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5019U - 一种宽带高增益gps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宽带高增益gps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5019U
CN215645019U CN202122205003.7U CN202122205003U CN215645019U CN 215645019 U CN215645019 U CN 215645019U CN 202122205003 U CN202122205003 U CN 202122205003U CN 215645019 U CN215645019 U CN 215645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chip
bonding pad
inductor
capaci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0500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高峰
齐延铸
任启翔
曹芽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Fan 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Fan 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Fan 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Fan 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0500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5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5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5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宽带高增益GPS天线。天线通过微带互连线馈电,射频信号通过微带互连线进入IPD移相器芯片,在IPD移相器芯片中信号分为幅度相等,相位差90°的两路信号,其中第二封装焊盘的输出信号相位滞后于第三封装焊盘的输出信号90°。第二封装焊盘的输出信号通过第三微带互连线连接到天线第二馈电柱。第一封装焊盘的输出信号通过第二微带互连线连接到天线第一馈电柱。天线具有良好的全向特性。

Description

一种宽带高增益GPS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射频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宽带高增益GPS天线。
背景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在导航、定位、自动驾驶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随着GPS的不断发展,对该GPS天线提出的更高的要求,GPS频段主要包括GPS L1(1575.42MHz)和L2(1227.6MHz)频段。当前被广泛采用的GPS天线主要为单频天线,采用高介电常数的陶瓷介质制作,部分双频GPS天线设计是将两个频段的天线堆叠。目前的设计主要有以下问题:首先是当前GPS天线仍然以单频设计为主,定位精度有限;其次是GPS天线主要介质采用陶瓷制作,成本较高,堆叠形式的双频GPS天线成本增加更加显著,这严重限制了双频GPS天线的广泛使用;最后是非陶瓷介质的GPS天线如PCB、四臂螺旋等形式的天线尺寸较大,不利于GPS的小型化。
目前GPS天线实现圆极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设置两馈点或者多馈点馈电方式来实现;二是设置单馈点,通过改变贴片的形状,实现不同的谐振模式来达到圆极化。单馈点微带天线具有不易实现圆极化、阻抗带宽及轴比带宽较窄的特点,而用多馈点的方法,需要添加多个电桥实现移相,会进一步增加成本。双馈点或多馈点天线需要采用电桥来实现,常用的陶瓷工艺电桥、微带线路电桥、阻容感电桥具有尺寸较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GPS天线性能差、成本高、尺寸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新型IPD移相器设计的小型化高增益GPS天线,能够同时覆盖GPS双频段,采用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设计,具有成本低、易加工、重量轻的优点,并通过优化实现天线小型化并具有较高增益。通过基于IPD移相器的设计,避免电桥的使用,有效减少移相电路占用空间,并降低了成本。通过双馈点实现圆极化,既能保证较宽的带宽,又能减少移相器的使用数量。
一种小型化宽带高增益GPS天线包括:
天线单元;
IPD移相器,位于天线单元的底部;
用于连接天线单元和IPD移相器的两根微带互连线;
用于接收射频信号的微带互连线;
其中:
IPD移相器,包括:芯片、封装外壳、封装地板、封装焊盘、键合线;芯片位于封装地板上方,被封装外壳包围,封装外壳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
所述芯片包括芯片地板、芯片介质、以及电容、电感,其中所述电容、电感位于芯片介质的顶部;该芯片包含高通通路和低通通路;所述高通通路为参考状态,包括第一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芯片焊盘、第三芯片焊盘、第一接地过孔;所述低通通路为相移状态,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二芯片焊盘、第四接地焊盘、第二至四接地过孔;
第一芯片焊盘通过微带线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一电感的一端、第四电感的一端连接,第二芯片焊盘通过微带线与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三电感的一端、第四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三芯片焊盘通过微带线与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感的另一端通过微带线与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后接第一接地过孔,第二电感的另一端通过微带线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感的另一端通过微带线接第二接地过孔,第二电容的另一端通过微带线接第三接地过孔,第三电容的另一端通过微带线接第四接地过孔;
