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94364U - 一种竹子建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竹子建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94364U
CN215594364U CN202122337677.2U CN202122337677U CN215594364U CN 215594364 U CN215594364 U CN 215594364U CN 202122337677 U CN202122337677 U CN 202122337677U CN 215594364 U CN215594364 U CN 2155943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mboo
fixed
building structure
base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3767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延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Yif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33767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943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943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943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子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竹子建筑结构,通过插头、连接头和连接管将建筑主体分为三部分,从而可进行灵活组装,安装简单便捷,在其中一部分出现问题时,可进行灵活更换,维修方便快捷,同时通过底柱和底板使主体脱离地面,防湿防潮效果较好,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包括底座、底柱、托架、底板、立柱、顶架、固定座、插头、连接头、顶盖、连接管、加强架、立杆和围杆,底柱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部,托架固定设置于底柱的顶部,托架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槽,底板通过定位槽与托架固定,立柱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部,立柱的顶部设置有插槽,顶架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插头固定设置于固定座的底部。

Description

一种竹子建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子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竹子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竹建筑是以竹作为建筑材料建造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竹作为建筑材料自古以来被运用于居住、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亭子、观景台、廊道、浮桥等形式。竹桥有梁桥有梁桥的平直、索桥的凌空、浮桥的韵味、拱桥的优美,竹亭一般为敞开式结构,有单层也有双层,造型多样,有的和廊道结合,美观自然,不仅是供人憩息的场所,也是旅游景区独特的景观建筑,具有美好的欣赏价值及园林文化艺术价值,竹桥、竹亭、廊道造型灵活多样,生态环保,常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为园林景观增添亮点,但现有的竹子建筑的灵活性一般,安装便捷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灵活性较高,便于安装的竹子建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竹子建筑结构,包括底座、底柱、托架、底板、立柱、顶架、固定座、插头、连接头、顶盖、连接管、加强架、立杆和围杆,底柱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部,托架固定设置于底柱的顶部,托架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槽,底板通过定位槽与托架固定,立柱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部,立柱的顶部设置有插槽,顶架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插头固定设置于固定座的底部,插头的底部自立柱的顶部插入插槽内,连接头固定设置于顶架的顶部,顶盖位于顶架的上方,连接管固定设置于顶盖的底部,连接头的顶部自连接管的底部插入连接管内,加强架固定设置于顶盖的内端中部,立杆固定设置于加强架的顶部,立杆的顶部与顶盖的顶部下端固定连接,围杆围绕固定于立柱的上部;在使用竹料搭建竹子建筑结构时,通过插头、连接头和连接管将建筑主体分为三部分,从而可进行灵活组装,安装简单便捷,在其中一部分出现问题时,可进行灵活更换,维修方便快捷,同时通过底柱和底板使主体脱离地面,防湿防潮效果较好,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优选的,还包括支柱和纵杆,支柱固定设置于底座的顶部,纵杆固定设置于支柱的顶部,纵杆的顶部与底板的底部固定;通过上述设置加强对底板的支撑强度。
优选的,还包括凹槽和竹片,凹槽设置于底板的顶部,竹片铺设于凹槽内;通过上述设置提高底板的平整度。
优选的,还包括穿杆,穿杆的后部自底板的前部向后穿过底板;通过上述设置加强底板的稳定性。
优选的,立柱、顶盖、底板和竹片均喷涂有保护漆层。
优选的,还包括套环,套环套设于立柱的顶部;通过上述设置对立柱的顶部进行保护。
优选的,还包括加强杆,加强杆固定设置于顶架的顶部;通过上述设置对提高顶架的强度。
