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52938U - 一种胸腔引流管连接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胸腔引流管连接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52938U
CN215652938U CN202122089774.4U CN202122089774U CN215652938U CN 215652938 U CN215652938 U CN 215652938U CN 202122089774 U CN202122089774 U CN 202122089774U CN 215652938 U CN215652938 U CN 215652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protective shell
fixed
block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9774.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淑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089774.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52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52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52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管连接头,属于引流管使用技术领域,包括衔接管,所述衔接管外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防护外壳和第二防护外壳,所述第一防护外壳和第二防护外壳均套设在衔接管外部,所述第一防护外壳和第二防护外壳内部均设置有卡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先将衔接管分别与细管和粗管相卡合,随后拿取第一防护外壳和第二防护外壳,使管道端与细管和粗管相接触,而固定端与衔接管相接触,从而第一防护外壳和第二防护外壳与衔接管接触,便于对衔接管进行防护,而卡块与固定槽相卡合,从而对第一防护外壳和第二防护外壳内部与衔接管外部相固定,防止衔接管与细管或者粗管分离脱落。

Description

一种胸腔引流管连接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引流管使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腔引流管连接头。
背景技术
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
现有的胸腔引流管,大多数都是用一个普遍的连接管将患者胸腔引流管的输出管与尿袋等输入端的输入管进行连接,因患者胸腔引流管的直径小于尿袋输入管的直径,使得胸腔引流管为细管,而尿袋输入管为粗管,当连接管将胸腔引流管与尿袋输入管连接好后,还需要用医用胶带将连接处粘贴一圈,当使用时间偏长,连接处的医用胶带很容易松开,从而导致接头松动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胸腔引流管连接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因患者胸腔引流管的直径大于尿袋输入管的直径,使得胸腔引流管为细管,而尿袋输入管为粗管,当连接管将胸腔引流管与尿袋输入管连接好后,还需要用医用胶带将连接处粘贴一圈,当使用时间偏长,连接处的医用胶带很容易松开,从而导致接头松动脱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腔引流管连接头,包括衔接管,所述衔接管外部设置有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防护外壳和第二防护外壳,所述第一防护外壳和第二防护外壳均套设在衔接管外部,所述第一防护外壳和第二防护外壳内部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由管道端和固定端组成,所述固定端内部设置有多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一端设置有卡块,所述连接块一端与固定端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另一端与卡块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衔接管表面设置有多个与卡块相匹配的固定槽,所述卡块一侧与固定槽内部活动卡合,所述第一防护外壳一侧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表面设置有多个固定套,所述第二防护外壳一侧两端均设置有放置槽,所述连接柱与放置槽相匹配,所述连接柱与放置槽内部相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衔接管一端设置有细管,所述细管一端与衔接管一端相卡合,所述衔接管另一端设置有粗管,所述粗管一端与衔接管一端相卡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护外壳和第二防护外壳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槽内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两端均与连接槽内腔两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表面套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由海绵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套由橡胶材质制成,所述管道端与固定端的连接处夹角为钝角。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先将衔接管分别与细管和粗管相卡合,当衔接管固定好后,工作人员通过固定杆,拿取第一防护外壳和第二防护外壳,使管道端与细管和粗管相接触,而固定端与衔接管相接触,从而第一防护外壳和第二防护外壳与衔接管充分接触,便于对衔接管进行防护,当第一防护外壳和第二防护外壳与衔接管充分接触时,卡块与固定槽相卡合,从而对第一防护外壳和第二防护外壳内部与衔接管外部相固定,防止衔接管与细管或者粗管分离脱落;
2、通过设置固定套和固定杆,将连接柱与放置槽内部相卡合,从而对第一防护外壳和第二防护外壳外部进行固定,而在连接柱与放置槽卡合时,固定套跟着连接柱进入到放置槽内部,随后固定套可以增强连接柱与放置槽之间的固定性,减少连接柱与放置槽之间的空隙,因固定杆表面有防滑垫,从而防滑垫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在通过固定杆握取第一防护外壳或第二防护外壳时从工作人员手中脱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防护外壳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防护外壳和第二防护外壳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柱具体结构立体图;
图中:1、衔接管;2、第一防护外壳;3、第二防护外壳;4、卡槽;401、管道端;402、固定端;5、连接块;6、卡块;7、连接柱;8、固定套;9、放置槽;10、细管;11、粗管;12、固定块;13、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4,一种胸腔引流管连接头,包括衔接管1,衔接管1外部设置有固定机构;
固定机构包括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均套设在衔接管1外部,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内部均设置有卡槽4,卡槽4由管道端401和固定端402组成,固定端402内部设置有多个连接块5,连接块5一端设置有卡块6,连接块5一端与固定端402内部固定连接,连接块5另一端与卡块6一侧固定连接,衔接管1表面设置有多个与卡块6相匹配的固定槽,卡块6一侧与固定槽内部活动卡合,第一防护外壳2一侧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柱7,连接柱7表面设置有多个固定套8,第二防护外壳3一侧两端均设置有放置槽9,连接柱7与放置槽9相匹配,连接柱7与放置槽9内部相卡合。
实时场景具体为:先将衔接管1分别与细管10和粗管11相卡合,当衔接管1固定好后,工作人员通过固定杆13,拿取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将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双向接触衔接管1,使管道端401与细管10和粗管11相接触,而固定端402与衔接管1相接触,从而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与衔接管1充分接触,便于对衔接管1进行防护,当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与衔接管1充分接触时,卡块6与固定槽相卡合,从而对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内部与衔接管1外部相固定,防止衔接管1与细管10或者粗管11分离脱落。
如说明书附图1,衔接管1一端设置有细管10,细管10一端与衔接管1一端相卡合,衔接管1另一端设置有粗管11,粗管11一端与衔接管1一端相卡合,衔接管1便于连接细管10和粗管11,粗管11为尿袋输入管,而细管10为胸腔引流管。
如说明书附图1-2,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2,固定块12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便于固定杆13固定在固定块12内部。
如说明书附图1-2,连接槽内部设置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两端均与连接槽内腔两侧固定连接,固定杆13便于工作人员握取第一防护外壳2或第二防护外壳3。
如说明书附图1-2,固定杆13表面套设有防滑垫,防滑垫由海绵材质制成,防滑垫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在通过固定杆13握取第一防护外壳2或第二防护外壳3时脱落。
如说明书附图4,固定套8由橡胶材质制成,管道端401与固定端402的连接处夹角为钝角,固定套8便于增强连接柱7与放置槽9之间的卡合度。
实时场景具体为:当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内部与衔接管1外部相固定后,第一防护外壳2一侧连接柱7与第二防护外壳3一侧的放置槽9内部相卡合,从而对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外部进行固定,对衔接管1进行二次固定,提高衔接管1的稳定性,而在连接柱7与放置槽9卡合时,连接柱7表面的固定套8也跟着连接柱7进入到放置槽9内部,随后固定套8可以增强连接柱7与放置槽9之间的固定性,减少连接柱7与放置槽9之间的空隙,防止第一防护外壳2与第二防护外壳3受到外力从衔接管1表面脱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先将细管10与衔接管1相卡合,随后再将粗管11与衔接管1相卡合,细管10为连接于患者胸腔的输出管,粗管11为尿袋的输入管,当衔接管1固定好后,工作人员通过握住固定杆13,拿取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将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双向接触衔接管1,使管道端401与细管10和粗管11相接触,而固定端402与衔接管1相接触,从而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与衔接管1充分接触,当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与衔接管1充分接触时,连接块5一端的卡块6与衔接管1表面的固定槽相卡合,从而对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内部与衔接管1外部进行固定;
当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内部与衔接管1外部相固定后,第一防护外壳2一侧连接柱7与第二防护外壳3一侧的放置槽9内部相卡合,从而对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外部进行固定,而在连接柱7与放置槽9卡合时,连接柱7表面的固定套8也跟着连接柱7进入到放置槽9内部,随后固定套8可以增强连接柱7与放置槽9之间的固定性,减少连接柱7与放置槽9之间的空隙;
因固定杆13表面套设有防滑垫,防滑垫可以防止工作人员在通过固定杆13握取第一防护外壳2或第二防护外壳3时从工作人员手中脱落,又因固定端402一侧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斜角,从而可以很好的将第一防护外壳2或第二防护外壳3与衔接管1进行接触卡合。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Claims (6)

