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41334U - 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41334U
CN215641334U CN202120952027.6U CN202120952027U CN215641334U CN 215641334 U CN215641334 U CN 215641334U CN 202120952027 U CN202120952027 U CN 202120952027U CN 215641334 U CN215641334 U CN 2156413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xiliary
portable
rod
anemometry
supporting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5202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承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fu Zhonghui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fu Zhonghui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fu Zhonghui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fu Zhonghui Test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5202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413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413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413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包括:检测装置,具有第一主机、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机顶部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具有连接所述第一主机的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风轮和风标,所述风轮用于检测风速,所述风标用于检测风向;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机的底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主机,具有连接所述第一主机的竖立的支撑管、套装于所述支撑管的辅助套、至少三个插接于所述辅助套的辅助杆,所述辅助杆能够首尾相连的容纳于所述支撑管内,所述支撑管的底端可拆卸的设置有堵塞。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结构简洁、体积小,方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速检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
背景技术
风速风向检测仪是一种能够检测风的速度和方向的检测设备。
结构上,风速风向检测仪具有主机、设置于主机顶部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具有风轮等,主机设置有检测电路。
为方便安装和移动,主机的底部会设置有三脚支架,三脚支架直接接触地面,具体结构参照申请号CN201921495469.1、专利名称一种风向风速仪的专利文献。
然而,三脚支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不方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结构简洁、体积小,方便使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包括:检测装置,具有第一主机、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机顶部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具有连接所述第一主机的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风轮和风标,所述风轮用于检测风速,所述风标用于检测风向;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机的底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主机,具有连接所述第一主机的竖立的支撑管、套装于所述支撑管的辅助套、至少三个插接于所述辅助套的辅助杆,所述辅助杆能够首尾相连的容纳于所述支撑管内,所述支撑管的底端可拆卸的设置有堵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辅助套的径向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内设置有第一杆,所述辅助杆的端部设置有容置所述第一杆的第一插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缺口设置有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底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底面与所述辅助杆的外表面贴合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堵塞具有塞体和第二杆,所述塞体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二杆的内螺纹穿孔,所述第二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杆的一端设置有尖部,所述尖部用于插入土壤或岩石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管的外表面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一限位槽,所述辅助套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限位槽配合限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凸起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安装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底抵接并固定所述辅助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管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平行的肋板,所述肋板的两侧均连接所述支撑管的内表面,两个所述肋板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纳辅助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主机设置有容置所述支撑管的顶端的第一管套,所述第一管套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插板,所述支撑管的顶端设置有容置所述第一插板的第一插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管的顶端封闭设置,所述支撑管具有第一顶壁,所述第一顶壁设置所述第一插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辅助杆为阶梯设置的管件,一个所述辅助杆的小端能够插入另一所述辅助杆的大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首先,通过设置支撑管、辅助套和辅助杆,从而,以支撑管插入土壤或岩石缝隙中,并且,用辅助杆来辅助支撑的方式固定监测仪,确保检测仪牢靠固定,避免检测仪晃动、倾倒,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其次,由于辅助杆是插接在辅助套上,无需设置复杂的铰链等结构,因而,使得第二支架结构简洁、零部件少、易于收纳和搬运。
