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81199U - 配电信息传递设备 - Google Patents

配电信息传递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81199U
CN215581199U CN202121477054.9U CN202121477054U CN215581199U CN 215581199 U CN215581199 U CN 215581199U CN 202121477054 U CN202121477054 U CN 202121477054U CN 215581199 U CN215581199 U CN 215581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power distribu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7705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巍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Zhongli Shendu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hongli Shendu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hongli Shendu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hongli Shendun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7705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81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81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811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电信息传递设备,包括本体、通信模块和通信扩展装置;通信模块设置在本体上,通信模块用于本体与相邻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通信连接;通信扩展装置与本体可拆卸连接,通信扩展装置用于扩展本体与相邻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通信连接方式。解决现有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在进行通信时,通信方式单一,无法满足多样的使用需求。通过在本体上设置的通信模块,实现本体与相邻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保证满足基本的通信方式的需求,又能通过与本体可拆卸连接的通信扩展装置扩展本体与相邻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方式,提高配电信息传递设备的使用性能,适应多样的使用环境。

Description

配电信息传递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信息传递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配电行业的各类电气电子设备日益增多,特别是在配电室中、数字机房内和信号机房内,这一趋势尤为突出。电子设备一方面具备了精细化、智能化的特点,为电力设备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为了避免配电环境的负载受到雷电危害,现需要对对配电环境中的负载进行监控和保护,也即对配电环境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计算、储存和输送,其中作为终端、中集器等智能化的配电信息输送设备作为核心器件,起到重要作用。
现有的配电信息传输设备包括的互感器、终端、中集器和上位机等均可以作为数据传递的媒介,在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输设备在数据传递过程中,需要相互之间通信实现数据信息的传递。现有的配电信息传输设备的通信方式只能通过配电信息传递设备自设的通信方式与其上下级进行通信,在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输设备的通信方式相互不匹配时,无法实现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输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无法满足多样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解决了现有的上下级配电信息输送设备的信息传递过程中,通信方式单一,无法满足通信需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电信息传递设备,包括本体、通信模块和通信扩展装置;
所述通信模块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所述本体与相邻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通信扩展装置与所述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通信扩展装置用于扩展所述本体与相邻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通信连接方式。
可选的,所述通信模块至少包括光纤单元、485总线单元、CAN总线单元、规约通信协议单元和蓝牙通信单元中两种。
可选的,所述通信扩展装置至少包括4G/5G通信单元、电力载波通信单元和LoRa通信单元中一种。
可选的,所述通信扩展装置包括通信扩展盒体和信号收发线;
所述通信扩展盒体能够插入所述本体内,所述信号收发线设置在所述本体的外部。
可选的,所述通信扩展装置与所述本体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本体包括壳体和核心组件;
