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4637U -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644637U CN215644637U CN202122308529.8U CN202122308529U CN215644637U CN 215644637 U CN215644637 U CN 215644637U CN 202122308529 U CN202122308529 U CN 202122308529U CN 215644637 U CN215644637 U CN 2156446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sensing
- temperature
- battery module
- pin
-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电池包,所述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温感组件,所述温感组件安装于所述电芯的上方,所述温感组件与所述电芯的顶盖接触且用于检测所述顶盖的温度,且所述温感组件具有与控制板电连接的温感引脚。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其温感组件直接与电芯的顶盖接触,使得温感组件能够直接采集顶盖的温度,从而能够更加直接、准确地测得电芯的温度,进而增强对电芯温度的采集的准确性,且温感组件为单独设置,能够提高控制板的排版效率,从而降低控制板的生产成本,进而降低电池模组的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池模组由于需要的充放电电流逐渐加大,尤其在通大电流时,电芯的温度较高,易出现热失控的温度,因此,需要检测电芯的温度,而现有技术中通过在FPC(柔性电路板)上专门伸出一个条形温感采样分支来采集电芯的上顶盖温度,且在进行设计排版时,由于FPC伸出一条温感采集分支,造成基材排版效率很低,进而造成FPC产品价格较高,进而导致现有技术中的电池模组的综合成本较高,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池模组,该电池模组,能够更加直接、准确地测得电芯的温度,且温感组件为单独设置,能够提高控制板的排版效率,从而降降低电池模组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包括:电芯;温感组件,所述温感组件安装于所述电芯的上方,所述温感组件与所述电芯的顶盖接触且用于检测所述顶盖的温度,且所述温感组件具有与控制板电连接的温感引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其温感组件直接与电芯的顶盖接触,使得温感组件能够直接采集顶盖的温度,从而能够更加直接、准确地测得电芯的温度,进而增强对电芯温度的采集的准确性,且温感组件为单独设置,能够提高控制板的排版效率,从而降低控制板的生产成本,进而降低电池模组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所述温感组件包括温感元件和导热件,所述导热件抵压于所述温感元件和所述顶盖之间,且所述温感元件与所述温感引脚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所述温感组件还包括保护薄膜,所述保护薄膜具有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安装空间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连通,所述第一安装空间与所述导热件正对,所述温感元件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以与所述导热件接触,所述温感引脚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所述第一安装空间构造为沿所述保护薄膜的厚度方向贯通的安装腔,所述温感元件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温感元件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安装腔的深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模组,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安装于所述保护薄膜背离所述导热件的一侧,且所述弹性元件弹性件支撑于所述温感元件和汇流片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在所述保护薄膜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弹性元件、所述温感元件和所述导热件正对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所述温感引脚包括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包括两个安装导槽,所述正极引脚和所述负极引脚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导槽且适于从所述安装导槽中引出以与所述控制板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模组,还包括:绝缘片,所述绝缘片包括套设部和避让部,所述套设部套设于所述电芯的极柱外,所述避让部具有沿所述绝缘片的厚度方向贯通的避让口,所述导热件安装于所述避让口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电池模组,所述绝缘片的厚度与所述导热件的厚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池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设置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电池模组。
所述电池包和上述的电池模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未安装汇流片);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安装汇流片);
图4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温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温感组件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电池模组100,
