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5295U - 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85295U
CN215685295U CN202121968728.5U CN202121968728U CN215685295U CN 215685295 U CN215685295 U CN 215685295U CN 202121968728 U CN202121968728 U CN 202121968728U CN 215685295 U CN215685295 U CN 215685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ch
groove
buckle
watchband
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687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嘉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Najing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uojia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uojia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uojia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9687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85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85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85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涉可穿戴智能设备技术领域,解决现有表带与手表本体间连接可靠性差的技术不足,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手表本体和表带,手表本体上卡扣有金属保护壳,其两端对应设有表耳部,表耳部上对应铰接有连接卡扣和处于连接卡扣之间的连接卡槽,表带一端设有卡接部,卡接部上对应设有卡位槽和处于卡位槽之间的卡位凸部,卡位凸部与连接卡槽之间通过弹性顶珠组件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金属保护壳和表带将手表本体束缚在使用者腕部,提高了手表本体的限位固定效果。金属保护壳与表带之间通过表耳部上的连接卡扣夹持在卡接部的卡位槽上,方便拆装,插接于连接卡槽内的卡位凸部和弹性顶珠组件对表带进行进一步限位,连接可靠性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智能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
背景技术
可穿戴智能设备,特别是智能手表因其外形靓丽、功能丰富而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形成一股新的时尚潮流。为了体现智能手表的个性化穿搭、适应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审美与使用需求,现有一些终端厂商推出了可更换不同风格、颜色表带的智能手表。
此类智能手表的可更换表带大多采用硅胶材质一体成型制成,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表带,也包括用于包裹手表本体以起到防护及美化外观作用的护套。实际使用时此类可更换表带仅依靠其中部的护套来限位卡接手表本体,虽然能够起到保护及便于拆卸手表本体的目的,但是由于硅胶材质本身较柔软,在使用者剧烈运动过程中极易发生手表本体脱离护套甩出而损毁的问题,存在对手表本体的限位固定能力差、对手表本体的防护不全面、不到位的问题。
因此,在保证便于手表本体拆卸并更换表带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可更换表带与手表本体间连接的可靠性,同时提高手表本体的防护效果成为行业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智能手表的可更换表带与手表本体间的连接可靠性差、对手表本体保护不全面、不到位的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该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手表本体拆卸的优点,且提高了手表本体与表带间连接的可靠性,解决了使用者剧烈运动时手表本体甩脱的问题,对手表本体的防护效果更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包括有手表本体和两个表带,所述的手表本体上可拆卸地卡扣有一覆于其上部边沿及侧壁上的金属保护壳,所述金属保护壳的两端对应设有两个用于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表带的表耳部,每个所述表耳部的两侧皆对应弹性铰接有两个连接卡扣,两个所述连接卡扣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卡槽。每个表带朝向表耳部的一端皆设有卡接部,每个所述卡接部的两侧皆对应设有用于卡接所述连接卡扣的卡位槽,两个所述卡位槽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匹配插入所述连接卡槽内的卡位凸部,所述的卡位凸部与连接卡槽之间通过弹性顶珠组件可插拔式的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表耳部通过快拆生耳活动铰接在所述的金属保护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表耳部两侧的前端部分别设有一内凹槽,所述内凹槽的前端和侧部皆开口,两个所述内凹槽的前端开口处皆分别竖向连接有一销轴, 两个所述的连接卡扣分别通过所述的销轴活动铰接在两内凹槽内,每个连接卡扣的前部皆外延有经内凹槽的侧部和前端开口伸出到表耳部前端外的卡扣,每个连接卡扣的后部与内凹槽之间皆设有一自动弹性驱使所述卡扣以销轴为转轴向表耳部的前端中部方向扣合的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表耳部的上端面两侧皆对应开设有与所述内凹槽及其侧部开口相连通的快拆避空位。