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78587U - 防雷监测装置及智慧杆 - Google Patents

防雷监测装置及智慧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78587U
CN215678587U CN202121489920.6U CN202121489920U CN215678587U CN 215678587 U CN215678587 U CN 215678587U CN 202121489920 U CN202121489920 U CN 202121489920U CN 215678587 U CN215678587 U CN 215678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ning protection
monitoring
assembly
component
upper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899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庭炎
黄振宇
夏玫
黄国剑
甘倩
张志平
索永恒
柳银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aunc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899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78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78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78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雷监测装置及具有其的智慧杆,其中,防雷监测装置包括底座、防雷组件、绝缘隔板、监测组件、显示组件、上盖。底座设置有安装腔,防雷组件、监测组件、绝缘隔板均设置于安装腔内,监测组件用于检测防雷组件的运行数据,显示组件具有显示屏,显示屏与监测组件电连接,上盖正对显示屏的位置设置有透明视窗。监测组件可监测防雷组件的运行数据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维护人员可从上盖的外部获取防雷组件的运行数据,维护人员在检查防雷组件时无需进行接线便可以判断防雷组件是否出现异常或损坏,提高了维护人员的检测效率,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防雷监测装置及智慧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雷监测装置及具有其的智慧杆。
背景技术
智慧杆也叫智能灯杆,智慧杆可搭载照明灯、安防摄像头、LED显示屏、通信基站等设备,以具备照明、安防监控、广告投放、增强信号收发等功能。智慧杆一般安装在室外,容易受到自然的雷电损坏,因此智慧杆必须配备有防雷器,以保护多个功能设备。防雷器在使用中容易损坏,维护人员需要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对智慧杆内的防雷器进行检测,以获得防雷器的运行数据,如防雷器的雷电流数据、SPD状态数据、接地状态数据、漏电流数据等,才可以得知防雷器是否损坏。当检测设备检测防雷器时,需要先与防雷器接线,才可以对防雷器进行检测。但检测设备与防雷器的检测接线较为麻烦,耗时较长,导致检测效率较低,而且查看每个防雷器时均需要维护人员为检测设备和防雷器接线,步骤重复且繁琐,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雷监测装置及具有其的智慧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检测设备接线麻烦,耗时长,检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防雷监测装置,包括底座、防雷组件、绝缘隔板、监测组件、显示组件、上盖。其中,底座设置有一侧开口的安装腔,防雷组件设置于安装腔内,绝缘隔板设置于安装腔内,并用于遮盖防雷组件;监测组件设置于绝缘隔板背离防雷组件的一侧,并与防雷组件电连接,以用于检测防雷组件的运行数据;显示组件设置于监测组件上,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屏,显示屏与监测组件电连接,上盖与底座连接并用于适配封盖安装腔的开口,上盖正对显示屏的位置设置有透明视窗。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组件还包括有告警指示灯,告警指示灯与监测组件电连接,上盖设置有第一通孔,告警指示灯插设于第一通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组件还包括有运行指示灯,运行指示灯与监测组件电连接,上盖设置有第二通孔,运行指示灯插设于第二通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腔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柱,多个第二支撑柱均位于防雷组件的外部,绝缘隔板设置有多个安装孔,绝缘隔板通过穿设于安装孔的连接件与第二支撑柱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柱包括安装柱和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朝向所述绝缘隔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安装柱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螺孔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柱,所述安装柱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监测组件朝向所述绝缘隔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柱,所述监测组件通过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绝缘隔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