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52193U -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52193U
CN215652193U CN202122162026.4U CN202122162026U CN215652193U CN 215652193 U CN215652193 U CN 215652193U CN 202122162026 U CN202122162026 U CN 202122162026U CN 215652193 U CN215652193 U CN 2156521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hemiplegia
frame bodies
supporting frame
neurology nur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620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1620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521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521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521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其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支撑框体,所述床板的上表面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两个床垫,两个所述支撑框体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罩,两个所述固定罩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变频电机,两个所述支撑框体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变频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蜗杆,两个所述蜗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贯穿通孔并延伸至支撑框体的内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辅助偏瘫患者进行翻身活动,解决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同时避免对护理人员的腰部造成损伤。

Description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神经内科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疾病的临床医学,主要通过内科手段进行研究,疾病种类有脊髓、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脱髓鞘性疾病等;
神经内科有众多的患者,其中就包括偏瘫患者,而目前的偏瘫患者自己无法进行翻身活动,需要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将会增强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护理人员长时间的辅助翻身容易出现腰部损伤的问题;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支撑框体,所述床板的上表面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两个床垫,两个所述支撑框体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罩,两个所述固定罩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变频电机,两个所述支撑框体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变频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蜗杆,两个所述蜗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贯穿通孔并延伸至支撑框体的内部,两个所述支撑框体的内部均设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均开设有螺纹槽,两个所述螺纹槽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支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有的两个支撑框体,起到对床板底部支撑的作用,通过设有的固定罩,能够对变频电机进行安装固定,通过变频电机顺时针方向的运转,并与蜗杆和蜗轮的配合,可以为转轴和螺纹支撑柱的旋转提供动力,利用螺纹支撑柱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并与支撑板底部螺纹槽的配合,将会使支撑板和滑轮缓慢的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分别对两个床垫进行顶起,可以快速的辅助偏瘫患者。
优选的,两个所述螺纹支撑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蜗轮,且蜗轮的外表面与蜗杆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床板的底面开设有两个条形孔,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滑轮,两组所述滑轮的顶端均与床垫的底面相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通过蜗轮和蜗杆的配合带动螺纹支撑柱进行转动,将会螺纹支撑柱和螺纹槽更好的进行配合。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框体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两个所述蜗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一轴承的内部并与第一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框体的内底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分别与两个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转轴和蜗杆旋转时更加的稳定,避免出现晃动的现象。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框体的内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支撑板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支撑板向上移动时进行限位,同时可以使支撑板上下移动时更加的顺畅。
优选的,所述床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载板,所述载板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支撑框体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患者的衣物和物品进行放置,便于护理人员或家属进行拿取。
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框体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底座,两个所述防滑底座的底面均开设有防滑条纹,两个所述支撑框体的正面均固定镶嵌有控制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通过防滑底座使该装置底部更好的稳定,通过控制面板将会更好的对该装置进行操控。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的两个支撑框体,起到对床板底部支撑的作用,通过设有的固定罩,能够对变频电机进行安装固定,通过变频电机顺时针方向的运转,并与蜗杆和蜗轮的配合,可以为转轴和螺纹支撑柱的旋转提供动力,利用螺纹支撑柱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并与支撑板底部螺纹槽的配合,将会使支撑板和滑轮缓慢的向上移动,从而能够分别对两个床垫进行顶起,可以快速的辅助偏瘫患者;通过右侧支撑板和滑轮带动右侧床垫的顶起,能够辅助偏瘫患者向左进行翻身活动,而左侧支撑板和滑轮的向上移动,可以对左侧床垫向上顶起,故而达到辅助偏瘫患者向右翻身活动的效果,从而通过该辅助翻身装置,能够有效的辅助偏瘫患者进行翻身活动,解决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翻身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同时避免对护理人员的腰部造成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的床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的支撑框体正视图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的蜗轮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床板;2、支撑框体;3、固定罩;4、变频电机;5、通孔;6、第一轴承;7、蜗杆;8、转轴;9、蜗轮;10、螺纹支撑柱;11、支撑板;12、螺纹槽;13、条形孔;14、滑轮;15、床垫;16、限位槽;17、限位块;18、第二轴承;19、载板;20、隔板;21、控制面板;22、防滑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参照图1-4,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包括床板1,床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支撑框体2,床板1的上表面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两个床垫15,两个支撑框体2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罩3,两个固定罩3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变频电机4,变频电机4可以进行顺时针方向转动或逆时针方向转动,两个支撑框体2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通孔5,两个变频电机4的输出端均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蜗杆7,两