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84623U - 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84623U
CN215584623U CN202121363018.XU CN202121363018U CN215584623U CN 215584623 U CN215584623 U CN 215584623U CN 202121363018 U CN202121363018 U CN 202121363018U CN 215584623 U CN215584623 U CN 2155846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d
screw
sliding
positioning plate
frame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6301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亚亚
虞春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Beilun Zongrui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Beilun Zongrui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Beilun Zongrui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Ningbo Beilun Zongrui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136301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846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846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846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它包括床架,床架内设有前后对置的前后位翻转机构,前后位翻转机构包括与床架的左右内缘转动连接的基座,基座可进行前后位转动,基座上设有左右对置的外部骨架,外部骨架的前后内壁间转动连接的内部骨架,内部骨架可进行左右位转动,内部骨架的上端连接有床板,床架上设有标尺,标尺上刻制有角度,靠近标尺的基座和内部骨架上相对标尺设有带通槽的量板,量板通过通槽套装于标尺外。本技术方案的病床具有能够进行多向翻转的床板,且床板转动时能够使医护人员、家属准确地确定转动角度的病床。

Description

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讲的是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
背景技术
医用病床也称为医用床、医疗床、护理床等,供病人住院时使用,基于不同病患者伤口位置的差异,为了防止压迫伤口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出现,床上的不同病患者被要求保持不同的体位,同时防止病患者因长期保持单一固定姿势造成压疮的问题,病床上的病患者需要不时的进行体位调节,对此,传统的病床常配备有角度调节的功能,医护人员、家属等可以直接通过床尾摇杆调节病床背板的角度及高度,实现不同病患者体位调节的目的,同时避免产生压疮,保证病床上患者的舒适感。
根据病情的差异,对病患者的体位均有严格的要求,然而传统的病床均无法精确的确定背板的转动角度,使得医护人员在执行转动操作的过程中没有量化标准,只能完全凭借主观的经验进行判断,因此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引发相关并发症。
对此,出现了一种应用于医用病床上的装置,如公开号为CN205359844U,专利名称为“可显示病床床板角度和高度的装置”的中国专利,其记载了包括床架,安装在床架上的固定床板、沿着床架升降的活动床板,在固定床板和活动床板的连接处的床架上安装有角度和高度指示仪,角度和高度指示仪由横板、固定在横板上的中部镂空的半圆环组成,横板水平固定在床架的外侧,半圆环上刻有角度和活动床板床头对应的高度,该装置可使医护人员在转动摇杆时直观的观察到病床背板的转动角度,但该装置还存在着与传统病床一致的问题,即背板仅限于前后方位的转动,对于如进行脊柱手术的病患者,在术后为防止出现脑脊液漏,需要保持头低足高的体位,故只能通过在病患者的下肢部位铺设外物的方式来抬高下肢,同时,病床的床板仅背板部分能够实现转动,因而对于其他要求保持侧卧体位的患者,也仅能通过在侧方铺垫外物来保持侧卧体位,上述的问题不仅加重了医护人员以及病患者家属的负担,同时,所铺设的外物高度仍然仅能通过肉眼观察和经验判断来确定,故仍会对此类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情况,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病床床板仅背板部分能够进行前后位转动,导致无法满足需要保持头低足高病患者以及需要侧卧病患者的使用需求,且背板转动时无法确定具体转动角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能够进行多向翻转的床板,且床板转动时能够使医护人员、家属准确地确定转动角度的病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它包括床架,床架内设有前后对置的前后位翻转机构,前后位翻转机构包括与床架的左右内缘转动连接的基座,基座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设有第一滑块,床架上开设有与第一滑槽相对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设有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间同时转动连接有第一抬升杆,基座上设有左右对置的外部骨架,外部骨架的前后内壁间转动连接的内部骨架,内部骨架的上端穿过外部骨架向外延伸并连接有床板,外部骨架和内部骨架的相对侧分别开设有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第三滑槽和第四滑槽内分别设有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间同时转动连接有第二抬升杆,床架的前侧和/或后侧,以及左侧和/或右侧均设有标尺,标尺上刻制有角度,靠近标尺的基座和内部骨架上相对标尺设有量板,量板内开设有通槽,量板通过通槽套装于标尺外。
