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84527U - 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84527U
CN215584527U CN202122211067.8U CN202122211067U CN215584527U CN 215584527 U CN215584527 U CN 215584527U CN 202122211067 U CN202122211067 U CN 202122211067U CN 215584527 U CN215584527 U CN 2155845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upper arm
forearm
waist
fix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110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利娟
肖聪
李碧蓉
高志祥
刘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Hospital of Mianyang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Hospital of Miany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Hospital of Mianyang filed Critical Third Hospital of Mianyang
Priority to CN20212221106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845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845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845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其包括:前臂固定机构,包括前臂固定主体,前臂固定主体上设有用于固定前臂的前臂槽;上臂固定机构,包括上臂固定主体,上臂固定主体上设有用于固定上臂的上臂槽;腰部固定机构,包括腰部固定主体和连接于主体上的固定带,主体设有与腰部相适配的腰部槽;前臂固定主体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上臂固定主体的一端转动连接,上臂固定主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腰部固定主体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于人体手臂相适配的前臂槽、上臂槽和腰部槽用以增大人体与装置之间的契合度,提高用户使用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
背景技术
肩关节是最容易损伤的一部分,肩关节损伤治疗、康复过程中都需要通过固定来能好的得到恢复,常规的固定方法是采用石膏、绷带等方法,固定成型后,不能调整角度,且制作过程复杂,舒适性低、患者体验感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用于提高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包括:前臂固定机构,包括前臂固定主体,上述前臂固定主体上设有用于固定前臂的前臂槽;上臂固定机构,包括上臂固定主体,上述上臂固定主体上设有用于固定上臂的上臂槽;腰部固定机构,包括腰部固定主体和连接于上述主体上的固定带,上述主体设有与腰部相适配的腰部槽;上述前臂固定主体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上述上臂固定主体的一端转动连接,上述上臂固定主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上述腰部固定主体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于上述前臂固定主体外壁上的转动固定件、连接于上述上臂固定主体外壁上的转动配合件,上述转动配合件与上述转动固定件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腋部固定件,上述腋部固定件的一侧与上述腰部固定主体转动连接,上述腋部固定件的另一端与上述上臂固定主体转动连接,上述腋部固定件与上述腰部固定主体之间连接有调节伸缩杆。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上臂固定主体与上述腰部固定主体之间还设有活动支撑机构;上述活动支撑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上述腰部固定主体上的支撑件、对上述支撑件所在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件和设于上述上臂固定主体上与上述支撑件相适配的支撑配合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杆和滑块,上述腰部固定主体设有与上述滑块相适配的滑轨;上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杆,上述滑轨上相对设置有多组与上述限位杆相适配的第一限位通孔,上述滑块上设有与上述限位杆相适配的第二限位通孔;上述支撑配合部包括与上述支撑杆相适配的卡槽。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杆为棱柱。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带包括分别与上述腰部固定主体连接的腰带和肩带。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前臂固定主体与上述上臂固定主体均有柔性材质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前臂固定机构还包括用于调节上述前臂槽开口大小的第一调节机构,上述上臂固定机构还包括用于调节上述上臂槽开口大小的第二调节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多个眼孔和穿设于上述眼孔上的紧固带,多个上述眼孔相对设于上述前臂槽的两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使用舒适。前臂固定主体上的前臂槽为弧形槽,且该弧形槽的横切面积由靠近上臂固定主体的一侧向远离固定主体的一侧逐渐减小,对应于人体前臂从肘关节到腕关节逐渐变细,如此可增大前臂槽与用户前臂的接触面积,同理,上臂固定主体的上臂槽亦为弧形槽,且其横切面由靠近腰部固定主体到靠近前臂固定主体逐渐变小,当然,上臂槽横切面积最小处应略大于或等前臂槽横切面积最大处。如此,可提高使用的舒适性。
前臂固定主体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上述上臂固定主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此处适应肘关节,上臂固定主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上述腰部固定主体转动连接,此处则适应肩关节,如此,便于调整前臂及上臂的转动角度,提高装置使用的灵活性。
腰部固定机构包括腰部固定主体和连接于上述主体上的固定带,腰部固定主体上则设有与人体腰部相适配的腰部槽,腰部从侧面卡入腰部槽然后通过固定带将腰部固定主体固定在人体上。示例性的,为保证固定的可靠性,固定带可以包括肩部腰带和肩带,腰带环绕腰部进行固定,肩带则斜向上固定于用人体另一侧的肩上,由肩部承力,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滑轨的局部的示意图;
