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77150U - 一种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77150U
CN215677150U CN202122105896.8U CN202122105896U CN215677150U CN 215677150 U CN215677150 U CN 215677150U CN 202122105896 U CN202122105896 U CN 202122105896U CN 215677150 U CN215677150 U CN 2156771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heat dissipation
motor
shell
outer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0589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淑祥
高洪岩
姜松青
宋浩
于飞阳
田大云
邹勇
耿金豹
戴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umao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umao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umao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umao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0589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771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771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771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nd Detecting Electric Faul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涉及变电站及其附属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外壳体,外壳体的顶部中心位置通过旋转组件设置有探头,外壳体的内侧上方通过安装板设置有散热组件,旋转组件包括转盘、转轴和第一马达,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底端贯穿外壳体的顶部并与第一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壳、扇叶和第二马达,第二马达的输出轴贯穿散热壳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扇叶,扇叶位于散热壳的内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旋转组件和散热组件,通过转盘带动探头进行旋转,从而方便对不同方位的环境进行监测,同时通过第二马达带动扇叶的旋转加快外壳体内部的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电站及其附属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力,在电力的运输过程中,电力的传输形式为电压,但电压不能直接被人们进行应用,因此需要变电站对电力的形式进行改变,同时如果电力以电流的形式进行传输时,会在传输过程中造成大量的电力浪费,且传输的时间较慢,因此变电站在电力传输的过程中非常关键,由于变电站内的电流和电压较多,其发生事故的概率较大,因此对变电站内的环境监测非常重要,通过环境监测装置对变电站内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现有的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在使用时,现有监测装置的探头是固定不动的,导致在使用过程中,探头只能对其前方的环境进行监测,其监测的面积较小,而变电站的占地面积一般较大,导致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使用多个监测装置才能完成对变电站的环境进行监测,其投入成本较大,因此不便于使用;
2、现有的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在使用时,由于监测装置为全天候运行,且内部的电子零件较多,导致监测装置内部的热量不便于及时散发,从而可能会使得装置内部的温度升高,进而影响到控制器等电子零件的使用寿命,因此不便于使用。
因此,现有的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通过利用旋转组件和散热组件,通过转盘带动探头进行旋转,从而方便对不同方位的环境进行监测,同时通过第二马达带动扇叶的旋转加快外壳体内部的散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顶部中心位置通过旋转组件设置有探头,且外壳体的内侧上方通过安装板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转盘、转轴和第一马达,且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底端贯穿外壳体的顶部并与第一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第一马达通过第一U型板固定连接在外壳体的内侧顶部,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壳、扇叶和第二马达,且第二马达的输出轴贯穿散热壳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扇叶,且扇叶位于散热壳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马达通过第二U型板固定连接在散热壳的顶部,且散热壳固定连接在通风口的上方开口处,所述通风口分别开设在安装板的表面两侧,且安装板固定连接在外壳体的内侧上方,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且外壳体的两侧外壁下方均开设有散热孔,在使用过程中,第二U型板对第二马达起到了安装固定的作用,安装板对散热壳起到了安装固定的作用,通风口的设置实现了空气流动,散热孔的设置实现外壳体内部的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的前端面上活动连接有设备门,且设备门的前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设备门的前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在使用过程中,设备门的设置对外壳体的内部起到了保护作用,显示屏的设置实现了将监测到数据展示出来,把手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设备门施加外力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上表面中心位置的两侧,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四周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均螺纹连接有螺钉,在使用过程中,底板支撑杆对外壳体起到了安装固定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体顶部中心位置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且安装杆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挡雨板的下表面四周,所述挡雨板位于探头的正上方,在使用过程中,安装杆对挡雨板起到了安装固定的作用,挡雨板对探头起到了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探头固定连接在转盘的顶部,且探头的前端面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分别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安装槽对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起到了安装固定的作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对环境的温湿度进行监测。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组件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不同方位的环境进行监测时,启动第一马达,第一马达的输出轴带动转轴进行转动,并通过转轴带动转盘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探头进行转动,实现了对不同方位的环境进行监测,便于对不同方位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提高了探头的监测面积,从而减少了投入成本,因此便于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散热组件的设置,在使用过程中,启动第二马达,第二马达的输出轴带动扇叶进行旋转,通过扇叶的旋转引起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外壳体内部空气流动的速度,使得外壳体内部的热量随着空气的流动而被散发到外界环境中去,避免了外壳体内部的热量积聚过多而导致控制器出现损坏,对控制器起到了保护作用,因此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底板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外壳体;11、散热孔;12、支撑杆;13、设备门;14、显示屏;15、把手;16、安装杆;17、挡雨板;18、安装板;19、通风口;2、旋转组件;21、转盘;22、转轴;23、第一马达;24、第一U型板;3、探头;31、安装槽;32、温度传感器;33、湿度传感器;4、底板;41、通孔;42、螺钉;5、控制器;6、散热组件;61、散热壳;62、扇叶;63、第二马达;64、第二U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包括外壳体1,外壳体1的顶部中心位置通过旋转组件2设置有探头3,且外壳体1的内侧上方通过安装板18设置有散热组件6,旋转组件2包括转盘21、转轴22和第一马达23,且转盘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22,转轴22的底端贯穿外壳体1的顶部并与第一马达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第一马达23通过第一U型板24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的内侧顶部;
在使用过程中,当需要对不同方位的环境进行监测时,启动第一马达23,第一马达23的输出轴带动转轴22进行转动,并通过转轴22带动转盘21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探头3进行转动,实现了对不同方位的环境进行监测;