作为优选的是,任一第二滑块和床架上分设有相对的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第一定位板上开设有第一沉孔,第二定位板上开设有与第一沉孔相对的第一螺孔,第一螺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第一螺杆的顶端插装于第一沉孔中。
作为优选的是,位于同侧的任一第三滑块和外部骨架上分设有第三定位板和第四定位板,第四定位板上开设有第二螺孔,第三定位板上开设有与第二螺孔相对的第二沉孔,第二螺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第二螺杆的顶端插装于第二沉孔中。
作为优选的是,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底端分别设有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的内径大于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内径。
作为优选的是,第一轮盘和第二轮盘上均开设有多个防滑槽。
作为优选的是,标尺同时设置于床架的前侧、后侧、左侧以及右侧。
作为优选的是,床架上设有透明罩体,透明罩体的一端开口并插装于标尺和量板外。
作为优选的是,床架的外缘转动连接有护栏,且护栏和床架间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
作为优选的是,护栏上扣接有置物架。
作为优选的是,床板的上端面铺设有海绵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技术方案中可通过滑动床架1的第二滑槽内的第二滑块来带动第一抬升杆转动,第一抬升杆转动时带动第二滑块移动,随着第一抬升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的变化,最终带动基座相向或相背转动,实现床板的前后位转动,从而满足需要保持头低足高体位的病患者需求的问题,同时,通过滑动第三滑槽中的第三滑块带动第二抬升杆转动,第二抬升杆另一端带动第四滑块移动,随着第二抬升杆与水平面间的夹角的变化,从而最终带动同一基座上的两内部骨架相向或相背转动,满足要求保持侧卧体位的患者的卧床使用,极大地增加了本技术方案的应用范围;
基座、内部骨架带动床板前后转动或左右转动时,同步带动量板同步转动,量板转动时其下端面与标尺上刻度的交线即为当前床板的转动角度,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家属快速准确地确定转动角度,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通过肉眼观察和经验判断来确定床板的转动角度,防止对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病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病床对床架和护栏进行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病床对床架、护栏及前后位翻转机构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病床对一侧的护栏进行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病床的正视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病床标尺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1、床架;101、第二滑槽;102、第二定位板;102a、第一螺孔;2、基座;201、第一滑槽;3、第一滑块;4、第二滑块;401、第一定位板;401a、第一沉孔;5、第一抬升杆;6、外部骨架;601、第三滑槽;602、第四定位板;602a、第二螺孔;7、内部骨架;701、第四滑槽;8、床板;9、第三滑块;901、第三定位板;901a、第二沉孔;10、第四滑块;11、第二抬升杆;12、标尺;13、量板;14、第一螺杆;1401、第一轮盘;15、第二螺杆;1501、第二轮盘;16、护栏;17、置物架;18、海绵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该方位是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它包括床架1,床架1内设有前后对置的前后位翻转机构,前后位翻转机构包括与床架1的左右内缘转动连接的基座2,两基座2可以进行前-后方向的相对或向背转动,基座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01,第一滑槽201内设有第一滑块3,第一滑块3可沿第一滑槽201的走向移动,床架1上开设有与第一滑槽201相对的第二滑槽101,第二滑槽101内设有第二滑块4,相应的,第二滑块4可沿所在的第二滑槽101走向移动,同侧的第一滑块3和第二滑块4间同时转动连接有第一抬升杆5,通过滑动第一滑块3或第二滑块4可带动第一抬升杆5转动,由于床架1位置通常保持固定,而基座2可进行转动,故在使用时,通过滑动床架1的第二滑槽101内的第二滑块4来带动第一抬升杆5与其相连的一端移动,并同时绕与第二滑块4的连接位转动,第一抬升杆5另一端带动第一滑块3同步移动和转动,随着第一抬升杆5与水平面间的夹角的变化,从而最终带动基座2相向或相背转动,基座2上设有左右对置的外部骨架6,外部骨架6 的前后内壁间转动连接的内部骨架7,内部骨架7的上端穿过外部骨架6向外延伸并连接有床板8,当基座2转动时,可实现与各自上方的内部骨架7相连的床板8转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病床的床板8部分仅背板能够实现转动,无法满足需要保持头低足高体位的病患者需求的问题,本技术方案中两基座2上的床板8可均可随基座2进行转动,从而能够根据此类病患者的体位要求,任意调节转动角度,同时避免产生压疮,保证病床上患者的舒适感;