优选的,还包括斜杆,斜杆固定设置于连接管的中部,斜杆的顶部与顶盖的中部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竹料搭建竹子建筑结构时,通过插头、连接头和连接管将建筑主体分为三部分,从而可进行灵活组装,安装简单便捷,在其中一部分出现问题时,可进行灵活更换,维修方便快捷,同时通过底柱和底板使主体脱离地面,防湿防潮效果较好,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漆层与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1、底座;2、底柱;3、托架;4、底板;5、立柱;6、顶架;7、固定座;8、插头;9、连接头;10、顶盖;11、连接管;12、加强架;13、立杆;14、围杆;15、支柱;16、纵杆;17、凹槽;18、竹片;19、穿杆;20、保护漆层;21、套环;22、加强杆;23、斜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实施例1
一种竹子建筑结构,包括底座1、底柱2、托架3、底板4、立柱5、顶架6、固定座7、插头8、连接头9、顶盖10、连接管11、加强架12、立杆13和围杆14,底柱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托架3固定设置于底柱2的顶部,托架3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槽,底板4通过定位槽与托架3固定,立柱5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立柱5的顶部设置有插槽,顶架6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7,插头8固定设置于固定座7的底部,插头8的底部自立柱5的顶部插入插槽内,连接头9固定设置于顶架6的顶部,顶盖10位于顶架6的上方,连接管11固定设置于顶盖10的底部,连接头9的顶部自连接管11的底部插入连接管11内,加强架12固定设置于顶盖10的内端中部,立杆13固定设置于加强架12的顶部,立杆13的顶部与顶盖10的顶部下端固定连接,围杆14围绕固定于立柱5的上部,支柱15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纵杆16固定设置于支柱15的顶部,纵杆16的顶部与底板4的底部固定,凹槽17设置于底板4的顶部,竹片18铺设于凹槽17内,立柱5、顶盖10、底板4和竹片18均喷涂有保护漆层20;在使用竹料搭建竹子建筑结构时,通过插头8、连接头9和连接管11将建筑主体分为三部分,从而可进行灵活组装,安装简单便捷,在其中一部分出现问题时,可进行灵活更换,维修方便快捷,同时通过底柱2和底板4使主体脱离地面,防湿防潮效果较好,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通过保护漆层20提高竹料的实用效果,铺设的竹片18提高底板4的平整性,加强踩踏的舒适性.
实施例2
一种竹子建筑结构,包括底座1、底柱2、托架3、底板4、立柱5、顶架6、固定座7、插头8、连接头9、顶盖10、连接管11、加强架12、立杆13和围杆14,底柱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托架3固定设置于底柱2的顶部,托架3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槽,底板4通过定位槽与托架3固定,立柱5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立柱5的顶部设置有插槽,顶架6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7,插头8固定设置于固定座7的底部,插头8的底部自立柱5的顶部插入插槽内,连接头9固定设置于顶架6的顶部,顶盖10位于顶架6的上方,连接管11固定设置于顶盖10的底部,连接头9的顶部自连接管11的底部插入连接管11内,加强架12固定设置于顶盖10的内端中部,立杆13固定设置于加强架12的顶部,立杆13的顶部与顶盖10的顶部下端固定连接,围杆14围绕固定于立柱5的上部,穿杆19的后部自底板4的前部向后穿过底板4,套环21套设于立柱5的顶部,加强杆22固定设置于顶架6的顶部,斜杆23固定设置于连接管11的中部,斜杆23的顶部与顶盖10的中部固定连接;在组装竹子建筑时,通过套环21保持立柱5的强度,防止其上部裂开,通过穿杆19、加强杆22和斜杆23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竹子建筑结构,其在使用竹料搭建竹子建筑结构时,通过插头8、连接头9和连接管11将建筑主体分为三部分,从而可进行灵活组装,安装简单便捷,在其中一部分出现问题时,可进行灵活更换,维修方便快捷,同时通过底柱2和底板4使主体脱离地面,防湿防潮效果较好,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竹子建筑结构,其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竹子建筑结构的竹片为市面上采购,本行业内技术人员只需按照其附带的使用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即可,而无需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付出创造性劳动。
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竹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柱(2)、托架(3)、底板(4)、立柱(5)、顶架(6)、固定座(7)、插头(8)、连接头(9)、顶盖(10)、连接管(11)、加强架(12)、立杆(13)和围杆(14),底柱(2)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托架(3)固定设置于底柱(2)的顶部,托架(3)的顶部设置有定位槽,底板(4)通过定位槽与托架(3)固定,立柱(5)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立柱(5)的顶部设置有插槽,顶架(6)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座(7),插头(8)固定设置于固定座(7)的底部,插头(8)的底部自立柱(5)的顶部插入插槽内,连接头(9)固定设置于顶架(6)的顶部,顶盖(10)位于顶架(6)的上方,连接管(11)固定设置于顶盖(10)的底部,连接头(9)的顶部自连接管(11)的底部插入连接管(11)内,加强架(12)固定设置于顶盖(10)的内端中部,立杆(13)固定设置于加强架(12)的顶部,立杆(13)的顶部与顶盖(10)的顶部下端固定连接,围杆(14)围绕固定于立柱(5)的上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柱(15)和纵杆(16),支柱(15)固定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纵杆(16)固定设置于支柱(15)的顶部,纵杆(16)的顶部与底板(4)的底部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凹槽(17)和竹片(18),凹槽(17)设置于底板(4)的顶部,竹片(18)铺设于凹槽(17)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竹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穿杆(19),穿杆(19)的后部自底板(4)的前部向后穿过底板(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竹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立柱(5)、顶盖(10)、底板(4)和竹片(18)均喷涂有保护漆层(20)。