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内凹槽的后端部皆设有用于限位所述连接卡扣后端部以防止其向内凹槽的侧部开口外凸出的限位挡块,每个连接卡扣的后部皆设有一在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对应抵接在所述限位挡块上的限位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的表带为硅胶材质,通过模压成型方式制成,所述的卡接部为ABS树脂材质,通过二次注塑方式与表带一体成型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接卡槽与两个所述的连接卡扣之间采用非对称式的结构设计以起到防呆、防反插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弹性顶珠组件包括有设于所述卡位凸部侧壁上的定位槽,横向设于所述连接卡槽同一侧内壁上的、与连接卡槽连通的容置槽,活动设于所述容置槽内的顶珠弹簧,以及在所述顶珠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抵触在所述定位槽上的限位顶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的金属保护壳来卡扣限位智能手表的手表本体,并配合两个表带将手表本体束缚在使用者的腕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可拆卸表带的硅胶材质的护套,本实用新型可拆卸的金属保护壳在保证了手表本体可进行快速拆装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对手表本体的限位固定效果,即便使用者剧烈甩动腕部也不会出现手表本体脱离金属保护壳甩出的问题,连接可靠性更高,对手表本体的防护更全面、更到位。
2、本实用新型表耳部上的两个连接卡扣从两侧卡夹卡接部两侧的卡位槽,使得金属保护壳与表带之间能够进行快速、方便地拆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用户根据佩戴、搭配需要随时调整金属表壳及表带的风格、颜色,可以实现金属保护壳与表带不同风格、颜色的搭配,丰富了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的个性化搭配方式,提升了用户体验。
3、本实用新型表带装配在金属保护壳上时,卡接部上的卡位凸部对应插接在表耳部的连接卡槽内,并通过弹性顶珠组件进行定位,使得表耳部能够与卡接部间进行快速且方便的拆装。设置的卡位凸部和连接卡槽能够有效避免表耳部与卡接部间的横向错位摆动,防止了连接卡扣因错位摆动而与卡位槽脱离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表带与金属保护壳间的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中:1.手表本体,2.表带,3.金属保护壳,31.连接部,311.连接孔,4.表耳部,41.连接卡槽,42.过孔,43.内凹槽,44.销轴,45.复位弹簧,46.快拆避空位,47.限位挡块,48.容置槽,481.顶珠弹簧,482.限位顶珠,5.连接卡扣,51.卡扣,52.限位凹槽,6.卡接部,61.卡位槽,62.卡位凸部,621.定位槽,7.快拆生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本实施例仅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
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包括有手表本体1和两个表带2,所述的手表本体1上可拆卸地卡扣有一覆于其上部边沿及侧壁上的金属保护壳3,在该金属保护壳3的长轴线两端对应设有两个用于分别连接两个表带2的表耳部4,每个表耳部4的左右两侧皆对应弹性铰接有两个连接卡扣5,在每个表耳部4的两个连接卡扣5之间皆设有一个与金属保护壳3的长轴线竖向平面相平行的、向表耳部4内延伸的连接卡槽41。
相配合的,参照图1及图2所示,每个表带2朝向表耳部4的一端皆设有卡接部6,每个卡接部6的左右两侧皆对应设有用于卡接所述连接卡扣5的卡位槽61,在每个卡接部6的两个卡位槽61之间皆设有一个匹配插入同一侧表耳部4的连接卡槽41内的卡位凸部62,所述的卡位凸部62与连接卡槽41之间通过弹性顶珠组件可快速定位插拔式的活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首先,本实用新型通过可拆卸的金属保护壳3来卡扣限位智能手表的手表本体1,并配合两个表带2将手表本体1束缚在使用者的腕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可拆卸表带2的硅胶材质的护套,本实用新型可拆卸的金属保护壳3在保证了手表本体1可进行快速拆装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对手表本体1的限位固定效果,即便使用者剧烈甩动腕部也不会出现手表本体1脱离金属保护壳3甩出的问题,连接可靠性更高,对手表本体1的防护更全面、更到位。
而且,本实用新型表耳部4上的两个连接卡扣5从两侧卡夹卡接部6两侧的卡位槽61,使得金属保护壳3与表带2之间能够进行快速、方便地拆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用户根据佩戴、搭配需要随时调整金属表壳及表带2的风格、颜色,可以实现金属保护壳3与表带2不同风格、颜色的搭配,丰富了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的个性化搭配方式,提升了用户体验。
另外,本实用新型表带2装配在金属保护壳3上时,卡接部6上的卡位凸部62对应插接在表耳部4的连接卡槽41内,并通过弹性顶珠组件进行定位,使得表耳部4能够与卡接部6间进行快速且方便的拆装。设置的卡位凸部62和连接卡槽41能够有效避免表耳部4与卡接部6间的横向错位摆动,防止了连接卡扣5因错位摆动而与卡位槽61脱离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表带2与金属保护壳3间的连接可靠性。
进一步的,参照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两个表耳部4分别通过一快拆生耳7对应活动铰接在金属保护壳3的两端。