第三电容和第三电感实现一个并联的LC谐振器,可以通过控制相位斜率在更大带宽上实现稳定的相位差,同时改善回波损耗;
芯片上的第三芯片焊盘通过第一键合线与第一封装焊盘相连;第二芯片焊盘通过第二键合线与第二封装焊盘相连;第一芯片焊盘通过第三键合线与第三封装焊盘相连。第三封装焊盘为移相器的输入端口,第一、二封装焊盘为移相器的输出端口。
移相器的工作原理为射频信号经第三封装焊盘进入IPD移相器芯片,在IPD移相器芯片中信号分为幅度相等,相位差90°的两路信号,其中第二封装焊盘的输出信号相位滞后于第一封装焊盘的输出信号90°,实现移相功能。
所述用于接收射频信号的微带互连线接IPD移相器的输入端口;用于连接天线单元和IPD移相器的两根微带互连线分别接IPD移相器的两个输出端口;
所述天线单元包括天线介质板、天线辐射单元、天线地板、用于连接天线辐射单元和天线地板的馈电柱;
所述天线辐射单元包括位于天线介质板上表面的顶部辐射金属贴片、位于天线介质板下表面的底部辐射金属贴片;其中顶部辐射金属贴片、底部辐射金属贴片通过金属化过孔连接;
所述顶部辐射金属贴片包括2个馈电贴片;2个馈电贴片分别通过两根馈电柱经微带互连线接IPD移相器的两个输出端口。
所述底部辐射金属贴片包括辐射贴片、四根箭头状耦合枝节;辐射贴片开有4个中心对称的槽,且该槽内各自放置有一根箭头状耦合枝节的尾部;辐射贴片开有馈电孔,该馈电孔内贯穿馈电柱,且馈电柱与辐射贴片不接触。
上述耦合枝节和寄生枝节的主要作用为调节天线的谐振频率,并控制天线的圆极化轴比。
作为优选,馈电贴片为一体成型结构,依次包括三角形贴片、矩形贴片、半圆形贴片;三角形贴片与矩形贴片的重合边对面的顶角朝向天线介质板的中心;
作为优选,两个馈电贴片中心线相互垂直。
作为优选,耦合枝节位于辐射贴片的四个顶角上,且关于中心对称。
作为优选,天线辐射单元、天线介质板采用PCB工艺制作。
工作原理如下:天线通过微带互连线馈电,射频信号通过微带互连线进入IPD移相器芯片,在IPD移相器芯片中信号分为幅度相等,相位差90°的两路信号,其中第二封装焊盘的输出信号相位滞后于第三封装焊盘的输出信号90°。第二封装焊盘的输出信号通过第三微带互连线连接到天线第二馈电柱。第一封装焊盘的输出信号通过第二微带互连线连接到天线第一馈电柱。
因此在天线两个馈电贴片实现90°相位差,其中第二馈电贴片上的信号滞后第一馈电贴片上的信号90°,天线实现右旋圆极化。由于天线是双频带设计,IPD移相器的宽带设计能够同时覆盖天线的两个频段,因此在GPS天线双频段上都能够实现圆极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同时覆盖GPS L1和L2双频段,提高GPS定位精度;
(2)采用PCB天线的设计,具有成本低、易加工、重量轻的优点;
(3)采用IPD设计的移相器替换电桥,降低成本;IPD移相器添加一个并联的LC谐振器,来控制相位斜率,从而达到更大带宽上与参考状态的稳定相位差,同时回波损耗也得到改善,并保持较小的插入损耗。
(4)采用双馈点设计,既能保证较宽的带宽,又能减少移相器的使用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GPS天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IPD移相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IPD移相器中芯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天线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天线辐射单元顶层金属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天线辐射单元底层金属结构示意图;
图7为天线回波损耗结果图;
图8为天线增益结果图;
图9为天线轴比结果图;
图10为天线辐射方向图。
图11为移相器各端口S参数结果图。
图12为移相器两个输出端口的相位差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下面结合图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这里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子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2所示,一种宽带小型化IPD移相器包括芯片11、封装外壳12、封装地板13、第一封装焊盘141、第二封装焊盘142、第三封装焊盘143、第一键合线151、第二键合线152、第三键合线153。芯片11位于封装地板13上方,被封装外壳12包围,封装外壳12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
如图3所示,所述芯片11包括芯片地板110、芯片介质111、第一芯片焊盘1121、第二芯片焊盘1122、第三芯片焊盘1123、第一电容1131、第二电容1132、第三电容1133、第四电容1134、第一电感1141、第二电感1142、第三电感1143、第四电感1144、第一接地过孔1151、第二接地过孔1152、第三接地过孔1153、第四接地过孔1154。电容、电感位于芯片介质111的顶部。
该芯片包含两条通路,第一条高通通路为参考状态,电路结构如下:第一焊盘1121通过微带线与第一电容1131、第四电容1134和第三芯片焊盘1123串联。第一电感1141一端通过微带线连接在第一焊盘1121和第一电容1131之间,另一端连接到第一接地过孔1151上。第二电感1142一端通过微带线连接在第一电容1131和第四电容1134之间,另一端连接到第一接地过孔1151上。