1.一种胸腔引流管连接头,包括衔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管(1)外部设置有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所述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均套设在衔接管(1)外部,所述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内部均设置有卡槽(4);
所述卡槽(4)由管道端(401)和固定端(402)组成,所述固定端(402)内部设置有多个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一端设置有卡块(6),所述连接块(5)一端与固定端(402)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5)另一端与卡块(6)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衔接管(1)表面设置有多个与卡块(6)相匹配的固定槽,所述卡块(6)一侧与固定槽内部活动卡合;
所述第一防护外壳(2)一侧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柱(7),所述连接柱(7)表面设置有多个固定套(8),所述第二防护外壳(3)一侧两端均设置有放置槽(9),所述连接柱(7)与放置槽(9)相匹配,所述连接柱(7)与放置槽(9)内部相卡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引流管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管(1)一端设置有细管(10),所述细管(10)一端与衔接管(1)一端相卡合,所述衔接管(1)另一端设置有粗管(11),所述粗管(11)一端与衔接管(1)一端相卡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引流管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外壳(2)和第二防护外壳(3)一侧均固定设置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胸腔引流管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内部设置有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两端均与连接槽内腔两侧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胸腔引流管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3)表面套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由海绵材质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腔引流管连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8)由橡胶材质制成,所述管道端(401)与固定端(402)的连接处夹角为钝角。
CN202122089774.4U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胸腔引流管连接头 Active CN215652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9774.4U CN215652938U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胸腔引流管连接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9774.4U CN215652938U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胸腔引流管连接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52938U true CN215652938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58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9774.4U Active CN215652938U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胸腔引流管连接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52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3209926A1 (en) Connection element and connecting device for tubes
CN215652938U (zh) 一种胸腔引流管连接头
CN204815294U (zh) 胸腹腔引流管固定器
CN211410386U (zh) 一种血液透析管道固定夹
CN211068637U (zh) 一种胸腔引流管固定装置
CN110917467A (zh) 一种骨科引流管夹持固定设备
CN206822938U (zh) 胸腔引流管
CN213219730U (zh) 一种新型脑部引流管固定装置
CN208670282U (zh) 一种新型可拆卸管道固定器
CN209437859U (zh) 体腔引流管敷贴及固定装置
CN211132598U (zh) 一种神经外科用引流管
CN103143105A (zh) 引流管固定装置
CN219743481U (zh) 一种引流管保护装置
CN215608092U (zh) 一种可自由拼接组合的vsd接头
CN203724597U (zh) 临床用引流管固定结构
CN206473647U (zh) 一种患者引流管固定装置
CN214912369U (zh) 引流管固定装置
CN217138951U (zh) 一种颈部透析管固定装置
CN215194853U (zh) 一种术后icu病房用引流管体外固定装置
CN213031414U (zh) 引流管接头
CN211050642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术后引流管固定器
CN220899230U (zh) 一种伤口渗液收集器
CN213158948U (zh) 一种防溢流引流管接头
CN216258734U (zh) 一种导管连接装置
CN219208629U (zh) 一种医用导管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