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00382U - 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 - Google Patents
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600382U CN215600382U CN202021955780.2U CN202021955780U CN215600382U CN 215600382 U CN215600382 U CN 215600382U CN 202021955780 U CN202021955780 U CN 202021955780U CN 215600382 U CN215600382 U CN 21560038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solar panel
- far infrared
- conductive layer
- electric energ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2—PV systems with concentrator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是有关于一种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是使所述太阳能板由正面往背面依序堆叠组设有玻璃层、第一封装层、太阳能电池层、第二封装层及背板层,并于所述第二封装层的正面或背面结合有一导电层,或于所述背板层其正面或背面结合有一导电层,由此,利用导电层内所设复数导电粉末及远红外线粉末其中之一或其组合,即可将未被太阳能电池充分吸收的光电磁波予以拦阻、吸收后,再反射予太阳能电池使用以转换成电能输出,另太阳能电池于光电转换时产生热能是可为远红外线粉末吸收后产生远红外线能量,以加速电能中电子的连结与传递效率,据此,可以大幅提升太阳能板将太阳光吸收转换成电能的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是有关于一种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尤指一种可将未被太阳能电池充分吸收的光电磁波由导电粉末予以拦阻、吸收后,再反射予太阳能电池持续转换成电能,并使光电转换时产生的热能由远红外线粉末吸收后产生远红外线能量,以加速电能中电子的连结与传递效率的太阳能板。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依赖日益提高。于原油、煤炭及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日渐耗竭及环保意识兴起,如风力、水力及太阳能发电等各种替代能源方案是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其中,太阳能发电是现今世界各国最为广泛应用的替代能源,主因是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太阳投照到地球的辐射能,几乎遍及地球每个区域,具普遍使用性,而不须耗费运输成本,另太阳能也是一种清洁的能源,使用上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现有太阳能发电是主要利用太阳能板上所设多个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转换成电能后输出,由于现有太阳能电池设计,对太阳光中0.2μm~0.4μm波长的光电磁波吸收效率较佳,而对其它波长的光电磁波的吸收效率较差,故当其它波长的光电磁波通过太阳能电池时,常在未被太阳能电池充分吸收转换成电能前,即由太阳能板底侧穿透射出,以致大幅减损现有太阳能板的光电转换效率。再者,当太阳能电池将光电磁波转换为电能的同时是会产生热能,由于现有太阳能板并无散热装置设计,在热能无法有效排散情况下,太阳能板是会因为过热而降低其发电效率。
缘是,本申请人有鉴于现有太阳能板于实施使用上仍有上述诸多缺失,乃借其多年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研创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是有关于一种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将未被太阳能电池充分吸收的光电磁波由导电粉末予以拦阻、吸收后,再反射予太阳能电池持续转换成电能,并使光电转换时产生的热能由远红外线粉末吸收后产生远红外线能量,以加速电能中电子的连结与传递效率的太阳能板。
为了达到上述实施目的,本申请人乃研拟如下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是设有一太阳能板,并使所述太阳能板形成相对的正面与背面,所述太阳能板是由正面往背面依序堆叠组设有一玻璃层、一第一封装层、一太阳能电池层、一第二封装层及一背板层;所述第二封装层是于其正面或背面结合有一导电层,所述导电层是包含有复数导电粉末及复数远红外线粉末其中之一或其组合,所述导电粉末其材料是选自含有碳或硅的矿物、成分或配方中含有碳、硅或石墨的材料、碳系材料、纯硅、硅铁、导电金属系材料及导电碳系材料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如上所述的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其中,所述导电层是进一步包含有粘着剂,以使所述粘着剂与所述复数导电粉末及复数远红外线粉末其中之一或其组合混合形成所述导电层,并使所述导电层印刷或涂布结合于所述第二封装层。
如上所述的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其中,所述导电层的复数导电粉末及复数远红外线粉末其中之一或其组合是以镀膜结合于所述第二封装层。
如上所述的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其中,所述复数导电粉末及复数远红外线粉末其中之一或其组合是与塑料混合,以热熔押出成型为一薄膜的导电层,并使为薄膜的所述导电层披覆结合于所述第二封装层。