所述核心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敲落孔,所述通信拓展装置通过所述敲落孔与所述核心组件连接。
可选的,所述核心组件包括集成电路、连接器和线路板;
所述集成电路和连接器均连接在所述线路板上,且所述连接器用于连接所述通信扩展装置。
可选的,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能够插接在所述线路板上,所述连接器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口,所述连接器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通信扩展装置插接连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器的一端设置有双层插针组,所述双层插针组用于连接所述线路板和所述连接器。
可选的,所述通信扩展装置还包括限位边沿,以使所述通信扩展装置与所述本体连接时限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通信模块设置在本体上,通信模块用于所述本体与相邻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通信连接;通信扩展装置与本体可拆卸连接,通信扩展装置用于扩展本体与相邻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通信连接方式。通过在配电信息传递设备的本体上设置有通信模块,实现本体与相邻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保证满足基本的通信方式的需求,又能通过与本体可拆卸连接的通信扩展装置扩展本体与相邻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方式,增加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通信方式,提高配电信息传递设备的使用性能,适应多样的使用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模块的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扩展装置的框图。
1、本体;2、通信模块;3、通信扩展装置;11、壳体;12、核心组件;13、敲落孔;21、光纤单元;22、485总线单元;23、CAN总线单元;24、规约通信协议单元;25、蓝牙通信单元;31、4G/5G通信单元;32、电力载波通信单元;33、LoRa通信单元;34、通信扩展盒体;35、信号收发线;36、限位边沿;121、集成电路;122、连接器;123、线路板;124、双层插针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及配电信息传输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电信息传递设备,包括本体1、通信模块2和通信扩展装置3;通信模块2设置在本体1上,通信模块2用于所述本体1与相邻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通信连接;通信扩展装置3与所述本体1可拆卸连接,通信扩展装置3用于扩展所述本体1与相邻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通信连接方式。
具体的,通过在配电信息传递设备的本体1上设置有通信模块2,实现本体1与相邻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保证满足基本的通信方式的需求,又能通过与本体1可拆卸连接的通信扩展装置3扩展本体1与相邻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方式,增加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通信方式,提高配电信息传递设备的使用性能,适应多样的使用环境。
其中,本体1与其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时,可以通过通信模块2进行基本通信方式连接,在特殊的使用环境中,本体1不能与其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进行通信时,可以通过将通信拓展装置与本体1连接,实现拓展后的本体1能够与相邻的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进行通信连接,满足多样的使用环境。
其中,由于配电信息传递设备的使用环境多样,在将配电信息传递设备移动到不同使用环境时,配电信息传递设备可能与其相邻的上下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无法通过其上设置的通信模块2与其上下级的设备进行通信,通过设置可拆卸连接的通信扩展装置3,可以在实现通过增加配电信息传递设备上增加通信方式,满足配电信息传递设备能够满足多样的通信使用环境。
其中,通信扩展装置3与本体1可拆卸连接,实现在面对其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的不同通信方式时,可以通过更换本体1上连接的通信扩展装置3实现满足多样的通信环境。
其中,本体1可以智能化终端设备,智能化终端的下级配电信息传递设备是数据互感器,智能化终端的上级配电信息传递设备是中集器设备;数据互感器采集到配电环境中电参数,通过通信方式与智能化终端设备连接,实现将数据信息传递至智能化终端设备;智能化终端设备将采集的多类的数据终端进行简单的数据储存、处理和计算等,通过通信方式与中集器连接,实现将数据信息传递至中集器设备,中集器设备对数据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计算与统计。
其中,本体1可以是中集器设备,中集器设备的下级配电信息传递设备是智能化终端设备,中集器设备的上级配电信息传递设备是上位机;智能化终端设备将数据互感器采集的多类的数据终端进行简单的数据储存、处理和计算等,通过通信方式与中集器设备连接,实现将数据信息传递至中集器设备,中集器设备对数据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计算与统计等,通过通信方式与上位机连接,实现将数据信息传递至上位机,上位机对数据信息进行最终计算与显示等。
可选的,通信模块2至少包括光纤单元21、485总线单元22、CAN总线单元23、规约通信协议单元24和蓝牙通信单元25中两种。
