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53170U - 雾化杯 - Google Patents

雾化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53170U
CN215653170U CN202122130971.6U CN202122130971U CN215653170U CN 215653170 U CN215653170 U CN 215653170U CN 202122130971 U CN202122130971 U CN 202122130971U CN 215653170 U CN215653170 U CN 215653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cover
air
atomiz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3097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福兵
尹洪兵
黄鹏
林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epu Intelligent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epu Intelligent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epu Intelligent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epu Intelligent Med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3097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53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53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53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杯,其杯体的顶部为杯口,喷气部设于杯体的内底面上,出雾部设于杯体的一侧;杯芯套设于喷气部外并与喷气部的外表面留有间隙,以用于将药液吸送至雾化区来形成雾化颗粒气溶胶;杯盖固设于杯口;伞帽管的管壁上贯穿设有多个伞帽管补气孔;伞帽管于杯芯与杯盖之间升降移动,以用于调节雾化颗粒的粒径;驱动组件装设于杯盖内并用于驱动伞帽管于杯芯与杯盖之间升降。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杯,其伞帽管上设有伞帽管补气孔,于伞帽管升降的过程中对雾化区域进行补气,通过调节伞帽管的升降高度,实现雾化颗粒和雾化速率联动调节,达到调节雾化颗粒粒径大小的目的,从而针对不同病灶部位提供不同粒径的雾化颗粒进行治疗。

Description

雾化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雾化杯。
背景技术
医用雾化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上下呼吸系统疾病,根据文丘里(Venturi)喷射原理,利用高速气流带动液体喷射到阻挡物上,将水滴撞击的微小雾滴悬浮于气体中,形成气雾剂而输入呼吸道,从而达到无痛、迅速有效治疗的目的。
因此,雾化杯的结构设计尤为重要,而现有的雾化杯只能实现一种雾化颗粒,不能对雾化颗粒大小进行调节,从而不能同时满足人体不同器官的对雾化颗粒粒径大小的需求,导致雾化效果不尽理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杯,其可对雾化颗粒粒径进行调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雾化杯,其包括:
容器,其包括杯体、用于喷射压缩空气的喷气部、用于喷出雾化气体的出雾部,所述杯体的顶部为杯口,所述喷气部凸设于所述杯体的内部底面上,所述出雾部设于所述杯体的一侧并与所述杯体的内部连通;
杯芯,套设于所述喷气部外并与所述喷气部的外表面留有间隙,以用于形成雾化颗粒气溶胶;
杯盖,固设于所述杯口并与所述杯芯对置;
伞帽管,其管壁上贯穿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排列的伞帽管补气孔;所述伞帽管于所述杯芯与所述杯盖之间升降移动,以用于调节雾化颗粒的粒径;