柱通过螺钉与绝缘隔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防雷组件通过环氧树脂粘胶剂粘接在安装腔的底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组件还包括有前翻按键和后翻按键,前翻按键和后翻按键与显示屏电连接,上盖设置有两个第三通孔,前翻按键和后翻按键分别插设于两个第三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慧杆,包括如上述的防雷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雷监测装置的上盖用于封盖底座的安装腔,防雷组件和监测组件均设置在底座与上盖形成的壳体内,绝缘隔板将监测组件与防雷组件隔离,减少防雷组件对监测组件产生电磁干扰,使监测组件可以正常地实时监测防雷组件的运行数据,然后监测组件将运行数据通过显示组件的显示屏显示出来,维护工人可直接从上盖的外部通过透明视窗查看显示屏内显示的防雷组件的运行数据,以判断防雷组件是否损坏。因此,维护人员在检查防雷组件时无需进行接线便可以直接获得防雷组件的运行数据,方便维护人员判断防雷组件是否出现异常或损坏,减少了维护人员接线的用时,提高了维护人员的检测效率,而且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防雷监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防雷监测装置的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防雷监测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底座;110、安装腔;120、第二支撑柱;121、安装柱;122、固定柱;123、第一螺孔;124、第一螺柱;125、第二螺孔;200、防雷组件;300、绝缘隔板;310、安装孔;320、连接件;400、监测组件;410、第一支撑柱;500、显示组件;510、显示屏;511、PCB基板;520、告警指示灯;530、运行指示灯;540、前翻按键;550、后翻按键;560、向右按键;570、向左按键;580、确定按键;590、返回按键;600、上盖;610、透明视窗;620、第一通孔;630、第二通孔;640、第三通孔;650、PVC贴纸;651、透明窗口;700、防水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4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防雷监测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防雷监测装置包括有底座100、防雷组件200、绝缘隔板300、监测组件400、显示组件500、上盖600。其中,底座100设置有一侧开口的安装腔110。防雷组件200设置于安装腔110内,绝缘隔板300位于安装腔110内,并用于遮盖防雷组件200。监测组件400设置于绝缘隔板300背离防雷组件200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绝缘隔板300将安装腔110分成强电腔和弱电腔,防雷组件200设置于强电腔内,监测组件400设置于弱电腔内,则绝缘隔板300可以隔离防雷组件200和监测组件400,减少防雷组件200对监测组件400的电磁干扰。因此,当有雷电流经过防雷组件200时,可以减少防雷组件200对监测组件400的电磁干扰,防止防雷组件200影响监测组件400的工作。
监测组件400与防雷组件200电连接,监测组件400用于检测防雷组件200的运行数据,即需要检测防雷组件200的雷电流数据、SPD状态数据、接地状态数据、漏电流数据。需要说明的是,防雷组件200为市面上常见的浪涌保护器,也称防雷器、避雷器,英文缩写为SPD,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一一赘述。监测组件400包括控制芯片、接地状态监测电路、SPD遥信状态监测电路、漏电电流监测电路和电涌峰值检测电路,接地状态监测电路、SPD遥信状态监测电路、漏电电流监测电路和电涌峰值检测电路为防雷领域内常见的电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一一赘述。因此,监测组件400通过接地状态监测电路监测防雷组件200的接地状态数据,通过漏电电流监测电路监测防雷组件200的漏电流数据,通过SPD遥信状态监测电路监测防雷组件200的SPD状态数据,通过电涌峰值检测电路监测防雷组件200的雷电流数据。
显示组件500设置于监测组件400上,显示组件500包括显示屏510,显示屏510与监测组件400的控制芯片电连接。监测组件400监测收集的雷电流数据、SPD状态数据、接地状态数据、漏电流数据将会通过控制芯片的运算,控制芯片将会把雷电流数据、SPD状态数据、接地状态数据、漏电流数据输出给显示屏510,显示屏510将会显示出防雷组件200的雷电流数据、SPD状态数据、接地状态数据、漏电流数据。
上盖600与底座100连接,并用于适配封盖安装腔110的开口,上盖600的大小可以封盖安装腔110的开口,上盖600与底座100形成一个具有封闭的空腔的壳体,将防雷组件200、绝缘隔板300、监测组件400、显示组件500包覆在空腔内,防止防雷组件200、绝缘隔板300、监测组件400、显示组件500外露,可以保护防雷组件200、监测组件400、显示组件500,防止损坏防雷组件200、监测组件400、显示组件500,而且可以减少灰尘降落在防雷组件200、绝缘隔板300、监测组件400、显示组件500上,保证防雷组件200、监测组件400、显示组件500可以正常运行。上盖600正对显示屏510的位置设置有透明视窗610,即维护工人可以从上盖600的外部查看到显示屏510显示的雷电流数据、SPD状态数据、接地状态数据、漏电流数据,维护工人可根据雷电流数据、SPD状态数据、接地状态数据、漏电流数据是否异常,从而判断此时的防雷组件200是否正常运行或损坏。若雷电流数据、SPD状态数据、接地状态数据、漏电流数据其中有一个出现异常,即防雷组件200损坏,需要维护人员当场拆装维护或更换整个防雷监测装置。
