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9040U - 一种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用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用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9040U
CN215639040U CN202122053241.0U CN202122053241U CN215639040U CN 215639040 U CN215639040 U CN 215639040U CN 202122053241 U CN202122053241 U CN 202122053241U CN 215639040 U CN215639040 U CN 2156390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ath
outside
equipment
stab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5324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玲玲
谢文锜
郑春华
庄慧慧
杨阳
何南燐
杜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Academy
Original Assignee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Academ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Academy filed Critical Chinese Peoples Armed Police Force Academy
Priority to CN20212205324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90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90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90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用保护装置,包括护套,护套外侧设置有两个编织缠绕带,编织缠绕带一侧设置有魔术贴,护套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进行二次防护的防护机构,护套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保护装置掉落的绑带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护套从内到外分成多层结构,与装备器材紧密贴合的泡沫塑料层、外保护层和迷彩布,在刺杀对抗训练时,不仅能够保护装备,而且还能对训练人员进行保护,在护套封口一端设置泡沫塑料套,用来对装备器材进行再保护,在护套开口端设置绑带机构,用来防止保护装置在使用时发生掉落,护套通过魔术贴与装备器材紧密贴合,通过这几种结构之间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保护装置成本高和人员训练安全无法保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用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单兵近战歼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的保护装置是在训练中,在刺刀和枪头进行保护的装置,是训练人员进行类实战训练时必要用到的装置,可以在训练是对训练人员进行保护,并且可以对训练装备器材进行保护,减少装备器材的训练磨损。
目前市场上对于保护装置的设计局限于塑胶头套保护,缺乏相关研发,但现实中在进行刺杀训练时有多面顾虑。一是装备器材损耗严重,对枪械、木枪的损伤较大,成本高;二是人员训练安全无法保障,导致产生畏训心理。这使开展刺训练来磨练意志培养血性的目标难以实现,无法满足武警部队履行特殊职责使命的需求。而一个刺杀对抗装备器材保护装置对帮助训练们的体能、胆魄、心理和精神境界都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用保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用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用保护装置,包括护套,所述护套外侧设置有两个编织缠绕带,两个所述编织缠绕带一侧均设置有魔术贴,所述护套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进行二次防护的防护机构,所述护套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保护装置掉落的绑带机构。
优选的,所述护套包括设置在内层的泡沫塑料层,所述泡沫塑料层的内部开设有装备器材容置区,所述泡沫塑料层的外侧设置有外保护层,所述外保护层的外侧设置有迷彩布,所述泡沫塑料层外侧与外保护层紧密贴合,所述外保护层外侧与迷彩布内侧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设置于护套封口一端的泡沫塑料套,所述泡沫塑料套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凸块,两个所述凸块的一端均设有收紧带,所述护套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对称的限位块,所述收紧带穿过限位块进行折叠,所述收紧带的一端设置有移动卡扣,所述移动卡扣滑动锁定于收紧带外侧。
优选的,所述绑带机构包括设置于护套开口一端外侧的固定块,所述护套外侧固定块对称位置设有卡扣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设置有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的一端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与卡扣块配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保护层采用硬质泡沫材料,所述装备器材容置区采用泡沫塑料层进行包裹,所述泡沫塑料层可根据装备器材进行融合变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护套分为多层结构,从内到外分别是,与装备器材紧密贴合的泡沫塑料层、外保护层和迷彩布,通过多层结构将装备器材进行保护,在刺杀对抗训练时,不仅能够保护装备,而且还能对训练人员进行保护,在护套封口一端设置泡沫塑料套,用来对刺刀和枪械等刺杀端进行再保护,在护套开口端设置绑带机构,用来防止保护装置在使用时发生掉落,护套通过魔术贴与装备器材紧密贴合,通过这几种结构之间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保护装置成本高和人员训练安全无法保障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集保护装备器材和保护训练人员等功能于一体,体积小、成本低,起到良好的保护和保障基础作用,更利于降低装备器材损耗率以及人员受伤率,可大胆进行刺杀训练,培养训练人员战斗精神和战斗素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护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绑带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套;2-编织缠绕带;3-魔术贴;4-防护机构;5-绑带机构;11-泡沫塑料层;12-装备器材容置区;13-外保护层;14-迷彩布;41-泡沫塑料套;42-凸块;43-收紧带;44-限位块;45-移动卡扣;51-固定块;52-卡扣块;53-松紧带;54-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用保护装置,通过将护套1分为多层结构,从内到外分别是,与装备器材紧密贴合的泡沫塑料层11、外保护层13和迷彩布14,通过多层结构将装备器材进行保护,在刺杀对抗训练时,不仅能够保护装备,而且还能对训练人员进行保护,在护套1封口一端设置泡沫塑料套41,用来对刺刀和枪械等刺杀端进行再保护,在护套1开口端设置绑带机构5,用来防止保护装置在使用时发生掉落,护套1通过魔术贴3与装备器材紧密贴合,通过这几种结构之间的配合解决了现有的保护装置成本高和人员训练安全无法保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集保护装备器材和保护训练人员等功能于一体,体积小、成本低,起到良好的保护和保障基础作用,更利于降低装备器材损耗率以及人员受伤率,可大胆进行刺杀训练,培养训练人员战斗精神和战斗素质。