电芯1,顶盖11,极柱12,温感组件2,温感引脚21,正极引脚211,负极引脚212,温感元件22,导热件23,保护薄膜24,弹性元件3,绝缘片4,套设部41,避让部42,控制板5,汇流片6,点胶区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该电池模组100的温感组件2直接与电芯1的顶盖11接触,使得温感组件2能够直接采集顶盖11的温度,从而能够更加直接、准确地测得电芯1的温度,且温感组件2与控制板5电连接,进而根据电芯1的实际温度进行相应的控制,从而在电芯1的充放电的电流逐渐增大时,增强电芯1的安全性,同时,温感组件2为单独设置,不需在控制板5上单独伸出采样支路,进而能够提高控制板5的排版效率,从而降低控制板5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100,包括:电芯1和温感组件2。
如图1和图2所示,温感组件2可安装于电芯1的上方,且温感组件2与电芯1的顶盖11接触且用于检测顶盖11的温度,也就是说,温感组件2直接与电芯1的顶盖11接触,以通过检测顶盖11的温度反映电芯1的实际温度,从而能够增强温感组件2采集电芯1的温度的准确性。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电芯1的上方优选为电芯1的极柱12朝向的一方,当然温感组件2也可设于电芯1的下方,且温感组件2与电芯1的底板接触,即温感组件2的实际设置位置可根据采集需要而灵活设置,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温感组件2具有与控制板5电连接的温感引脚21。也就是说,温感组件2在采集到电芯1的顶盖11的温度信息后,会将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板5,且控制板5用于与BMS(电池管理系统)模块相连,进而BMS模块能够根据温感组件2采集到的电芯1的实际温度而对控制板5进行相应的控制,便于防止电芯1的温度过高而导致控制板5失效或出现其他的安全隐患,增强电池模组100的安全性。
举例而言,在温感元件22采集到电芯1的实际温度后,温感组件2将电芯1的实际温度信息通过电信号的方式传递给控制板5,控制板5通过电信号的方式将该信息传递给BMS模块,若电芯1的实际温度超过预设值,则BMS模块通过控制板5实现电池模组100的断电。由此,能够准确地根据电芯1的实际温度实现对电芯1的控制,便于增强电池模组100的安全性。
其中,电芯1与温感组件2的连接方式可为卡接或焊接相连,优选地,在本申请中电芯1与温感组件2为焊接相连,进而能够增强电芯1与温感组件2的连接稳定性,且温感组件2为单独设置的结构,不会对控制板5的排版产生影响,便于提高控制板5的排版效率,从而降低控制板5的生产成本。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控制板5可为FPC(柔性电路板),温感组件2为薄膜温感,薄膜温感为现有的标准产品,且常用的薄膜温感的长度为25mm、50mm等标准长度,尤其,薄膜温感的长度可根据使用要求进行不同长度规格的定制,同时,其温度测量精度能够达到±1%,能够满足不同电池模组100的测温性能要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100,其温感组件2直接与电芯1的顶盖11接触,使得温感组件2能够直接采集顶盖11的温度,从而能够更加直接、准确地测得电芯1的温度,进而增强对电芯1温度的采集的准确性,且温感组件2为单独设置,能够提高控制板5的排版效率,从而降低控制板5的生产成本,进而降低电池模组100的生产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温感组件2包括温感元件22和导热件23。
导热件23抵压于温感元件22和顶盖11之间。由此,能够通过温感元件22的重力实现对导热件23的固定,增强导热件23的结构稳定性。其中,导热件23由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制成,优选地,导热件23可构造为钢片,以使导热件23的两侧表面分别与温感元件22和顶盖11贴合,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导热件23能够更好地将顶盖11的温度传递至温感元件22上,便于降低温感元件22采集的顶盖11的温度的误差,增强温感元件22采集的电芯1的实际温度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温感元件22与温感引脚21电连接,且温感引脚21与控制板5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温感元件22可通过温感引脚21将顶盖11的实际温度以电信号的方式传递给控制板5,从而增强温感元件22采集顶盖11的温度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温感组件2还包括保护薄膜24。
温感元件22安装于保护薄膜24中,且保护薄膜24用于对温感元件22起到固定和保护的作用,同时,通过设置保护薄膜24能够防止电池模组100内的其他结构对顶盖11的温度产生影响,进而增强温感元件22采集顶盖11的温度的准确性。
具体地,如图5所示,保护薄膜24具有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第一安装空间与第二安装空间连通,第一安装空间与导热件23正对,温感元件22安装于第一安装空间内以与导热件23接触。也就是说,温感元件22设于第一安装空间内且温感元件22与导热件23的一侧接触,导热件23的另一侧与顶盖11接触,由此,能够通过导热件23对顶盖11进行导热,且导热件23的实际温度应与顶盖11的实际温度相同或极接近,进而增强温感元件22采集顶盖11的温度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温感引脚21安装于第二安装空间内,其中,且温感引脚21的一端与温感元件22电连接,温感引脚21的另一端伸出第二安装空间,以利于通过温感引脚21实现温感元件22与控制板5的电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空间构造为沿保护薄膜24的厚度方向贯通的安装腔,温感元件22安装于安装腔内,以防止温感元件22出现位移或窜动,增强温感元件22的稳定性,其中,温感元件2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安装腔的深度,优选地,温感元件22的厚度等于安装腔的深度,由此,使得温感元件22靠近顶盖11的一侧与安装腔的开口持平,进而保证温感元件22靠近顶盖11的一侧能够与导热件23充分接触,从而增强温感元件22对导热件23的温度采集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6所示,电池模组100还包括:弹性元件3。