具体的,通信模块2包括光纤单元21,也即本体1能够与其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采用光纤通信。光纤通信是利用光导纤维传输信息,以实现信息传递的一种通信方式。光纤通信主要具有的优点:体积小、重量轻、使用金属少、抗电磁干扰、抗辐射性强、频带宽、防窃听和价格便宜。
具体的,通信模块2包括485总线单元22,也即本体1能够与其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采用485总线通信单元22。485总线通信单元22广泛采用RS-485串行总线标准,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485总线单元22布线简单,稳定可靠,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具体的,通信模块2包括CAN总线单元23,也即本体1能够与其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采用CAN总线通信。CAN总线通信是国际标准化的串行通信协议,CAN总线单元23是控制器局域网络,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CAN总线单元23主要具有的优点:网络各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实时性强,开发周期短,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
值得一提的是,CAN总线单元23通过配置标准CAN通信接口、相应时钟、存储器等硬件资源,调用智能物联终端控软件的CAN通用资源库文件进行信息收发。
值得一提的是,485总线单元22通过配置标准UART通信接口、相应时钟、存储器等硬件资源,调用智能物联终端软件的UART通用资源库文件,转接485标准接口进行信息收发。
值得一提是,485总线通信和CAN总线通信均是实现总线通信功能,可以在配电信息传递的本体1上选择包括4路485总线接口和4路CAN总线接口。485总线采用带隔离收发器实现,采用带隔离的CAN FD收发器与CAN FD总线控制器实现。其中,485总线单元22采用国产隔离485芯片,防止总线以及其他设备带来的干扰。其中,CAN总线单元23采用带隔离的CAN FD收发器与CAN FD总线控制器,带隔离的CAN FD防止总线以及其他设备带来的干扰。
具体的,通信模块2包括规约通信协议单元24,也即本体1能够与其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采用通信协议方式通信。通信协议方式是为了保证数据通信系统中通信双方能够有效和可靠的通信而规定的双方应该共同遵守的一系列约定。主要优点:除了具有以太网的优点外,克服以太网的缺点,无冲突,提高通信效率。
具体的,通信模块2包括蓝牙通信单元25,也即本体1能够与其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采用蓝牙方式通信。蓝牙通信是一种无线技术标准,可以连接多个设备,但是适合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蓝牙通信主要具有的优点:基于设备低成本的收发器芯片,传输距离近、低功耗。
其中,蓝牙部件通过串口与本体1的核心板部件通信,可依据部署要求采用内置板载微带天线或外置吸盘天线。此部件为标配部件,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底板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通信模块2选择至少上述的两种通讯方式,可以根据每种通讯方式的特点,选择相互互补性质的通信方式,也可以随意具有两种通信方式,只能能够保证本体1能够与其上下级能够进行通信即可,并且具有多样的通信方式,避免单一性。
可选的,通信扩展装置3至少包括4G/5G通信单元31、电力载波通信单元32和LoRa通信单元33中一种。
具体的,通信扩展装置3包括的4G/5G通信单元31,也即本体1能够与其上下级的配电传递设备采用4G/5G通信。4G/5G通信也即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4G、3G和2G系统后的延伸。4G/5G通信主要具有的优点: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节省能源、成本低、系统容量大。
具体的,通信扩展装置3包括的电力载波通信单元32,也即本体1能够与其上下级的配电传递设备采用电力载波通信,电力载波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电力载波通许是指利用现有电力线,通过载波方式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高速传输的技术,电力载波通讯不仅仅是点对点的通讯方式,而是突出开方式网络的概念,使得每个控制节点组成一个网络进行集中控制。电力载波通讯主要具有的优点:不需要假设网络,仅通过电线即可实现数据传递;相对于其他无线技术,传输速率快;
具体的,通信扩展装置3包括的LoRa通信单元33,也即本体1能够与其上下级的配电传递设备采用LoRa通信。LoRa是一种基于扩频技术的超远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是物理层或无线调制用于建立长距离通信链路。LoRa通信主要具有的优点:具有较高的接收灵敏度和超强信噪比,能够进行传输距离远,工作功耗低,组网节点多。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通讯扩展装置包括的4G/5G通信单元31、电力载波通信单元32和LoRa通信单元33,具有较强和较广泛的通信性能,能够较为完善的满足多样的通讯需求,也是现阶段最先进和优选的通信方式,在常规通讯方式无法满足本体1与其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进行通信时,则通讯扩展装置能够起到满足通信方式。
其中,通讯扩展装置可以包括4G/5G通信单元31、电力载波通信单元32和LoRa通信单元33的三种,也可以包括4G/5G通信单元31、电力载波通信单元32和LoRa通信单元33中任意两种,也可以是4G/5G通信单元31、电力载波通信单元32和LoRa通信单元33中任意一种。
