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37316U - 一种点火式火种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点火式火种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37316U
CN215637316U CN202120886876.6U CN202120886876U CN215637316U CN 215637316 U CN215637316 U CN 215637316U CN 202120886876 U CN202120886876 U CN 202120886876U CN 215637316 U CN215637316 U CN 215637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air
ignition
gas
inf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8687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国生
潘叶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att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att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atti Co Ltd filed Critical Vatt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8687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37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37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373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Controlling Fue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点火式火种盒,包括具有腔体的壳体、燃烧组件、气源组件、充气组件和控制器,所述燃烧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气源组件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其气源出口连通燃烧组件的进气口,所述充气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或侧壁,所述充气组件的充气出口连通所述气源入口,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气源组件。本实用新型的火种盒,其通过将气源组件的气源出口连通燃烧组件的进气口,实现为燃烧组件提供燃气,便于点燃燃烧组件处的燃气;通过将充气组件的充气出口连通气源组件的气源入口,可实现便捷式充气。

Description

一种点火式火种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种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火式火种盒。
背景技术
火种盒是一种用于采火仪式及储存火种的容器,能够满足圣火传递过程中的保存火种的需求。在圣火传递过程中,由于会遇到各种恶劣的环境,如高海拔、下雨天、不定向风等,火焰容易晃动,甚至会被吹灭。
因此,为便捷式充气以及保证紧急情况下火焰的复燃,特设计一种点火式火种盒。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点火式火种盒,其结构简单,便于点燃燃烧组件处的燃气,同时可便捷式充气。
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点火式火种盒,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点火式火种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腔体;具有进气口的燃烧组件,所述燃烧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气源入口和气源出口的气源组件,所述气源组件设置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气源出口连通所述进气口;具有充气入口和充气出口的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或侧壁,所述充气出口连通所述气源入口;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气源组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气组件包括阀体和气嘴,所述阀体具有阀腔、通孔和所述充气出口,所述阀腔分别连通所述通孔和所述充气出口;所述气嘴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阀腔和所述通孔内,且所述气嘴具有相连通的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端构成所述充气入口,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端有选择性连通所述阀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嘴还具有位于所述出气通道下方的堵头,所述堵头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阀腔内,用于控制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阀腔的通断状态;所述充气组件