再者,通过使辅助杆能够首尾相连的容纳于支撑管,从而,一方面,方便支撑管容纳辅助杆,同时,缩小支撑管的支架,另一方面,搬运时,先将辅助杆收纳于支撑管内,然后,只搬运支撑管即可,无需多人、多手的拿取辅助杆,方便运输。
另外,通过设置堵塞,从而,将辅助杆封闭于支撑管内,避免辅助杆脱出,避免零部件遗失。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含辅助套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辅助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00-检测装置、110-第一主机、120-第一支架、130-第二支架、140-支撑管、150-辅助套、160-辅助杆、170-堵塞、180-第一缺口、190-第一杆、200-第一插口、210-第一底面、220-塞体、230-第二杆、240-内螺纹穿孔、250-尖部、260-第一限位槽、270-第一凸起、280-第一螺栓、290-肋板、300-第一管套、310-第一插板、320-第一插槽、330-第一顶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
参照图1,提供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的具体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主要包括第二支架130和安装于第二支架130的检测装置100。
其中,第二支架130放置于底面,通过多点支撑的方式,可以确保第二支架130稳定、不发生倾倒,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其中,检测装置100安装于第二支架130的顶部,检测装置100具有第一主机110、设置于第一主机110顶部的检测机构。
第一主机110具有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的控制电路、设置于箱体的侧壁的控制面板、显示屏、操作键。
对于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具有连接第一主机110的第一支架120、设置于第一支架120的风轮和风标,风轮用于检测风速,风标用于检测风向。
为解决常见的三脚支架的缺陷,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130具有连接第一主机110的竖立的支撑管140、套装于支撑管140的辅助套150、至少三个插接于辅助套150的辅助杆160,辅助杆160能够首尾相连的容纳于支撑管140内,支撑管140的底端可拆卸的设置有堵塞170。
综上,首先,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支撑管140、辅助套150和辅助杆160,从而,以支撑管140插入土壤或岩石缝隙中,并且,用辅助杆160来辅助支撑的方式固定监测仪,确保检测仪牢靠固定,避免检测仪晃动、倾倒,确保检测工作顺利进行。
其次,由于辅助杆160是插接在辅助套150上,无需设置复杂的铰链等结构,因而,使得第二支架130结构简洁、零部件少、易于收纳和搬运。
再者,本实施例通过使辅助杆160能够首尾相连的容纳于支撑管140,从而,一方面,方便支撑管140容纳辅助杆160,同时,缩小支撑管140的支架,另一方面,搬运时,先将辅助杆160收纳于支撑管140内,然后,只搬运支撑管140即可,无需多人、多手的拿取辅助杆160,方便运输。
另外,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堵塞170,从而,将辅助杆160封闭于支撑管140内,避免辅助杆160脱出,避免零部件遗失。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第一主机110设置有容置支撑管140的顶端的第一管套300,第一管套300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插板310,支撑管140的顶端设置有容置第一插板310的第一插槽320。
因而,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管套300,使得支撑管140插接在第一管套300内,避免第一主机110摇摆、松动,而且,可以延长支撑管140的高度,方便支撑管140容纳辅助杆160。
同时,通过设置第一插板310和第一插槽320,可以防止第一主机110旋转,使得检测仪稳定检测,检测精度高。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支撑管140的顶端封闭设置,支撑管140具有第一顶壁330,第一顶壁330设置第一插槽320。
从而,设置第一顶壁330,避免辅助杆160从支撑管140内脱出,同时,避免在支撑管140得侧壁开槽,较少的增加加工内容,不影响支撑管140的强度。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堵塞170具有塞体220和第二杆230,塞体220设置有连接第二杆230的内螺纹穿孔240,第二杆230的一端设置有与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第二杆230的一端设置有尖部250,尖部250用于插入土壤或岩石中。
因而,通过调整第二杆230的位置,从而,当第二杆230的尖部250凸出至支撑管140外时,尖部250可以插入土壤或岩石中,进而,牢固的支撑检测仪,而当第二杆230的尖部250收缩至支撑管140内时,尖部250不会划伤其他部件。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支撑管140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平行的肋板290,肋板290的两侧均连接支撑管140的内表面,两个肋板290之间形成容置腔,容置腔用于容纳辅助杆160。
也即,缩小支撑管140的内部空间,避免辅助杆160晃动,减少噪音,同时,避免相离的辅助杆160卡在一起。
参照图1,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支撑管140的外表面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一限位槽260,辅助套150设置有第一凸起270,第一凸起270位于第一限位槽260内,第一凸起270与第一限位槽260配合限位。
通过设置第一凸起270和第一限位槽260,从而,准确的定位辅助套150,避免使用过程中辅助套150旋转而使辅助杆160的支撑失效。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肋板290配合形成第一限位槽260,从而,降低制造难度,同时,确保支撑管140的强度。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第一凸起270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安装有第一螺栓280,第一螺栓280的端部与第一限位槽260的槽底抵接并固定辅助套150。
因而,第一螺栓280使辅助套150与支撑管140固定,避免辅助套150上下移动。
参照图2,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辅助套150的径向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缺口180,第一缺口180内设置有第一杆190,辅助杆160的端部设置有容置第一杆190的第一插口200。
由于不需要设置容置辅助杆160的端部的孔位,因而,无需增大辅助套150,还使得第二支架130结构更加紧凑。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第一缺口180设置有第一底面210,第一底面210倾斜设置,第一底面210与辅助杆160的外表面贴合限位。