弹性元件3安装于保护薄膜24背离导热件23的一侧,且弹性元件3弹性件支撑于温感元件22和汇流片6之间,也就是说,弹性元件3设于保护薄膜24与汇流片6之间,其中,弹性元件3具有良好的弹性形变能力,例如,弹性元件3可以为泡棉或绝缘弹簧等。
由此,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如图1-图4所示,先将温感组件2安装于电芯1的上端,且导热件23与顶盖11相抵,同时温感元件22在导热件23背离顶盖11的一侧与导热件23相抵,且弹性元件3的下端与保护薄膜24相抵,然后,如图3和图4所示,将汇流片6固定安装于电芯1的上端,且汇流片6与电芯1的极柱12相连,且汇流片6朝向电芯1一侧的表面挤压弹性元件3,以使弹性元件3被压缩,且弹性元件3在压缩的状态下,会对保护薄膜24以及导热件23产生一个朝向顶盖11方向的力,以使导热件23能够与顶盖11紧贴,使导热件23的热传递效果达到最佳,进而增强对电芯1的实际温度采集的准确性。
举例而言,弹性元件3可以为泡棉,汇流片6与极柱12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焊接等,在此不做限定,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先将温感组件2安装于电芯1的上端,且将弹性元件3安装于温感组件2背离电芯1的一侧,此时,将汇流片6焊接于极柱12上,此时,汇流片6压缩弹性元件3,优选地,弹性元件3的压缩量在10%左右,进而在汇流片6能够对保护薄膜24以及导热件23产生一个朝向顶盖11方向的力,以使导热件23能够与顶盖11紧贴,使导热件23的热传递效果达到最佳,进而增强对电芯1的实际温度采集的准确性的同时,防止弹性元件3失效,增强弹性元件3的稳定性,延长弹性元件3的使用寿命。
其中,可通过改变弹性元件3的弹性系数或结构,以控制弹性元件3的压缩量,避免弹性元件3失效。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保护薄膜24的厚度方向上,弹性元件3、温感元件22和导热件23正对设置,即,弹性元件3、温感元件22和导热件23分布在同一直线上,从而在汇流片6压缩弹性元件3时沿保护薄膜24的厚度方向产生一个向下的力,且该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相同,进而通过汇流片6压缩弹性元件3以使导热件23能够与顶盖11紧贴,使导热件23的热传递效果达到最佳,进而增强对电芯1的实际温度采集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温感引脚21包括正极引脚211和负极引脚212,第二安装空间包括两个安装导槽,两个安装导槽间隔开设置,且两个安装导槽朝向第一安装空间的一端均与第一安装空间导通,两个安装导槽的另一端均朝向远离第一安装空间的方向延伸,优选地,两个安装导槽在第一安装空间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
其中,正极引脚211和负极引脚212分别安装于两个安装导槽内,以便于通过两个安装导槽实现对正极引脚211和负极引脚212的固定和限位,增强正极引脚211和负极引脚212的结构稳定性,且正极引脚211和负极引脚212适于从安装导槽中引出以与控制板5相连。由此,将正极引脚211和负极引脚212别安装于两个安装导槽内,以使正极引脚211和负极引脚212朝向第一安装空间的一端能够直接与设于内的温感元件22电连接,且正极引脚211的另一端和负极引脚212的另一端能够分别从两个安装导槽远离第一安装空间的另一端引出,进而使得正极引脚211和负极引脚212与控制板5电连接,由此,通过正极引脚211和负极引脚212实现温感元件22与控制板5之间的电连接,从而温感元件22能够通过正极引脚211和负极引脚212将顶盖11的实际温度以电信号的方式传递给控制板5,进而控制板5将该电信号传递给BMS(电池管理系统),从而增强对电芯1的实际温度的检测,增强电芯1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在一些示例中,正极引脚211和负极引脚212与控制板5相连的一端与控制板5之间可为焊接相连,且在正极引脚211的另一端和负极引脚212的另一端与控制板5焊接后,在正极引脚211的另一端和负极引脚212的另一端的四周处可设有点胶区7。由此,可在点胶区7进行点胶,通过点胶既增加正极引脚211和负极引脚212与控制板5的连接强度,又能够防止正极引脚211和负极引脚212与控制板5之间的焊接点氧化,增强连接的稳定性,且利于延长温感组件2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电池模组100还包括:绝缘片4,绝缘片4安装于电芯1的上端,以防止电芯1出现漏电等问题,增强电芯1的安全性。
具体地,绝缘片4包括套设部41和避让部42,套设部41套设于电芯1的极柱12外,以使极柱12能够与汇流片6相连,且避让部42具有沿绝缘片4的厚度方向贯通的避让口,导热件23安装于避让口。也就是说,通过避让口能够使得部分顶盖11裸露出以与导热件23接触,从而使得导热件23能够直接与顶盖11接触,进而温感元件22能够通过导热件23的热传导采集顶盖11的实际温度,即采集电芯1的实际温度,从而通过检测顶盖11的温度反映电芯1的实际温度,从而能够增强温感组件2采集电芯1的温度的准确性,同时,避让口能够对导热件23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导热件23出现位移或窜动,增强导热件23的结构稳定性。
进一步地,绝缘片4的厚度与导热件23的厚度相同,从而通过导热件23补偿绝缘片4与顶盖11之间的台阶差,且便于导热件23的上表面能够充分与温感元件22接触,保证导热件23的热传导效率,同时,导热件23能够充分利用避让口处的安装空间,从而提高电池模组100内的空间利用率,进而实现电池模组100的小型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池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包,其电池模组100的温感组件2直接与电芯1的顶盖11接触,使得温感组件2能够直接采集顶盖11的温度,从而能够更加直接、准确地测得电芯1的温度,进而增强对电芯1温度的采集的准确性,且温感组件2为单独设置,能够提高控制板5的排版效率,从而降低控制板5的生产成本,进而降低电池模组100的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模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芯(1);