图5为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前臂固定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标:1-前臂固定机构;11-前臂固定主体;111-前臂槽;12-第一调节机构;121-眼孔;122-紧固带;2-上臂固定机构;21-上臂固定主体;211-上臂槽;3-腰部固定机构;31-腰部固定主体;311-腰部槽;32-固定带;4-第一连接件;41-转动固定件;42-转动配合件;5-第二连接件;51-腋部固定件;52-调节伸缩杆;6-活动支撑机构;61-支撑杆;62-滑块;621-第二限位通孔;63-滑轨;631-第一限位通孔;64-限位杆;65-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包括:前臂固定机构1,包括前臂固定主体11,上述前臂固定主体11上设有用于固定前臂的前臂槽111;上臂固定机构2,包括上臂固定主体21,上述上臂固定主体21上设有用于固定上臂的上臂槽211;腰部固定机构3,包括腰部固定主体31和连接于上述主体上的固定带32,上述主体设有与腰部相适配的腰部槽311;上述前臂固定主体11通过第一连接件4与上述上臂固定主体21的一端转动连接,上述上臂固定主体2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5与上述腰部固定主体31转动连接。
前臂固定主体11上的前臂槽111为弧形槽,且该弧形槽的横切面积由靠近上臂固定主体21的一侧向远离固定主体的一侧逐渐减小,对应于人体前臂从肘关节到腕关节逐渐变细,如此可增大前臂槽111与用户前臂的接触面积,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同理,上臂固定主体21的上臂槽211亦为弧形槽,且其横切面由靠近腰部固定主体31到靠近前臂固定主体11逐渐变小,当然,上臂槽211横切面积最小处应略大于或等前臂槽111横切面积最大处。
前臂固定主体11通过第一连接件4与上述上臂固定主体21的一端转动连接,上臂固定主体2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5与上述腰部固定主体31转动连接。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4与第二连接可采用同样的结构,其中第一连接件4和第二连接件5可以为合页。示例性的,第一连接件4包括转动固定件41和转动配合件42,优选的,转动固定件41和转动配合件42分别设于前臂固定主体11和上臂固定主体21的外壁上(如图1所示),转动固定件41可以为铆钉,转动配合件42则包括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上臂固定主体21连接、另一端则以转动固定件41为轴与转动固定件41转动连接,由于转动固定件41与转动配合件42均位于前臂槽111及上臂槽211外侧,因此在转动过程中不必但会夹到用户手臂,用户使用更加安全、舒适。
前臂固定主体11通过第一连接件4与上述上臂固定主体21的一端转动连接,此处适应肘关节,上臂固定主体2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5与上述腰部固定主体31转动连接,此处则适应肩关节,如此,便于调整前臂及上臂的转动角度,提高装置使用的灵活性。
腰部固定机构3包括腰部固定主体31和连接于上述主体上的固定带32,腰部固定主体31上则设有与人体腰部相适配的腰部槽311,腰部从侧面卡入腰部槽311然后通过固定带32将腰部固定主体31固定在人体上。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固定的可靠性,固定带32包括肩部腰带和肩带,腰带环绕腰部进行固定,肩带则斜向上固定于用人体另一侧的肩上,由肩部承力,保证连接的可靠性。
实施例2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连接件5包括腋部固定件51,上述腋部固定件51的一侧与上述腰部固定主体31转动连接,上述腋部固定件51的另一端与上述上臂固定主体21转动连接,上述腋部固定件51与上述腰部固定主体31之间连接有调节伸缩杆52。
示例性的,第二连接件5包括连接于上臂固定主体21与腰部固定主体31之间的腋部固定件51,腋部固定件51与人体腋下部分相适配,其一侧与腰部固定主体31转动连接,另一侧与上臂固定主体21转动连接。转动连接件可以为合页,在腋部固定件51与上述腰部固定主体31之间则连接有调节伸缩杆52,通过调节该调节伸缩杆52的长短可以改变腋部固定件51与腰部固定主体31连接处的转动角度。
实施例3
如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上臂固定主体21与上述腰部固定主体31之间还设有活动支撑机构6;
上述活动支撑机构6包括滑动连接于上述腰部固定主体31上的支撑件、对上述支撑件所在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件和设于上述上臂固定主体21上与上述支撑件相适配的支撑配合部,支撑件通过与支撑配合件相配合,可起到对上臂固定主体21的固定支撑作用。示例性的,上述支撑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杆61和滑块62,上述腰部固定主体31设有与上述滑块62相适配的滑轨63,滑轨63设于腰部固定主体31上靠近上臂固定主体21的一侧,滑块62能够沿滑轨63上下滑动;上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杆64,上述滑轨63的两个侧壁上相对设置有多组与上述限位杆64相适配的第一限位通孔631,两个侧壁上的限位通孔一一对应且等高,滑块62则位于滑轨63的两侧壁之间,上述滑块62上设有与上述限位杆64相适配的第二限位通孔621;固定滑块62时,则由限位杆64依次穿过滑轨63其中一侧的侧壁上的第一限位通孔631、第二限位通孔621和滑轨63另一侧上的第一限位通孔631,此时限位杆64则穿设在滑轨63上,滑块62及于滑块62连接的支撑杆61则被固定在限位杆64上。另外,上述支撑配合部包括与上述支撑杆61相适配的卡槽65。卡槽65可以为多个并等间距设置,其设置于上臂固定主体21靠近腰部固定主体31的一侧,支撑杆61远离滑块62的一侧则与卡槽65卡接。
优选的,上述限位杆64为棱柱,即对应的第一限位通孔631和第二限位通孔621的横切面也为对应的多边形,示例性的,若限位杆64为三棱柱则对应的第一限位通孔631和第二限位通孔621的横切面则为三角形,相较于圆柱和圆孔,棱形的限位杆64和对应的多边形的孔能够有效防止限位杆64发生转动,保证支撑件限位的可靠性。
实施例4
如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为保证用户的舒适性,上述前臂固定主体11与上述上臂固定主体21均有柔性材质制成。示例性的可以为皮革,或是在皮革之间包裹海绵或泡沫提高硬度。对于柔性材质制成的前臂固定主体11或上臂固定主体21而言,可设置用于调节前臂槽111或上臂槽211开口大小的调节机构。本实施例中,用于调节上述前臂槽111开口大小的为第一调节机构12,用于调节上述上臂槽211开口大小的为第二调节机构。示例性的,以第一调节机构12为例,第一调节机构12包括多个眼孔121和穿设于上述眼孔121上的紧固带122,多个上述眼孔121相对设于上述前臂槽111的两侧壁上。即用户将前臂卡入前臂槽111后,可通过调节紧固带122的松紧进而调节前臂槽111开口的大小,从而对前臂进行固定。第二调节机构的构成与第一调节机构12相似,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臂固定机构,包括前臂固定主体,所述前臂固定主体上设有用于固定前臂的前臂槽;
上臂固定机构,包括上臂固定主体,所述上臂固定主体上设有用于固定上臂的上臂槽;
腰部固定机构,包括腰部固定主体和连接于所述主体上的固定带,所述主体设有与腰部相适配的腰部槽;