驱动组件,装设于所述杯盖内并用于驱动所述伞帽管于所述杯芯与所述杯盖之间升降。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杯盖为朝向所述伞帽管贯通的结构;所述驱动组件可转动装设于所述杯盖内,以通过进气量变化控制所述伞帽管于所述杯芯与所述杯盖之间升降。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定盖,其包括固设于所述杯盖内的定盖盖体,所述定盖盖体贯穿设有多个与所述杯盖连通的定盖补气孔;
动盖,其包括可转动装设于所述定盖盖体上的动盖盖体,所述动盖盖体贯穿设有多个动盖补气孔,其中,所述动盖补气孔可随所述动盖盖体的转动与所述定盖补气孔连通。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盖盖体上贯穿设有与所述杯盖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动盖盖体上贯穿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动盖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被配置为用于控制空气自所述第二通孔流向所述第一通孔。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消音盖,其包括固装于所述动盖盖体上的管体部;所述管体部的一端端口与所述第二通孔对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消音盖还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管体部外表面的补气腔,其中,每一补气腔与一所述动盖补气孔对接。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消音盖还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管体部外表面的筋板,相邻的所述筋板之间构成一所述补气腔。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消音盖还包括:
消音棉,其填充于所述管体部内。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雾化杯还包括:
咬嘴管,其一端与所述出雾部对接,另一端为适合嘴部咬合的形状。
在其中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咬嘴管与所述出雾部对接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一供气体流动的缺口。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雾化杯,其伞帽管上设有伞帽管补气孔,于伞帽管升降的过程中对雾化区域进行补气,通过调节伞帽管的升降高度,实现雾化颗粒和雾化速率联动调节,达到调节雾化颗粒粒径大小的目的,从而针对不同病灶部位提供不同粒径的雾化颗粒进行治疗,以使得雾化杯的功效更加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杯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杯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杯的局部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杯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杯中驱动组件的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杯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雾化杯的循环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模式下雾化杯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模式下雾化杯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模式下雾化杯的侧视剖面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模式下雾化杯的俯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模式下雾化杯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容器;