又本申请人是进一步研拟如下次一种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是设有一太阳能板,并使所述太阳能板形成相对的正面与背面,所述太阳能板是由正面往背面依序堆叠组设有一玻璃层、一第一封装层、一太阳能电池层、一第二封装层及一背板层;所述背板层是于其正面或背面结合有一导电层,所述导电层是包含有复数导电粉末及复数远红外线粉末其中之一或其组合,所述导电粉末其材料是选自含有碳或硅的矿物、成分或配方中含有碳、硅或石墨的材料、碳系材料、纯硅、硅铁、导电金属系材料及导电碳系材料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如上所述的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其中,所述导电层是进一步包含有粘着剂,以使所述粘着剂与所述复数导电粉末及复数远红外线粉末其中之一或其组合混合形成所述导电层,并使所述导电层印刷或涂布结合于所述背板层。
如上所述的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其中,所述导电层的复数导电粉末及复数远红外线粉末其中之一或其组合是以镀膜结合于所述背板层。
如上所述的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其中,所述复数导电粉末及复数远红外线粉末其中之一或其组合是与塑料混合,以热熔押出成型为一薄膜的导电层,并使为薄膜的所述导电层披覆结合于所述背板层。
另本申请人是进一步研拟如下又一种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是设有一太阳能板,并使所述太阳能板形成相对的正面与背面,所述太阳能板是由正面往背面依序堆叠组设有一玻璃层、一第一封装层、一太阳能电池层、一第二封装层及一背板层;乃使复数导电粉末及复数远红外线粉末其中之一或其组合与封装材料热熔押出成型所述第二封装层,所述导电粉末其材料是选自含有碳或硅的矿物、成分或配方中含有碳、硅或石墨的材料、碳系材料、纯硅、硅铁、导电金属系材料及导电碳系材料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复本申请人是进一步研拟如下另一种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是设有一太阳能板,并使所述太阳能板形成相对的正面与背面,所述太阳能板是由正面往背面依序堆叠组设有一玻璃层、一第一封装层、一太阳能电池层、一第二封装层及一背板层;乃使复数导电粉末及复数远红外线粉末其中之一或其组合与背板材料热熔压制成型所述背板层,所述导电粉末其材料是选自含有碳或硅的矿物、成分或配方中含有碳、硅或石墨的材料、碳系材料、纯硅、硅铁、导电金属系材料及导电碳系材料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由此,本申请的太阳能板是利用导电层内所设复数导电粉末及远红外线粉末其中之一或其组合,即可将未被太阳能电池充分吸收的光电磁波予以拦阻、吸收后,再反射予太阳能电池使用以转换成电能输出,另太阳能电池于光电转换时产生热能是可为远红外线粉末吸收后产生远红外线能量,以加速电能中电子的连结与传递效率,据此,可以大幅提升太阳能板将太阳光吸收转换成电能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申请的立体分解图;
图2:本申请的剖视图;
图3:本申请的次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4:本申请的次一实施例剖视图;
图5: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图6: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立体分解图。
【符号说明】
1:玻璃层;
2:第一封装层;
3:太阳能电池层;
4:第二封装层;
41:封装材料;
5:背板层;
6:边框;
7:导电层;
71:导电粉末;
72:远红外线粉末;
73:粘着剂。
具体实施方式
而为令本申请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成的效果,能够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兹详细说明如下,请一并参阅揭露的图式及图号:
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申请的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是使所述太阳能板形成相对的正面或背面,并使所述太阳能板由正面往背面依序堆叠组设有一玻璃层1、一第一封装层2、一太阳能电池层3、一第二封装层4及一背板层5,又于所述对应堆叠的玻璃层1、第一封装层2、太阳能电池层3、第二封装层4及背板层5周侧围绕组设有一边框6;
乃于所述第二封装层4其正面或背面结合有一导电层7,所述导电层7是主要由复数导电粉末71及复数远红外线粉末72其中之一或其组合与粘着剂73均匀混合组成,而使所述导电层7以印刷、涂布,或以溅射、电镀或蒸镀等各种镀膜方式结合于所述第二封装层4的正面或背面,所述导电粉末71及远红外线粉末72平均粒径是以微米至纳米为最佳,所述导电粉末71其材料是选自含有碳或硅的矿物、成分或配方中含有碳、硅或石墨等的材料、碳系材料、纯硅、硅铁、导电金属系材料及导电碳系材料其中之一或其组合,所述远红外线粉末72其材料是可选用自然界矿物及所述自然界矿物经烧结成的氧化物其中之一或其组合,或可选用含锗矿物、含硅矿物及含钙矿物其中之一或其组合,又或可选用生物化石、麦饭石、黑曜岩、砭石、水晶、石英、钻石、玛瑙、珍珠、生物贝壳、电气石、竹炭、石墨及导电碳其中之一或其组合,另或可选用包含有微量元素及常量元素的矿物及将所述微量元素及常量元素的矿物经烧结成的氧化物其中之一或其组合。