本实施例的防雷监测装置的上盖600用于封盖底座100的安装腔110,防雷组件200和监测组件400均设置在底座100与上盖600形成的壳体内,绝缘隔板300将监测组件400与防雷组件200隔离,减少防雷组件200对监测组件400产生电磁干扰,使监测组件400可以正常地实时监测防雷组件200的运行数据,然后监测组件400将运行数据通过显示组件500的显示屏510显示出来,维护工人可直接从上盖600的外部通过透明视窗610查看显示屏510内显示的防雷组件200的运行数据,以判断防雷组件200是否损坏。因此,维护人员在检查防雷组件200时无需进行接线便可以直接获得防雷组件200的运行数据,方便维护人员判断防雷组件200是否出现异常或损坏,减少了维护人员接线的用时,提高了维护人员的检测效率,而且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可以理解的是,绝缘隔板300与安装腔110的腔壁之间设置有空隙,方便监测组件400与防雷组件200接线。底座100设置有多个接线孔,接线孔设置有防水接头700,防水接头700可以防止水汽从接线孔处进入内部,避免损坏内部的监测组件400、显示组件500、防雷组件200。监测组件400、显示组件500可通过接线孔连接市电以及接地,防雷组件200也可通过接线孔连接输电电路和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监测组件400的控制芯片为市面上常见的MCU芯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上盖600通过螺钉安装固定在底座100上。即上盖600可通过拧动螺钉便可以从底座100上拆装下来,方便安装。
除此之外,上盖600可通过卡扣扣合的方式安装固定在底座100上,或者上盖600设置有多个插销,底座100设置有多个插孔,上盖600通过插销插入插孔固定在底座100上。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显示组件500还包括有设置在显示屏510的一侧的告警指示灯520,告警指示灯520与监测组件400电连接。当监测组件400收集的雷电流数据、SPD状态数据、接地状态数据、漏电流数据其中有一个出现异常,监测组件400的控制芯片将会控制告警指示灯520亮,若无数据异常,告警指示灯520灭。而且,上盖600设置有第一通孔620,告警指示灯520插设于第一通孔620内。即告警指示灯520可通过第一通孔620往上盖600的外部散发光,维护人员可从上盖600外部直观看到告警指示灯520是否发光。即维护人员可以通过查看告警指示灯520的发光情况判断防雷组件200是否损坏,达到快速检查防雷组件200的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显示组件500还包括有设置在显示屏510一侧的运行指示灯530,运行指示灯530与监测组件400电连接,上盖600设置有第二通孔630,运行指示灯530插设于第二通孔630内。监测组件400正常运行时,控制芯片将会控制运行指示灯530以一定的周期闪烁,例如,三秒一亮。若监测组件400损坏或异常时,运行指示灯530灭。运行指示灯530插入第二通孔630内,运行指示灯530的灯光可穿出第二通孔630,使维护人员从上盖600外部直接查看运行指示灯530的状态,以判断监测组件400是否正常运行。若运行指示灯530长时间不亮,则说明监测组件400出现损坏或异常,需要进行维护。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安装腔110背离开口的一侧面为安装腔110的底面,为了方便说明,绝缘隔板300朝向监测组件400的方向为上,绝缘隔板300朝向防雷组件200的方向为下,安装腔110的开口朝上设置,显示组件500位于监测组件400的上方,透明视窗610位于显示屏510的正上方。安装腔110的下侧面为底面,安装腔110的底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柱120,多个第二支撑柱120均位于防雷组件200的外部,绝缘隔板300设置有多个安装孔310,绝缘隔板300通过穿设于安装孔310的连接件320与第二支撑柱120连接。第二支撑柱120从安装腔110的底面往上延伸,用于支撑绝缘隔板300的下侧面,也就是用于支撑绝缘隔板300的底面,使得绝缘隔板300位于防雷组件200的上方,以隔离防雷组件200和监测组件400。第二支撑柱120与绝缘隔板300的底面相抵,绝缘隔板300的底面与安装腔110的底面之间形成容纳防雷组件200的强电腔。连接件320穿过安装孔310,且连接件320与第二支撑柱120连接,使得绝缘隔板300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柱120上,防止绝缘隔板300晃动。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第二支撑柱120包括安装柱121和设置在安装腔110内的固定柱122,固定柱122朝向绝缘隔板3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孔123,安装柱121一端设置有用于与第一螺孔123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柱124,安装柱121的另一端与连接件320连接。即安装柱121通过下端的第一螺柱124与固定柱122的第一螺孔123连接,上端与连接件320连接,则形成用于支撑绝缘隔板300的第二支撑柱120。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柱122的长度小于安装柱121的长度,底座100与固定柱122一体成型,因此,可以降低底座100固定柱122的成型难度,方便制作。可以理解的是,根据防雷组件200的厚度,以选用不同长度的安装柱121。当选用厚度较厚的防雷组件200,可以选用长度较长的安装柱121,使绝缘隔板300与安装腔110底面之间可以容纳该防雷组件200。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安装柱12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螺孔125,连接件320为与第二螺孔125螺纹连接的螺钉。即连接件320通过外螺纹与第二螺孔125螺纹连接,将绝缘隔板300固定在安装柱121上。绝缘隔板300安装时,将绝缘隔板300的安装孔310对准安装柱121的第二螺孔125,将连接件320穿过安装孔310拧入第二螺孔125,连接件320将绝缘隔板300压向安装柱121,即可完成安装。
除此之外,连接件320还可以替换成插扣,第二螺孔125替换成插槽,连接件320的插扣穿过安装孔310插入插槽中,便可以将绝缘隔板300固定在安装柱121上。