10、杯体;101、杯口;102、气管;103、安装槽;104、限位槽;
11、喷气部;
12、出雾部;
13、杯把;
2、杯芯;
21、雾化筒;
22、挡板;220、C型部;221、圆杆部;222、第一翼板部;223、第二翼板部;224、第二缺口;
3、杯盖;30、限位凹口;31、杯盖安装凸点;32、限位凸点;
33、杯盖挡雾板;
34、杯盖压筋;340、第一缺口;
4、伞帽管;40、伞帽管补气孔;41、伞帽管导向槽;
5、驱动组件;
50、定盖;
500、定盖盖体;5000、定盖补气孔;5001、第一通孔;
501、定盖环形壁;
502、定盖限位筋;
503、环形边;
504、加强筋;
51、动盖;
510、动盖盖体;5100、动盖补气孔;5101、第二通孔;
511、动盖环形壁;
512、弧形板;
513、挡边;
514、导板;
515、环形立板;
516、箭头指引块;
517、单向阀;
52、消音盖;
520、管体部;5200、消音盖补气孔;
521、十字架;
522、补气腔;
523、筋板;
524、盖板;
525、消音棉;
6、咬嘴管;60、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并结合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雾化杯,其包括容器1、杯芯2、杯盖3、伞帽管4、驱动组件5。
其中,容器1包括杯体10、用于喷射压缩空气的喷气部11、用于喷出雾化气体的出雾部12,杯体10的顶部为杯口101,喷气部11凸设于杯体10的内部底面上,出雾部12设于杯体10的一侧并与杯体10的内部连通。
杯芯2套设于喷气部11外并与喷气部11的外表面留有间隙,以用于形成雾化颗粒气溶胶。
杯盖3固设于杯口101并与杯芯2对置。
伞帽管4的表面贯穿有多个间隔环设的伞帽管补气孔40,伞帽管4于杯芯2与杯盖3之间升降移动,以用于调节雾化颗粒的粒径。
驱动组件5装设于杯盖3内并用于驱动伞帽管4于杯芯2与杯盖3之间升降。
上述雾化杯,其伞帽管4上设有伞帽管补气孔40,于伞帽管4升降的过程中对雾化区域进行补气,通过调节伞帽管4的升降高度达到调节雾化颗粒粒径大小的目的,从而针对不同病灶部位提供不同粒径的雾化颗粒进行治疗,以使得雾化杯的功效更加显著。
杯体10的顶部为杯口101,底部封闭。杯体10的底部中心处设有与杯体10内部连通的气管102,该气管102向杯体10外侧延伸并用来与压缩空气的气源连通。
喷气部11为一圆锥体,沿轴向贯通设有圆锥形气孔。该圆锥形气孔与圆锥体同轴。喷气部11凸设于杯体10的内部底面上,喷气部11的底面与杯体10的内部底面共面设置。喷气部11的圆锥形气孔与气管102的通道相连通,以用于喷射压缩空气。圆锥形气孔的大孔与气管102开口对接,其中,大孔的孔径与气管102内径相等。
出雾部12设于杯体10的一侧并与杯体10的内部连通。可以理解的,出雾部12为一段与杯体10内部相连通的管体。当然,出雾部12也可以是贯穿杯体10上杯壁的出雾孔。
另外,容器1还包括杯把13,该杯把13固定在杯体10的外表面上,出雾部12与杯把13相对而设。
容器1可选用医用塑料材质,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
参阅图3并结合图4所示,杯芯2包括雾化筒21和挡板22。其中,雾化筒21为顶小底大锥形筒。该雾化筒21沿轴向贯穿设有锥形孔,锥形孔与雾化筒21沿同一方向收缩。
挡板22包括C型部220、圆杆部221、第一翼板部222、第二翼板部223,其中,C型部220倒置于雾化筒21的上方,该C型部220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雾化筒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圆杆部221的一端与C型部220内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雾化筒21中锥形孔的小口,并且,圆杆部221的端部与小口之间间隔一定距离。
第一翼板部222与C型部220的一侧固定连接并靠近该侧的自由端设置,第二翼板部223与C型部220的另一侧固定连接并靠近该侧的自由端设置。第一翼板部222与第二翼板部223与相对而设,并且,第一翼板部222与第二翼板部223形状相同、尺寸相等。
杯芯2可选用与容器1同样的医用塑料材质,也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