散热组件6包括散热壳61、扇叶62和第二马达63,且第二马达63的输出轴贯穿散热壳61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扇叶62,且扇叶62位于散热壳61的内侧;
在使用过程中,启动第二马达63,第二马达63的输出轴带动扇叶62进行旋转,通过扇叶62的旋转引起空气流动,从而加快了外壳体1内部空气流动的速度,使得外壳体1内部的热量随着空气的流动而被散发到外界环境中去。
其中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第二马达63通过第二U型板64固定连接在散热壳61的顶部,且散热壳61固定连接在通风口19的上方开口处,通风口19分别开设在安装板18的表面两侧,且安装板18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的内侧上方,外壳体1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5,且外壳体1的两侧外壁下方均开设有散热孔11;
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第二马达63固定连接在第二U型板64的内侧顶部,且第二U型板64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散热壳61的顶部,从而实现了对第二马达63的安装固定;
控制器5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马达23和第二马达6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从而使得控制器5能够对第一马达23和第二马达63起到了控制作用。
其中如图1所示,外壳体1的前端面上活动连接有设备门13,且设备门13的前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显示屏14,设备门13的前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5;
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显示屏14的输入端与控制器5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从而使得温度传感器32和湿度传感器33检测到数据可以通过显示屏14显示出来;
当工作人员需要打开设备门13时,首先握住把手15,并对把手15施加外力的作用,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得把手15产生运动趋势,从而使得把手15带动设备门13进行转动,实现了对设备门13的打开或关闭。
其中如图1和图7所示,外壳体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且支撑杆12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4上表面中心位置的两侧,底板4的上表面四周均开设有通孔41,且通孔41内均螺纹连接有螺钉42;
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支撑杆12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的底部两侧,并将支撑杆12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底板4的上表面两侧,接着将底板4放置在地面上,然后将螺钉42的底端贯穿通孔41并钉进地面内,从而实现了对外壳体1的安装。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体1顶部中心位置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6,且安装杆16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挡雨板17的下表面四周,挡雨板17位于探头3的正上方;
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安装完探头3后,首先将安装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的顶部,并使得安装杆16位于探头3的四周,接着将挡雨板17固定连接在安装杆16的顶端,且挡雨板17的面积大于探头3的面积,从而在挡雨板17的遮挡作用下,避免雨天时雨水接触到探头3。
其中如图4所示,探头3固定连接在转盘21的顶部,且探头3的前端面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31,安装槽31内分别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32和湿度传感器33;
具体的,在使用过程中,温度传感器32和湿度传感器33的输出端与控制器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32和湿度传感器33对环境中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检测。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均属于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包括外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顶部中心位置通过旋转组件(2)设置有探头(3),且外壳体(1)的内侧上方通过安装板(18)设置有散热组件(6),所述旋转组件(2)包括转盘(21)、转轴(22)和第一马达(23),且转盘(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轴(22),所述转轴(22)的底端贯穿外壳体(1)的顶部并与第一马达(23)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第一马达(23)通过第一U型板(24)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的内侧顶部,所述散热组件(6)包括散热壳(61)、扇叶(62)和第二马达(63),且第二马达(63)的输出轴贯穿散热壳(61)的顶部并固定连接有扇叶(62),且扇叶(62)位于散热壳(61)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马达(63)通过第二U型板(64)固定连接在散热壳(61)的顶部,且散热壳(61)固定连接在通风口(19)的上方开口处,所述通风口(19)分别开设在安装板(18)的表面两侧,且安装板(18)固定连接在外壳体(1)的内侧上方,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器(5),且外壳体(1)的两侧外壁下方均开设有散热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前端面上活动连接有设备门(13),且设备门(13)的前端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显示屏(14),所述设备门(13)的前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2),且支撑杆(12)的底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底板(4)上表面中心位置的两侧,所述底板(4)的上表面四周均开设有通孔(41),且通孔(41)内均螺纹连接有螺钉(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顶部中心位置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杆(16),且安装杆(16)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挡雨板(17)的下表面四周,所述挡雨板(17)位于探头(3)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3)固定连接在转盘(21)的顶部,且探头(3)的前端面两侧均开设有安装槽(31),所述安装槽(31)内分别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32)和湿度传感器(33)。
CN202122105896.8U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 Active CN2156771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5896.8U CN215677150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05896.8U CN215677150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77150U true CN215677150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58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05896.8U Active CN215677150U (zh) 2021-09-02 2021-09-02 一种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771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17019U (zh) 一种配电柜用内部环境监测装置
CN215817156U (zh) 一种带有监测功能的高压开关柜
CN214379354U (zh) 一种安全型配电开关控制柜及配电开关控制系统
CN215677150U (zh) 一种变电站设计的内部环境监测装置
CN211456368U (zh) 一种带有防水防尘的配电箱
CN211655509U (zh) 一种稳定性能好的电力配电柜
CN219802728U (zh) 一种电气自动化设备控制柜
CN211606638U (zh) 一种楼宇监控用摄像探头防护装置
CN214706649U (zh) 一种节能型户外电力开关柜
CN213636708U (zh) 一种高低压成套开关柜
CN214381720U (zh) 一种远程4g数据电力监测终端
CN213069696U (zh) 一种便于可视化的网络运维数据计算服务器
CN212210607U (zh) 一种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装置
CN219121561U (zh) 一种电力监测装置
CN217011447U (zh) 一种智能电源控制箱
CN209948442U (zh) 一种户外配变低压保护开关箱
CN213152544U (zh) 一种室外电力设备的绝缘防护装置
CN217034548U (zh) 微型工业监控机器
CN220625584U (zh) 一种铁塔螺栓松动监测装置
CN214899580U (zh) 一种可以实时监测的电力箱
CN220986443U (zh) 一种视频监控报警装置
CN215643439U (zh)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户外广告显示屏
CN217062896U (zh) 一种智能一体控制柜
CN219677795U (zh) 一种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智能电器柜
CN220402190U (zh) 一种补偿控制器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