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3442U - 柔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643442U CN215643442U CN202121328080.5U CN202121328080U CN215643442U CN 215643442 U CN215643442 U CN 215643442U CN 202121328080 U CN202121328080 U CN 202121328080U CN 215643442 U CN215643442 U CN 2156434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ard
- display panel
- slot
- main body
- suppor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和中框,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中框采用机械连接结构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支撑结构和中框采用机械连接结构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便于维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产品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大尺寸显示领域,显示模组与整机的连接固定方式通常是通过压敏胶粘接的方式,但是由于尺寸比手机大很多,粘接面积大,粘性强,返修难度极大,尤其是柔性OLED模组,一片模组成本极高,强度较刚性产品更脆弱,一旦返修失败,报废成本极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解决由于显示模组与整机的固定方式为粘接而造成的返修难度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和中框,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中框采用机械连接结构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支撑部,以及位于所述中心支撑部外围的边缘连接部;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的每条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为L形结构,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主板之间形成用于卡接所述边缘连接部的卡接空间;
所述机械连接结构包括所述边缘连接部和至少一个所述弹性卡扣。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支撑部,以及位于所述中心支撑部外围的边缘连接部,所述边缘连接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
所述机械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螺栓,所述螺栓能够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将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中框连接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机械连接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主板的至少一个边上的至少一个弹性卡扣,至少一个所述弹性卡扣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所述弹性卡扣为L形结构,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主板之间形成用于卡接所述边缘连接部的卡接空间。
可选的,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主板为一体结构,所述弹性卡扣包括与所述主板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主板相平行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远离所述主板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向靠近所述主板的方向倾斜设置。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支撑部,以及位于所述中心支撑部外围的边缘连接部;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侧边,每个所述第一侧边向外延伸并向靠近所述支撑结构的方向多次弯折形成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滑槽;
所述机械连接部包括所述边缘连接部和所述滑槽,所述边缘连接部能够插入所述滑槽以将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中框连接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主体,所述主体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有插槽;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接部;
或者,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插接部;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接部相配合的插槽。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插槽;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接部;
所述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缘区域,每个所述第一边缘区域向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延伸并向靠近另一所述第一边缘区域的方向弯折形成所述插槽,所述插槽沿相应的所述第一边缘区域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主板具有与两个第一边缘区域相对应的两个第一侧,每个所述第一侧的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的中部区域内凹以形成所述插接部。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插槽;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接部;
所述主体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插槽,每个所述插槽的横截面为T字形;
所述主板靠近所述支撑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所述插接部,每个所述插接部的横截面为T字形。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插槽;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接部;
所述主体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插槽,每个所述插槽的横截面为倒梯形;
所述主板靠近所述支撑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所述插接部,每个所述插接部的横截面为倒梯形。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插槽;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接部;
所述主体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插槽,每个所述插槽的横截面为球形的一部分;
所述主板靠近所述支撑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所述插接部,每个所述插接部的横截面为球形的一部分。
可选的,所述主体上包括第一可弯折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可弯折区域相对的两侧的第一非弯折区域,所述插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非弯折区域上;
所述主板上包括第二可弯折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二可弯折区域相对的两侧的第二非弯折区域,所述插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非弯折区域上。
可选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主体,所述主体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插接孔;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插接孔,多个所述第二插接孔与所述多个第一插接孔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第二插接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接孔对合形成一插接槽;
所述机械连接结构还包括一插接件,所述插接件的形状与所述插接槽的形状相符以能够插入所述插接槽。
可选的,每个所述插接件具有第一端,多个所述插接件的第一端连接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插接槽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工字形或者沙漏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支撑结构和中框采用机械连接结构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2表示图1的俯视图;