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阀腔内并连接或抵接所述堵头,用于推动所述堵头复位运动,以使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阀腔相断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气组件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设置于所述阀腔内并连接所述阀体,所述套筒具有连通所述阀腔的出气孔;所述堵头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套筒内,用于控制所述出气通道的出气端与所述出气孔的通道状态;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套筒内并抵接或连接所述堵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充气组件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气嘴的外表面,并且所述第一密封件夹持于所述套筒与所述阀体的通孔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源组件包括气罐、气管和燃气控制阀,所述气罐具有所述气源入口和所述气源出口,所述气源出口通过所述气管连通所述进气口,所述燃气控制阀设置于所述气管上,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燃气控制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气源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气管上的减压阀,所述减压阀位于所述气源出口与所述燃气控制阀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点火组件和点火针,所述点火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或侧壁,用于触发点火信号;所述点火针设置于所述燃烧组件附近,用于点燃所述燃烧组件处的燃气;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所述点火组件和所述点火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点火组件包括点火按钮和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信号开关,所述信号开关安装于所述腔体内;所述点火按钮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部或侧壁上,推动所述点火按钮朝向所述信号开关运动时,能够使所述信号开关导通而触发点火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的感应针,所述感应针设置于所述燃烧组件附近,用于检测火焰信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火种盒,其通过将气源组件的气源出口连通燃烧组件的进气口,实现为燃烧组件提供燃气,便于操作者点燃输送至燃烧组件处的燃气;
2、通过将充气组件的充气出口连通气源组件的气源入口,可实现便捷式顺利充气,保证气源组件储存有一定量的燃气量,更好地满足燃烧所需燃气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火种盒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气组件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气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火种盒的俯视图,图中隐去了顶板;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板、点火组件和点火感应系统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防风罩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点火式火种盒,包括壳体1、燃烧组件2、气源组件3、充气组件4和控制器5,其中壳体1具有腔体101。燃烧组件2具有进气口(图中未示出),该燃烧组件2安装于壳体1的顶部。气源组件3具有气源入口(图中未示出)和气源出口(图中未示出),该气源组件3安装于腔体101内,并使气源出口连通燃烧组件2的进气口。充气组件4具有充气入口401和充气出口402,该充气组件4设置于壳体1的顶部或侧壁上,并使充气出口402连通气源组件3的气源入口。控制器5设置于腔体1内或者壳体1上,该控制器5电连接气源组件3,用于根据点火信号来控制气源组件3输出燃气,以实现为燃烧组件2提供燃烧所需燃气。
可见,本实施例的火种盒,其通过将气源组件3的气源出口连通燃烧组件2的进气口,实现为燃烧组件2提供燃气,便于操作者点燃输送至燃烧组件2处的燃气;同时通过将充气组件4的充气出口402连通气源组件3的气源入口,可实现便捷式顺利充气,保证气源组件3储存有一定量的燃气量,更好地满足燃烧所需燃气量。
如图1所示,优选地,壳体1包括顶部敞开的外壳11和顶板12,顶板12稳定可靠地安装于外壳11内并连接或抵接外壳11,本实施例的顶板12构成壳体1的顶部,而外壳11的底部构成壳体1的底部,外壳11的侧壁构成壳体1的侧壁。腔体101由外壳11与顶板11共同限定出。
优选地,燃烧组件2为安装于顶板12上的燃烧器,该燃烧器具有若干火孔,每个火孔均连通进气口,而进气口伸入到腔体101内并连通气源组件3的气源出口,以实现为每个火孔提供燃烧所需的燃气。
如图1和图4所示,优选地,气源组件3包括用于储存燃气的气罐31、气管32和燃气控制阀33,气罐31安装于腔体1010内部,以实现隐藏气罐31,提高外观美观度。气罐31具有气源入口和气源出口,通过连通气源入口的充气组件4,可实现为气罐31充填燃气,以使气罐31内部可以存储足量的燃气量,并且确保气罐31可以反复使用。气管32设置于腔体101内,气罐31的气源出口通过气管32连通燃烧组件2的进气口,这样,通过气管32,使气罐31的气源出口可靠连接燃烧组件2的进气口,实现为燃烧组件2提供燃气。燃气控制阀33设置于气管32上并电连接控制器5,用于控制气管32的通断状态,以实现精准控制是否为燃烧组件2提供燃气。在本实施例中,燃气控制阀33优选为电磁阀。
