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85203U -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85203U
CN215585203U CN202122150626.9U CN202122150626U CN215585203U CN 215585203 U CN215585203 U CN 215585203U CN 202122150626 U CN202122150626 U CN 202122150626U CN 215585203 U CN215585203 U CN 215585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tube
liquid outlet
thoracic drainage
outlet pipeline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506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利琼
史晓庆
王晶
鲁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Provincial Hospital for Women and Children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Provincial Hospital for Women and Childr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Provincial Hospital for Women and Children filed Critical Sichuan Provincial Hospital for Women and Children
Priority to CN2021221506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85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85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852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胸腔引流管本体,胸腔引流管本体上具有可相对滑动的管夹,且胸腔引流管本体的出口端安装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包括阀体、阀芯和驱动阀芯转动的手柄,阀体包括主阀体、进液管道、出液管道一和出液管道二,进液管道、出液管道一和出液管道二沿主阀体圆周方向呈T型排布,且出液管道一的出口端和出液管道二的出口端均盖设有帽盖,所述阀芯安装在主阀体内,且阀芯上开设有T型通道。本实用新型可最大程度保证无菌,避免逆向感染,使医务人员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另外携带其他物品,操作方便,降低成本,节省工作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胸腔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胸腔引流管在使用过程中,因病情程度不同,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长短不一,且在胸腔引流管留置过程中还常需要留取标本。目前临床取标本的方式一般用止血钳夹闭胸腔引流管的近心端,用无菌手套保护胸腔引流管的端口连接处,当留取所需标本后再对胸腔引流管的端口连接处消毒重新固定,此种方式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需反复断开胸腔引流管的端口连接处,不仅使胸腔引流管的端口连接处极易造成逆向污染,增加感染风险,且会增加胸腔引流管滑脱的风险;
2、在临床使用胸腔引流管时,引流瓶的更换时间大多在48小时,在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过程中,现大多数医务工作者会携带至少2把止血钳,分别在不同方向夹闭胸腔引流管两端,操作繁琐,若操作不当还极易导致空气进入患者胸腔,使患者病情加重;
3、在搬动病人过程中,为避免因胸腔引流管的端口连接处不慎滑脱而造成空气进入患者体内影响患者病情,现临床工作中的护士大多采取反折胸腔引流管,然后用胶布固定反折处,或者直接用止血钳夹闭胸腔引流管。若通过反折胸腔引流管后对用胶布固定反折处,不仅会导致胸腔引流管可活动长度变短,易牵拉滑脱,且浪费成本,增加操作时间;若直接用止血钳夹闭,由于止血钳本身重量较大,若固定不畅则极易导致胸腔引流管从患者体内滑脱。
基于胸腔引流管上述缺陷,目前急需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可最大程度保证无菌,避免逆向感染,使医务人员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另外携带其他物品,操作方便,降低成本,节省工作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可最大程度保证无菌,避免逆向感染,使医务人员操作过程中不需要另外携带其他物品,操作方便,降低成本,节省工作时间。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胸腔引流管本体,胸腔引流管本体上具有可相对滑动的管夹,且胸腔引流管本体的出口端安装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包括阀体、阀芯和驱动阀芯转动的手柄,阀体包括主阀体、进液管道、出液管道一和出液管道二,进液管道、出液管道一和出液管道二沿主阀体圆周方向呈T型排布,且出液管道一的出口端和出液管道二的出口端均盖设有帽盖,所述阀芯安装在主阀体内,且阀芯上开设有T型通道。
优选的,所述出液管道一的出口端和出液管道二的出口端均设有外螺纹,且帽盖上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优选的,所述帽盖内部还具有与封堵出液管道一的出口端或出液管道二的出口端的锥形堵头。
