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7989U - 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7989U
CN215647989U CN202121839876.7U CN202121839876U CN215647989U CN 215647989 U CN215647989 U CN 215647989U CN 202121839876 U CN202121839876 U CN 202121839876U CN 215647989 U CN215647989 U CN 215647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unit
unit
wall surface
power supply
electronic produ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3987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海泉
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83987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7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7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7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包括相互连接的下壳及上盖,所述下壳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容置腔上;所述恒温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及加热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固定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供电单元设于所述控制单元一侧且与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以用于控制该供电单元充放电,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上盖上。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及加热单元在保护壳中,加热单元可以将热量通过保护壳传递至电子产品上,确保电子产品的电池是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工作,进而起到防冻及防低温保护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寒冷的冬天使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时,使用者往往需要脱下手套直接对设备进行操作,使用者手部长时间在低温的刺激下,会逐渐寒冷刺痛感觉,甚至产生僵硬,对设备的操作造成极大的不便。此外,使用者手部长时间在低温刺激下,会使其体感温度降低,进而导致使用者感觉到寒冷,更严重的还会导致使用者染上风寒感冒。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者在使用电子产品时,手部会逐渐寒冷刺痛感觉,甚至产生僵硬,对设备的操作造成极大的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包括:
保护壳,其包括相互连接的下壳及上盖,所述下壳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容置腔上;
恒温组件,所述恒温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及加热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固定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供电单元设于所述控制单元一侧且与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以用于控制该供电单元充放电,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上盖上。
优选的,所述容置腔中凸起形成有两个定位柱,所述容置腔中靠近所述下壳边沿凸起形成有两个固定柱,所述下壳上且位于所述定位柱、固定柱之间贯穿设置有开关槽,所述下壳一端且对应两所述固定柱之间的位置贯穿设置有充放电槽。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线路主控板、控制开关及充放电接口,所述线路主控板的四周固定于所述定位柱、固定柱上,所述线路主控板与所述供电单元、加热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线路主控板上,一开关按键与所述控制开关抵接且置于所述开关槽中,所述充放电接口固定于所述线路主控板上,所述充放电接口的插入端置于所述充放电槽中。
优选的,所述线路主控板上对应所述定位柱贯穿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线路主控板上对应所述固定柱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柱上纵向贯穿设置有连接螺孔。
优选的,所述加热单元包括上加热片及下加热片,所述上加热片、下加热片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上加热片粘接于所述上盖上,所述下加热片粘接于所述容置腔上。
优选的,所述供电单元包括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盖为铝材质构件以用于传导热量至电子产品上。
优选的,所述下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壁面、左壁面、后壁面及右壁面,所述前壁面上贯穿设置有所述充放电槽,所述下壳上靠近所述左壁面、后壁面及右壁面设置有加强壁,所述左壁面、后壁面及右壁面与所述加强壁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条,所述加强壁围绕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上盖置于所述加强壁、加强筋条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成型设备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通过设置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及加热单元在保护壳中,加热单元可以将热量通过保护壳传递至电子产品上,确保电子产品的电池是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工作,进而起到防冻及防低温保护的作用;加热单元可以将热量通过保护壳传递至使用者的手部,起到为使用者供暖的作用。此外,供电单元还能为电子产品进行供电,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的第一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的第二结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解决电子产品(手机、平板)在气温低于20°以下的任何室内和室外环境,电子产品出现低温电池保护关机或主板死机、卡机、电池待机时间短不耐用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可以贴在手机背面使用,能起到恒温保护手机、平板电脑电池的作用,还能延长电子产品的待机时间,并且还能给使用者供暖,为使用者带来便利及良好的使用感。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包括:
保护壳1,其包括相互连接的下壳11及上盖12,所述下壳11内形成有容置腔 111,所述上盖12盖设于所述容置腔111上;
恒温组件,所述恒温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容置腔111内的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及加热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固定于所述容置腔111中,所述供电单元设于所述控制单元一侧且与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以用于控制该供电单元充放电,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腔111、上盖 12上。
其中,保护壳1的厚度为6毫米至8.5毫米之间,体积小巧轻便,在使用时可以单手握住,携带十分方便。下壳11周沿设置呈圆弧形结构,使保护壳结构更为之圆滑,使用者在单手握住的时候能有更佳的手感。
在生产时,控制单元可以设置恒温温度,恒温温度的范围值为35°及65°,用以控制加热单元的加热温度。在控制单元与加热单元之间还设置有温度检测线,以用于检测加热单元的温度,进而达到精确控制加热单元运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容置腔111中凸起形成有两个定位柱112,所述容置腔111中靠近所述下壳11边沿凸起形成有两个固定柱113,所述下壳11上且位于所述定位柱112、固定柱113之间贯穿设置有开关槽 114,所述下壳11一端且对应两所述固定柱113之间的位置贯穿设置有充放电槽 115。
其中,定位柱112外表面的一端设置有支撑块116,定位柱112与支撑块116 为一体结构设置,支撑块116的高度超过定位柱112的高度的一半,但并不与定位柱112同高。支撑块116呈方块结构设置以用于支撑控制单元。当控制单元固定在容置腔111时,控制单元是套设在固定柱113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线路主控板21、控制开关22及充放电接口23,所述线路主控板21的四周固定于所述定位柱112、固定柱113上,所述线路主控板与所述供电单元、加热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22设置于所述线路主控板21上,一开关按键24与所述控制开关22 抵接且置于所述开关槽114中,所述充放电接口23固定于所述线路主控板21上,所述充放电接口23的插入端置于所述充放电槽115中。
其中,线路主控板21的前端套设在固定柱113上,线路主控板21后端套设在定位柱112上,以形成定位及固定,增强线路主控板21的连接稳定性。控制开关 22固定于线路主控板21下表面,开关按键24设置在开关槽114当中,开关按键24 上表面与控制开关22按压端抵接,使用者可以按压开关槽114中的开关按键24进而控制控制单元启动,使控制单元控制加热单元加热,该操作简单快捷,有利于使用者操作。值得注意的是,线路主控板21与容置腔111的底面之间存在着间隙,以防止线路主控板21磕碰到下壳11,进而导致线路主控板21损坏。
另外,充放电接口23恰好位于充放电槽115中,充放电接口23并没有伸出充放电槽115,而充放电接口23的尺寸略小于充放电槽115的尺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线路主控板21上对应所述定位柱112贯穿设置有定位孔211,所述线路主控板21上对应所述固定柱113设置有固定孔212,所述固定柱113上纵向贯穿设置有连接螺孔213。
其中,当线路主控板21与下壳11固定时,定位柱112是穿设于线路主控板21 的定位孔211中,固定柱113是穿设于线路主控板21的固定孔212中,定位柱112、固定柱113可以起到与线路主控板21固定、定位的作用。一连接螺丝对准连接螺孔213拧入,用于将线路主控板锁在下壳11上,进而提升线路主控板与下壳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及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加热单元包括上加热片 31及下加热片32,所述上加热片31、下加热片32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上加热片31粘接于所述上盖12上,所述下加热片32粘接于所述容置腔111 上。
其中,上加热片31、下加热片32的结构相同,且上加热片31、下加热片32 厚度小,有利于装置整体结构轻便小巧。在上加热片31、下加热片32上均凸起设置有两个接线端,上加热片31、下加热片32通过这两个接线端与线路主控板 21电性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供电单元包括锂电池41,所述锂电池41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其中,该锂电池41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即可为加热单元供电,也可以为电子产品供电,功能性强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上盖12为铝材质构件以用于传导热量至电子产品上。其中,铝材质的上盖12成本低、且导热快、重量轻,导热效果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下壳11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壁面、左壁面11a、后壁面11b及右壁面11c,所述前壁面上贯穿设置有所述充放电槽115,所述下壳11上靠近所述左壁面11a、后壁面11b及右壁面11c设置有加强壁,所述左壁面11a、后壁面11b及右壁面11c与所述加强壁11e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条11d,所述加强壁11e围绕形成所述容置腔111,所述上盖12置于所述加强壁11e、加强筋条11d上。
其中,下壳11的左壁面11a、后壁面11b、右壁面11c上均通过加强筋条11d 设置有加强壁11e,以提升下壳11的结构稳定性,进而保护恒温组件不受破坏或跌坏。在左壁面11a、后壁面11b、右壁面11c与加强壁11e之间、且在下壳11的四端角处设置有连接柱11f,连接柱11f中纵向贯穿设置有锁紧螺孔11h。上盖12 对应锁紧螺孔11h设置有穿孔121,锁紧螺丝可以穿过穿孔121并置于锁紧螺孔 11h中以连接上盖12与下壳11,进而锁紧上盖12与下壳11。