如图3所示,其中,外部骨架6和内部骨架7的相对侧分别开设有第三滑槽601和第四滑槽701,第三滑槽601和第四滑槽701内分别设有第三滑块9和第四滑块10,第三滑块9和第四滑块10间同时转动连接有第二抬升杆11,与第一滑槽201、第一滑块3、第二滑槽101、第二滑块4以及第一抬升杆5一致的是,在使用时,通过滑动第三滑槽601中的第三滑块9 带动第二抬升杆11与其相连的一端移动,并同时绕与第三滑块9的连接位转动,第二抬升杆11的另一端带动第四滑块10同步移动和转动,随着第二抬升杆11与水平面间的夹角的变化,从而最终带动同一基座2上的两内部骨架7相向或相背转动,从而满足要求保持侧卧体位的患者的卧床使用,极大地增加了本技术方案的应用范围;
如图5和图6所示,其中,床架1的前侧和/或后侧,以及左侧和/右侧均设有标尺12,标尺12上刻制有角度,靠近标尺12的基座2和内部骨架7上相对标尺12设有量板13,量板13内开设有通槽,量板13通过通槽套装于标尺12外,当基座2、内部骨架7带动床板8 前后转动或左右转动时,位于标尺12上的量板13同步转动,量板13转动时其下端面与标尺 12上刻度的交线即为当前床板8的转动角度,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家属快速准确地确定转动角度,从而避免现有技术中通过肉眼观察和经验判断来确定床板8的转动角度,防止对病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如图1至图5所示,进一步的,任一第二滑块4和床架1上分设有相对的第一定位板401 和第二定位板102,第一定位板401上开设有第一沉孔401a,第二定位板102上开设有与第一沉孔401a相对的第一螺孔102a,第一螺孔102a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14,第一螺杆14的一端插装于第一沉孔401a中。
如图3所示,进一步的,位于同侧的任一第三滑块9和外部骨架6上分设有第三定位板 901和第四定位板602,第四定位板602上开设有第二螺孔602a,第三定位板9上开设有与第二螺孔602a相对的第二沉孔901a,第二螺孔602a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15,第二螺杆 15的一端插装于第二沉孔602a中。
通过以上设置,只需通过转动第一螺杆14和第二螺杆15即可便于医护人员、家属能够快速且省力的转动床板8,具体的,正向转动第一螺杆14和/或第二螺杆15时,第一螺杆14/ 第二螺杆15向前推进,从而带动与第一定位板401连接的第二滑块4向前移动,并通过上述运行方式带动基座2转动,同样的,带动与第三定位板901连接的第三滑块9向前移动,并通过上述运行方式带动内部骨架7转动,反向转动第一螺杆14和/或第二螺杆15时,第一螺杆14/第二螺杆15回位,受到基座2/内部骨架7的重力作用,带动第一抬升杆5和第二抬升杆11下压,并带动第一滑块3、第二滑块4、第三滑块9、第四滑块10同步回位,且在回位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与第一螺杆14、第二螺杆15端部相抵的状态,从而使床板8保持缓慢转动。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床架1的外缘转动连接有护栏16,且护栏16和床架1间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通过上述设置便于对病患者进行转运,通过将螺纹紧固件取下,来将护栏16放下,即可保证病患者能够轻松地被转运至病床上,且在护栏16立起时,限制病床上病患者的活动范围。
实施例2: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其中一种优化设计,第一螺杆14和第二螺杆15的底端分别设有第一轮盘1401和第二轮盘150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轮盘1401和第二轮盘1501的体积大于第一螺杆14和第二螺杆15的体积,从而便于医护人员和家属握持,使得床板8的转动更为省力,通过转动第一轮盘1401和第二轮盘1501带动第一螺杆14和第二螺杆15转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其中一种优化设计,第一轮盘1401和第二轮盘 1501上均开设有多个防滑槽,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设置可防止转动时医护人员、家属手部打滑。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其中一种优化设计,标尺12同时设置于床架1 的前侧、后侧、左侧以及右侧上,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设置能够使得医护人员、家属在前、后左右等多个方位转动基座2和内部骨架7时,均能够清晰的观察到标尺12上的刻度。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其中一种优化设计,床架1上设有透明罩体,透明罩体的一端开口并插装于标尺12和量板13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设置防止量板 13随基座2、内部骨架7转动时对病床周围的人产生剐蹭。
需要提及的是,透明罩体未在说明书附图中示出。
实施例6:
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其中一种优化设计,护栏 16上扣接有置物架17,在本实施例中,置物架17的设置便于存放病患者或家属所经常需要使用的物品,极大地增加了本技术方案病床的功能性。
实施例6: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其中一种优化设计,床板8的上端面铺设有海绵层18,在本实施例中,海绵层18能够增加病人卧躺时的舒适感,且能够减少病患者出现压疮的风险。