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3030U - 火灾报警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火灾报警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3030U
CN215643030U CN202121769842.5U CN202121769842U CN215643030U CN 215643030 U CN215643030 U CN 215643030U CN 202121769842 U CN202121769842 U CN 202121769842U CN 215643030 U CN215643030 U CN 215643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light
air
alarm
f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6984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蓉
王庆瑞
柴林杰
胡诗尧
邢琳
张骥
林榕
申永鹏
郝军魁
王中亮
唐帅
张红梅
李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y Co ltd Of Hebtig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y Co ltd Of Hebtig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y Co ltd Of Hebtig,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bei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y Co ltd Of Hebtig
Priority to CN20212176984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3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3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3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火灾报警装置及系统,属于火灾报警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抽气泵、过滤部以及探测部。抽气泵对变电站内的空气进行抽气采样,主动式取样,故取样及时性大大提高。过滤部滤除样气的大颗粒,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烟雾颗粒在抽气泵中堆积对泵的工作效率以及寿命的影响,减轻烟颗粒对探测装置内部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它保证了所检测的颗粒大小范围,有效降低了大颗粒对烟雾浓度探测产生的误差,降低误报率。过滤部设有均压箱,用于将样气气流进行稳流,形成稳定的均匀的气流,防止产生气流交叉、涡流,避免一部分颗粒长时间存留在火灾报警装置内部,进一步影响检测的精度。

Description

火灾报警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灾报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灾报警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变电站内安装有大量计算机、电源及功能完备、价格昂贵的仪器设备、电线电缆及各种存储介质,其中设备内部的元器件,电缆绝缘外套多采用石碳酸纤维,聚氯乙烯等易燃材料,极易燃烧造成灾难性后果。另外,类似纸张,磁盘,磁带等各类存储介质也是构成火灾隐患的重要因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集成度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由此导致单位空间内的火灾潜在危险也越来越高。原来安置在多个房间内的设备也全部集中在一个机房当中,因此,火灾对计算机、数据库等设施本身及其运行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另外,由于设备的高度集成化,设备运行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任何温度,湿度的变化,都将造成元器件的升温直至燃烧。
据统计,在造成火灾各类原因当中,32%的火灾由电力供应系统(交直流电源、电池、发电机及供电线路等)引发,18%的火灾由建筑内的其他电器设备引发,其中包括供电系统,电梯,空调,加热设备,照明系统等等。10%的火灾则直接由设备内部的线路引发。设备一旦发生火灾,不但会对设备造成直接危害,而且由于电器设备当中的特殊材料燃烧所产生的气体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也将对设备及周围的物品造成长久的危害。
目前,常用的火灾报警手段有人工巡检、点式烟感、线性光束、火焰探测器、图像探测器等。其中,人工巡检准确度高但效率低下,且巡检员在巡检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
点式烟感、线性光束都是固定灵敏度,变电站内普遍采用空调系统,空调系统的常规换气率通常为每小时15至60次,这将对烟雾探测工作造成负面影响。一方面烟雾被大幅度稀释,难以到达传统烟雾探测设备的报警阈值。另一方面,空调气流将使烟雾难以达到探测器。造成报警延误或漏报。一般认为,传统点式烟雾探测器可以清楚地定位火源位置,但实践证明,由于空调系统、设备安放、房间结构等多方面的影响,点式感烟探测器往往在火灾已经发生到一定规模以后才能发出报警且无法报告火源准确位置。
火灾达到相当规模,高温及腐蚀性气体将会对设备造成了巨大的损害。二氧化碳气体灭火系统虽然不具备腐蚀性,在密闭空间内也有很好的防护效果,并且现在已应用于电子设备的防护。然而,它要求保持具有毒性的高浓度,并在低温下释放,这对于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也将产生较严重的危害。而其他气体灭火系统,如FM200、IG541、烟络尽等气体灭火装置,一旦误启动,将造成灭火剂巨大的浪费,即使在正常情况下,也将对环境、物品和设备造成或多或少的不良影响。由以上灭火设施的特点可以看出,现有消防手段,普遍存在启动时机偏晚,启动后对设备,人员造成危害,安置及使用费用昂贵等缺点。