优选地,气源组件3还包括设置于气管32上的减压阀34,减压阀34位于气源出口与燃气控制阀33之间,这样,通过增设减压阀34,可降低气罐31出来燃气的压力,使得压力达到燃烧压力的要求。
如图2-4所示,优选地,充气组件4包括阀体41和气嘴42,在顶板12或者外壳11的侧壁上设有阀体安装孔(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以阀体安装孔开设在顶板11上为例。阀体41安装在阀体安装孔处,并且阀体41具有阀腔411、通孔(图中未示出)和充气出口402,阀腔411的顶部与通孔相连通,并且阀腔411的底部与充气出口402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阀体41由充气柱4101和充气盖4102组成,在充气柱4101的底部设有连通其内部的充气出口402,并且在充气柱4101的顶部具有开口,充气盖4102设置于开口处并且共同限定出阀腔411,在充气盖4102的中心处设有贯通孔,该贯通孔的上部分构成通孔,下部分构成阀腔411的一部分,这样,可以增大阀腔411的体积,并且利于减少气嘴42的竖向长度。
优选地,气嘴42呈倒T字形,其可移动地设置于阀腔411和通孔内。在气嘴42的竖向段设有相连通的进气通道421和出气通道422,进气通道421的进气端突出于通孔的上端面,并且进气通道421的进气端构成充气入口401,而进气通道421的出气端可以在阀腔411和通孔之间移动。出气通道422的出气端有选择性连通阀腔411。由此,通过将气嘴42中出气通道422的出气端选择性连通阀腔411,而阀腔411通过充气出口402连通气罐31的气源入口,可通过推动气嘴42的运动,实现可靠地控制充气入口401与充气出口402的连通状态。本实施例中,进气通道421和出气通道422相互连接成L字形,并且出气通道42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两个出气通道422沿气嘴42的周向方向间隔均匀布置。
气嘴42的横向段为位于出气通道422下方的堵头423,堵头423可移动地设置于阀腔411内,用于控制出气通道422的出气端与阀腔411的通断状态,从而实现控制充气入口401与充气出口402的连通状态。当堵头423抵接通孔的边缘时,使得出气通道422的出气端与阀腔411不连通;当堵头423远离通孔且不抵接通孔的边缘时,使得出气通道422的出气端与阀腔411相连通。
优选地,充气组件4还包括弹性件43,弹性件43设置于阀腔411内并连接或抵接堵头423,用于推动堵头423复位运动,以使出气通道422的出气端与阀腔411相断开,从而使得充气入口401不连通充气出口402。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3优选为弹簧。
当气嘴42在外力作用下朝向阀腔411内部运动时,气嘴42的堵头423推动弹性件43压缩形变,随着堵头423压缩弹性件43,堵头423远离通孔且不抵接通孔的下边缘,此时,出气通道422的出气端与阀腔411相连通,外部气源可以通过充气入口401、进气通道421、出气通道422、阀腔411和充气出口402,充填至气罐31内部。当撤除作用于气嘴42的外力作用时,在弹性件43的预紧力作用下,气嘴42会朝向通孔方向进行复位运动,当堵头423移动至抵接通孔的下边缘时,会使出气通道422的出气端与阀腔411不连通,使得外部燃气无法通过出气通道422进入到阀腔411内。可见,本实施例的充气组件4,其下压气嘴42时可以顺利充气,不下压气嘴42时气体不外漏,使其充气便捷且顺利,同时避免气体外露。
优选地,本实施例的充气组件4还包括套筒44,套筒44设置于阀腔411内并连接阀体41。具体地,套筒44的上端伸入到贯通孔下部分内,并且套筒44的上端可靠连接充气盖4102,该套筒44具有出气孔441,出气孔441使得套筒44的内部与阀腔411相连通。堵头423可移动地设置于套筒44内,用于控制出气通道422的出气端与出气孔441的通道状态。弹性件43安装于套筒44内且其上端抵接或连接堵头423,下端抵接套筒44的底部。由此,通过在阀腔411内内增设连接阀体41的套筒44,并且将套筒44连通阀腔411和通孔,由于套筒44的尺寸小于充气柱4101,因此,借助套筒44,一来可以实现稳定可靠固定弹性件43,并且对弹性件43进行一定范围内的限位,二来减少了弹性件43的长度,利于降低制造成本。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省去套筒44,对应的,可以将充气柱4101的长度缩短,而弹性件43的下端改为连接或抵接充气柱4101的底部,这样,同样可以实现固定弹性件43以及缩短弹性件43的长度,降低制造成本,同时使得充气组件4的整体结构更加简单。
优选地,充气组件4还包括第一密封件45,第一密封件45套设于气嘴42的外表面,并且第一密封件45夹持于套筒44上端面与阀体41的通孔下端面之间,这样,第一密封件45的设置,一来可以避免套筒44与充气盖4102的连接连接处出现漏气,二来不仅可以对堵头423起到缓冲作用,而且还可以提高堵头423对通孔边缘的密封性,即堵头423能够通过第一密封件45紧密抵接通孔边缘,有效保证充气时气流密封不逆向流动,充气后气体不外漏。
优选地,充气组件4还包括锁紧套46和第二密封件47,锁紧套46套设在充气盖4102和充气柱4101的外表面,并且锁紧套46的下端紧固连接充气柱4101,充气盖4102通过锁紧套46紧固连接在充气柱4101的开口处,这样,通过锁紧套46,使得充气盖4102和充气柱4101的连接更加稳固可靠。第二密封件47套设于充气盖4102的外表面,锁紧套46将第二密封件47紧压在充气盖4102的外表面,这样,通过在锁紧套46与充气盖4102之间增设第二密封件47,利于进一步提高充气组件4的整体气密性,有效保证充气时气流密封不逆向流动,充气后气体不外漏。
