设于第二安装槽24。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二安装槽24设置振动组件4,柔性安装座2近似包裹振动组件4,可从多个方向对振动组件4产生的振动进行减震,并且,振动组件4不易脱离柔性安装座2,安装方式简单。
进一步地,第二安装槽24具有背离导热面1b的开口,第二安装槽24的开口处设有限位部24a,限位部24a抵接于振动组件4背离导热面1b的表面。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二安装槽24的开口处设置限位部24a,可避免振动组件4因振动而脱离第二安装槽24的情况发生,提高结构的可靠性。示例性地,该限位部24a可为沿开口一周设置的挡环,或沿开口一周间隔设置的多个凸块,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再次参阅图1和图2壳体1包括柱体11以及设于柱体11一端的按摩头12,该按摩头12远离该柱体11的一端形成该按摩部1a,该柱体的另一端形成该安装部,柔性安装座2设于按摩头12内。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柔性安装座2设于按摩头12内,位于柔性安装座2内的振动组件4以及位于柔性安装座2朝向导热面1b的一侧分别使得按摩头12对用户进行振动按摩以及热敷,柱体11可用于将振动按摩单元100安装至佩戴支架。
进一步地,按摩头12包括金属盖121以及中空的凸缘部122,凸缘部122设于柱体11的一端,金属盖121与凸缘部122盖合连接,金属盖121远离柱体11的一端形成按摩部1a,振动组件4过盈配合安装于柔性安装座2内,柔性安装座2的部分过盈配合安装于金属盖121,接电部31a位于金属盖121外。可以理解的是,金属盖121整体为导热材料,一方面可提高发热件31的主体部311向导热面1b导热的效率,另一方面,可增大金属盖121发热的面积,从而增大振动按摩单元100对用户进行热敷的面积,热敷效果较佳。并且,通过振动组件4过盈配合安装于柔性安装座2内,柔性安装座2的部分过盈配合于金属盖121,通过将接电部31a位于金属盖121外,有利于接电部31a的电连接。
可选地,金属盖121与凸缘部122盖合连接形成收容腔12a,柔性安装座2安装于收容腔12a。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金属盖121和凸缘部122之间形成收容腔12a,收容柔性安装座2,可对柔性安装座2以及设于柔性安装座2的其他部件(例如加热组件3、振动组件4等)进行保护,避免受到碰撞而损坏的情况发生。
其中,凸缘部122一体成型于柱体11。可以理解的是,金属盖121与凸缘部122和柱体11的材料不同,而凸缘部122和柱体11可采用相同材料,因此,采用凸缘部122一体成型于柱体11的方式,能降低生产难度,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所示,凸缘部122具有第一内表面122a,第一内表面122a朝向导热面1b设置,第一内表面122a抵接于柔性安装座2背离导热面1b的一侧表面。可以理解的是,凸缘部122与金属盖121盖合连接时,第一内表面122a可抵接于柔性安装座2背离导热面1b的一侧,从而使得位于柔性安装座2朝向导热面1b一侧的主体部311紧贴于导热面1b,避免柔性安装座2向靠近第一内表面122a的方向运动而导致主体部311与导热面1b贴合不紧密的情况发生。
进一步地,凸缘部122还包括与第一内表面122a相邻且相连的第二内表面122b,金属盖121的周侧伸入凸缘部122的中空部分内并固定于第二内表面122b。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二内表面122b固定连接金属盖121的周侧,可减少金属盖121外露的面积,从而保护金属盖121,降低金属盖121受损的风险。
一些实施例中,再次参阅图1和图2,振动按摩单元100还包括第一接电件6,壳体1远离按摩部1a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过线孔11a,第一接电件6的一端电连接于发热件31,第一接电件6的另一端经第一过线孔11a穿出至壳体1外。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接电件6电连接于发热件31的接电部31a,并通过第一过线孔11a延伸至壳体1外,便于从振动按摩单元100外部向发热件31供电。
进一步地,振动按摩单元100还包括第二接电件7,壳体1远离按摩部1a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过线孔11b,第二接电件7的一端电连接于振动组件4,第二接电件7的另一端经第二过线孔11b穿出至壳体1外。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二接电件7电连接于振动组件4,并通过第二过线孔11b延伸至壳体1外,便于从振动按摩单元100外部向振动组件4供电。
也就是说,振动按摩单元100可采用外部供电的方式,减少在振动按摩单元100设置电源,有利于振动按摩单元100的小型化设计,减轻整体重量。
示例性地,第一过线孔11a和第二过线孔11b均位于壳体1远离按摩部1a的另一端的端面,并且第一过线孔11a和第二过线孔11b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第一过线孔11a和第二过线孔11b分别穿设第一接电件6和第二接电件7,可对振动按摩单元100的电连接进行归类,避免第一接电件6和第二接电件7相互影响的情况发生,有利于对振动按摩单元100进行检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振动按摩单元100,壳体1的一端形成按摩部1a,按摩部1a的朝向壳体1内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导热面1b,柔性安装座2安装于壳体1内,柔性安装座2内安装有振动组件4,实现振动按摩功能,并且柔性安装座2可以为振动组件4提供减震效果,避免振动组件4撞击壳体1产生噪音或者造成振动组件4的损坏,同时,在柔性安装座2设置加热组件3,利用加热组件3向导热面1b导热至按摩部1a,实现加热功能,从而使得振动按摩单元100具有多种功能,能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安装于柔性安装座2内的振动组件4可使得柔性安装座2挤压加热组件3位于柔性安装座2朝向导热面1b的一侧的部分紧贴导热面1b,提高导热效果,且避免受外力和/或振动组件4的振动作用影响而导致加热组件3无法向导热面1b导热的情况发生,导热稳定。
实施例二
