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80554U - 一种辅助触点引出结构以及继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辅助触点引出结构以及继电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680554U CN215680554U CN202121486047.5U CN202121486047U CN215680554U CN 215680554 U CN215680554 U CN 215680554U CN 202121486047 U CN202121486047 U CN 202121486047U CN 215680554 U CN215680554 U CN 21568055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uxiliary
- leading
- contact
- relay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压直流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辅助触点引出结构以及继电器,包括继电器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继电器壳体一面的辅助引出端;在所述继电器壳体的外侧面形成有所述辅助引出端的待引出位置;所述辅助引出端与待引出位置之间电性连接有触点引出组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艺简单的辅助触点引出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直流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辅助触点引出结构以及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继电器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在继电器内通常设置有两组触点,一组主触点,固定在电磁组件上,通过电磁组件完成主控电路的通断控制;另一组是辅助触点,辅助触点作为电路控制功能的辅助逻辑开关,和主触点同时动作,辅助触点的开关容量比主触点小,可以通过利用辅助触点来实现当继电器动作时需要完成的其他逻辑操作。
目前辅助触点和主触点的位置均处于继电器的同一面,如同为顶面或同为侧面,不能满足不同的触点安装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工艺简单的辅助触点引出结构。
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一种辅助触点引出结构,包括继电器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继电器壳体一面的辅助引出端;在所述继电器壳体的外侧面形成有所述辅助引出端的待引出位置;所述辅助引出端与待引出位置之间电性连接有触点引出组件。
由上可知,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继电器壳体上设置有与辅助引出端电性连接的触点引出组件,触点引出组件的位置可以为任意需要接入辅助触点的位置,通过结构及工艺简单的辅助触点引出结构即可满足不同的触点安装需求。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触点引出组件包括导电芯线和包裹于所述导电芯线外的绝缘包被层。所述导电芯线与绝缘包被层一体注塑成型。所述触点引出组件与所述继电器壳体的外侧面贴合设置。该机构使得触点引出组件形成一个整体,进而提高与继电器壳体组合后的稳固性,提高继电器产品的品质。
本申请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继电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辅助触点引出结构,包括灭弧室和辅触组件;所述辅触组件包括与所述辅助引出端相配合使用的辅助动簧片,以及驱动所述辅助动簧片移动的推动杆组件;所述辅助引出端贯穿并设置于所述灭弧室内;所述辅助动簧片与所述推动杆组件之间通过一体注塑成型。
上述继电器采用辅助触点引出结构的基础上,还改进了辅助引出端的安装结构,解决了目前辅助引出端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作为优选的一种的技术方案,所述灭弧室内还设置有主触组件;在所述主触组件与辅助引出端之间形成有绝缘隔离结构。绝缘隔离结构能够避免主触组件与辅助引出端之间在电路通断过程中相互影响,进而提高继电器的品质。
优选的,所述灭弧室由罩体和底座构成;所述主触组件的静触点和辅助组件的辅助引出端贯穿固定于所述罩体上;所述主触组件的动触点和辅助组件的辅助动簧片贯穿所述底座置于所述灭弧室内。
优选的,所述绝缘隔离结构包括位于在所述主触组件与辅助引出端之间的挡块和形成于所述挡块两侧边处的折边;所述辅助引出端位于所述挡块与折边围绕形成的空间内。
优选的,在所述挡块上形成有限位块;在所述限位块上开设有供所述辅助引出端穿过的避位空。
优选的,还包括驱动所述推动杆组件移动的电磁驱动组件;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包括轭铁、固设于所述轭铁内侧且外周卷绕有线圈的线圈架、以及沿轴向依次套设于所述线圈架内部的静铁芯和动铁芯;所述推动杆组件可活动穿置于所述静铁芯,并与所述动铁芯固定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继电器立体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继电器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继电器壳体;20、辅助引出端;21、待引出位置;22、辅助动簧片;30、触点引出组件;40、灭弧室;50、绝缘隔离结构;51、挡块;52、折边;53、限位块;54、避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继电器中,辅助触点和主触点的位置均处于继电器的同一面,如同为顶面或同为侧面,对于辅助触点和主触点的安装位置不同的使用场合,常规继电器则不能满足安装需求。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辅助触点引出结构,设置在继电器上,以达到适用于不同安装需求的使用场合的效果。