温感组件(2),所述温感组件(2)安装于所述电芯(1)的上方,所述温感组件(2)与所述电芯(1)的顶盖(11)接触且用于检测所述顶盖(11)的温度,且所述温感组件(2)具有与控制板(5)电连接的温感引脚(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感组件(2)包括温感元件(22)和导热件(23),所述导热件(23)抵压于所述温感元件(22)和所述顶盖(11)之间,且所述温感元件(22)与所述温感引脚(21)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感组件(2)还包括保护薄膜(24),所述保护薄膜(24)具有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安装空间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连通,所述第一安装空间与所述导热件(23)正对,所述温感元件(22)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以与所述导热件(23)接触,所述温感引脚(21)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构造为沿所述保护薄膜(24)的厚度方向贯通的安装腔,所述温感元件(22)安装于所述安装腔内且所述温感元件(2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安装腔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元件(3),所述弹性元件(3)安装于所述保护薄膜(24)背离所述导热件(23)的一侧,且所述弹性元件(3)弹性件支撑于所述温感元件(22)和汇流片(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模组(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护薄膜(24)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弹性元件(3)、所述温感元件(22)和所述导热件(23)正对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感引脚(21)包括正极引脚(211)和负极引脚(212),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包括两个安装导槽,所述正极引脚(211)和所述负极引脚(212)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安装导槽且适于从所述安装导槽中引出以与所述控制板(5)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片(4),所述绝缘片(4)包括套设部(41)和避让部(42),所述套设部(41)套设于所述电芯(1)的极柱(12)外,所述避让部(42)具有沿所述绝缘片(4)的厚度方向贯通的避让口,所述导热件(23)安装于所述避让口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模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4)的厚度与所述导热件(23)的厚度相同。
10.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100)。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08529.8U CN215644637U (zh) | 2021-09-23 | 2021-09-23 |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08529.8U CN215644637U (zh) | 2021-09-23 | 2021-09-23 |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44637U true CN215644637U (zh) | 2022-01-25 |
Family
ID=79918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308529.8U Active CN215644637U (zh) | 2021-09-23 | 2021-09-23 |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644637U (zh) |
-
2021
- 2021-09-23 CN CN202122308529.8U patent/CN21564463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51703B (zh) | 电池模组 | |
US11450897B2 (en) | Battery module | |
CN112151895B (zh) | 电池模组 | |
CN211740441U (zh) | 电池温度采集装置及具有其的电池模组 | |
CN212810471U (zh) | 电池模组 | |
EP3952004A1 (en) | Battery module and device | |
EP3161897B1 (en) | Battery module and signal collection unit of the same | |
CN209822826U (zh) | 一种电池模组的采样装置及电池模组 | |
CN218385364U (zh) | 一种电池电压温度采集装置和电池模组 | |
CN215732084U (zh) | 电池模组的采样组件及电池模组 | |
CN210628357U (zh) | 电池模组和车辆 | |
CN116885397B (zh) | 一种集成多种检测传感器的电池模组集成母排 | |
CN215644637U (zh) | 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电池包 | |
CN218677504U (zh) | 用于电池模组的信号采样组件和电池模组 | |
CN111816946A (zh) | 一种电池模组温度传感器以及电池模组 | |
CN109728373B (zh) | 用于检测电池模组内电芯温度的检测组件以及电池模组 | |
CN217788738U (zh) | 集成模块、电池、电池包以及电动车辆 | |
CN208767428U (zh) | 一种电池模组的温度采集结构 | |
CN213340650U (zh) | 一种采集装置及电池模组 | |
CN215731873U (zh) | 电池模组及电池包 | |
CN218973678U (zh) | 采样结构及电池包 | |
CN220527154U (zh) | 电池的连接件和电池 | |
CN219226372U (zh) | 电池信号采集装置及电池模组 | |
CN219350532U (zh) | 一种电池模组、电池包及车辆 | |
CN219476775U (zh) | 一种线束板以及电池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