杯芯2中的雾化筒21套设于喷气部11外并与喷气部11的外表面留有间隙,用于将药液送至雾化筒21的端面(设置有锥形孔小口的端面)与圆杆部221形成的雾化区,以形成雾化颗粒气溶胶。雾化筒21的内表面与喷气部11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构成了吸液槽。
再参阅图3并结合图4所示,杯盖3整体呈漏斗状,沿轴向贯通,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上端边缘处自顶面向下凹陷设有限位凹口30。
杯盖3的外周面上设置有杯盖安装凸点31和限位凸点32,其中,杯盖安装凸点31为两个,限位凸点32也为两个。杯盖安装凸点31和限位凸点32位于杯盖3沿轴向的中部位置,并且,杯盖安装凸点31和限位凸点32与杯盖3的顶端之间的距离相等。两个杯盖安装凸点31相对设置,两个限位凸点32相对设置。杯盖安装凸点31和限位凸点32呈十字排布。
如图3所示,伞帽管4的管壁贯穿设有多个伞帽管补气孔40,伞帽管补气孔40呈沿伞帽管4之轴向延伸的长圆形。多个伞帽管补气孔40沿伞帽管4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并且伞帽管补气孔40靠近伞帽管4的顶端设置,各个伞帽管补气孔40相互平行且中心至伞帽管4顶端的距离相等。在本实施例中,伞帽管补气孔40为六个。
伞帽管4的外表面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外螺纹,杯盖3之下部的内表面上开设有与伞帽管4上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杯盖3与伞帽管4通过螺纹连接,以实现伞帽管4沿杯盖3轴向升降移动。
杯芯2通过雾化筒21套设在喷气部11外,雾化筒21的内表面与喷气部11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构成了吸液槽。另外,杯芯2从伞帽管4的底端插入到伞帽管4内,伞帽管4与杯盖3螺旋连接。杯芯2上的第一翼板部222、第二翼板部223置于伞帽管4的外部。
杯盖3的下端设有杯盖挡雾板33,杯盖挡雾板33沿着杯盖3的下端边缘设置并沿着杯盖3的径向摊开。杯盖挡雾板33沿着杯盖3的下端边缘不封闭设置,用于阻挡大颗粒气溶胶直接从杯盖3上端开口(此开口为出雾口)排出的同时,使气溶胶能够按照预定气路通道排出雾化杯。
在本实施例中,杯盖挡雾板33于杯盖3的下端边缘不封闭,该杯盖挡雾板33的端部上均连接有沿杯盖3之轴向延伸的杯盖压筋34。杯盖压筋34的一端与杯盖挡雾板33的端部相连,另一端开设有第一缺口340。杯芯2上的第一翼板部222和第二翼板部223上均开设有与第一缺口340对应插合的第二缺口224。一杯盖压筋34与第一翼板部222对应,该杯盖压筋34与第一翼板部222通过第一缺口340与第二缺口224插接装配。另一杯盖压筋34与第二翼板部223对应,该杯盖压筋34与第二翼板部223通过第一缺口340与第二缺口224插接装配。
杯盖3可选用与容器1、杯芯2同样的医用塑料材质,也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伞帽管4可选用与容器1、杯芯2、杯盖3同样的医用塑料材质制成。
杯体10的内表面上开设有贯穿杯口101的安装槽103和限位槽104,安装槽103与杯盖3上的杯盖安装凸点31对应,限位槽104与杯盖3上的限位凸点32对应。
杯盖3插入到杯口101中,杯盖安装凸点31与安装槽103卡接,限位凸点32与限位槽104卡接,从而实现了杯盖3与杯体10的固定。而杯盖3上杯盖压筋34分别与其对应的第一翼板部222和第二翼板部223通过第一缺口340与第二缺口224插接装配,从而实现了杯盖3与杯芯2的固定连接。
如图5所示,驱动组件5包括定盖50和动盖51。其中,定盖50包括定盖盖体500,该定盖盖体500呈圆盘状。定盖盖体500沿轴向贯穿设有多个定盖补气孔5000,多个定盖补气孔5000绕定盖盖体500轴线均匀间隔设置,并且,多个定盖补气孔5000在定盖盖体500的半边呈扇形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定盖补气孔5000为五个。
定盖50还包括沿定盖盖体500边缘设置的定盖环形壁501,定盖环形壁501朝背离定盖盖体500的方向垂直延伸。
定盖50中定盖环形壁501的外径与杯盖3上端开口的孔径相等,以便定盖50能嵌装到杯盖3的上端开口内。定盖环形壁501的外表面凸设有定盖限位筋502,该定盖限位筋502能够插紧到杯盖3上端的限位凹口30内。当定盖50插入到杯盖3上端开口内时,定盖限位筋502能够插入到限位凹口30内,从而将定盖50与杯盖3之间的位置固定,定盖限位筋502与限位凹口30配合,还能够有效防止定盖50误装。