图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表示图3的俯视图;
图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所述中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中框结构示意图二;
图10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中框结构示意图三;
图11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12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七;
图13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中框对合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14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插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八;
图1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16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和中框,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1和位于显示面板1的背光侧的支撑结构2,所述支撑结构2和所述中框采用机械连接结构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相较于传统技术中通过压敏胶进行粘接的方式,采用机械连接结构进行可拆卸连接,既可以实现显示模组与中框的固定,且便于维修,解决返修困难,报废成本高的问题。
所述机械连接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有多种,只要是通过机械互锁的方式实现装配固定,便于维修即可,以下介绍本实施例中的几种结构方式,但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1的中心支撑部21,以及位于所述中心支撑部21外围的边缘连接部22;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2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的主板3,所述主板3的每条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卡扣31,所述弹性卡扣31为L形结构,所述弹性卡扣31与所述主板3之间形成用于卡接所述边缘连接部22的卡接空间;
所述机械连接结构包括所述边缘连接部22和至少一个所述弹性卡扣31。
所述主板3的每条边上的弹性卡扣3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本实施例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板3的每条边上设置3-5个弹性卡扣31,进行装配时,按压显示模组,所述弹性卡扣31形变后回弹,使得所述边缘连接部22卡入所述卡接空间内,实现装配固定,由于所述弹性卡扣31的弹力,需要返修时,可以利用所述弹性卡扣31的弹性作用,直接将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中框分离,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边缘连接部22沿着远离所述中心支撑部21的方向(参考图1中的X方向)上的宽度为0.5-1mm,但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1的中心支撑部21,以及位于所述中心支撑部21外围的边缘连接部22,所述边缘连接部2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2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的主板3,所述主板3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
所述机械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螺栓4,所述螺栓4能够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将所述支撑结构2和所述中框连接在一起。
所述中框的每条边上的所述第二连接孔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每条边上设置3-5个所述第二连接孔,进行装配时,通过螺栓4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即可,需要返修时,拆除螺栓4即可,简单方便。
为了便于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设置,所述边缘连接部22在远离所述中心支撑部21的方向(参考图3中的X方向)上的宽度为2-3mm,但并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机械连接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主板3的至少一个边上的至少一个弹性卡扣31,至少一个所述弹性卡扣31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所述弹性卡扣31为L形结构,所述弹性卡扣31与所述主板3之间形成用于卡接所述边缘连接部22的卡接空间。
为了实现更加可靠的装配,本实施例中,将采用所述弹性卡扣31卡接的连接方式与采用螺栓4连接的连接方式进行结合,也就是说,所述中框的侧边上设置有所述弹性卡扣31以卡接所述边缘连接部22,且所述中框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边缘连接部22上的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以供螺栓4穿过,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同时进行装配固定,提高所述支撑结构2与所述中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弹性卡扣31与所述主板3为一体结构,所述弹性卡扣31包括与所述主板3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主板3相平行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远离所述主板3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向靠近所述主板3的方向倾斜设置。
所述导向面的设置,利于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中框直接的卡接。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1的中心支撑部21,以及位于所述中心支撑部21外围的边缘连接部22;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2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的主板3,所述主板3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侧边,每个所述第一侧边向外延伸并向靠近所述支撑结构2的方向多次弯折形成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滑槽5;
所述机械连接部包括所述边缘连接部22和所述滑槽5,所述边缘连接部22能够插入所述滑槽5以将所述支撑结构2和所述中框连接在一起。
进行装配时,将所述支撑结构2的所述边缘连接部22先卡入所述滑槽5,然后沿着所述滑槽5的延伸方向(即箭头方向)水平滑入所述滑槽5,这样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1的方向上即可实现装配固定,而在所述主板3与所述第一侧边相邻的另外两个侧边,可以通过整机的边框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中,所述边缘连接部22在远离所述中心支撑部21的方向(参考图5中的X方向)上的宽度为0.5-1.5mm,但并不以此为限。
如图7-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1的主体23,所述主体23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设置有插槽7;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2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的主板3,所述主板3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7相配合的插接部32;
或者,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1的主体23,所述主体23上设置有插接部32;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2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的主板3,所述主板3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接部32相配合的插槽7。
图7、图8、图11和图12中所表示的均是所述主体23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设置有插槽7;所述主板3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7相配合的插接部32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1的主体23,所述主体23上设置有插槽7;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2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的主板3,所述主板3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7相配合的插接部32;