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颈部按摩仪200的结构示意图,该颈部按摩仪200包括机体20以及实施例一的振动按摩单元100,该机体20被构造成C字形,安装部连接于机体20。
一些实施例中,颈部按摩仪200还包括固定件30,机体20形成有佩戴空间A,机体20包括外壳201以及与外壳201对合连接的柔性内壳202,柔性内壳202位于佩戴空间A的一侧,固定件30位于柔性内壳202朝向外壳201的一侧,振动按摩单元100位于柔性内壳202朝向佩戴空间A的一侧,固定件30与振动按摩单元100的壳体1固定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将振动按摩单元100安装至机体20时,可通过将振动按摩单元100放置于柔性内壳202朝向佩戴空间A的一侧,并在柔性内壳202背离佩戴空间A的一侧放置固定件30,从而将固定件30与振动按摩单元100的壳体1固定连接,安装方式简单,且可将固定件30隐藏于柔性内壳202和外壳201之间,充分利用空间,且保持颈部按摩仪200外观的完整。
进一步地,固定件30与振动按摩单元100的壳体1通过紧固件40锁紧固定,紧固件40穿设于柔性内壳202。可以理解的是,通过紧固件40连接固定件30和振动按摩单元100的壳体1,连接较为牢固。示例性地,紧固件40可为螺栓、螺钉等,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30设有第三过线孔301以及第四过线孔302,柔性内壳202分别对应第三过线孔301和第四过线孔302设有第五过线孔202a以及第六过线孔202b,加热组件的第一接电件6依次穿过第三过线孔301和第五过线孔202a,振动组件的第二接电件7依次穿过第四过线孔302和第六过线孔202b。可以理解的是,颈部按摩仪200可将电源(未图示)设于外壳201和柔性内壳202之间的空间,从而使得第一接电件6依次穿过第三过线孔301和第五过线孔202a与电源电连接,以向加热组件供电,以及使得第二接电件7依次穿过第四过线孔302和第六过线孔202b与电源电连接,以向振动组件供电。
可选地,紧固件40穿过固定件30的中间位置以连接于振动按摩单元100的壳体1的中间位置,第三过线孔301和第四过线孔302分别位于紧固件40的相对两侧。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合理设置过线孔和紧固件40的位置,节省空间,且避免第一接电件6和第二接电件7之间相互影响,穿线方式简单,有利于降低颈部按摩仪200的组装难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颈部按摩仪200,具有多种功能,能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眼部按摩仪,该眼部按摩仪包括用于佩戴在眼部的主体以及实施例一的振动按摩单元,振动按摩单元的壳体的另一端连接于主体靠近眼部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主体靠近眼部的一侧是指该主体在佩戴至用户眼部时朝向眼部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眼部按摩仪,具有多种功能,能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施例公开的一种振动按摩单元、颈部按摩仪及眼部按摩仪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应用了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振动按摩单元、颈部按摩仪及眼部按摩仪与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35)

1.一种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形成按摩部,所述按摩部的朝向所述壳体内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导热面,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形成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与按摩设备的机体连接;
柔性安装座,所述柔性安装座设于所述壳体内;
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柔性安装座,所述加热组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柔性安装座朝向所述导热面的一侧;
振动组件,所述振动组件设于所述柔性安装座内,以使所述柔性安装座挤压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柔性安装座朝向所述导热面的一侧的部分贴紧所述导热面,所述加热组件通过所述导热面向所述按摩部导热,并在所述振动组件在振动时使所述加热组件始终与所述导热面保持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安装座为硅胶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发热件,所述发热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柔性安装座朝向所述导热面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包括主体部以及延伸部,所述主体部设于所述柔性安装座朝向所述导热面的一侧,所述延伸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柔性安装座的周侧,且所述延伸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部,所述延伸部的另一端形成接电部,所述接电部位于所述柔性安装座背离所述导热面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为发热膜片,所述主体部为片状结构,所述延伸部为条状结构,所述延伸部的宽度小于所述主体部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一体成型于所述主体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件具有发热丝,位于所述主体部的所述发热丝呈曲折延伸布置,位于所述延伸部的所述发热丝沿所述延伸部的长度方向呈直线延伸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柱体以及设于所述柱体一端的按摩头,所述按摩头远离所述柱体的一端形成所述按摩部,所述柱体的另一端形成所述安装部,所述柔性安装座设于所述按摩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包括金属盖以及中空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设于所述柱体的一端,所述金属盖与所述凸缘部盖合连接,所述金属盖远离所述柱体的一端形成所述按摩部,所述振动组件过盈配合安装于所述柔性安装座内,所述柔性安装座的部分过盈配合安装于所述金属盖,所述接电部位于所述金属盖外。