如图1、图4-5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点火组件6和点火针71,点火组件6设置于壳体1的顶部或侧壁,用于触发点火信号,在本实施例中,点火组件6安装的顶板12上。点火针71安装在顶板12上并位于燃烧组件2附近,用于点燃燃烧组件2处的燃气。控制器5分别电连接点火组件6和点火针71,用于根据所触发的点火信号,控制气源组件3的燃气控制阀33,以实现为燃烧组件2提供燃气;还用于根据所触发的点火信号,控制点火针71工作,以使点火针71击穿空气,点燃燃烧组件2处的燃气,实现自动点火。可见,本实施例产品具有下压式自动点火功能,保证紧急情况下火焰的能够快速复燃。
优选地,点火组件6包括点火按钮61和电连接控制器5的信号开关62,信号开关62安装于腔体101内并连接顶板12,在信号开关62上设有用于触发点火信号的触动部621,该触动部621朝向顶板12设置。点火按钮61可上下运动地设置在顶板12上并位于触动部621的正上方。当下压点火按钮61时,点火按钮61会通过触动部621使信号开关62导通,从而触发点火信号;当松开点火按钮61时,点火按钮61复位,并且远离触动部621,此时信号开关62不导通,不会触发点火信号。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触动部621设置为朝向外壳11的侧壁,而点火按钮61可移动地设置在外壳11的侧壁上并朝向触动部621,当推动点火按钮61朝向触动部621运动时,能够使信号开关62导通,从而触发点火信号。
进一步地,还包括电连接控制器5的感应针72,感应针72安装在顶板12上并位于燃烧组件2和点火针71的附近,用于检测火焰信号。当感应针72检测不到火焰时(即火焰意外熄灭),传递信号回控制器5,控制器5传递信号给燃气控制阀33,关闭气路,及时切断气源,避免燃气浪费,从而使得产品具有熄火保护功能。本实施例的点火针71和感应针72共同构成点火感应组件7,以使产品兼具自动点火和熄火保护双重功能。
本实施例中,火种盒的点火方式有如下两种:第一种,采用点火针71击穿空气,点燃燃烧组件2处的燃气,实现自动点火;第二种,借助外部火源,点燃燃烧组件2处的燃气,实现手动点火。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省去点火针71。
如图4-5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电池盒组件8,该电池盒组件8安装于腔体101内并连接顶板12,以实现将电池盒组件8隐藏在壳体1内部,提高产品美观性,避免电池盒组件8受雨水干扰。电池盒组件8分别通过导线连接燃气控制阀33、控制器5和点火组件6的信号开关62,以实现为燃气控制阀33、控制器5和信号开关62提供电源。
如图1和图6所示,进一步地,还包括底部敞开的透明防风罩9,该透明防风罩9罩设于燃烧组件2和点火感应系统7的外表面,并且透明防风罩9抵接顶板12的顶部,这样,可以通过透明防风罩9观察火焰状态,同时可以避免火焰被风吹灭,使燃烧火焰更加稳定,提高抗风性能。
优选地,在透明防风罩9的侧壁上端或顶部设有若干排烟孔91,以便于排气的顺利排放。在透明防风罩9的侧壁下端设有若干进风口92,该进风口92连通透明防风罩9的内部和外部,以实现为透明防风罩9内部补充一次空气,使燃烧组件2处的火焰燃烧更加充分、稳定,避免产生黑烟。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点火式火种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具有腔体(101);
具有进气口的燃烧组件(2),所述燃烧组件(2)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
具有气源入口和气源出口的气源组件(3),所述气源组件(3)设置于所述腔体(101)内,所述气源出口连通所述进气口;
具有充气入口(401)和充气出口(402)的充气组件(4),所述充气组件(4)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或侧壁,所述充气出口(402)连通所述气源入口;以及
控制器(5),所述控制器(5)电连接所述气源组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火式火种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4)包括阀体(41)和气嘴(42),所述阀体(41)具有阀腔(411)、通孔和所述充气出口(402),所述阀腔(411)分别连通所述通孔和所述充气出口(402);所述气嘴(42)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阀腔(411)和所述通孔内,且所述气嘴(42)具有相连通的进气通道(421)和出气通道(422),所述进气通道(421)的进气端构成所述充气入口(401),所述出气通道(422)的出气端有选择性连通所述阀腔(4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点火式火种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嘴(42)还具有位于所述出气通道(422)下方的堵头(423),所述堵头(423)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阀腔(411)内,用于控制所述出气通道(422)的出气端与所述阀腔(411)的通断状态;所述充气组件(4)还包括弹性件(43),所述弹性件(43)设置于所述阀腔(411)内并连接或抵接所述堵头(423),用于推动所述堵头(423)复位运动,以使所述出气通道(422)的出气端与所述阀腔(411)相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点火式火种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4)还包括套筒(44),所述套筒(44)设置于所述阀腔(411)内并连接所述阀体(41),所述套筒(44)具有连通所述阀腔(411)的出气孔(441);所述堵头(423)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套筒(44)内,用于控制所述出气通道(422)的出气端与所述出气孔(441)的通道状态;所述弹性件(43)安装于所述套筒(44)内并抵接或连接所述堵头(4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点火式火种