所述主体23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缘区域,每个所述第一边缘区域向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方向延伸并向靠近另一所述第一边缘区域的方向弯折形成所述插槽7,所述插槽7沿相应的所述第一边缘区域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主板3具有与两个第一边缘区域相对应的两个第一侧,每个所述第一侧的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1的方向上的中部区域内凹以形成所述插接部32。
相对于图5和图6所示的连接方式,所述支撑结构2仅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1的主体23,而省略了超出所述显示面板1的边缘连接部22,所述主体23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的相对的两个第一边缘区域上形成所述插槽7,所述中框仅包括与所述支撑结构2相对应的所述主板3,所述主板3相对应的两个第一侧的形状与所述插槽7相符,如图7所示,所述主板3的整体的横截面呈工字形结构,且所述主体23在所述主板3上的正投影完全与所述主板3相重合,这样既可以实现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中框的装配固定,且可以缩小整机边框。
如图8-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1的主体23,所述主体23上设置有插槽7;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2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的主板3,所述主板3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7相配合的插接部32;
所述主体23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插槽7,每个所述插槽7的横截面为T字形;
所述主板3靠近所述支撑结构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所述插接部32,每个所述插接部32的横截面为T字形。
相较于图7中的结构形式,将整体式插接方式进行拆分,所述主体23上并排设置有多个插槽7,所述主板3上并排设置有多个能够对应插入相应的插槽7的插接部32,装配时,将所述插接部32对应插入相应的所述插槽7中即可,拆装方便。
针对折叠型产品,为了便于折叠,所述主体23上包括第一可弯折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可弯折区域相对的两侧的第一非弯折区域,所述插槽7设置于所述第一非弯折区域上,对应的所述主板3上包括第二可弯折区域301,和位于所述第二可弯折区域301相对的两侧的第二非弯折区域302,所述插接部32设置于所述第二非弯折区域302上。
图9表示的是所述主板3上均匀设置所述插接部32的结构示意图,图10所示的是所述插接部32仅设置于所述第二非弯折区域302上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第一可弯折区域在弯折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宽度以便于弯折,所述第一可弯折区域的宽度L根据柔性显示装置的弯折半径R设置,L>πR,例如,若弯折半径R为5mm,则所述第一可弯折区域的宽度L可以为17-20mm,若弯折半径R为3mm,则所述第一可弯折区域的宽度L可以为12-15mm。
所述第二可弯折区域301的宽度与所述第一可弯折区域的宽度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图9中所示的结构中多个所述插接部32等距排列于所述主板3上,图10所示的结构中,多个所述插接部32等距排列于所述第二非弯折区域302上,使得受力均匀,但并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插接部32之间的距离为5-8mm,但并不以此为限。
相对于图8中所示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插槽7的横截面的形状并不限于为T字形结构,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三角形、梯形、球形、椭球型等。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1的主体23,所述主体23上设置有插槽7;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2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的主板3,所述主板3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7相配合的插接部32;
所述主体23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插槽7,每个所述插槽7的横截面为倒梯形;
所述主板3靠近所述支撑结构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所述插接部32,每个所述插接部32的横截面为倒梯形。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1的主体23,所述主体23上设置有插槽7;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2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的主板3,所述主板3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7相配合的插接部32;
所述主体23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插槽7,每个所述插槽7的横截面为球形的一部分;
所述主板3靠近所述支撑结构2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所述插接部32,每个所述插接部32的横截面为球形的一部分。
如图13-图16所示,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支撑结构2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1的主体23,所述主体23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插接孔231;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2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的一侧的主板3,所述主板3上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插接孔33,多个所述第二插接孔33与所述多个第一插接孔231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第二插接孔33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接孔231对合形成一插接槽;
所述机械连接结构还包括一插接件8,所述插接件8的形状与所述插接槽的形状相符以能够插入所述插接槽。
在装配时,先将所述第一插接孔231和所述第二插接孔33对合形成所述插接槽,参考图13,然后将所述插接件8对应插入相应的所述插接槽即可,参考图15。
所述插接件8为与所述插接槽的形状相符的条形结构。
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每个所述插接件8具有第一端,多个所述插接件8的第一端连接在一起。
所述插接件8可以是独立的,但是将多个所述插接件8逐一插入对应的所述插接槽中,耗费时间,本实施例中,将多个所述插接件8的第一端连接在一起,这样就可以将多个所述插接件8整体插入对应的所述插接槽中,提高效率。
每个所述插接件8的所述第一端包括与相邻所述插接件8的第一端连接的连接区域,该连接区域在所述插接件8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为小于或等于1mm,但并不以此为限。
本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插接槽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工字形或者沙漏形,图13和图15中的所述插接槽的横截面为沙漏形,图16中的所述插接槽的横截面为工字型,但并不以此为限,例如还可以是矩形,圆形棱形的规则的或不规则的几何形状。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组和中框,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位于显示面板的背光侧的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中框采用机械连接结构可拆卸的连接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支撑部,以及位于所述中心支撑部外围的边缘连接部;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的每条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为L形结构,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主板之间形成用于卡接所述边缘连接部的卡接空间;
所述机械连接结构包括所述边缘连接部和至少一个所述弹性卡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支撑部,以及位于所述中心支撑部外围的边缘连接部,所述边缘连接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孔;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相对应的第二连接孔;