定盖盖体500的中间位置还沿轴向贯穿设有第一通孔5001。于定盖盖体500背向定盖环形壁501的一侧还凸设有环形边503,该环形边503沿着第一通孔5001同轴设置,环形边503的边缘与第一通孔5001的边缘共边设置。沿着环形边503轴向均匀间隔设置有将环形边503与定盖盖体500连接的加强筋504。
定盖50可选用与容器1、杯芯2、杯盖3、伞帽管4同样的医用塑料材质,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
当定盖50嵌装到杯盖3的上端开口后,环形边503和加强筋504均置于杯盖3内,定盖补气孔5000和第一通孔5001均与杯盖3的内部连通。
动盖51包括动盖盖体510,该动盖盖体510呈圆盘状。动盖盖体510沿轴向贯穿设有多个动盖补气孔5100,多个动盖补气孔5100绕动盖盖体510轴线均匀间隔设置,并且,多个动盖补气孔5100在动盖盖体510的半边呈扇形排列。在本实施例中,动盖补气孔5100也为五个,动盖补气孔5100的面积与定盖补气孔5000的面积相等。
动盖51还包括沿动盖盖体510边缘设置的动盖环形壁511,动盖环形壁511朝背离动盖盖体510的方向垂直延伸。
动盖环形壁511的外表面与动盖盖体510的外表面对齐,动盖环形壁511的外径与动盖盖体510的直径相等,动盖环形壁511的外径与动盖盖体510的直径均与定盖环形壁501的内径相等。
动盖盖体510的中间位置还沿轴向贯穿设有第二通孔5101。于动盖盖体510背向动盖环形壁511的一侧沿着第二通孔5101边缘均匀间隔环设有多个弧形板512。弧形板512背向动盖盖体510并沿动盖盖体510的轴向延伸。多个弧形板512围成圆环体,该圆环体的外径略小于定盖盖体500上第一通孔5001的孔径。
动盖盖体510可转动装设于定盖盖体500上,动盖环形壁511位于定盖环形壁501内,弧形板512穿过第一通孔5001和环形边503。动盖盖体510端面与定盖盖体500的端面贴合。通过动盖51与定盖50的相对转动,动盖补气孔5100与定盖补气孔5000能够交错,实现补气面积的变化,从而改变进气量。
相对的两个弧形板512的外表面上均设置有径向延伸的挡边513,两个挡边513对称设置。弧形板512穿过定盖盖体500上第一通孔5001及环形边503,挡边513穿过环形边503后能与环形边503的端部抵靠。当动盖51可转动安装到定盖50上后,挡边513与环形边503配合,使得动盖51不会从定盖50上脱出且能够连续转动。
伞帽管4的顶端沿管壁凹陷有两个对置的伞帽管导向槽41,弧形板51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伞帽管导向槽41导向配合的导板514。伞帽管4在升降过程中,伞帽管导向槽41与导板514导向配合。
动盖环形壁511远离动盖盖体510的一端设有一圈向外延伸的凸缘,凸缘处环设有一圈背向动盖环形壁511延伸的环形立板515。环形立板515的外表面凸设有箭头指引块516,动盖51相对于定盖50转动后,动盖51和定盖50的相对位置可通过箭头指引块516加以指引。
动盖51可选用与容器1、杯芯2、杯盖3、伞帽管4、定盖50同样的医用塑料材质,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
动盖51还包括安装于第二通孔5101的单向阀517,单向阀517被配置为用于控制空气自第二通孔5101流向第一通孔5001。单向阀517可采用圆形硅胶片状结构的单向阀膜片。单向阀517上设有环状软胶卡扣,可以卡接在第二通孔5101内。
单向阀517与动盖盖体510形成单向密封结构,即外部空气只能通过单向补气孔进入雾化杯,不能通过第二通孔5101排出雾化杯,在实现单向补气作用的同时,也起到阻挡噪音输出的作用。
驱动组件5还包括消音盖52,该消音盖52包括管体部520,管体部520固装于动盖盖体510上并且管口对准第二通孔5101及其内的单向阀517。
消音盖52还包括多个设置于管体部520外表面的补气腔522,其中,每一补气腔522与一动盖补气孔5100对接。
可以理解的,消音盖52还包括间隔设置于管体部520外表面的筋板523。筋板523的一端与动盖盖体510之间具有一定间隔。相邻的筋板523之间构成一补气腔522。
另外,各个筋板523的另一端铺盖有盖板524,盖板524各个筋板523覆盖并延伸至管体部520的外表面,盖板524与管体部520相连并与管体部520的端部齐平。
各个筋板523之间构成的补气腔522与动盖补气孔5100形成多处补气孔区域,配合动盖51转动,对雾化区域进行实时可变的补气,以确保雾化速率始终大于阈值。另外,消音盖52的整体结构可有效阻挡噪音向外输出,起到降噪目的。