因而,使得辅助杆160以特定角度沿第一底面210装入,同时,避免辅助杆160绕第一杆190旋转。
参照图3,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使辅助杆160为阶梯设置的管件,一个辅助杆160的小端能够插入另一辅助杆160的大端。
从而,当辅助杆160收纳于支撑管140内时,一个辅助杆160的小端插入另一辅助杆160的大端,从而,缩短若干辅助杆160的排布长度,进而,缩短支撑管140的长度,使得第二支架130更加的方便搬运,方便使用检测仪。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装置(100),具有第一主机(110)、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机(110)顶部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具有连接所述第一主机(110)的第一支架(120)、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20)的风轮和风标,所述风轮用于检测风速,所述风标用于检测风向;
第二支架(130),设置于所述第一主机(110)的底部,用于支撑所述第一主机(110),具有连接所述第一主机(110)的竖立的支撑管(140)、套装于所述支撑管(140)的辅助套(150)、至少三个插接于所述辅助套(150)的辅助杆(160),所述辅助杆(160)能够首尾相连的容纳于所述支撑管(140)内,所述支撑管(140)的底端可拆卸的设置有堵塞(1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套(150)的径向外表面设置有若干第一缺口(180),所述第一缺口(180)内设置有第一杆(190),所述辅助杆(160)的端部设置有容置所述第一杆(190)的第一插口(2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180)设置有第一底面(210),所述第一底面(210)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底面(210)与所述辅助杆(160)的外表面贴合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塞(170)具有塞体(220)和第二杆(230),所述塞体(220)设置有连接所述第二杆(230)的内螺纹穿孔(240),所述第二杆(230)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二杆(230)的一端设置有尖部(250),所述尖部(250)用于插入土壤或岩石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40)的外表面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一限位槽(260),所述辅助套(150)设置有第一凸起(270),所述第一凸起(270)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260)内,所述第一凸起(270)与所述第一限位槽(260)配合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270)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安装有第一螺栓(280),所述第一螺栓(280)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槽(260)的槽底抵接并固定所述辅助套(15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40)的内部设置有两个平行的肋板(290),所述肋板(290)的两侧均连接所述支撑管(140)的内表面,两个所述肋板(290)之间形成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纳辅助杆(1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机(110)设置有容置所述支撑管(140)的顶端的第一管套(300),所述第一管套(300)的内表面设置有第一插板(310),所述支撑管(140)的顶端设置有容置所述第一插板(310)的第一插槽(32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40)的顶端封闭设置,所述支撑管(140)具有第一顶壁(330),所述第一顶壁(330)设置所述第一插槽(32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杆(160)为阶梯设置的管件,一个所述辅助杆(160)的小端能够插入另一所述辅助杆(160)的大端。
CN202120952027.6U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 Active CN2156413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52027.6U CN215641334U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52027.6U CN215641334U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41334U true CN215641334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37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52027.6U Active CN215641334U (zh) 2021-05-06 2021-05-06 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413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119367U (zh) 一种地质勘查取样设备
CN201757648U (zh) 一种对中支撑架
CN215641334U (zh) 一种便携式风速风向检测仪
CN213180782U (zh) 一种用于地下空间的探测取样设备
CN110823174A (zh) 一种测绘用塔尺固定装置
CN217304449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罐分层取样装置
KR101333314B1 (ko) 수준측량용 막대자
CN214040013U (zh) 一种桥墩垂直度检测装置
CN211478162U (zh) 一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用空鼓检测装置
CN211232262U (zh) 一种滑坡监测用适用不同角度平面的检测仪支撑装置
CN210464522U (zh) 生物安全柜洁净度检测辅助支撑支架
CN215004847U (zh) 一种户外环境监测用隐蔽式颗粒物雷达
CN219142173U (zh) 一种微型螺丝防松动用振动检测设备
CN218511744U (zh) 水土保持监测用插钎装置
CN215984249U (zh) 一种建筑工程监理检查验收用的多功能测量尺
CN212208901U (zh) 一种新疆手鼓
CN212275872U (zh) 一种照明式lan接口测线仪
CN220682059U (zh) 辅助轮弯管旋转调节机构
CN213148931U (zh) 一种润滑剂检测设备
CN212617387U (zh) 一种桥梁工程桥梁勘测设备
CN210773995U (zh) 一种地坪平整度检测装置
CN220454581U (zh) 一种便携式垂直检测尺
CN214250817U (zh) 一种建筑外墙保温层板厚度检测仪
CN220506231U (zh) 一种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设备
CN212421100U (zh) 一种螺丝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