在使用时,使用者从下壳11下表面处按压开关按键24,进而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加热单元加热,使加热单元达到预定设置温度后,将热量透过下壳11、上盖12分别传递到使用者手部、手机背面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设计巧妙,通过设置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及加热单元在保护壳1中,加热单元可以将热量通过保护壳1传递至电子产品上,确保电子产品的电池是在一个温暖的环境中工作,进而起到防冻及防低温保护的作用;加热单元可以将热量通过保护壳1传递至使用者的手部,起到为使用者供暖的作用。此外,供电单元还能为电子产品进行供电,延长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壳,其包括相互连接的下壳及上盖,所述下壳内形成有容置腔,所述上盖盖设于所述容置腔上;
恒温组件,所述恒温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控制单元、供电单元及加热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固定于所述容置腔中,所述供电单元设于所述控制单元一侧且与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以用于控制该供电单元充放电,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加热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置腔、上盖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中凸起形成有两个定位柱,所述容置腔中靠近所述下壳边沿凸起形成有两个固定柱,所述下壳上且位于所述定位柱、固定柱之间贯穿设置有开关槽,所述下壳一端且对应两所述固定柱之间的位置贯穿设置有充放电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线路主控板、控制开关及充放电接口,所述线路主控板的四周固定于所述定位柱、固定柱上,所述线路主控板与所述供电单元、加热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线路主控板上,一开关按键与所述控制开关抵接且置于所述开关槽中,所述充放电接口固定于所述线路主控板上,所述充放电接口的插入端置于所述充放电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主控板上对应所述定位柱贯穿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线路主控板上对应所述固定柱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柱上纵向贯穿设置有连接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上加热片及下加热片,所述上加热片、下加热片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上加热片粘接于所述上盖上,所述下加热片粘接于所述容置腔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为铝材质构件以用于传导热量至电子产品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包括依次连接的前壁面、左壁面、后壁面及右壁面,所述前壁面上贯穿设置有所述充放电槽,所述下壳上靠近所述左壁面、后壁面及右壁面设置有加强壁,所述左壁面、后壁面及右壁面与所述加强壁之间设置有加强筋条,所述加强壁围绕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上盖置于所述加强壁、加强筋条上。
CN202121839876.7U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 Active CN215647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9876.7U CN215647989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39876.7U CN215647989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7989U true CN215647989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95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39876.7U Active CN215647989U (zh) 2021-08-06 2021-08-06 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79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31189B2 (en) Battery quick-change device of portable power station
CN215647989U (zh) 一种电子产品防冻恒温保护装置
CN206491523U (zh) 床头柜组件以及床头柜
CN116365125A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CN114024354B (zh) 一种电源供电装置及电源控制方法
CN217721027U (zh) 直流-直流转换器、以及直流输出装置
CN215186908U (zh) 一种防冻恒温手机壳
CN204334022U (zh) 一种防爆型移动电源
CN211087056U (zh) 一种太阳能平板电脑
CN202957625U (zh) 一种电池充电箱
CN202696183U (zh) 一种移动式电源
CN207966463U (zh) 一种便于控制开关的柔性显示面板
CN105892579A (zh) 多功能键盘及显示装置
CN217159317U (zh) 一种模块化移动电源
CN112117809A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移动电源
CN203588197U (zh) 多功能电源键盘
CN219372048U (zh) 一种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6293564U (zh) 多数电芯可徒手拆装的填充式锂电池组
CN204794191U (zh) 一种太阳能充电器
CN217087552U (zh) 一种储能电源结构
CN217087553U (zh) 储能电源结构
CN210895202U (zh) 一种平板外壳
CN214479807U (zh) 一种安全性能高的usp备用电源
CN218482689U (zh) 一种一体无缝焊接移动电源
CN214098279U (zh) 一种可拆卸笔记本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