综上所述,在科技空前发展的今天,变电站的安全变得越发重要,而与此很不相称的是传统的火灾报警设备已远远不能满足此类场所火灾防范的要求。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根本无法对此类场所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
因此,急需一种具有极高的灵敏度,极宽阔的灵敏度调节范围,采用主动探测方式,功能全面,性能可靠,维护方便,可以在火灾发生的早期发现并发出警报的新一代火灾烟雾探测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火灾报警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火灾报警系统不易发现早期火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火灾报警装置,包括:抽气泵、过滤部以及探测部;
所述过滤部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设置在所述抽气泵的出气口;
所述探测部包括:测量室,所述测量室设有:进气口、出气口、第一孔以及第二孔;所述测量室的进气口与所述测量室的出气口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孔的轴线、所述第二孔的轴线以及所述测量室的进气口的轴线互相垂直设置;
所述测量室的进气口与所述抽气泵的出气口连通。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探测部还包括:光束模组以及感光元件,所述光束模组与所述测量室的第一孔固定连接,所述感光元件与所述测量室的第二孔固定连接,所述光束模组的发光光轴与所述第一孔的轴线平行,所述感光元件的感光平面与所述第二孔的轴线垂直;
所述光束模组用于发出平行光照射所述抽气泵抽取的样气气流,所述感光元件用于采集样气反射光的光强度信号。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过滤部还包括:静压箱,所述静压箱包括:箱体、孔板以及均压织物;
所述箱体设有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箱体的进气口与所述箱体的出气口同轴平行设置,所述孔板设有多个孔,所述孔板的平面与所述箱体的进气口平行设置,所述孔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均压织物固定覆盖在所述孔板的表面;
所述箱体的进气口与所述抽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箱体的出气口与所述测量室的进气口连通。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光束模组包括:激光器以及扩束镜,所述扩束镜固定设置在所述激光器的前端,所述激光器发出的光束经过所述扩束镜调节为一束平行光照射样气。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光束模组还包括:偏振镜,所述偏振镜固定设置在所述扩束镜的前端。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火灾报警装置还包括:消光腔,所述测量室还设有第三孔,所述测量室的第三孔与所述第一孔同轴设置,所述消光腔设有进光孔,所述消光腔的进光孔与所述测量室的第三孔同轴设置,所述消光腔的内表面附有吸光层。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消光腔的进光孔孔径小于所述光束模组所发出的光束的直径的二倍。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火灾报警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火灾报警装置,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报警器;
所述报警器以及所述感光元件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所述光强度信号超过阈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火灾报警系统还包括:一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
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用于采集样气的一氧化碳浓度信号,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所述光强度信号和/或所述一氧化碳浓度信号超过阈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火灾报警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样气的温度信号,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所述光强度信号和/或所述温度信号超过阈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火灾报警装置实施方式包括:抽气泵、过滤部以及探测部。抽气泵对变电站内的空气进行抽气采样,主动式取样,故取样及时性大大提高。过滤部滤除样气的大颗粒,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烟雾颗粒在抽气泵中堆积对泵的工作效率以及寿命的影响,减轻烟颗粒对探测装置内部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它保证了所检测的颗粒大小范围,有效降低了大颗粒对烟雾浓度探测产生的误差,降低误报率。
过滤部设有均压箱,用于将样气气流进行稳流,形成稳定的均匀的气流,防止产生气流交叉、涡流,避免一部分颗粒长时间存留在火灾报警装置内部,进一步影响检测的精度。