第二条低通通路为相移状态,电路结构如下:第二电容1132通过微带线与第三接地过孔1153相连。第四电感1144一端通过微带线连接在第一电容1131和第二电容1132之间,另一端连接到第二焊盘1122上。第三电容1133通过微带线一端连接到第四电感1144和第二焊盘1122中间,另一端连接到第四接地焊盘1154上。第三电感1143通过微带线一端连接到第四电感1144和第二焊盘1122中间,另一端连接到第二接地焊盘1151上。第三电容1133和第三电感1143实现一个并联的LC谐振器,可以通过控制相位斜率在更大带宽上实现稳定的相位差,同时改善回波损耗。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键合线151的一端与芯片11上的第三芯片焊盘1123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封装焊盘141相连;所述第二键合线152的一端与芯片11上的第二芯片焊盘112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封装焊盘142相连;所述第三键合线153的一端与芯片11上的第一芯片焊盘1121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封装焊盘143相连。
如图11所示,移相器回波损耗在-15dB以下,S21和S31在-3.2dB左右。如图12所示,移相器两个输入端口之间的相位差为90±1°,具有良好的性能。
如图1所示,一种小型化高增益GPS天线,主要包括如图2的IPD移相器1、三根微带互连线3和天线单元2。所述IPD移相器1位于天线单元2的底部,IPD移相器1通过微带互连线3和天线单元2相连。所述三根微带互连线3包括第一微带互连线31、第二微带互连线32、第一微带互连线33。
如图4所示,所述天线单元2包括天线辐射单元20、天线介质板21、天线地板22、第一馈电柱231、第二馈电柱232。
如图5所示,所述天线辐射单元20顶部金属贴片包含第一馈电贴片2041、第二馈电贴片2042,且关于天线辐射单元20中心对称。
第一馈电贴片2041、第二馈电贴片2042分别接第一馈电柱231、第二馈电柱232。第一馈电柱231、第二馈电柱232分别通过第二微带互连线32、第一微带互连线33接第一封装焊盘141、第二封装焊盘143。
第一馈电贴片2041、第二馈电贴片2042采用相同的一体成型结构,依次包括三角形贴片、矩形贴片、半圆形贴片;三角形贴片与矩形贴片的重合边对面的顶角朝向天线辐射单元20中心;
如图6所示,所述天线辐射单元20底部金属贴片包含辐射贴片201、第一馈电孔2031、第二馈电孔2032、第一耦合枝节2021、第二耦合枝节2022、第三耦合枝节2023。
所述第一耦合枝节2021、第二耦合枝节2022、第三耦合枝节2023形成一个箭头形状,该箭头形状结构共有四个,位于辐射贴片201四个顶角上,且关于中心对称。
辐射贴片201开有4个中心对称的位于顶角处的槽,且4个槽内放置第三耦合枝节2023。辐射贴片开有馈电孔,用于防止馈电柱与辐射贴片接触。第一耦合枝节2021、第二耦合枝节2022不与辐射贴片201接触。
上述耦合枝节和寄生枝节的主要作用为调节天线的谐振频率,并控制天线的圆极化轴比。
工作原理:天线通过第一微带互连线31馈电,射频信号通过第一微带互连线31进入IPD移相器芯片1,在IPD移相器芯片1中信号分为幅度相等,相位差90°的两路信号,其中第二封装焊盘142的输出信号相位滞后于第三封装焊盘143的输出信号90°。第二封装焊盘142的输出信号通过第三微带互连线33连接到天线第二馈电柱232。第一封装焊盘141的输出信号通过第二微带互连线32连接到天线第一馈电柱231。因此在天线第一馈电贴片2041和第二馈电贴片2042实现90°相位差,其中第二馈电贴片2042上的信号滞后第一馈电贴片2041上的信号90°,天线实现右旋圆极化。
如图7所示,天线的回波损耗在L1和L2两个频段内都小于-12dB。如图8所示,带内的最大辐射增益在L1频段能够达到4.0dBi,在L2频段能够达到3.2dBi。如图9所示,两个频段中心频点轴比均小于3dB。如图10所示,天线具有良好的全向特性。
上述实施例并非是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并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符合本实用新型要求,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小型化高增益GPS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天线单元;
IPD移相器,位于天线单元的底部;
用于连接天线单元和IPD移相器的微带互连线;
用于接收射频信号的微带互连线;
其中,所述IPD移相器包括:芯片、封装外壳、封装地板、封装焊盘、键合线;芯片位于封装地板上方,被封装外壳包围;
所述芯片包括芯片地板、芯片介质、电容、电感,其中所述电容、电感位于芯片介质的顶部;该芯片包含高通通路和低通通路;所述高通通路为参考状态,包括第一电容、第四电容、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芯片焊盘、第三芯片焊盘、第一接地过孔;所述低通通路为相移状态,包括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三电感、第四电感、第二芯片焊盘、第四接地焊盘、第二至四接地过孔;
第一芯片焊盘通过微带线与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一电感的一端、第四电感的一端连接,第二芯片焊盘通过微带线与第三电容的一端、第三电感的一端、第四电感的另一端连接,第三芯片焊盘通过微带线与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第一电感的另一端通过微带线与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后接第一接地过孔,第二电感的另一端通过微带线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第四电容的另一端连接,第三电感的另一端通过微带线接第二接地过孔,第二电容的另一端通过微带线接第三接地过孔,第三电容的另一端通过微带线接第四接地过孔;第三电容和第三电感实现一个并联的LC谐振器;
芯片上的第三芯片焊盘通过第一键合线与第一封装焊盘相连;第二芯片焊盘通过第二键合线与第二封装焊盘相连;第一芯片焊盘通过第三键合线与第三封装焊盘相连;第三封装焊盘为移相器的输入端口,第一、二封装焊盘为移相器的输出端口;
所述天线单元包括天线介质板、天线辐射单元、天线地板、用于连接天线辐射单元和天线地板的馈电柱;
所述天线辐射单元包括位于天线介质板上表面的顶部辐射金属贴片、位于天线介质板下表面的底部辐射金属贴片;