其中,4G/5G通信单元31中可以采用华为模块。LoRa通信单元33可以采用标准接口(24V、GND、A、B),中集器给LoRa模块提供24V电源,通过485与其通讯,LoRa模块包含DC-DC电路、通讯电路、低算力CPU。电力载波通信单元32采用标准接口(24V、GND、A、B),配电信息传递设备的本体1给电力载波模块提供24V电源,通过485与其通讯。电力载波通信单元32采用东软三相透传模块,包含DC-DC电路、通讯电路、低算力CPU。
值得一提的是,电力载波通信单元32通过配置标准UART通信接口、相应时钟、存储器等硬件资源,调用协同式智能物联终端软件的UART通用资源库文件,转接485、Lora等标准接口控制载波模块进行信息收发。
4G/5G通信通过配置标准UART通信接口、相应时钟、存储器等硬件资源,调用独立式智能物联终端软件的UART通用资源库文件,转接4G/5G标准接口控制载波模块进行信息收发。
可选的,通信扩展装置3包括通信扩展盒体34和信号收发线35;通信扩展盒体34能够插入本体1内,信号收发线35设置在本体1的外部。
具体的,通过将通信扩展盒体34插入本体1内,实现通信扩展装置3与本体1合为一体,以实现通信扩展装置3能够扩展本体1的通讯方式;通过将信号收发线35设置在本体1的外部,实现信号收发线35能够更好的接收发数据信息,提高使用效果。
其中,通信扩展盒体34内设置有通信扩展装置3的核心部件,通信扩展盒体34对核心部件进行保护,避免通信扩展盒体34受到外部环境的损坏的问题。
可选的,通信扩展装置3与本体1插接。
具体的,通过将通信扩展装置3与本体1插接,实现通信扩展装置3能够快速与本体1进行连接,连接操作简单快捷。
其中,通信扩展装置3与本体1插接,本体1上设置有插接孔,通信扩展装置3与插接孔能够适配连接,实现通信扩展装置3能够与本体1进行抽插连接,操作便捷。
进一步的,本体1包括壳体11和核心组件12;核心组件12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壳体11上设置有敲落孔13,通信拓展装置通过所述敲落孔13与核心组件12连接。
具体的,通过将本体1的核心组件12设置在壳体11内,通信扩展装置3能够穿过敲落孔13与设置在壳体11内的核心组件12连接,实现通信扩展装置3与本体1进行快速连接,连接操作简单且可靠性高。
其中,通过在壳体11上设置有敲落孔13,实现通信扩展装置3位于本体1进行连接时,壳体11属于密封结构,避免壳体11内的核心组件12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在通信扩展装置3与本体1进行连接时,通信扩展装置3又能快速通过敲落孔13与本体1进行连接。
可选的,核心组件12包括集成电路121、连接器122和线路板123;集成电路121和连接器122均连接在所述线路板123上,且连接器122用于连接所述通信扩展装置3。
具体的,通过将核心组件12的集成电路121和连接器122均连接在线路板123上,实现核心组件12的装配连接,并且通过连接器122实现将通信扩展装置3与线路板123进行连接,连接器122可以是朝向通信扩展装置3与其连接方向设置,以使通信扩展装置3在向壳体11内插接时,通信扩展装置3能够恰好通过连接器122与线路板123进行连接。
可选的,连接器122的一端能够插接在线路板123上,连接器122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口,所述连接器122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通信扩展装置3插接连接。
具体的,通过将连接器122的一端插接在线路板123上,实现连接器122的一端与线路板123的连接,连接操作简单且可靠性好;再通过连接器122的另一端与通讯通信扩展装置3插接连接,实现通信扩展装置3与连接器122的另一端连接操作简单且可靠性好。
其中,连接器122的两端分别通过插接方式将核心组件12的线路板123与通信扩展装置3进行连接,连接可靠性好。
可选的,连接器122的一端设置有双层插针组124,双层插针组124用于连接所述线路板123和所述连接器122。
具体的,通过在连接起的一端设置的双层插针组124将线路板123与连接器122连接,实现连接器122与线路板123之间稳定的连接,连接可靠性更好。
其中,每层插针组包括多个插针,实现多点定位进行插接连接。双层插针组124实现多层次间固定连接,连接更加稳定。
可选的,通信扩展装置3还包括限位边沿36,以使通信扩展装置3与所述本体1连接时限位。
具体的,通过在通信扩展装置3上设置的限位边沿36,实现通信拓展装置与本体1连接时具有限位,保证通信扩展装置3与本体1之间连接到位,保证连接效果。
其中,限位边沿36可以设置在扩展装置的最外侧的边沿,再将通信扩展装置3完全安装在本体1内时,限位边沿36能够敲好贴合在本体1的外侧,保证通信扩展装置3能够与本体1插接到位。
其中,限位边沿36沿所述槽体的边沿周向设置,保证限位边沿36能够与待通信装置的连接面的前端部具有较大的贴合面积,保证限位效果。
通信扩展装置3上设置有弹性限位块,所述弹性限位块设置在所述槽体的外侧壁上;弹性限位块能够与待通信装置的连接面弹性卡接,以使所述安装插槽件与待通信装置卡接限位。
具体的,通过在通信扩展装置3的外侧壁设置的弹性限位块,实现再将通信扩展装置3与本体1安装时,弹性限位块能够处于压缩状态,挤压本体1,进而实现通信扩展装置3能够较为稳固的固定在本体1内。
其中,通信扩展装置3的外侧壁设置有槽口,弹性限位块可以是凸出槽口,在将通信扩展装置3与本体1安装时,凸出槽口的弹性限位块受到外力内缩,以使弹性限位块能够给本体1一个相互的作用力,保证通信扩展装置3与本体1紧密的连接。
其中,弹性限位块可以相对设置在通信扩展装置3的两侧面,实现相互的作用力作用更加均衡,也即通信扩展装置3与本体1的连接更加稳定。
其中,弹性限位块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每个通信扩展装置3的一端面上相对设置有两个或者更多个,以使通信扩展装置3与本体1在连接时具有更加紧凑的作用力。