探测部设有进气口、出气口、第一孔以及第二孔,进气口与出气口同轴设置,气流直线进出测量室,第一孔以及第二孔用于安装光束模组以及传感器,三者垂直设置,保证在空气样本中无烟颗粒情况下,没有散射光信号被接收到。
静压箱内设有孔板,孔板上设有多个孔,本申请无特殊说明之处,多是指三个以上。孔板上的孔为微孔,从箱体进入的气流会遇到孔板的阻隔,气流速度明显降低,气流的动压转变为静压,气流从孔板的孔中流出,再经过粘贴在孔板表面的织物的阻尼和均匀作用,气流方向一致性好,气流无交叉、无涡流推进式进入测量室,从测量室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直进直出,保证了检测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火灾报警系统实施方式中,光束模组包括激光器和扩束镜,利用激光器产生强度高、平行度好的光速,经过扩束镜括束后,将光斑扩大,将光照强度降低,从而实现感光元件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火灾报警系统实施方式中,光束模组还包括偏振镜,偏振镜设置在扩束镜的前端,有效滤除散射光,使得产生的光束方向性更趋于一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检测数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火灾报警系统实施方式中,消光腔通常为密闭的腔体,测量室通过第三孔将光束射出进入到消光腔内部,消光腔设有进光孔,消光腔内部表面设有吸光层,进入消光腔内部的光束被消光腔内部的吸光层吸收、反射以及再吸收,经过若干次反射和吸收后,光束强度大为降低,进光孔的孔径略大于光束直径,小于光束直径的二倍,由消光腔反射通过消光孔再次进入测量室的可能性大为减小,对检测数据影响更小,一种实施方式中,消光腔为仅设有一个消光孔的密闭腔体,故不引入外部光束,对测量室的影响减少到了最小。
本实用新型火灾报警系统设有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报警器,及时对来自感光元件的光强度信号进行处理,在超过阈值时,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响应及时性高,精度高,运行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火灾报警装置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火灾报警系统功能框图。
图中:
100 抽气泵;
210 滤网;
310 测量室;
320 感光元件;
221 箱体;
222 孔板;
223 均压织物;
321 激光器;
322 扩束镜;
323 偏振镜;
400 消光腔;
22 温度传感器;
23 一氧化碳传感器;
24 数据处理模块;
25 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方案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方案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方案一部分的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方案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应当属于本方案保护的范围。
本方案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以及其他任何变形,是指“包括但不限于”,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并不仅限于文中列举的示例。此外,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火灾报警装置及系统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以设置在变电站内的火灾报警装置为例进行详述,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火灾报警装置的原理图。参见图1,上述火灾报警装置可以包括:
抽气泵100、过滤部以及探测部;
所述过滤部包括:滤网210,所述滤网210设置在所述抽气泵100的出气口;
所述探测部包括:测量室310,所述测量室310设有:进气口、出气口、第一孔以及第二孔;所述测量室310的进气口与所述测量室310的出气口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孔的轴线、所述第二孔的轴线以及所述测量室310的进气口的轴线互相垂直设置;
所述测量室310的进气口与所述抽气泵100的出气口连通。
示例性地,抽气泵100用于抽取变电站内的空气样本,送入报警装置内部进行检测。
抽气泵100进气口与变电站内部连通,出气口的样气送入到过滤部进行过滤,通常来说抽气泵100的吸气口还设有一个用于粗滤的滤网,该滤网用于过滤较大的颗粒物,该滤网设置在较为明显的位置,方便维护,另一方面也对火灾报警装置内部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一段时间使用后较多的颗粒物附着在火灾报警装置的内部。
过滤部用于滤除样气中的大颗粒,通常而言以滤除空气样品中大于20μm的大颗粒粉尘为主。过滤部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烟雾颗粒在抽气泵100中堆积对泵的工作效率以及寿命的影响,减轻烟颗粒对探测装置内部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它保证了所检测的颗粒大小范围,有效降低了大颗粒对烟雾浓度探测产生的误差,降低误报率。
过滤部还用于将样气气流进行温流,形成稳定的均匀的气流,防止产生气流交叉、涡流,避免一部分颗粒长时间存留在火灾报警装置内部,进一步影响检测的精度。
在测量室310结构设计上,光束方向、传感器接收方向、以及气流流动方向处于互相垂直的轴线上,以保证在空气样本中无烟颗粒情况下,没有散射光信号被接收到。