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竹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环(21),套环(21)套设于立柱(5)的顶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竹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杆(22),加强杆(22)固定设置于顶架(6)的顶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竹子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斜杆(23),斜杆(23)固定设置于连接管(11)的中部,斜杆(23)的顶部与顶盖(10)的中部固定连接。
CN202122337677.2U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竹子建筑结构 Active CN2155943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7677.2U CN215594364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竹子建筑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7677.2U CN215594364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竹子建筑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94364U true CN215594364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70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37677.2U Active CN215594364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一种竹子建筑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943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77876A (en) T-pole support for fabric structure
CN212224832U (zh) 一种仿生树信号塔
CN215594364U (zh) 一种竹子建筑结构
CN213682495U (zh) 一种索膜结构体系中膜谷处连接构造
CN210828486U (zh) 一种膜结构景观凉亭
CN210856905U (zh) 一种基于观光塔楼桥塔结构的人行景观斜拉桥
CN203113895U (zh) 一种快插式多功能户外天蓬
US6945003B2 (en) Monumental, stainless-steel cross with I-beam and cable structure
CN212130120U (zh) 装配式蒙古包结构
CN201192010Y (zh) 一种室外花架
CN212689196U (zh) 一种单臂廊架
KR20100050993A (ko) 휴대용 간이 조립식 천막
CN201236524Y (zh) 折叠型篷房
CN219352557U (zh) 一种隔离柑橘木虱的简易网墙装置及其支撑立柱
CN218668774U (zh) 一种六边扭转型美化瞭望塔
CN211286807U (zh) 一种园林廊架总成
CN110259200A (zh) 一种伞状亭廊及集成模块式胶合木建筑
CN217580571U (zh) 一种双斜拱支单层索网组合结构
CN212295758U (zh) 一种新型蒙古包结构
CN211369660U (zh) 一种景观园林休息亭
CN202069295U (zh) 一种立体绿化棚架
CN217897474U (zh) 一种金字塔结构的充气帐篷
CN210316782U (zh) 一种新型防静电帐篷
CN218028141U (zh) 用于独立空间构架体系的平台单体的底板构造
CN218028140U (zh) 一种带有独立空间构架体系的建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3

Address after: 230000, Room 301, Building 52, Haizhou Jingxiu Family, Shicheng Community Committee, Longg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ohai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ng Kai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610041 No. 866, north section of Tianfu Avenue,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Dong Yanmen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8

Address after: 230000, Building A, Xindi City Plaza, Intersection of Linquan Road and Quanjiao Road, Changhuai Street, Yaohai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1106

Patentee after: Anhui Yife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30000, Room 301, Building 52, Haizhou Jingxiu Family, Shicheng Community Committee, Longga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Yaohai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ng Kai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