具体的,在金属保护壳3的两端分别对应设有两个用于连接表耳部4的连接部31,对应处于金属保护壳3同一端的两个连接部31上水平对应设有连接孔311,在表耳部4的后部水平横向设有与两个连接孔311同轴线的过孔42,每个表耳部4皆通过一快拆生耳7经连接孔311和过孔42可上下翻转地活动铰接在两连接部31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表耳部4通过快拆生耳7可拆卸式地活动连接在金属保护壳3上,使用过程中一旦表耳部4故障损坏,即可通过快拆生耳7将坏掉的表耳部4拆卸下来并更换替换部件,便于本实用新型后续使用中的维护保养,可避免因表耳部4的损坏而整体更换金属保护壳3的弊端,降低了用户使用及维保成本。同时,由于表耳部4是活动铰接在金属保护壳3上的,而表带2又直接可拆卸式地连接在表耳部4上,使得本实用新型金属保护壳3两端的表带2可以绕快拆生耳7进行一定角度的上下摆动以适应用户腕部的轮廓,使得用户的佩戴更加舒适。
进一步的,参照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每个表耳部4的左右两侧前端部分别设有一内凹槽43,每个内凹槽43的前端和侧部皆开口,同一表耳部4上的两个内凹槽43的前端开口处皆竖向连接有一销轴44, 同一表耳部4上的两个连接卡扣5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的销轴44活动铰接在两个内凹槽43内。
具体的,在每个连接卡扣5的前部皆外延有经内凹槽的侧部和前端开口伸出到表耳部前端外的卡扣51,每个连接卡扣5的后部与内凹槽43之间皆设有一自动弹性驱使所述卡扣51以销轴44为转轴向表耳部4的前端中部方向扣合的复位弹簧45。铰接后处于同一表耳部4上的两个连接卡扣5前端的两个卡扣51在两个所述复位弹簧45的弹性驱使下自动夹持卡接在表带11的卡接部6两侧的卡位槽61上。
进一步的,参照图3所示,在每个表耳部4的上端面后部两侧位置上皆对应开设有与内凹槽43及内凹槽43的侧部开口相连通的、便于使用者手指相对夹紧表耳部4上的两个连接卡扣5后部,以克服两复位弹簧45的弹力驱使两个连接卡扣5前端的卡扣51脱离表带2前端卡接部6两侧的卡位槽61的快拆避空位46。
本实用新型在表耳部4上端面两侧设置的两个快拆避空位46,有利于拆卸表带2时使用者的手指夹紧两连接卡扣5的后部,并驱使连接卡扣5后部绕销轴44转动而向内凹槽43内部移动,从而便于松开并拆卸表带2,结构简单,利于操作,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参照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每个内凹槽43的后端部皆设有用于限位连接卡扣5后端部以防止其向内凹槽43的侧部开口外凸出的限位挡块47,相配和的,在每个连接卡扣5的后部皆设有一在复位弹簧45的弹力作用下对应抵接在限位挡块47上的限位凹槽52。
常态下,连接卡扣5后部的限位凹槽52在复位弹簧45的弹力作用下对应抵接在内凹槽43后端部的限位挡块47上,从而避免了常态下连接卡扣5后部从内凹槽43侧面开口处伸出而容易因误触、误碰等造成表带2从金属保护壳3上松脱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表带2与金属保护壳3连接的可靠性。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的表带2为硅胶材质,通过模压成型方式制成,所述的卡接部6为ABS树脂材质,通过二次注塑方式与表带2一体成型制成。相较于现有智能手表的可拆卸表带,本实用新型硅胶材质的表带2质地柔软,佩戴舒适,且表带2一端的卡接部6是ABS树脂材质,相较于硅胶材质具有更强的抗拉伸、抗挤压及耐酸碱、抗老化的效果,保证了卡接部6与表耳部4间连接的可靠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参照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同一表耳部4上的连接卡槽41与两个连接卡扣5之间采用非对称式的结构设计以起到防呆、防反插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每个表耳部4上的连接卡槽41其位置并不是处于两连接卡扣5的中线位置上,而是靠近其中一个连接卡扣5,从而在安装表带2时起到防呆、防反插的作用。当然了,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卡槽41的数量及位置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只需满足限位及防呆、防反插的要求即可。
具体的,参照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弹性顶珠组件包括有设于卡接部6的卡位凸部62侧壁上的半球形的定位槽621,水平横向设于表耳部4的连接卡槽41同一侧内壁上的、与连接卡槽41连通的容置槽48,活动设于每个容置槽48内的顶珠弹簧481和在所述顶珠弹簧481的弹力作用下自动抵触在定位槽621上的限位顶珠482。
实际装配表带11时,将卡接部6的卡位凸部62匹配卡接在表耳部4的连接卡槽41内后,限位顶珠482在顶珠弹簧481的弹力作用下对应抵触在卡位凸部62侧壁的定位槽621上,从而使得卡位凸部62能够与连接卡槽41之间进行弹性定位连接,便于表带2的快速定位插拔与装配。
上述实施例仅仅为了表述清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一种实施方式,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依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可以推导总结出其他一些对手表本体1、表带2、金属保护壳3、表耳部4、卡接部6等的调整或改动,在此就不进行一一列举。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做出的任何修改、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包括有手表本体(1)和两个表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表本体(1)上可拆卸地卡扣有一覆于其上部边沿及侧壁上的金属保护壳(3),所述金属保护壳(3)的两端对应设有两个用于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表带(2)的表耳部(4),每个所述表耳部(4)的两侧皆对应弹性铰接有两个连接卡扣(5),两个所述连接卡扣(5)之间设有至少一个连接卡槽(41);每个表带(2)朝向表耳部(4)的一端皆设有卡接部(6),每个所述卡接部(6)的两侧皆对应设有用于卡接所述连接卡扣(5)的卡位槽(61),两个所述卡位槽(6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匹配插入所述连接卡槽(41)内的卡位凸部(62),所述的卡位凸部(62)与连接卡槽(41)之间通过弹性顶珠组件可插拔式的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耳部(4)通过快拆生耳(7)活动铰接在所述的金属保护壳(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耳部(4)两侧的前端部分别设有一内凹槽(43),所述内凹槽(43)的前端和侧部皆开口,两个所述内凹槽(43)的前端开口处皆分别竖向连接有一销轴(44), 