需要说明的是,绝缘隔板300采用环氧玻纤板材料制作,环氧玻纤板由玻璃纤维草料和高耐热性的复合材料合成,不含对人体有害的成份,而且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介电性能,较好的耐热性和耐潮性,有良好的加工性,可以有效地降低防雷组件200对监测组件400的电磁干扰,非常适合制作本实施例的绝缘隔板300。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监测组件400朝向绝缘隔板300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柱410,监测组件400通过第一支撑柱410与绝缘隔板300连接。即在本实施例中,监测组件400位于绝缘隔板300的上方,第一支撑柱410位于监测组件400的底面与绝缘隔板300的顶面之间,第一支撑柱410将监测组件400间隔支撑于绝缘隔板300上,使监测组件400的底面与绝缘隔板300之间形成有隔离间隙,进一步减少防雷组件200对监测组件400的电磁干扰。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第一支撑柱410通过螺钉与绝缘隔板300连接。即第一支撑柱410的下端设置有内螺纹孔,然后螺钉穿过绝缘隔板300,与内螺纹孔连接,则可以实现第一支撑柱410与绝缘隔板300的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柱410采用螺钉与绝缘隔板300连接,方便将第一支撑柱410安装在绝缘隔板300上,也方便将第一支撑柱410从绝缘隔板300上拆下。
除此之外,第一支撑柱410还可以通过粘合剂粘接在绝缘隔板300上,也可以焊接在绝缘隔板300上。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防雷组件200的底面通过环氧树脂粘胶剂粘接在安装腔110的底面,即防雷组件200的下侧面与安装腔110的底面相贴,而且环氧树脂粘胶剂充满防雷组件200的底面与安装腔110的底面的缝隙,环氧树脂粘胶剂的导热性能好,可以更好地将防雷组件200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底座100上,然后底座100再往外散发热量,提高散热效果。除此之外,防雷组件200还可以通过螺钉安装在安装腔110内。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显示组件500还包括有前翻按键540、后翻按键550,前翻按键540和后翻按键550与显示屏510电连接,上盖600设置有两个第三通孔640,前翻按键540和后翻按键550分别插设于两个第三通孔640内。前翻按键540用于往前翻页,使显示屏510的数据往前翻页,方便维护人员查看以往数据。后翻按键550用于往后翻页,使显示屏510的数据往后翻页,方便维护人员翻看数据。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显示组件500还包括有向右按键560、向左按键570、确定按键580、返回按键590,向右按键560、向左按键570、确定按键580、返回按键590均与显示屏510电连接,第三通孔640一共有六个,分别让前翻按键540、后翻按键550、向右按键560、向左按键570、确定按键580、返回按键590伸出,方便维护人员按下按键。向右按键560用于将显示屏510中的选项向右移动,向左按键570用于将显示屏510中的选项向左移动,确定按键580用于确定或进入显示屏510中选中的选项,返回按键590用于返回上一步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前翻按键540还具有将显示屏510中的选项向上移动的功能,后翻按键550还具有将显示屏510中的选项向下移动的功能。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显示组件500还包括有PCB基板511,显示屏510、告警指示灯520、运行指示灯530、前翻按键540、后翻按键550、向右按键560、向左按键570、确定按键580、返回按键590均设置在PCB基板511上,PCB基板511通过螺钉安装在监测组件400上。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中,上盖600与底座100安装的边缘处设置有由橡胶制成的防水密封圈,以提高防水性能,防止水汽从上盖600与底座100安装的边缘处进入安装腔110内。
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2,上盖600背离底座100的一侧面为顶面,上盖600的顶面贴覆有PVC贴纸650,PVC贴纸650在透明视窗610的位置设置有透明窗口651,方便维护人员查看显示屏510。PVC贴纸650采用聚氯乙烯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杆,请参阅图1至图4,智慧杆包括有如上述的防雷监测装置,其中防雷监测装置包括底座100、防雷组件200、绝缘隔板300、监测组件400、显示组件500、上盖600。上盖600用于封盖底座100的安装腔110,防雷组件200和监测组件400均设置在底座100与上盖600形成的壳体内,绝缘隔板300将监测组件400与防雷组件200隔离,减少防雷组件200对监测组件400产生的电磁干扰,使监测组件400可以正常地实时监测防雷组件200的运行数据,然后监测组件400将运行数据通过显示组件500的显示屏510显示出来,维护工人可直接从上盖600的外部通过透明视窗610查看显示屏510内显示的防雷组件200的运行数据,以判断防雷组件200是否损坏。因此,维护人员在检查智慧杆的防雷组件200时无需进行接线便可以直接获得防雷组件200的运行数据,本实施例的智慧杆方便维护人员判断防雷组件200是否出现异常或损坏,减少了维护人员接线的用时,提高了维护人员的检测效率,而且减少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维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防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设置有一侧开口的安装腔;
防雷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
绝缘隔板,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并用于遮盖所述防雷组件;
监测组件,设置于所述绝缘隔板背离所述防雷组件的一侧,并与所述防雷组件电连接,以用于检测所述防雷组件的运行数据;
显示组件,设置于所述监测组件上,所述显示组件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监测组件电连接;