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4)还包括第一密封件(45),所述第一密封件(45)套设于所述气嘴(42)的外表面,并且所述第一密封件(45)夹持于所述套筒(44)与所述阀体(41)的通孔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火式火种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组件(3)包括气罐(31)、气管(32)和燃气控制阀(33),所述气罐(31)具有所述气源入口和所述气源出口,所述气源出口通过所述气管(32)连通所述进气口,所述燃气控制阀(33)设置于所述气管(32)上,所述控制器(5)电连接所述燃气控制阀(3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点火式火种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组件(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气管(32)上的减压阀(34),所述减压阀(34)位于所述气源出口与所述燃气控制阀(3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点火式火种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点火组件(6)和点火针(71),所述点火组件(6)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或侧壁,用于触发点火信号;所述点火针(71)设置于所述燃烧组件(2)附近,所述控制器(5)分别电连接所述点火组件(6)和所述点火针(7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点火式火种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组件(6)包括点火按钮(61)和电连接所述控制器(5)的信号开关(62),所述信号开关(62)安装于所述腔体(101)内;所述点火按钮(61)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或侧壁上,推动所述点火按钮(61)朝向所述信号开关(62)运动时,能够使所述信号开关(62)导通而触发点火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点火式火种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连接所述控制器(5)的感应针(72),所述感应针(72)设置于所述燃烧组件(2)附近,用于检测火焰信号。
CN202120886876.6U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点火式火种盒 Active CN215637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6876.6U CN215637316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点火式火种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86876.6U CN215637316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点火式火种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37316U true CN215637316U (zh) 2022-01-25

Family

ID=79936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86876.6U Active CN215637316U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点火式火种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37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637316U (zh) 一种点火式火种盒
CN201277587Y (zh) 带移动式揿手的保险点火枪
CN100408920C (zh) 一种防风打火机
CN201059599Y (zh) 焊枪点火装置
US5178532A (en) Electrical igniter for gas lighter
CN202884981U (zh) 点火机构
AU2022355963A1 (en) Thermal Runaway Flue Gas Treatment Apparatus for Battery, Treatment Method, Battery Group, and Battery Pack
CN211502867U (zh) 一种鱼鳃式打火机
CN2460878Y (zh) 可滑动点火的打火机
GB2375600A (en) Gas burner operating system
CN2532422Y (zh) 燃气控制阀
CN201582847U (zh) 用于点火枪、打火机的出气阀
US6364656B1 (en) Gas burner
CN219995376U (zh) 一种打火机出气阀及打火机
CN211952830U (zh) 多功能打火机
CN217978892U (zh) 一种点火装置
CN113175667B (zh) 一种防风型火种盒
CN217109642U (zh) 一种点火枪
CN213421474U (zh) 一种防爆燃的燃气热水器
CN217816869U (zh) 一种点火装置
CN217540811U (zh) 一种混合火焰点火装置
CN212029592U (zh) 一种通过近距离通信控制的点烟器
CN208985898U (zh) 一种稳定性好的煤矿防爆开关
CN220817803U (zh) 一种可切换火苗的打火机
CN219318495U (zh) 带发光旋钮的卡式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