据此,当使用实施时,是将本申请的太阳能板安装于建筑物的屋顶或农田、鱼塭等宽广区域,当太阳光透过玻璃层1及第一封装层2照射于太阳能电池层3时,所述太阳能电池层3上所设多个太阳能电池是可将太阳光中0.2μm~0.4μm波长的光电磁波予以吸收,而太阳光中未被太阳能电池层3充分吸收的其它波长的光电磁波,则于穿过太阳能电池层3后照射于第二封装层4,此时,利用所述第二封装层4 其正面或背面结合的导电层7内所含复数导电粉末71即可产生拦阻与吸收光电磁波作用,而将该等其它波长的光电磁波完全留置于导电层7,并于导电层7中产生反射、绕射及爬行等现象,以使该等其它波长的光电磁波可持续提供予太阳能电池层3的各太阳能电池吸收使用,以提高太阳能电池层3将太阳光吸收转换成电能的效率,另太阳能电池层3所设太阳能电池将光电磁波转换为电能过程中产生热能,则可为远红外线粉末72所吸收,以激发所述远红外线粉末72产生远红外线能量,而使长波远红外线能量辅助延长短波电能的传输波长,并加速电能中电子的连结与传递效率,如此一来,既可使热能为远红外线粉末72吸收,达到散热功效,更可进一步提高本申请的太阳能板将太阳光吸收转换成电能的发电效率,而后所述太阳能板产生电能是可经由接线盒输送至蓄电池储收,或直接提供民生或工业用电等。
(表一)
请参阅所述表一所示,为现有太阳能板(代号A)与本申请的结合有导电层7 的太阳能板(代号B),以相同功率(140瓦)、相同尺寸面积(65毫米×165毫米),于相同日期、相同的日照时间、相近的日照温度及相近的日照量等条件下进行测试,分别获得的瓦数(W)、电压(V)及电流(A)等数值,以及本申请的太阳能板(代号B)与现有太阳能板(代号A)相较,可获得超收功率数值(所述超收功率算式为(B瓦数-A瓦数)÷A瓦数×100%,并四舍五入取至整数),故由所述测试结果可知,本申请的结合有导电层7的太阳能板与现有太阳能板相较,是确实可获致更佳的发电效率。
又本申请的导电层7将复数导电粉末71及复数远红外线粉末72其中之一或其组合以溅射、电镀或蒸镀等各种镀膜方式结合于第二封装层4的正面或背面,是可省略粘着剂73的使用。再者,本申请亦可使复数导电粉末71及复数远红外线粉末 72其中之一或其组合与塑料均匀混合后热熔押出成型为一薄膜的导电层,以使为薄膜的所述导电层7披覆结合于所述第二封装层4的正面或背面。另请一并参阅图3 及图4所示,本申请也可使所述复数导电粉末71及复数远红外线粉末72其中之一或其组合与制成所述第二封装层4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等封装材料41 均匀混合后热熔押出,以成型所述第二封装层4,而使所述第二封装层4内包含有复数导电粉末71及复数远红外线粉末72其中之一或其组合,依此,以同样达到使无法由太阳能电池层3的太阳能电池充分吸收的0.2μm~0.4μm以外波长的光电磁波,于至第二封装层4处后,由导电粉末71将其它波长的光电磁波予以拦阻、吸收后,再经反射、绕射及爬行等使所述其它波长的光电磁波可持续提供予太阳能电池层3的各太阳能电池吸收使用,并由远红外线粉末72将光电转换产生热能吸收后产生远红外线能量,以使远红外线能量加速电能中电子的连结与传递效率,而提高太阳能板发电效率的功效。
另本申请除了可于所述第二封装层4正面(如图5所示)或背面(如图1所示) 结合所述导电层7外;请一并参阅图6所示,本申请亦可于所述背板层5的正面或背面结合有所述导电层7,或使所述背板层5由复数导电粉末71及复数远红外线粉末 72其中之一或其组合与玻璃、塑胶等背板材料均匀混合后热熔压制成型所述背板层5,于此,凡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为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由上述结构及实施方式可知,本申请是具有如下优点:
1.本申请的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是设有一导电层,而于所述导电层包含有复数导电粉末,将无法被太阳能电池充分吸收的其它波长的光电磁波予以拦阻、完整吸收后,再经反射、绕射及爬行等持续提供予太阳能电池使用,据此,以有效提升太阳能板将太阳光吸收转换成电能的效率。
2.本申请的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是于所述导电层内进一步包含有复数远红外线粉末,所述远红外线粉末是可将太阳能电池进行光电转换时产生热能吸收后产生远红外线能量,以使所述远红外线能量加速电能中电子的连结与传递效率,由此,以达到散热功效外并可再进一步提高太阳能板的发电效率。
Claims (10)
1.一种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是设有一太阳能板,并使所述太阳能板形成相对的正面与背面,所述太阳能板是由正面往背面依序堆叠组设有一玻璃层、一第一封装层、一太阳能电池层、一第二封装层及一背板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封装层是于其正面或背面结合有一导电层,所述导电层是包含有复数远红外线粉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是进一步包含有粘着剂,以使所述粘着剂与所述复数远红外线粉末混合形成所述导电层,并使所述导电层印刷或涂布结合于所述第二封装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的复数远红外线粉末是以镀膜结合于所述第二封装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远红外线粉末是与塑料混合,以热熔押出成型为一薄膜的导电层,并使为薄膜的所述导电层披覆结合于所述第二封装层。
5.一种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是设有一太阳能板,并使所述太阳能板形成相对的正面与背面,所述太阳能板是由正面往背面依序堆叠组设有一玻璃层、一第一封装层、一太阳能电池层、一第二封装层及一背板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板层是于其正面或背面结合有一导电层,所述导电层是包含有复数远红外线粉末。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是进一步包含有粘着剂,以使所述粘着剂与所述复数远红外线粉末混合形成所述导电层,并使所述导电层印刷或涂布结合于所述背板层。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的复数远红外线粉末是以镀膜结合于所述背板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数远红外线粉末是与塑料混合,以热熔押出成型为一薄膜的导电层,并使为薄膜的所述导电层披覆结合于所述背板层。