所述底部辐射金属贴片包括辐射贴片、4根箭头状耦合枝节;辐射贴片开有4个中心对称的槽,且该槽内各自放置有一根箭头状耦合枝节的尾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高增益GPS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辐射金属贴片包括2个馈电贴片;2个馈电贴片分别通过馈电柱经用于连接天线单元和IPD移相器的两根微带互连线接IPD移相器的两个输出端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化高增益GPS天线,其特征在于2个馈电贴片中心线相互垂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化高增益GPS天线,其特征在于2个馈电贴片均为一体成型结构,均由三角形贴片、矩形贴片、半圆形贴片构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型化高增益GPS天线,其特征在于三角形贴片与矩形贴片的重合边对面的顶角朝向天线介质板的中心。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高增益GPS天线,其特征在于用于接收射频信号的微带互连线接IPD移相器的输入端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高增益GPS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贴片开有馈电孔,该馈电孔内贯穿馈电柱,且馈电柱与辐射贴片不接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高增益GPS天线,其特征在于箭头状耦合枝节位于辐射贴片的四个顶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化高增益GPS天线,其特征在于天线辐射单元、天线介质板采用PCB工艺制作。
CN202122205003.7U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宽带高增益gps天线 Active CN215645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5003.7U CN215645019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宽带高增益gps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05003.7U CN215645019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宽带高增益gps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5019U true CN215645019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15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05003.7U Active CN215645019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宽带高增益gps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50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0694A (zh) * 2022-06-27 2022-09-02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小型全向辐射印刷天线
CN115051163A (zh) * 2022-08-15 2022-09-13 广东工业大学 小型双极化贴片天线及无线通信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0694A (zh) * 2022-06-27 2022-09-02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小型全向辐射印刷天线
CN115000694B (zh) * 2022-06-27 2024-04-26 天津津航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小型全向辐射印刷天线
CN115051163A (zh) * 2022-08-15 2022-09-13 广东工业大学 小型双极化贴片天线及无线通信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645019U (zh) 一种宽带高增益gps天线
CN108899644B (zh) 一种低剖面、小型化、高隔离度的双极化贴片天线单元
CN113871821B (zh) 基于ipd技术的宽带小型化移相器及高增益gps天线
CN111937233B (zh) 天线模块和搭载该天线模块的通信装置
CN114521307B (zh) 天线模块和搭载该天线模块的通信装置以及电路基板
US10361485B2 (en) Tripole current loop radiating element with integrated circularly polarized feed
CN113300090B (zh) 一种差分馈电的方向图可重构介质贴片天线
CN113410638B (zh) 基于超表面的双极化宽带毫米波滤波天线及通信设备
US11870164B2 (en) Antenna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CA1080350A (en) Phase shifter and polarization switch
WO2022166941A1 (zh) 超宽带天线及天线阵列
CN113728515A (zh) 天线模块和搭载有该天线模块的通信装置
CN116706568A (zh) 滤波磁电偶极子双频双极化共口径天线阵列及通信设备
CN116231293A (zh) 一种具有模块化芯片天线单元的跨波段频率可重构平面相控阵天线
CN113314838B (zh) 一种基于带通滤波器原型的平面低剖面微带滤波天线
CN112271439A (zh) 一种圆极化微带天线
CN113690621A (zh) 一种基于多层pcb板的小型化高效率蓝牙天线
CN217848322U (zh) 基于分支线耦合环电路馈电的圆极化微带天线
CN218215687U (zh) 一种单层双频微带天线装置
CN112467395B (zh) 一种小型化低剖面双圆极化天线
CN220474901U (zh) 一种无源扫描天线
CN215732154U (zh) 基于多层pcb板的高效率蓝牙天线
CN213212368U (zh) 一种圆极化微带天线
CN110416727B (zh) 双极化毫米波天线单元、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5732912A (zh) 一种5g天线单元、组合天线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