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按摩单元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加热组件的朝向所述柔性安装座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还包括柔性片,所述柔性片设于所述加热组件的朝向所述柔性安装座的一侧和所述柔性安装座朝向所述导热面的一侧之间,所述柔性片用于在所述柔性安装座的挤压作用下挤压所述加热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片设有贯穿其两相对表面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避让所述温度传感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片与柔性安装座通过第一胶粘层固定,所述第一胶粘层环绕所述避让孔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片与所述加热组件通过第二胶粘层固定,所述第二胶粘层环绕所述避让孔设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安装座朝向所述导热面的一侧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避让槽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让槽为盲槽,以阻止所述振动组件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所述温度传感器。
17.根据权利要求4至9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安装座朝向所述导热面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安装座的周侧面设有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二避让槽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安装槽,另一端沿远离所述导热面的方向延伸,所述延伸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避让槽。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组件过盈配合安装于所述柔性安装座,所述柔性安装座过盈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安装座背离所述导热面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振动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具有背离所述导热面的开口,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开口处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振动组件背离所述导热面的表面。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柱体以及设于所述柱体一端的按摩头,所述按摩头远离所述柱体的一端形成所述按摩部,所述柱体的另一端形成所述安装部,所述柔性安装座和所述振动组件设于所述按摩头内。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包括金属盖以及中空的凸缘部,所述金属盖与所述凸缘部盖合连接形成收容腔,所述柔性安装座安装于所述收容腔,所述金属盖远离所述柱体的一端形成为所述按摩部,所述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凸缘部,所述柱体连接于所述凸缘部。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一体成型于所述柱体。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具有第一内表面,所述第一内表面朝向所述导热面设置,所述第一内表面抵接于所述柔性安装座背离所述导热面的一侧表面。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部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内表面相邻且相连的第二内表面,所述金属盖的周侧伸入所述凸缘部的中空部分内并固定于所述第二内表面。
27.根据权利要求3至9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按摩单元还包括第一接电件,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按摩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一接电件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发热件,所述第一接电件的另一端经所述第一过线孔穿出至所述壳体外。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按摩单元还包括第二接电件,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按摩部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过线孔,所述第二接电件的一端电连接于所述振动组件,所述第二接电件的另一端经所述第二过线孔穿出至所述壳体外。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均位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按摩部的另一端的端面,并且所述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间隔设置。