因此,测量室310设有的气路、光路以及检测路径三者之间相互垂直,进气口与出气口同轴设置,气流直线进出测量室310,第一孔以及第二孔用于安装光束模组以及传感器,三者垂直设置,保证了检测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包括:抽气泵100、过滤部以及探测部。抽气泵100对变电站内的空气进行抽气采样,主动式取样,故取样及时性大大提高。过滤部滤除样气的大颗粒,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烟雾颗粒在抽气泵100中堆积对泵的工作效率以及寿命的影响,减轻烟颗粒对探测装置内部造成污染。更重要的是,它保证了所检测的颗粒大小范围,有效降低了大颗粒对烟雾浓度探测产生的误差,降低误报率。
探测部设有进气口、出气口、第一孔以及第二孔,进气口与出气口同轴设置,气流直线进出测量室310,第一孔以及第二孔用于安装光束模组以及传感器,三者垂直设置,保证在空气样本中无烟颗粒情况下,没有散射光信号被接收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探测部还包括:光束模组以及感光元件320,所述光束模组与所述测量室310的第一孔固定连接,所述感光元件320与所述测量室310的第二孔固定连接,所述光束模组的发光光轴与所述第一孔的轴线平行,所述感光元件320的感光平面与所述第二孔的轴线垂直;
所述光束模组用于发出平行光照射所述抽气泵100抽取的样气气流,所述感光元件320用于采集样气反射光的光强度信号。
示例性地,光束模组用于发出平行光,光束模组与第一孔固定连接,感光元件320与第二孔固定连接,光束模组发出的光束与感光元件320的感光轴线垂直,样气气流与光柱模组发出的光束以及感光元件320的感光轴线垂直,保证了在空气样本中无烟颗粒情况下,没有散射光信号被接收到,保证了检测的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部还包括:静压箱,所述静压箱包括:箱体221、孔板222以及均压织物223;
所述箱体221设有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箱体221的进气口与所述箱体221的出气口同轴平行设置,所述孔板222设有多个孔,所述孔板222的平面与所述箱体221的进气口平行设置,所述孔板222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221的内部;所述均压织物223固定覆盖在所述孔板222的表面;
所述箱体221的进气口与所述抽气泵100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箱体221的出气口与所述测量室310的进气口连通。
示例性地,静压箱内设有孔板222,孔板222上设有多个孔,本申请无特殊说明之处,多是指三个以上。孔板222上的孔为微孔,从箱体221进入的气流会遇到孔板222的阻隔,气流速度明显降低,气流的动压转变为静压,气流从孔板222的孔中流出,再经过粘贴在孔板222表面的织物的阻尼和均匀作用,气流方向一致性好,气流无交叉、无涡流推进式进入测量室310,从测量室310的进气口和出气口直进直出,保证了检测的精度。
一种实施方式中,滤网210设置在静压箱内部,进口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束模组包括:激光器321以及扩束镜322,所述扩束镜322固定设置在所述激光器321的前端,所述激光器321发出的光束经过所述扩束镜322调节为一束平行光照射样气。
示例性地,光束模组采用激光器321与扩束镜322的组合,激光器321发出的光束其颜色单性好,强度高,光束平行,经过扩束镜322扩束后,光斑扩大,光照强度降低,以适合感光元件320的需要。
激光器321发出的光束通过扩束镜322调节成一束平行光光束,再通过准直整形单元后,变为半径大约1.5mm的光束,光束经过测量室310后,通过半径3mm的小孔进入消光腔400内。使用波长850nm功率5mW的红外激光作为光源,光束在消光腔400内经过多次的反射,光束被吸光材料吸收,防止光束反射回测量室310对感光元件320的影响。
扩束镜322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为伽利略扩束镜,最通用的扩束镜322类型起源于伽利略望远镜,通常包括一个输入的凹透镜和一个输出的凸透镜。输入镜将一个虚焦距光束传送给输出镜。一般的低倍数的扩束镜都用该原理制造,因为它简单、体积小、价格也低。一般的尽可能的被设计为小的球面相差,低的波前变形和消色差。它的局限性在于不能容纳空间滤波或者进行大倍率的扩束。
扩束镜322的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为开普勒扩束镜,事实上在需要空间滤波或者进行大倍率的扩束的时候,人们一般使用开普勒设计的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一般有一个凸透镜作为输入镜片,把实焦距聚焦的光束发送到输出元件上。另外,可以通过在第一个透镜的焦点上放置小孔来实现空间滤波。
本实用新型火灾报警系统实施方式中,光束模组包括激光器321和扩束镜322,利用激光器321产生强度高、平行度好的光速,经过扩束镜322括束后,将光斑扩大,将光照强度降低,从而实现感光元件320的需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束模组还包括:偏振镜323,所述偏振镜323固定设置在所述扩束镜322的前端。
示例性地,本实用新型火灾报警系统实施方式中,光束模组还包括偏振镜323,偏振镜323设置在扩束镜322的前端,有效滤除散射光,使得产生的光束方向性更趋于一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和检测数据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火灾报警装置还包括:消光腔400,所述测量室310还设有第三孔,所述测量室310的第三孔与所述第一孔同轴设置,所述消光腔400设有进光孔,所述消光腔400的进光孔与所述测量室310的第三孔同轴设置,所述消光腔400的内表面附有吸光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消光腔400的进光孔孔径小于所述光束模组所发出的光束的直径的二倍。
示例性地,消光腔400通常为密闭的腔体,测量室310通过第三孔将光束射出进入到消光腔400内部,消光腔400设有进光孔,消光腔400内部设有吸光层,进入消光腔400内部的光束被消光腔400内部的吸光层吸收、反射以及再吸收,经过若干次反射和吸收后,光束强度大为降低,进光孔的孔径略大于光束直径,小于光束直径的二倍,由消光腔400反射通过消光孔再次进入测量室310的可能性大为减小,对检测数据影响更小,一种实施方式中,消光腔400为仅设有一个消光孔的密闭腔体,故不引入外部光束,对测量室310的影响减少到了最小。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火灾报警系统,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火灾报警装置,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报警器;