个蜗杆7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贯穿通孔5并延伸至支撑框体2的内部,两个支撑框体2的内部均设有支撑板11,两个支撑板11的底面均开设有螺纹槽12,两个螺纹槽12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支撑柱10,两个螺纹支撑柱10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8,两个转轴8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蜗轮9,且蜗轮9的外表面与蜗杆7的外表面相啮合,床板1的底面开设有两个条形孔13,两个支撑板1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滑轮14,两组滑轮14的顶端均与床垫15的底面相接触,能够使通过蜗轮9和蜗杆7的配合带动螺纹支撑柱10进行转动,将会螺纹支撑柱10和螺纹槽12更好的进行配合,请参阅图3所示,两个支撑框体2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6,两个蜗杆7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一轴承6的内部并与第一轴承6的内圈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框体2的内底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18,两个第二轴承18的内圈分别与两个转轴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能够使转轴8和蜗杆7旋转时更加的稳定,避免出现晃动的现象,两个支撑框体2的内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16,两个限位槽16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7,两个限位块17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支撑板11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能够对支撑板11向上移动时进行限位,同时可以使支撑板11上下移动时更加的顺畅,床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隔板20,隔板2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载板19,载板19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支撑框体2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可以对患者的衣物和物品进行放置,便于护理人员或家属进行拿取,两个支撑框体2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底座22,两个防滑底座22的底面均开设有防滑条纹,两个支撑框体2的正面均固定镶嵌有控制面板21,能够通过防滑底座22使该装置底部更好的稳定,通过控制面板21将会更好的对该装置进行操控。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的实施原理为:首先将该装置与电源相连通,当辅助偏瘫患者向左进行翻身时,通过右侧支撑框体2内部变频电机4带动蜗杆7顺时针方向进行运转,通过蜗杆7的转动,并与蜗轮9之间的啮合,将会带动蜗轮9内圈的转轴8进行转动,同时转轴8顶部的螺纹支撑柱10也会随之进行旋转,通过螺纹支撑柱10在螺纹槽12内部的转动,并与螺纹槽12内壁处螺纹的配合,将会使支撑板11和滑轮14缓慢的向上移动,然后利用滑轮14的上升,起到对右侧床垫15向上顶起的作用,继而能够带动偏瘫患者向左缓慢的进行翻动,当偏瘫患者向左翻身完成后,启动变频电机4逆时方向运转,能够使支撑板11和滑轮14向下移动进行复位,将会使床垫15再次平整,当辅助偏瘫患者向右进行翻身时,启动左侧支撑框体2内部变频电机4顺时针方向运转,同时也会使左侧的支撑板11和滑轮14向上移动,达到对左侧床垫15向上顶起的效果,能够带动偏瘫患者向右缓慢的进行翻动,从而完成了对偏瘫患者的快速翻身。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相对称的支撑框体(2),所述床板(1)的上表面通过销轴固定铰接有两个床垫(15),两个所述支撑框体(2)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罩(3),两个所述固定罩(3)的内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变频电机(4),两个所述支撑框体(2)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开设有通孔(5),两个所述变频电机(4)的输出端均通过减速器固定连接有蜗杆(7),两个所述蜗杆(7)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贯穿通孔(5)并延伸至支撑框体(2)的内部,两个所述支撑框体(2)的内部均设有支撑板(11),两个所述支撑板(11)的底面均开设有螺纹槽(12),两个所述螺纹槽(12)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支撑柱(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螺纹支撑柱(10)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转轴(8),两个所述转轴(8)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蜗轮(9),且蜗轮(9)的外表面与蜗杆(7)的外表面相啮合,所述床板(1)的底面开设有两个条形孔(13),两个所述支撑板(11)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一组滑轮(14),两组所述滑轮(14)的顶端均与床垫(15)的底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框体(2)的内侧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一轴承(6),两个所述蜗杆(7)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一轴承(6)的内部并与第一轴承(6)的内圈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框体(2)的内底壁均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18),两个所述第二轴承(18)的内圈分别与两个转轴(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框体(2)的内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16),两个所述限位槽(16)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7),两个所述限位块(17)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两个支撑板(11)相互远离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隔板(20),所述隔板(20)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载板(19),所述载板(19)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支撑框体(2)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框体(2)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底座(22),两个所述防滑底座(22)的底面均开设有防滑条纹,两个所述支撑框体(2)的正面均固定镶嵌有控制面板(21)。
CN202122162026.4U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 Active CN2156521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2026.4U CN215652193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62026.4U CN215652193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52193U true CN215652193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60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62026.4U Active CN215652193U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521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0794B (zh) 防褥疮按摩翻身护理床
CN201279235Y (zh) 一种按摩翻身床
CN108272570A (zh) 一种方便病人转移的病床
CN105919747A (zh) 一种自动对患者手脚进行康复训练的装置
CN110974569A (zh) 一种多功能折叠医疗康复护理床
CN215652193U (zh) 一种神经内科护理用偏瘫辅助翻身装置
CN211095498U (zh) 一种卧床患者用翻身辅助装置
CN211268501U (zh) 一种高效的食品生产用灭菌装置
CN216908508U (zh) 一种患者腿部抬高的手术室护理装置
CN208851850U (zh) 一种医用康复理疗床
CN111956426B (zh) 一种医用翻身垫固定装置
CN215020889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护理床
CN212067105U (zh) 一种心内科诊疗床
CN208552295U (zh) 一种高压氧舱治疗车
CN208877189U (zh) 一种腿伤护理行走功能恢复装置
CN215689259U (zh) 一种具有翻身装置的医用护理床
CN215350511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心内科用护理床
CN212308227U (zh) 一种方便患者转运的医疗转运床
CN220938440U (zh) 一种诊疗床
CN1778283A (zh) 多功能保健医疗床
CN214434909U (zh) 一种方便翻身的医用护理床
CN214860651U (zh) 一种放疗定位体膜悬挂装置
CN212913812U (zh) 一种心血管内科护理装置
CN220572330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护理床
CN210144914U (zh) 一种瘫痪患者康复护理医疗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