30.一种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仪包括机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29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所述机体被构造成C字形,所述安装部连接于所述机体。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按摩仪还包括固定件,所述机体形成有佩戴空间,所述机体包括外壳以及与所述外壳对合连接的柔性内壳,所述柔性内壳位于所述佩戴空间的一侧,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柔性内壳朝向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振动按摩单元位于所述柔性内壳朝向佩戴空间的一侧,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振动按摩单元的所述壳体固定连接。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振动按摩单元的所述壳体通过紧固件锁紧固定,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柔性内壳。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设有第三过线孔以及第四过线孔,所述柔性内壳分别对应所述第三过线孔和所述第四过线孔设有第五过线孔以及第六过线孔,所述加热组件的第一接电件依次穿过所述第三过线孔和所述第五过线孔,所述振动组件的第二接电件依次穿过所述第四过线孔和所述第六过线孔。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固定件的中间位置以连接于所述振动按摩单元的所述壳体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三过线孔和第四过线孔分别位于所述紧固件的相对两侧。
35.一种眼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眼部按摩仪包括用于佩戴在眼部的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29任一项所述的振动按摩单元,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主体靠近眼部的一侧。
CN202023206839.0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振动按摩单元、颈部按摩仪及眼部按摩仪 Active CN2156897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6839.0U CN215689726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振动按摩单元、颈部按摩仪及眼部按摩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06839.0U CN215689726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振动按摩单元、颈部按摩仪及眼部按摩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89726U true CN215689726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853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06839.0U Active CN215689726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振动按摩单元、颈部按摩仪及眼部按摩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897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689726U (zh) 一种振动按摩单元、颈部按摩仪及眼部按摩仪
CN112675015A (zh) 振动按摩单元、颈部按摩仪及眼部按摩仪
CN214181066U (zh) 改进型腰腹按摩器
CN217339792U (zh) 电刺激按摩仪
CN215741385U (zh) 用于按摩仪的按摩单元和具有其的佩戴式按摩仪
CN215741386U (zh) 柔性按摩组件和具有其的电刺激按摩仪
CN210698501U (zh) 一种护颈仪
CN211461784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0494892U (zh) 护颈仪
CN112235670A (zh) 麦克风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20046461U (zh) 按摩头组件与颈部按摩仪
CN113209473A (zh) 柔性按摩组件和具有其的电刺激按摩仪
CN213346745U (zh) 按摩枕
CN213822439U (zh) 颈部按摩仪
CN221014187U (zh) 按摩装置及具有其的按摩仪
CN212756414U (zh) 按摩头组件和具有其的颈部按摩仪
CN211658708U (zh) 一种按摩坐垫
CN213465554U (zh) 颈部按摩仪
CN220121980U (zh) 电池模组和可穿戴按摩装置
CN217793765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6091361U (zh) 颈部按摩仪
CN213346746U (zh) 按摩枕
CN212308418U (zh) 眼部按摩组件及机械式眼部按摩器
CN216754946U (zh) 一种护颈仪
CN215741384U (zh) 用于按摩仪的按摩单元和具有其的佩戴式按摩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af, building 3, zhongkekefa Park, 009 Gaoxin South 1st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Future wearabl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