上述辅助触点引出结构包括继电器壳体10和设置于继电器壳体10一面的辅助引出端20,该辅助引出端20为继电器达到辅助触点接至继电器外的引出端,用于接通外接导线。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基于目前继电器的结构特征,上述辅助引出端20的位置与主触点的引出端的位置为继电器上的同一面,当然,随着继电器技术的发展,继电器内部结构会随着使用需求做出优化,辅助引出端20可以与主触点的引出端不同为平面。为此,在本申请中,辅助引出端20的设置位置不限,可与主触点的引出端同一面或不同一面。
在本申请中,在继电器壳体10的外侧面形成有辅助引出端20的待引出位置21,与辅助引出端20的设置位置相同,待引出位置21根据使用需求任意设置。当辅助引出端20需接线位置与辅助引出端20同一面且不同位置,需采用跳线方式完成连接,本申请待引出位置21则与辅助引出端20处于同一面;当辅助引出端20需接线位置与辅助引出端20间隔位置较远时,即本申请待引出位置21与辅助引出端20不处于同一面。为此,本申请待引出位置21可以为与辅助引出端20的位置同一面,也可以不同一面,本申请对待引出位置21不做限定,只要待引出位置21位于继电器外侧面,其他优化方案均在本申请保护范围以内。
为了实现辅助引出端20的接线需求,本申请在辅助引出端20与待引出位置21之间电性连接有触点引出组件30。触点引出组件30为导电结构,其结构可以为带包被层的导体结构,可以为金属芯线,为了避免发生漏电,实现辅助引出端20与继电器本体之间的电隔离,确保继电器使用的安全性。
具体的,触点引出组件30包括导电芯线和包裹于导电芯线外的绝缘包被层。导电芯线可以与绝缘包被层一体注塑成型。辅助引出组件的一端与辅助引出端20之间通过焊接或螺丝等方式实现固定,优选为锡焊固定。
作为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触点引出组件30与继电器壳体10的外侧面贴合设置,该机构使得触点引出组件30形成一个整体,进而提高与继电器壳体10组合后的稳固性,提高继电器产品的品质。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触点引出结构,通过在继电器壳体10上设置有与辅助引出端20电性连接的触点引出组件30,触点引出组件30的位置可以为任意需要接入辅助触点的位置,通过结构及工艺简单的辅助触点引出结构即可满足不同的触点安装需求。
基于上述辅助触点引出结构,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继电器,包括上述辅助触点引出结构、以及灭弧室40和辅触组件。
具体的,辅触组件包括与辅助引出端20相配合使用的辅助动簧片22,以及驱动辅助动簧片22移动的推动杆组件。辅助引出端20贯穿并设置于灭弧室40内,辅助动簧片22与推动杆组件之间通过一体注塑成型。
上述继电器采用辅助触点引出结构的基础上,还改进了辅助引出端20的安装结构,解决了目前辅助引出端20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在继电器内还存在主触组件,该主触组件与辅助引出端20同设置在灭弧室40内。为了避免主触组件和辅触组件在电路通断过程中产生电磁及电弧影响,本实施例在主触组件与辅助引出端20之间形成有绝缘隔离结构50。
上述绝缘隔离结构50能够避免主触组件与辅助引出端20之间在电路通断过程中相互影响,进而提高继电器的品质。
具体的,绝缘隔离结构50包括位于在主触组件与辅助引出端20之间的挡块51和形成于挡块51两侧边处的折边52,辅助引出端20位于挡块51与折边52围绕形成的空间内。其中,上述挡块51和折边52,均为绝缘材料制成。
由于辅助引出端20位于灭弧室40内部分的长度大于露出至继电器外部分的长度,本实施例在挡块51上形成有限位块53,在限位块53上开设有供辅助引出端20穿过的避位孔54。辅助引出端20受限于避位孔54,目的是为了隔绝主触点电弧损伤辅助触点,同时还可以隔断辅助引出端20与辅助动簧片22在通断电路过程中产生的电弧。
作为继电器的完成结构特征,本实施例提供的继电器,其灭弧室40由罩体和底座构成,主触组件的静触点和辅助组件的辅助引出端20贯穿固定于罩体上,主触组件的动触点和辅助组件的辅助动簧片22贯穿底座置于灭弧室40内。
还包括驱动推动杆组件移动的电磁驱动组件;电磁驱动组件包括轭铁、固设于轭铁内侧且外周卷绕有线圈的线圈架、以及沿轴向依次套设于线圈架内部的静铁芯和动铁芯;推动杆组件可活动穿置于静铁芯,并与动铁芯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方案通过在继电器壳体上设置有与辅助引出端电性连接的触点引出组件,触点引出组件的位置可以为任意需要接入辅助触点的位置,通过结构及工艺简单的辅助触点引出结构即可满足不同的触点安装需求。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辅助触点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继电器壳体(10)和设置于所述继电器壳体(10)一面的辅助引出端(20);在所述继电器壳体(10)的外侧面形成有所述辅助引出端(20)的待引出位置(21);所述辅助引出端(20)与待引出位置(21)之间电性连接有触点引出组件(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触点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引出组件(30)包括导电芯线和包裹于所述导电芯线外的绝缘包被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触点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芯线与绝缘包被层一体注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触点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点引出组件(30)与所述继电器壳体(10)的外侧面贴合设置。