两个所述的连接卡扣(5)分别通过所述的销轴(44)活动铰接在两内凹槽(43)内,每个连接卡扣(5)的前部皆外延有经内凹槽(43)的侧部和前端开口伸出到表耳部(4)前端外的卡扣(51),每个连接卡扣(5)的后部与内凹槽(43)之间皆设有一自动弹性驱使所述卡扣(51)以销轴(44)为转轴向表耳部(4)的前端中部方向扣合的复位弹簧(4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表耳部(4)的上端面两侧皆对应开设有与所述内凹槽(43)及其侧部开口相连通的快拆避空位(4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内凹槽(43)的后端部皆设有用于限位所述连接卡扣(5)后端部以防止其向内凹槽(43)的侧部开口外凸出的限位挡块(47),每个连接卡扣(5)的后部皆设有一在所述复位弹簧(45)的弹力作用下对应抵接在所述限位挡块(47)上的限位凹槽(5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带(2)为硅胶材质,通过模压成型方式制成,所述的卡接部(6)为ABS树脂材质,通过二次注塑方式与表带(2)一体成型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卡槽(41)与两个所述的连接卡扣(5)之间采用非对称式的结构设计以起到防呆、防反插的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顶珠组件包括有设于所述卡位凸部(62)侧壁上的定位槽(621),横向设于所述连接卡槽(41)同一侧内壁上的、与连接卡槽(41)连通的容置槽(48),活动设于所述容置槽(48)内的顶珠弹簧(481),以及在所述顶珠弹簧(481)的弹力作用下抵触在所述定位槽(621)上的限位顶珠(482)。
CN202121968728.5U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 Active CN215685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68728.5U CN215685295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68728.5U CN215685295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85295U true CN215685295U (zh) 2022-02-01

Family

ID=79999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68728.5U Active CN215685295U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852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39810B2 (en) Magnetic attachment mechanism for eyewear
EP2786199B1 (en) Releasable earstem mounting mechanism for eyewear
US5764330A (en) Device for interconnecting and pivoting two components of eyeglasses or protective elements for sports
EP1386556B1 (en) Zipper pull with cover member
CN106659262B (zh) 用于防护头盔的可移除的护罩
CN104257043B (zh) 一种智能手环
US20120291173A1 (en) Latching mechanism for retention of face shield lens
US20110279769A1 (en) Eyeglasses with Slot for Detachable Accessories
JP3191437U (ja) 眼鏡
CN215685295U (zh) 一种智能手表的卡扣结构
US20060244897A1 (en) Modular eyewear
EP1749363A2 (en) Safety eyewear with snap-in replaceable lens and over-molded bumpers and decorative trim
US6345892B2 (en) Sunglasses with readily detachable lens
JP2012123408A (ja) 眼鏡用のレンズ連結具及びレンズ交換可能の眼鏡並びにレンズ形成基材
KR100739464B1 (ko) 선글라스 홀더
CN208726025U (zh) 一种可快速更换镜片的护目镜
KR101594223B1 (ko) 안경의 렌즈 탈착 구조체
KR100612777B1 (ko) 선글라스 수납공간이 형성된 선글라스 장착형 모자
CN214795447U (zh) 一种便于更换扣带的越野护目镜卡扣结构
CN208297862U (zh) 简易安全可拆装儿童镜架
CN214924639U (zh) 一种剃毛刀头的可拆卸机构及剃毛器
CN215936488U (zh) 一种手表用连接镶件结构
CN208537850U (zh) 一种多用途运动太阳镜
CN216220357U (zh) 一种头盔
CN214795462U (zh) 一种新型眼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22

Address after: 518000 201, block B, Jiada R & D building, No. 5, songpingshan Road, songpingshan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najingyu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602, building 7, Minle Industrial Zone, Minle community, Minzhi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NUOJIAYUA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