所述报警器以及所述感光元件320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所述光强度信号超过阈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示例性地,数据处理模块24为配置了ARM9内核的S3C2440芯片作为微处理器,并且搭载了高稳定性的Linux操作系统,将获取的光强度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后,在液晶面板上显示参数值以及火灾报警的状态。本实施方式中,报警器25包括上述液晶面板,在数据出现异常时,通过液晶面板显示异常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24根据光强度信号阈值对当前状态进行判断,当超过阈值时,判定发生了火灾,通过报警器25进行报警告知工作人员尽快进行检查和处理。
本实用新型火灾报警系统设有数据处理模块24以及报警器25,及时对来自感光元件320的光强度信号进行处理,在超过阈值时,及时对数据进行处理,响应及时性高,精度高,运行可靠。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火灾报警系统还包括:一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
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用于采集样气的一氧化碳浓度信号,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所述光强度信号和/或所述一氧化碳浓度信号超过阈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火灾报警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样气的温度信号,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所述光强度信号和/或所述温度信号超过阈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示例性地,本系统还把CO气体作为火灾监测的特征参数。采用型号为MS2200的厚膜式半导体CO传感器,通过分压电阻的电压信号获得CO气体浓度,通过单芯屏蔽线连接到数据综合处理模块处理。
火灾的发生总是伴随着热量产生和温度升高的现象,因此,本系统将温度也作为一个重要的采集参量。温度传感模块采用一体化高精度温度传感器22芯片DS18B20,将温度数据通过单芯屏蔽线连接到数据综合处理模块处理。
因此,数据处理模块24将获得与火灾有关的三个参量:烟雾颗粒浓度、CO气体浓度和温度,三个参数经过处理后获得最终的火灾报警参量。
同时,为降低光电转换电路的噪声,提高灵敏度,在上述信号处理方面,信号放大电路配置了单独的高精度稳压电源。进入测量室310的空气样本中无烟颗粒存在的情况下,激光不会被散射,感光元件320接收不到散射光,无信号输出。在火灾的早期,空气样本中会含有少量细微的烟颗粒,这些烟颗粒将激光散射,其中一部分光通过扩束镜322汇聚到感光元件320上。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采样空气中的烟颗粒浓度越高,对激光的散射能力越强,感光元件320将接受到更强的光信号,并产生对应大小的电流信号。由此,我们可以建立烟雾浓度与输出电信号之间的关系。信号经进一步调理、放大后,通过单芯屏蔽线连接到数据综合处理模块处理。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火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气泵(100)、过滤部以及探测部;
所述过滤部包括:滤网(210),所述滤网(210)设置在所述抽气泵(100)的出气口;
所述探测部包括:测量室(310),所述测量室(310)设有:进气口、出气口、第一孔以及第二孔;所述测量室(310)的进气口与所述测量室(310)的出气口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孔的轴线、所述第二孔的轴线以及所述测量室(310)的进气口的轴线互相垂直设置;
所述测量室(310)的进气口与所述抽气泵(100)的出气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部还包括:光束模组以及感光元件(320),所述光束模组与所述测量室(310)的第一孔固定连接,所述感光元件(320)与所述测量室(310)的第二孔固定连接,所述光束模组的发光光轴与所述第一孔的轴线平行,所述感光元件(320)的感光平面与所述第二孔的轴线垂直;
所述光束模组用于发出平行光照射所述抽气泵(100)抽取的样气气流,所述感光元件(320)用于采集样气反射光的光强度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还包括:静压箱,所述静压箱包括:箱体(221)、孔板(222)以及均压织物(223);
所述箱体(221)设有进气口以及出气口,所述箱体(221)的进气口与所述箱体(221)的出气口同轴平行设置,所述孔板(222)设有多个孔,所述孔板(222)的平面与所述箱体(221)的进气口平行设置,所述孔板(222)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221)的内部;所述均压织物(223)固定覆盖在所述孔板(222)的表面;