9.一种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是设有一太阳能板,并使所述太阳能板形成相对的正面与背面,所述太阳能板是由正面往背面依序堆叠组设有一玻璃层、一第一封装层、一太阳能电池层、一第二封装层及一背板层;其特征在于,
乃使复数远红外线粉末与封装材料热熔押出成型所述第二封装层。
10.一种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是设有一太阳能板,并使所述太阳能板形成相对的正面与背面,所述太阳能板是由正面往背面依序堆叠组设有一玻璃层、一第一封装层、一太阳能电池层、一第二封装层及一背板层;其特征在于,
乃使复数远红外线粉末与背板材料热熔压制成型所述背板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55780.2U CN215600382U (zh) | 2020-09-09 | 2020-09-09 | 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1955780.2U CN215600382U (zh) | 2020-09-09 | 2020-09-09 | 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00382U true CN215600382U (zh) | 2022-01-21 |
Family
ID=79868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955780.2U Active CN215600382U (zh) | 2020-09-09 | 2020-09-09 | 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600382U (zh) |
-
2020
- 2020-09-09 CN CN202021955780.2U patent/CN21560038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432144B (en) | Electromechanical cylinder lock | |
CN100578817C (zh) | 三维多结光生伏打器件及其方法 | |
Wurfel et al. | Upper limit of thermophotovoltaic solar-energy conversion | |
WO2007035466A3 (en) | Solar collection devices | |
JPH09162435A (ja) | 太陽電池用フィルター | |
TW200926422A (en) | Nature-light energy cell and its transparent light-transferring layer | |
US4612559A (en) | Solar cell of amorphous silicon | |
CN215600382U (zh) | 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 | |
CN118073454A (zh) | 一种二端钙钛矿晶硅叠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242823A (zh) | 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 | |
TWM580290U (zh) | Solar panel that can increase the power conversion rate | |
CN111755542A (zh) | 可提升电能转换率的太阳能板 | |
JPS6111475B2 (zh) | ||
CN207250532U (zh) | 一种利用3d打印的高效蝶形太阳能电池板 | |
TWI707535B (zh) | 可提升電能轉換率之太陽能板 | |
Frank et al. | A low series resistance silicon photovoltaic cell for high intensity applications | |
RU2354003C1 (ru) | Фотоэлемент с аккумуляцией энергии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го излучения | |
Zhu et al. | An analysis of cadmium telluride and amorphous silicon PV cells | |
CN207250531U (zh) | 一种3d打印的太阳能电池板 | |
Andreev et al. | Solar thermophotovoltaic converter with Fresnel lens and GaSb cells | |
Gay | Thin silicon solar cell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 |
CN107768466A (zh) | 一种吸光材料及其在制备3d打印太阳能电池板的应用 | |
CN221507769U (zh) | 一种荧光聚光器混合光伏效应稳压同位素电池 | |
CN220156966U (zh) | 一种高效光伏组件 | |
Ray et al. | Optimization of multijunction solar cell by wafer ray tracer for development of high photogenerated curren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