如图6所示,管体部520的另一端管口处设有十字架521,该十字架521将管体部520的管口处均分成四个消音盖补气孔5200,四个消音盖补气孔5200通过与动盖51中的单向阀517结合,形成单向补气通道,以确保伞帽管4在下降到最下端的时候,仍有足够的进气量,使雾化速率不至于太低。另外,与伞帽管4上升至最上端时,全部定盖补气孔5000和动盖补气孔5100处于完全关闭状态,仅由覆盖有单向阀517的第二通孔5101和消音盖补气孔5200给雾化杯补气。
消音盖52可选用与容器1、杯芯2、杯盖3、伞帽管4、定盖50、动盖51同样的医用塑料材质,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成型。
消音盖52还包括填充于管体部520内消音棉525,消音棉525为圆柱状30~60ppi孔隙的消音棉。
可以理解的,出雾部12处还连接有咬嘴管6。咬嘴管6的前端,开口形状为椭圆形且边缘设有圆滑翻边,开口向内收口,其造型贴合人口展开,为适合嘴部咬合的形状,因而咬合的时候更加舒适。
咬嘴管6的后端为圆形,与出雾部12对接。咬嘴管6的后端至少一侧开设有供气体流动的缺口60。缺口60呈水平放置的U字型。在本实施例中,咬嘴管6的后端两侧均设置有缺口60。
咬嘴管6的后端与出雾部12连接后,缺口60形成咬嘴管6与外界的补气口,实现吸入补气和呼出排气的功能。
上述雾化杯,伞帽管4外表面设置的外螺纹与杯盖3下部内表面的内螺纹实现螺纹连接。杯芯2通过雾化筒21套设在喷气部11的外表面。伞帽管4套设在杯芯2外,杯芯2上的第一翼板部222、第二翼板部223置于伞帽管4的外部。
杯盖3上的一杯盖压筋34与第一翼板部222对应,该杯盖压筋34与第一翼板部222通过第一缺口340与第二缺口224插接装配。另一杯盖压筋34与第二翼板部223对应,该杯盖压筋34与第二翼板部223通过第一缺口340与第二缺口224插接装配。
杯盖3嵌入到杯体10的杯口101内,杯盖安装凸点31与安装槽103卡接,限位凸点32与限位槽104卡接,从而完成杯盖3与杯体10的固定装配。
当定盖50插入到杯盖3上端开口内时,定盖限位筋502能够插入到限位凹口30内,从而将定盖50与杯盖3之间的位置固定,定盖限位筋502与限位凹口30配合,还能够有效防止定盖50误装。
当定盖50嵌装到杯盖3的上端开口后,环形边503和加强筋504均置于杯盖3内,定盖补气孔5000和第一通孔5001均与杯盖3的内部连通。
动盖盖体510的第二通孔5101上通过卡接的方式装配单向阀517。
动盖盖体510可转动装设于定盖盖体500上,动盖环形壁511位于定盖环形壁501内,弧形板512穿过第一通孔5001和环形边503。动盖盖体510端面与定盖盖体500的端面贴合。通过动盖51与定盖50的相对转动,动盖补气孔5100与定盖补气孔5000能够交错,实现补气面积的变化,从而改变进气量。
当动盖51可转动安装到定盖50上后,箭头指引块516对准定盖限位筋502。挡边513与环形边503配合,使得动盖51不会从定盖50上脱出且能够连续转动。
伞帽管4的顶端沿管壁凹陷有两个对置的伞帽管导向槽41,弧形板512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伞帽管导向槽41导向配合的导板514。当动盖51转动安装到定盖50上时,弧形板512内表面上的导板514插入到伞帽管4的伞帽管导向槽41。伞帽管4在升降过程中,伞帽管导向槽41与导板514导向配合。
将消音盖52固定在动盖51上,管体部520固装于动盖盖体510上并且管口对准第二通孔5101及其内的单向阀517。管体部520的另一端管口处设有十字架521,该十字架521将管体部520的管口处均分成四个消音盖补气孔5200,四个消音盖补气孔5200通过与动盖51中的单向阀517结合,形成单向补气通道,以确保伞帽管4在下降到最下端的时候,仍有足够的进气量,使雾化速率不至于太低。
每一补气腔522与一动盖补气孔5100对接,补气腔522与动盖补气孔5100形成多处补气孔区域,配合动盖51转动,对雾化区域进行实时可变的补气,以确保雾化速率始终大于阈值。另外,消音盖52的整体结构可有效阻挡噪音向外输出,起到降噪目的。
将咬嘴管6的后端与出雾部12对接。咬嘴管6的前端,造型贴合人口展开,为适合嘴部咬合的形状,因而咬合的时候更加舒适。咬嘴管6的后端两侧开设的缺口60形成咬嘴管6与外界的补气口,实现吸入补气和呼出排气的功能。装配完成后的雾化杯,参阅图6。
为达到最佳雾化量,喷气部11小孔的大小为0.5±0.03mm,杯芯2的挡板22与雾化筒21小锥端的端面距离为0.8±0.03mm。伞帽管4的升降高度为5.5±0.5mm,雾化颗粒粒径大小可调节范围为:2.5±25%um~4.5±25%um。雾化颗粒和雾化速率联动调节的同时,雾化速率始终大于0.2mL/min。雾化杯噪音控制在50dB之内。