所述箱体(221)的进气口与所述抽气泵(100)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箱体(221)的出气口与所述测量室(310)的进气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模组包括:激光器(321)以及扩束镜(322),所述扩束镜(322)固定设置在所述激光器(321)的前端,所述激光器(321)发出的光束经过所述扩束镜(322)调节为一束平行光照射样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束模组还包括:偏振镜(323),所述偏振镜(323)固定设置在所述扩束镜(322)的前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报警装置还包括:消光腔(400),所述测量室(310)还设有第三孔,所述测量室(310)的第三孔与所述第一孔同轴设置,所述消光腔(400)设有进光孔,所述消光腔(400)的进光孔与所述测量室(310)的第三孔同轴设置,所述消光腔(400)的内表面附有吸光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火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腔(400)的进光孔孔径小于所述光束模组所发出的光束的直径的二倍。
8.一种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火灾报警装置,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以及报警器;
所述报警器以及所述感光元件(320)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所述光强度信号超过阈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报警系统还包括:一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
所述一氧化碳传感器用于采集样气的一氧化碳浓度信号,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所述光强度信号和/或所述一氧化碳浓度信号超过阈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火灾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报警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样气的温度信号,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所述光强度信号和/或所述温度信号超过阈值时控制所述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CN202121769842.5U 2021-07-29 2021-07-29 火灾报警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215643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69842.5U CN215643030U (zh) 2021-07-29 2021-07-29 火灾报警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69842.5U CN215643030U (zh) 2021-07-29 2021-07-29 火灾报警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3030U true CN215643030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893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69842.5U Active CN215643030U (zh) 2021-07-29 2021-07-29 火灾报警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30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92344C (zh) 颗粒监测器及其方法的改进
US7551277B2 (en) Particle monitors and method(s) therefor
CN100454349C (zh) 烟雾检测器的改进,尤其是管道烟雾检测器的改进
CN104459817B (zh) 一种火灾征兆探测装置及方法
CN101893558A (zh) 三组分火灾气体探测器
CN104766432B (zh) 感烟感温火灾探测器
KR101864612B1 (ko) 자동 환기 시스템과 연동되는 화재 경보 방법 및 장치
US5392114A (en) Fluid pollution monitor
EP3907715A1 (en) Detection of a clogged filter in an aspirating detection system
CN215643030U (zh) 火灾报警装置及系统
CN110624198A (zh) 城市开闭所消防灭火系统
CN106198484B (zh) 一种用于石化载氢管道氢气和杂质含量在线监测的光纤传感系统与方法
CN212514143U (zh) 一种前向散射型粉尘浓度测量仪
CN206421541U (zh) 一种独立式光电感烟火灾报警器
CN208420846U (zh) 一种户外用气体报警器
CN111665173A (zh) 一种前向散射型粉尘浓度测量仪
AU2007203107B2 (en) Improvement(s) related to particle monitors and method(s) therefor
CN204422787U (zh) 一种火灾征兆探测装置
JPH0438185Y2 (zh)
CN209765702U (zh) 一种家居防火报警装置
CN215931603U (zh) 一种激光散射油烟在线监测装置
Haessler Smoke detection by forward light scattering
CN111426632A (zh) 一种基于光纤传导的开路式易燃气体探测器
CA2598745A1 (en) Improvement(s) related to particle monitors and method(s) therefor
WO1996029592A1 (en)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gas pollution detection equip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