上盖,与所述底座连接并用于适配封盖所述安装腔的开口,所述上盖正对所述显示屏的位置设置有透明视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有告警指示灯,所述告警指示灯与所述监测组件电连接,所述上盖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告警指示灯插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有运行指示灯,所述运行指示灯与所述监测组件电连接,所述上盖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运行指示灯插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柱,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柱均位于所述防雷组件的外部,所述绝缘隔板设置有多个安装孔,所述绝缘隔板通过穿设于所述安装孔的连接件与所述第二支撑柱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柱包括安装柱和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朝向所述绝缘隔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螺孔,所述安装柱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螺孔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柱,所述安装柱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组件朝向所述绝缘隔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柱,所述监测组件通过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绝缘隔板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通过螺钉与所述绝缘隔板连接。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防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组件通过环氧树脂粘胶剂粘接在所述安装腔的底面。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防雷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还包括有前翻按键和后翻按键,所述前翻按键和所述后翻按键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所述上盖设置有两个第三通孔,所述前翻按键和所述后翻按键分别插设于两个所述第三通孔内。
10.一种智慧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防雷监测装置。
CN202121489920.6U 2021-06-30 2021-06-30 防雷监测装置及智慧杆 Active CN215678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9920.6U CN215678587U (zh) 2021-06-30 2021-06-30 防雷监测装置及智慧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89920.6U CN215678587U (zh) 2021-06-30 2021-06-30 防雷监测装置及智慧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78587U true CN215678587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781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89920.6U Active CN215678587U (zh) 2021-06-30 2021-06-30 防雷监测装置及智慧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785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67627U (zh) 一种计算机电源保护装置
CN215678587U (zh) 防雷监测装置及智慧杆
CN206149574U (zh) 感应组件及灯具
CN215222843U (zh) 一种具有内部漏水报警功能的安全仪表
CN213024708U (zh) 一种电气火灾点式探测器
CN213637942U (zh) 一种户外用的打猎相机
CN212011859U (zh)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电气柜
CN210608229U (zh) 一种便于检测内部的电气自动化配电箱
CN212276727U (zh) 一种高防护的led显示模组
CN200953467Y (zh) 电动机保护仪
CN215121442U (zh) 基于物联网检测高性能的pcb电路板
CN202306758U (zh) 隔爆型图像型火灾探测器
CN212231923U (zh) 检测装置及电气火灾检测设备
CN211123212U (zh) 排污配电箱的漏电检测装置
CN214480897U (zh) 一种小区物业管理安防监控报警装置
CN211317352U (zh) 多光谱高压带电设备参数采集仪用绝缘外壳
CN216770649U (zh) 一种室外烟雾报警和测距相结合的监测传感器
CN214275478U (zh) 一种内置用电监控机构的节能型led灯
CN218647059U (zh) 一种电子式电能计量表
CN216773964U (zh) 一种防雨抗尘性能高的户外配电箱
CN216793049U (zh) 一种智慧消防用可靠性好的智能感烟探测器
CN211240191U (zh) 一种过热保护功能的led驱动电源
CN210780225U (zh) 一种民用低电压线路用保护测控装置
CN219322739U (zh) 一种校园智慧用电安全的报警器
CN216208875U (zh) 一种新型多方位状态指示一体化过滤气体探测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