参阅图7所示,上述雾化杯的工作过程如下:
杯体10的作为压缩空气入口的气管102与外部压缩空气源连通,通过喷气部11的小孔形成快速气流喷出,根据文丘里原理在雾化区域(也就是伞帽管4的内部区域)形成负压,将杯体10内部的药液或液体通过雾化筒21的内表面与喷气部11的外表面之间的间隙所构成的吸液槽吸到杯芯2的挡板22上,,此时高速气液混合体在挡板22边缘阻挡作用下形成细小雾化颗粒气溶胶,并经过杯体10与杯盖3形成的气雾通道喷出杯体10上的出雾部12,进而通过咬嘴管6输送至患者。
参阅图8并结合图9所示,此时,雾化杯处于第一模式下,此时伞帽管4处于最高位置,全部定盖补气孔5000和动盖补气孔5100处于完全关闭状态,由覆盖有单向阀517的第二通孔5101和消音盖补气孔5200给雾化杯补气。雾化颗粒的粒径为最大。另外,如图10所示,伞帽管4的顶端和单向阀517之间留有1mm的间隙用于补气。
当顺时针旋转动盖51,直至雾化杯处于第二模式下,参阅图11并结合图12所示,此时,伞帽管4处于最低位置,全部定盖补气孔5000和动盖补气孔5100处于完全开启状态,与覆盖有单向阀517的第二通孔5101和消音盖补气孔5200共同给雾化杯补气,雾化颗粒的粒径为最小。
于第一模式与第二模式之间,进行调节,随着动盖51的转动,补气口面积由小变大,雾化颗粒的粒径由大变小。补气口面积的变化与雾化颗粒的粒径变化呈现为实时、联动、线性的变化,在调节了雾化颗粒粒径的同时,确保雾化速率始终大于阈值,而这一阈值可以为0.2mL/min。
上述雾化杯,可以通过调节伞帽管4的升降高度达到调节雾化颗粒粒径大小的目的,从而针对不同病灶部位提供不同粒径的雾化颗粒进行治疗,使雾化杯的功效更加显著。
现有雾化颗粒可调的雾化杯往往在随着雾化颗粒变小的时候雾化速率也一同变小,从而增加雾化吸入的治疗时间,或仍需通过二次调节补气结构才能提高雾化速率。而上述雾化杯,雾化颗粒与雾化速率联动调节,在雾化颗粒变小的情况下,仍能保证一定的雾化速率。雾化颗粒大小与雾化速率联动调节,满足了正常的雾化治疗和体验。
于雾化杯进气口增加消音盖52、消音棉525或单向阀517,在不影响正常补气的情况下,大大降低了雾化杯的工作噪音,给使用者带来更优质的治疗体验。
雾化杯上的咬嘴管6具有吸入时外界补气和呼出时二氧化碳可及时有效排出的作用,还能够使气溶胶通道更加畅通,不易凝结成大颗粒。另外,咬嘴管6的咬合位置更贴近嘴部外形,符合人体工学,使用者咬合更加舒适,提升了用户体验度。
上述雾化杯,零件数量少,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保证雾化颗粒可调节的前提下,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杯体10的空间以及通畅的出雾通道,达到较优的出雾效果。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雾化杯,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其包括杯体、用于喷射压缩空气的喷气部、用于喷出雾化气体的出雾部,所述杯体的顶部为杯口,所述喷气部凸设于所述杯体的内部底面上,所述出雾部设于所述杯体的一侧并与所述杯体的内部连通;
杯芯,套设于所述喷气部外并与所述喷气部的外表面留有间隙,以用于形成雾化颗粒气溶胶;
杯盖,固设于所述杯口并与所述杯芯对置;
伞帽管,其管壁上贯穿设有多个沿周向间隔排列的伞帽管补气孔;所述伞帽管于所述杯芯与所述杯盖之间升降移动,以用于调节雾化颗粒的粒径;
驱动组件,装设于所述杯盖内并用于驱动所述伞帽管于所述杯芯与所述杯盖之间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为朝向所述伞帽管贯通的结构;所述驱动组件可转动装设于所述杯盖内,以通过进气量变化控制所述伞帽管于所述杯芯与所述杯盖之间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
定盖,其包括固设于所述杯盖内的定盖盖体,所述定盖盖体贯穿设有多个与所述杯盖连通的定盖补气孔;
动盖,其包括可转动装设于所述定盖盖体上的动盖盖体,所述动盖盖体贯穿设有多个动盖补气孔,其中,所述动盖补气孔可随所述动盖盖体的转动与所述定盖补气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盖盖体上贯穿设有与所述杯盖连通的第一通孔,所述动盖盖体上贯穿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动盖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单向阀,所述单向阀被配置为用于控制空气自所述第二通孔流向所述第一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