优选的,所述帽盖外壁上还具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主阀体为圆柱形,且主阀体上端呈敞开状,阀芯上端具有封盖,封盖盖设在主阀体上端。
优选的,所述主阀体上端或阀芯上端还嵌装有至少一个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手柄上具有与T型通道排布一致的T型把手。
优选的,所述管夹包括支撑柱、设置于支撑柱两侧的弹性臂和弯曲臂,所述弹性臂和弯曲臂上均设有用于锁紧胸腔引流管本体的凸起部,且弯曲臂上开设有倒扣,弹性臂的自由端卡接在倒扣内,所述支撑柱和弯曲臂上还设有供胸腔引流管本体穿过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和弯曲臂上还开设有与通孔连通的侧口。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呈C型,且弹性臂和弯曲臂上均设有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正常使用时,通过手柄转动阀芯,使出液管道一呈正常打开状态即可;当需要留取标本时,可直接通过手柄转动阀芯,使出液管道一与出液管道二被关闭,使胸腔内的液体被存留在胸腔引流管本体内,当需要将胸腔引流管本体内的液体排出到标本容器内时,采用管夹对胸腔引流管本体的近心端夹持,使管夹对胸腔引流管本体的近心端截断,取下出液管道二上的帽盖,将标本容器接入到出液管道二上,使存留在胸腔引流管本体内的液体直接排入到标本容器内;当需要更换引流瓶时,可直接通过手柄转动阀芯,使出液管道一与出液管道二被关闭,取下出液管道二上的帽盖,将待更换的引流瓶接入到出液管道二上,最后,通过手柄转动阀芯,使胸腔引流管本体与出液管道二连通,将出液管道一上的引流瓶取下即可。
本实用新型在留取标本或更换引流瓶之前,由于出液管道二始终处于密封状态,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了无菌,避免留取标本或更换引流瓶造成逆向感染;同时,由于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快速,有效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空气进入病人体内使病人病情变化,且整个操作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其他物品,使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管夹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三通阀的横剖示意图;
图4是三通阀的纵剖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
1、胸腔引流管本体,2、管夹,3、三通阀;
200、支撑柱,201、弹性臂,202、弯曲臂,203、凸起部,204、倒扣,205、通孔,206、侧口;
300、主阀体、301、进液管道,302、出液管道一,303、出液管道二,304、阀芯,305、手柄,306、帽盖,307、T型通道,308、锥形堵头,309、封盖,310、密封圈,311、T型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胸腔引流管本体1,胸腔引流管本体1上具有可相对滑动的管夹2,管夹2主要是通过对胸腔引流管本体1夹持使胸腔引流管本体1内部通道截断,一方面使外部空气不能通过胸腔引流管本体1进入患者体内,另一方面使患者体内的气体或液体不能通过胸腔引流管本体1排出。
所述胸腔引流管本体1的出口端安装有三通阀3,三通阀3包括阀体、阀芯304和驱动阀芯304转动的手柄305,其中,阀体包括主阀体300、进液管道301、出液管道一302和出液管道二303,主阀体300、进液管道301、出液管道一302和出液管道二303共同连通,主阀体300用于安装阀芯304,进液管道301用于与胸腔引流管的出口端连接,出液管道一302和出液管道二303主要用于将气体或液体排出,且进液管道301、出液管道一302和出液管道二303绕主阀体300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布,具体的,进液管道301、出液管道一302和出液管道二303呈T型排布,且出液管道一302的出口端和出液管道二303的出口端均盖设有帽盖306,当出液管道一302和出液管道二303在未连接引流瓶时,出液管道一302和出液管道二303均通过帽盖306封闭,有效防止出液管道一302和出液管道二303的出口端因裸露而被污染,最大程度的保证了出液管道一302和出液管道二303的出口端无菌,避免留取标本或更换引流瓶造成逆向感染。
所述阀芯304安装在主阀体300内,且阀芯304上开设有TT型通道307,TT型通道307的三端分别与进液管道301、出液管道一302、出液管道二303对应,当TT型通道307的三端分别与进液管道301、出液管道一302、出液管道二303对应时,进液管道301、出液管道一302、出液管道二303共同连通,当TT型通道307的其中两端与进液管道301、出液管道一302、出液管道二303中其中两个,则进液管道301、出液管道一302、出液管道其中两个连通。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胸腔引流管本体1的近心端植入患者体内后,当正常使用时,通过手柄305转动阀芯304,使出液管道一302呈正常打开状态即可;当需要留取标本时,可直接通过手柄305转动阀芯304,使出液管道一302与出液管道二303被关闭,使胸腔内的液体被存留在胸腔引流管本体1内,当需要将胸腔引流管本体1内的液体排出到标本容器内时,采用管夹2对胸腔引流管本体1的近心端夹持,使管夹2对胸腔引流管本体1的近心端截断,取下出液管道二303上的帽盖306,将标本容器接入到出液管道二303上,使存留在胸腔引流管本体1内的液体直接排入到标本容器内;当需要更换引流瓶时,可直接通过手柄305转动阀芯304,使出液管道一302与出液管道二303被关闭,取下出液管道二303上的帽盖306,将待更换的引流瓶接入到出液管道二303上,最后,通过手柄305转动阀芯304,使胸腔引流管本体1与出液管道二303连通,将出液管道一302上的引流瓶取下即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液管道一302的出口端和出液管道二303的出口端均设有外螺纹,且帽盖306上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使帽盖306与出液管道一302的出口端或出液管道二303的出口端通过螺纹连接,使帽盖306盖设在出液管道一302的出口端或出液管道二303的出口端上后更加稳固;同时,通过将帽盖306取下后,引流瓶上的管道还可与出液管到一的出口端或出液管道二303的出口端螺纹连接,使连接更加稳固,有效防止管道滑脱。