所述前臂固定主体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上臂固定主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上臂固定主体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腰部固定主体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关节外展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于所述前臂固定主体外壁上的转动固定件、连接于所述上臂固定主体外壁上的转动配合件,所述转动配合件与所述转动固定件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关节外展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腋部固定件,所述腋部固定件的一侧与所述腰部固定主体转动连接,所述腋部固定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上臂固定主体转动连接,所述腋部固定件与所述腰部固定主体之间连接有调节伸缩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关节外展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臂固定主体与所述腰部固定主体之间还设有活动支撑机构;
所述活动支撑机构包括滑动连接于所述腰部固定主体上的支撑件、对所述支撑件所在位置进行限位的限位件和设于所述上臂固定主体上与所述支撑件相适配的支撑配合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肩关节外展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相互连接的支撑杆和滑块,所述腰部固定主体设有与所述滑块相适配的滑轨;
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杆,所述滑轨上相对设置有多组与所述限位杆相适配的第一限位通孔,所述滑块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杆相适配的第二限位通孔;
所述支撑配合部包括与所述支撑杆相适配的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肩关节外展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为棱柱。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关节外展支具,其特征在于,固定带包括分别与所述腰部固定主体连接的腰带和肩带。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肩关节外展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固定主体与所述上臂固定主体均有柔性材质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肩关节外展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臂固定机构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前臂槽开口大小的第一调节机构,所述上臂固定机构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上臂槽开口大小的第二调节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肩关节外展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多个眼孔和穿设于所述眼孔上的紧固带,多个所述眼孔相对设于所述前臂槽的两侧壁上。
CN202122211067.8U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 Active CN2155845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1067.8U CN215584527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11067.8U CN215584527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84527U true CN215584527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85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11067.8U Active CN215584527U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845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28019B2 (en) Hip orthosis, method for preventing the dislocation of a hip and use of a hip orthosis
US7618386B2 (en) Two-component compression collar clamp for arm or leg
US7244239B2 (en) Shoulder stabilizing restraint
US5385536A (en) Orthopedic brace for arm and shoulder
US20020183674A1 (en) Osteo-arthritis knee brace
US9572706B2 (en) Head support for operating tables
EP2931484A2 (en) Adaptive arm suppor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US10219933B2 (en) Pronation/supination orthosis and method
US20030009120A1 (en) Device for prevention of abnormal joint rotation
CN108670530B (zh) 一种医疗骨科病房用临床固定装置
CN215584527U (zh) 一种肩关节外展支具
US20030135141A1 (en) Orthesis for treatment of injuries to the acromioclavicula shoulder joint
US20030163069A1 (en) Arm sling
CN208785032U (zh) 医用替代约束指套
CN211131625U (zh) 一种用于精神病患者发病期的上臂约束装置
CN210785266U (zh) 一种外骨骼机器人腿部调节结构
CN113749907A (zh) 一种七自由度上肢助力外骨骼
CN108652821A (zh) 医用替代约束指套
US20100161078A1 (en) Simplified prosthetic device
CN213788079U (zh) 一种下肢固定靴
CN216962775U (zh) 一种运用于上肢动静脉内瘘术后专用固定器
CN219814450U (zh) 一种桡骨远端骨折固定装置
CN213883712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肩部固定装置
CN215425041U (zh) 用于配合克氏针的肱骨髁上骨折复位固定器
US20200323673A1 (en) Rotator cuff exercise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