消音盖,其包括固装于所述动盖盖体上的管体部;所述管体部的一端端口与所述第二通孔对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盖还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管体部外表面的补气腔,其中,每一补气腔与一所述动盖补气孔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雾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盖还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管体部外表面的筋板,相邻的所述筋板之间构成一所述补气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盖还包括:
消音棉,其填充于所述管体部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咬嘴管,其一端与所述出雾部对接,另一端为适合嘴部咬合的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嘴管与所述出雾部对接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一供气体流动的缺口。
CN202122130971.6U 2021-09-03 2021-09-03 雾化杯 Active CN215653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30971.6U CN215653170U (zh) 2021-09-03 2021-09-03 雾化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30971.6U CN215653170U (zh) 2021-09-03 2021-09-03 雾化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53170U true CN215653170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59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30971.6U Active CN215653170U (zh) 2021-09-03 2021-09-03 雾化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531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735588C (en) Nebulizer apparatus and method
AU2013340468B2 (en) Nebulizer apparatus
US7131439B2 (en) Nebulizer apparatus and method
JP2001514054A (ja) リリーフピストンを有する弁組立体を備えた呼吸作動式ネビュライザー
CN108525087B (zh) 医疗护理用雾化器
CN209004933U (zh) 一种雾化器
CN215653170U (zh) 雾化杯
CN213884601U (zh) 可调速雾化杯
CN113559371A (zh) 雾化杯
CN109718433B (zh) 吸入式雾化器套件
CN110251782A (zh) 一种医用雾化装置
CN217908526U (zh) 呼吸科用儿童雾化器
CN215275163U (zh) 一种具有呼吸两通道储雾罐的雾化器
CN208464868U (zh) 新型雾化仪
CN208355878U (zh) 一种吸入式雾化器套件
CN209075751U (zh) 雾化器
CN112237666B (zh) 一种雾化器及雾化器用的舌下喷嘴
CN216629345U (zh) 一种用于雾化器的吸嘴
AU771684B2 (en) Nebulizer apparatus and method
MXPA00002089A (en) Breath actuated nebulizer with valve assembly having a relief pist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