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帽盖306内部还具有与封堵出液管道一302的出口端或出液管道二303的出口端的锥形堵头308,锥形堵头308与帽盖306为一体结构,且锥形堵头308为橡胶材质,且锥形堵头308的最小直径小于封堵出液管道一302的出口端直径或出液管道二303的出口端直径,使帽盖306在对出液管道一302或出液管道二303盖设时,锥形堵头308能有效对出液管道一302或出液管道二303进行封堵,使出液管道一302或出液管道二303在通过帽盖306盖设时密封效果更好,有效避免外界空气进入到出液管道一302或出液管道二303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帽盖306外壁上还具有防滑纹,使帽盖306拧动时更加方便,使帽盖306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主阀体300为圆柱形,主阀体300上端呈敞开状,主阀体300下端呈封闭状,且阀芯304上端具有封盖309。此处,封盖309与阀芯304可以为一体结构,此时,封盖309上表面与阀芯304上表面平齐,封盖309密封盖309设在主阀体300上端,主阀体300内壁或阀芯304外壁上还嵌装有至少一个密封圈310,密封圈310位于阀芯304或主阀体300的上端,使阀芯304外壁与主阀体300内壁之间密封配合,在保证阀芯304正常转动的同时,有效防止患者体内的液体通过主阀体300与阀芯304之间的间隙产生泄露;此处,密封盖309还可直接套设在阀芯304的上端,此时,阀盖内壁与主阀体300外壁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且主阀体300内壁或阀芯304外壁上还嵌装有至少一个密封圈310,密封圈310位于阀芯304或主阀体300的上端,使阀芯304外壁与主阀体300内壁之间密封配合,在保证阀芯304正常转动的同时,有效防止患者体内的液体通过主阀体300与阀芯304之间的间隙产生泄露。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手柄305上具有与TT型通道307排布一致的TT型把手311,使医护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可通过查看TT型把手311得知进液管道301、出液管道一302、出液管道二303之间的连通关系,使医护人员在操作时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所述管夹2包括支撑柱200、设置于支撑柱200两侧的弹性臂201和弯曲臂202,支撑柱200、弹性臂201和弯曲臂202呈一体注塑成型,且支撑柱200、弹性臂201和弯曲臂202形成形状类似一端呈敞开的矩形或椭圆形;所述弹性臂201和弯曲臂202上均设有用于锁紧胸腔引流管本体1的凸起部203,两个凸起部203呈错位排布,且两个凸起部203在靠近时,两个凸起部203对胸腔引流管本体1挤压弯折,使胸腔引流管的内部通道被截断,不仅能使外界空气不能通过胸腔引流管本体1进入患者体内,且使患者体内的液体不能通过胸腔引流管本体1流出;同时,弯曲臂202上开设有倒扣204,弹性臂201的自由端可卡接在倒扣204内,且当弹性臂201的自由端卡接在倒扣204内时,胸腔引流管本体1内的内部通道被截断,当弹性臂201的自由端未卡接在倒扣204内时,胸腔引流管本体1内的内部通道呈打开状态,此处,胸腔引流管本体1的自由端即为胸腔引流管本体1远离支撑柱200的一端。所述支撑柱200和弯曲臂202上还设有供胸腔引流管本体1穿过的通孔205,当两个凸起部203共同对胸腔引流管本体1锁紧时,两个通孔205的位置分别与靠近两个通孔205的位置错位,使胸腔引流管本体1的锁紧效果更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柱200和弯曲臂202上还开设有与通孔205连通的侧口206,侧口206的大小不小于胸腔引流管本体1在压扁状态下的厚度,使胸腔引流管本体1需要配合管夹2使用时,管夹2可通过侧口206卡设在胸腔引流管本体1上,且在胸腔引流管本体1使用完毕后,管夹2可通过侧孔从胸腔引流管本体1上取下,使管夹2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柱呈C型,使弯曲臂202和弹性臂201的弹性更好;同时,弹性臂201和弯曲臂202上均设有防滑纹,使弹性臂201的自由端需卡接在倒扣204内时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胸腔引流管本体1的近心端植入患者体内后,通过管夹2上的侧口206,使管夹2卡装在胸腔引流管本体1的近心端。