该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用保护装置包括护套1,护套1的外侧连接有两个编织缠绕带2,两个编织缠绕带2的一侧均连接有魔术贴3,魔术贴3与编织缠绕带2紧密相连,在编织缠绕带2上附着魔术贴3贴绒一面,紧密缠绕与魔术贴3正面相贴合,排除多余泡沫塑料层11,可紧紧环绕所保护装备器材,护套1的封口端连接有用于二次防护的防护机构4,护套1的开口端连接有用于防止保护装置在使用时掉落的绑带机构5。
护套1包括内层的泡沫塑料层11,泡沫塑料层11的内部开设有装备器材容置区12,泡沫塑料层11外侧连接有外保护层13,外保护层13的外侧连接有迷彩布14,泡沫塑料层11的外侧与外保护层13的内侧紧密贴合,外保护层13的外侧与迷彩布14的内侧紧密贴合,装备器材插入装备器材容置区12,通过外侧的编织缠绕带2和魔术贴3的配合进行环绕保护。
防护机构4包括连接在护套1外侧封口端的泡沫塑料套41,泡沫塑料套41的外侧靠近一端的位置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凸块42,凸块42的一端连接有收紧带43,护套1的外侧连接有两个对称的限位块44,限位块44一侧开设方孔,收紧带43穿过限位块44的方孔进行折叠,收紧带43远离泡沫塑料套41的一端连接有移动卡扣45,移动卡扣45在收紧带43的外侧滑动,并且进行锁定。
通过移动移动卡扣45,使得收紧带43带动泡沫塑料套41进行收紧,将装备器材刺杀端进行收紧保护,让护套1对装备器材保护的更加紧密,并且与泡沫塑料层11和外保护层13配合,使得人员在训练时安全能够进一步得到保障。
绑带机构5包括连接在护套1外侧靠近开口端的固定块51,护套1外侧固定块51的对称位置连接有卡扣块52,固定块51的一端连接有松紧带53,松紧带53的一端连接有挂钩54,挂钩54与卡扣块52配合。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训练所用装备器材从本实用新型上方卡口处卡入装备器材容置区12,双手协力挤压外部保护层,使装备器材与泡沫塑料层11充分贴合,泡沫塑料层11发生形变,将两条编织缠绕带2缠绕装备器材,挤出多余的泡沫塑料,使魔术贴3贴绒面与魔术贴3正面紧紧贴合,松紧带53绕在枪械的枪托处,对该保护装置进行再次固定,防止其在使用时发生掉落,完成本实用新型与被保护装备器的结合。在此基础上进行刺杀训练,有效保护装备器材,降低装备器材故障率、损耗率,减少训练人员受伤发生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用保护装置,包括护套(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1)外侧设置有两个编织缠绕带(2),两个所述编织缠绕带(2)一侧均设置有魔术贴(3),所述护套(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进行二次防护的防护机构(4),所述护套(1)的另一端设置有用于防止保护装置掉落的绑带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1)包括设置在内层的泡沫塑料层(11),所述泡沫塑料层(11)的内部开设有装备器材容置区(12),所述泡沫塑料层(11)的外侧设置有外保护层(13),所述外保护层(13)的外侧设置有迷彩布(14),所述泡沫塑料层(11)外侧与外保护层(13)紧密贴合,所述外保护层(13)外侧与迷彩布(14)内侧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4)包括设置于护套(1)封口一端的泡沫塑料套(41),所述泡沫塑料套(41)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凸块(42),两个所述凸块(42)的一端均设有收紧带(43),所述护套(1)的外侧设置有两个对称的限位块(44),所述收紧带(43)穿过限位块(44)进行折叠,所述收紧带(43)的一端设置有移动卡扣(45),所述移动卡扣(45)滑动锁定于收紧带(43)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机构(5)包括设置于护套(1)开口一端外侧的固定块(51),所述护套(1)外侧固定块(51)对称位置设有卡扣块(52),所述固定块(51)的一端设置有松紧带(53),所述松紧带(53)的一端设有挂钩(54),所述挂钩(54)与卡扣块(52)配合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保护层(13)采用硬质泡沫材料,所述装备器材容置区(12)采用泡沫塑料层(11)进行包裹,所述泡沫塑料层(11)可根据装备器材进行融合变形。
CN202122053241.0U 2021-08-28 2021-08-28 一种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用保护装置 Active CN2156390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3241.0U CN215639040U (zh) 2021-08-28 2021-08-28 一种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用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53241.0U CN215639040U (zh) 2021-08-28 2021-08-28 一种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用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9040U true CN215639040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03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53241.0U Active CN215639040U (zh) 2021-08-28 2021-08-28 一种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用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90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234265C (en) Releasable grip facemask for helmet
US11330894B2 (en) Combined backpack and body armor carrier
US20080141429A1 (en) Helmet
CA2124145A1 (en) Combination Helmet and Body Protection Device
CN215639040U (zh) 一种刺杀对抗装备器材用保护装置
US5570705A (en) Facial restraint for incarcerated person
CN210773680U (zh) 一种快拆式防弹防刺服
CN217005522U (zh) 单警轻型便携式护臂
CN210464213U (zh) 一种可收纳的安全防护盾牌
CN113503785A (zh) 高人流量场所用防爆罐
CN209862422U (zh) 防暴头盔
CN207152905U (zh) 一种森林扑火队员用的防护面罩
CN214854466U (zh) 一种防刺服
CN215676683U (zh) 一种可携带单警装备的警用防刺背心
CN215608875U (zh) 逃生呼吸装置
CN217658600U (zh) 防弹背包
CN212590536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警用腰带
CN214512361U (zh) 一种防火毯
CN212383100U (zh) 一种用于消防的防护装置
CN217722749U (zh) 一种精神科医生用安全防护面屏
CN216986136U (zh) 一种消防工程用安全保障设备
US11633000B2 (en) Tactical helmet retention harness with snapback adjustment assembly
CN210952530U (zh) 便携式防弹衣
CN211097138U (zh) 一种消防用防护服
CN201480093U (zh) 一种防护消防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