所述机械连接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以及螺栓,所述螺栓能够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以将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中框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连接结构还包括位于所述主板的至少一个边上的至少一个弹性卡扣,至少一个所述弹性卡扣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孔之间,所述弹性卡扣为L形结构,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主板之间形成用于卡接所述边缘连接部的卡接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扣与所述主板为一体结构,所述弹性卡扣包括与所述主板连接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主板相平行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远离所述主板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向靠近所述主板的方向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支撑部,以及位于所述中心支撑部外围的边缘连接部;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具有相对的两个第一侧边,每个所述第一侧边向外延伸并向靠近所述支撑结构的方向多次弯折形成沿所述第一侧边的延伸方向延伸的滑槽;
所述机械连接部包括所述边缘连接部和所述滑槽,所述边缘连接部能够插入所述滑槽以将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中框连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主体,所述主体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有插槽;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接部;
或者,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插接部;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接部相配合的插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插槽;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接部;
所述主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边缘区域,每个所述第一边缘区域向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延伸,并向靠近另一所述第一边缘区域的方向弯折形成所述插槽,所述插槽沿相应的所述第一边缘区域的延伸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主板具有与两个第一边缘区域相对应的两个第一侧,每个所述第一侧的沿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的中部区域内凹以形成所述插接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插槽;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接部;
所述主体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插槽,每个所述插槽的横截面为T字形;
所述主板靠近所述支撑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所述插接部,每个所述插接部的横截面为T字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插槽;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接部;
所述主体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插槽,每个所述插槽的横截面为倒梯形;
所述主板靠近所述支撑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所述插接部,每个所述插接部的横截面为倒梯形。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主体,所述主体上设置有插槽;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插槽相配合的插接部;
所述主体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个所述插槽,每个所述插槽的横截面为球形的一部分;
所述主板靠近所述支撑结构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所述插接部,每个所述插接部的横截面为球形的一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上包括第一可弯折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可弯折区域相对的两侧的第一非弯折区域,所述插槽设置于所述第一非弯折区域上;
所述主板上包括第二可弯折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二可弯折区域相对的两侧的第二非弯折区域,所述插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二非弯折区域上。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主体,所述主体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一插接孔;
所述中框包括位于所述支撑结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的主板,所述主板上设置有多个并排设置的第二插接孔,多个所述第二插接孔与所述多个第一插接孔一一对应,且每个所述第二插接孔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接孔对合形成一插接槽;
所述机械连接结构还包括一插接件,所述插接件的形状与所述插接槽的形状相符以能够插入所述插接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插接件具有第一端,多个所述插接件的第一端连接在一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工字形或者沙漏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328080.5U CN215643442U (zh) | 2021-06-15 | 2021-06-15 | 柔性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328080.5U CN215643442U (zh) | 2021-06-15 | 2021-06-15 | 柔性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43442U true CN215643442U (zh) | 2022-01-25 |
Family
ID=79943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328080.5U Active CN215643442U (zh) | 2021-06-15 | 2021-06-15 | 柔性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643442U (zh) |
-
2021
- 2021-06-15 CN CN202121328080.5U patent/CN2156434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079858B2 (en) | Lamp connector for a backlight assembly | |
CN215643442U (zh) | 柔性显示装置 | |
CN213546598U (zh) | 一种浮动式双排连接器 | |
CN213062506U (zh) | 一种双向卡固的装配式墙体连接件 | |
CN211045835U (zh) | 一种矩形连接器 | |
CN215101358U (zh) | 一种新型承插式电梯围壁链接卡扣 | |
CN220726804U (zh) | 一种具有插接结构的钣金固定件 | |
CN213206196U (zh) | 一种转角连接结构 | |
CN219436272U (zh) | Led显示装置的对插结构及led显示装置 | |
CN213717096U (zh) | 一种高安装稳定性的连接器 | |
CN212485639U (zh) | 贴装式电源电接座 | |
CN213814189U (zh) | 卡扣机构及液晶模组 | |
CN215645136U (zh) | 一种小间距圆形针座连接器 | |
CN221952620U (zh) | 一种能提高镍片焊接效率的仿形定位结构 | |
CN218336571U (zh) | 一种拼接式的电子线路板结构 | |
CN213331852U (zh) | 一种板材安装结构 | |
CN217950938U (zh) | 一种便于插接的轴销 | |
CN212783875U (zh) | 一种电路板扩充插槽连接器 | |
CN216200444U (zh) | 一种可组合连接的橡胶密封件 | |
CN213934349U (zh) | 一种镜片安装结构 | |
CN111554838B (zh) | 一种软包模组集成盖板结构 | |
CN113870715B (zh) | 框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16896891U (zh) | 一种灯具互联拼接结构 | |
CN220306884U (zh) | 一种强度的梯形底模压桥架 | |
CN213546597U (zh) | 一种防抖动的双排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