当正常使用时,通过手柄305转动阀芯304,使出液管道一302呈正常打开状态即可;当需要留取标本时,可直接通过手柄305转动阀芯304,使出液管道一302与出液管道二303被关闭,使胸腔内的液体被存留在胸腔引流管本体1内,当需要将胸腔引流管本体1内的液体排出到标本容器内时,将管夹2上的弯曲臂202的自由端卡接在倒扣204内,使管夹2对胸腔引流管本体1的近心端夹持,使管夹2对胸腔引流管本体1的近心端截断,取下出液管道二303上的帽盖306,将标本容器接入到出液管道二303上,使存留在胸腔引流管本体1内的液体直接排入到标本容器内;当需要更换引流瓶时,可直接通过手柄305转动阀芯304,使出液管道一302与出液管道二303被关闭,取下出液管道二303上的帽盖306,将待更换的引流瓶接入到出液管道二303上,最后,通过手柄305转动阀芯304,使胸腔引流管本体1与出液管道二303连通,将出液管道一302上的引流瓶取下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胸腔引流管本体(1),胸腔引流管本体(1)上具有可相对滑动的管夹(2),且胸腔引流管本体(1)的出口端安装有三通阀(3);所述三通阀(3)包括阀体、阀芯(304)和驱动阀芯(304)转动的手柄(305),阀体包括主阀体(300)、进液管道(301)、出液管道一(302)和出液管道二(303),进液管道(301)、出液管道一(302)和出液管道二(303)沿主阀体(300)圆周方向呈T型排布,且出液管道一(302)的出口端和出液管道二(303)的出口端均盖设有帽盖(306),所述阀芯(304)安装在主阀体(300)内,且阀芯(304)上开设有T型通道(道3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管道一(302)的出口端和出液管道二(303)的出口端均设有外螺纹,且帽盖(306)上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306)内部还具有与封堵出液管道一(302)的出口端或出液管道二(303)的出口端的锥形堵头(308)。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306)外壁上还具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体(300)为圆柱形,且主阀体(300)上端呈敞开状,阀芯(304)上端具有封盖(309),封盖(309)盖设在主阀体(300)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体(300)上端或阀芯(304)上端还嵌装有至少一个密封圈(3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05)上具有与T型通道(道307)排布一致的T型把手(3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2)包括支撑柱(200)、设置于支撑柱(200)两侧的弹性臂(201)和弯曲臂(202),所述弹性臂(201)和弯曲臂(202)上均设有用于锁紧胸腔引流管本体(1)的凸起部(203),且弯曲臂(202)上开设有倒扣(204),弹性臂(201)的自由端卡接在倒扣(204)内,所述支撑柱(200)和弯曲臂(202)上还设有供胸腔引流管本体(1)穿过的通孔(20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00)和弯曲臂(202)上还开设有与通孔(205)连通的侧口(206)。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00)呈C型,且弹性臂(201)和弯曲臂(202)上均设有防滑纹。
CN202122150626.9U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Active CN215585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0626.9U CN215585203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0626.9U CN215585203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85203U true CN215585203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84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50626.9U Active CN215585203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852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23450A1 (en) Respiratory suction catheter apparatus configured for releasable attachment with an artificial airway structure
CN215585203U (zh)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
CN209864864U (zh) 一种防滑脱盆腔引流管
CN219896716U (zh) 一种带有留取通道的腹腔引流管
CN206792805U (zh) 一种多功能引流管连接装置
CN205360239U (zh) 一种安全型引流管连接装置
CN206642140U (zh) 多功能负压引流器
CN218247980U (zh) 一种新型的粪便引流袋
CN209951882U (zh) 一种带旋转接头的引流袋
CN214969694U (zh) 防返流过滤型胆汁引流袋
CN206214482U (zh) 引流袋组件
CN218305673U (zh) 一种心胸外科临床用闭式引流装置
CN213432069U (zh) 一种重症医学临床用引流装置
CN211724386U (zh) 一种胸管连接管
CN210228741U (zh) 一种负压引流装置
CN217854047U (zh) 一种多路径输液延长管
CN210992594U (zh) 一种床旁负压连接接头
CN217015042U (zh) 一种防掉落的导尿管专用封堵装置
CN213076781U (zh) 一种脊柱外科用负压引流装置
CN219878798U (zh) 一种可预防拔管的引流装置
CN214633180U (zh) 一种便捷式导尿管
CN215134254U (zh) 肝胆外科用引流管组件
CN219896550U (zh) 一种可拆卸防反流的引流装置
CN212914035U (zh) 胸腔或腹腔引流装置及引流包
CN217960820U (zh) 一次性引流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