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床架(1),所述床架(1)内设有前后对置的前后位翻转机构,所述前后位翻转机构包括与床架(1)的左右内缘转动连接的基座(2),所述基座(2)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201),所述第一滑槽(201)内设有第一滑块(3),所述床架(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201)相对的第二滑槽(101),所述第二滑槽(101)内设有第二滑块(4),所述第一滑块(3)和所述第二滑块(4)间同时转动连接有第一抬升杆(5),所述基座(2)上设有左右对置的外部骨架(6),所述外部骨架(6)的前后内壁间转动连接的内部骨架(7),所述内部骨架(7)的上端穿过所述外部骨架(6)向外延伸并连接有床板(8),所述外部骨架(6)和所述内部骨架(7)的相对侧分别开设有第三滑槽(601)和第四滑槽(701),所述第三滑槽(601)和所述第四滑槽(701)内分别设有第三滑块(9)和第四滑块(10),所述第三滑块(9)和所述第四滑块(10)间同时转动连接有第二抬升杆(11),所述床架(1)的前侧和/或后侧,以及左侧和/或右侧均设有标尺(12),所述标尺(12)上刻制有角度,靠近所述标尺(12)的所述基座(2)和所述内部骨架(7)上相对所述标尺(12)设有量板(13),所述量板(13)内开设有通槽,所述量板(13)通过所述通槽套装于所述标尺(12)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第二滑块(4)和所述床架(1)上分设有相对的第一定位板(401)和第二定位板(102),所述第一定位板(401)上开设有第一沉孔(401a),所述第二定位板(10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沉孔(401a)相对的第一螺孔(102a),所述第一螺孔(102a)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14),所述第一螺杆(14)的顶端插装于所述第一沉孔(401a)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侧的任一第三滑块(9)和外部骨架(6)上分设有第三定位板(901)和第四定位板(602),所述第四定位板(602)上开设有第二螺孔(602a),所述第三定位板(90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螺孔(602a)相对的第二沉孔(901a),所述第二螺孔(602a)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15),所述第二螺杆(15)的顶端插装于所述第二沉孔(901a)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第一螺杆(14)和所述第二螺杆(15)的底端分别设有第一轮盘(1401)和第二轮盘(1502),所述第一轮盘(1401)和所述第二轮盘(150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螺杆(14)和所述第二螺杆(15)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盘(1401)和所述第二轮盘(1502)上均开设有多个防滑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尺(12)同时设置于所述床架(1)的前侧、后侧、左侧以及右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上设有透明罩体,所述透明罩体的一端开口并插装于所述标尺(12)和所述量板(13)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的外缘转动连接有护栏(16),且所述护栏(16)和所述床架(1)间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16)上扣接有置物架(1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8)的上端面铺设有海绵层(18)。
CN202121363018.XU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 Active CN2155846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3018.XU CN215584623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3018.XU CN215584623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84623U true CN215584623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75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63018.XU Active CN215584623U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846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84623U (zh) 一种多角度可调节的新型医用病床
CN210612229U (zh) 一种手术室麻醉护理装置
CN211485329U (zh) 一种便于产妇起身的妇产科护理床
CN112656600A (zh) 一种重症科监护装置
CN208447990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病床
CN212547537U (zh) 一种医患沟通急诊护理平台
CN205649612U (zh) 一种治疗车
CN205814308U (zh) 可移动可升降式血压计平台
CN2910167Y (zh) 医用床旁多功能监护柜
CN211674985U (zh) 一种具有靠垫角度体调节功能的医疗用护理床
CN213665775U (zh) 一种外科临床手术后护理医疗箱
CN211485361U (zh) 一种小儿重症检查护理辅助装置
CN210932398U (zh) 一种全科护理支撑架
CN203493843U (zh) 一种铝合金病床
CN203524127U (zh) 一种卧床病人专用餐桌
CN213098397U (zh) 一种病床专用的骨科托板
CN220256656U (zh) 一种可量身高体重的病床
CN217219399U (zh) 一种医院用医疗护理拼接担架
CN206167221U (zh) 一种带有护理桌的病床
CN206044919U (zh) 一种医疗检测床
CN112656601B (zh) 重症科用监护装置
CN211705468U (zh) 一种血液科输液装置
CN217186807U (zh) 一种带有调节角度的病房用病床
CN204501388U (zh) 卧床病人护理装置
CN203389045U (zh) 一种护理治疗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