5.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辅助触点引出结构,包括灭弧室(40)和辅触组件;所述辅触组件包括与所述辅助引出端(20)相配合使用的辅助动簧片(22),以及驱动所述辅助动簧片(22)移动的推动杆组件;所述辅助引出端(20)贯穿并设置于所述灭弧室(40)内;所述辅助动簧片(22)与所述推动杆组件之间通过一体注塑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内还设置有主触组件;在所述主触组件与辅助引出端(20)之间形成有绝缘隔离结构(5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40)由罩体和底座构成;所述主触组件的静触点和辅助组件的辅助引出端(20)贯穿固定于所述罩体上;所述主触组件的动触点和辅助组件的辅助动簧片(22)贯穿所述底座置于所述灭弧室(40)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隔离结构(50)包括位于在所述主触组件与辅助引出端(20)之间的挡块(51)和形成于所述挡块(51)两侧边处的折边(52);所述辅助引出端(20)位于所述挡块(51)与折边(52)围绕形成的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挡块(51)上形成有限位块(53);在所述限位块(53)上开设有供所述辅助引出端(20)穿过的避位孔(54)。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所述推动杆组件移动的电磁驱动组件;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包括轭铁、固设于所述轭铁内侧且外周卷绕有线圈的线圈架、以及沿轴向依次套设于所述线圈架内部的静铁芯和动铁芯;所述推动杆组件可活动穿置于所述静铁芯,并与所述动铁芯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86047.5U CN215680554U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一种辅助触点引出结构以及继电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86047.5U CN215680554U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一种辅助触点引出结构以及继电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80554U true CN215680554U (zh) | 2022-01-28 |
Family
ID=79978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486047.5U Active CN215680554U (zh) | 2021-06-30 | 2021-06-30 | 一种辅助触点引出结构以及继电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680554U (zh) |
-
2021
- 2021-06-30 CN CN202121486047.5U patent/CN21568055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667511B (zh) | 继电器 | |
EP3349235A1 (en) | Electromgnetic contactor | |
CN108666176B (zh) | 一种电磁继电器 | |
CN113421806A (zh) | 一种带有复合式电磁脱扣机构的dpn漏电断路器 | |
CN112863945A (zh) | 一种具有高爬电距离的超小型继电器 | |
US20240297008A1 (en) | High-voltage dc relay | |
CN215680554U (zh) | 一种辅助触点引出结构以及继电器 | |
EP0189921B1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US5757256A (en) | Starter and contactor therefor | |
CN108376631B (zh) | 一种小体积1p+n漏电断路器 | |
US3587011A (en) | Reed switch and relay | |
CN111564338B (zh) | 一种紧凑型高压直流继电器 | |
US3668578A (en) | Lightweight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CN216902687U (zh) | 防爆级密封型高压直流继电器 | |
CN215680553U (zh) | 一种继电器辅助触点结构以及继电器 | |
WO2022158154A1 (ja) | 回路遮断器、分電盤、及び、コイルユニット | |
JP7037469B2 (ja) | マイクロ継電器 | |
CN114927381A (zh) | 一种防爆级密封型高压直流继电器 | |
CN202034307U (zh) | 电磁继电器 | |
US3118988A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with conductive core and conductive housing | |
JP2002503869A (ja) | 保護開閉器用の電磁式電流しゃ断器 | |
CN221327613U (zh) | 一种可实现多种辅助触点型式的高压直流接触器及转换辅助触头结构 | |
CN219716760U (zh) | 一种继电器的线圈引出脚安装结构 | |
CN220963077U (zh) | 一种接触装置以及开关设备 | |
CN111564336B (zh) | 一种带辅助触点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