其中,弹性限位块可以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只要能够在受力情况下发生形变,并且具有较好的强度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通信模块2设置在本体1上,通信模块2用于所述本体1与相邻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通信连接;通信扩展装置3与本体1可拆卸,通信扩展装置3用于扩展本体1与相邻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通信连接方式。通过在配电信息传递设备的本体1上设置有通信模块2,实现本体1与相邻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进行通信连接,保证满足基本的通信方式的需求,又能通过与本体1可拆卸连接的通信扩展装置3扩展本体1与相邻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方式,增加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通信方式,提高配电信息传递设备的使用性能,适应多样的使用环境。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配电信息传递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1)、通信模块(2)、通信扩展装置(3);
所述通信模块(2)设置在所述本体(1)上,所述通信模块(2)用于所述本体(1)与相邻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通信连接;
所述通信扩展装置(3)与所述本体(1)可拆卸连接,所述通信扩展装置(3)用于扩展所述本体(1)与相邻上下级的配电信息传递设备通信连接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信息传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2)至少包括光纤单元(21)、485总线单元(22)、CAN总线单元(23)、规约通信协议单元(24)和蓝牙通信单元(25)中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信息传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扩展装置(3)至少包括4G/5G通信单元(31)、电力载波通信单元(32)和LoRa通信单元(33)中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信息传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扩展装置(3)包括通信扩展盒体(34)和信号收发线(35);
所述通信扩展盒体(34)能够插入所述本体(1)内,所述信号收发线(35)设置在所述本体(1)的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信息传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扩展装置(3)与所述本体(1)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信息传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包括壳体(11)和核心组件(12);
所述核心组件(12)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
所述壳体(11)上设置有敲落孔(13),所述通信扩展装置(3)通过所述敲落孔(13)与所述核心组件(1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配电信息传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核心组件(12)包括集成电路(121)、连接器(122)和线路板(123);
所述集成电路(121)和连接器(122)均连接在所述线路板(123) 上,且所述连接器(122)用于连接所述通信扩展装置(3)与所述本体(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配电信息传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122)的一端能够插接在所述线路板(123)上,所述连接器(122)的另一端设置有插接口,所述连接器(122)的另一端能够与所述通信扩展装置(3)插接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配电信息传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122)的一端设置有双层插针组(124),所述双层插针组(124)用于连接所述线路板(123)和所述连接器(12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电信息传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扩展装置(3)还包括限位边沿(36),以使所述通信扩展装置(3)与所述本体(1)连接时限位。
CN202121477054.9U 2021-06-29 2021-06-29 配电信息传递设备 Active CN215581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7054.9U CN215581199U (zh) 2021-06-29 2021-06-29 配电信息传递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7054.9U CN215581199U (zh) 2021-06-29 2021-06-29 配电信息传递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81199U true CN215581199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223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77054.9U Active CN215581199U (zh) 2021-06-29 2021-06-29 配电信息传递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811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84521U (zh) 用于led显示屏的接收卡、led显示屏及系统
CN102387524B (zh) Wlan室内分布监控系统
CN210297743U (zh) 一种专网融合物联网p-iot用网络网关
CN111682950B (zh) 光电适配器及配电系统
CN215581199U (zh) 配电信息传递设备
CN206865482U (zh) 一种基于WiFi的86型物联网网关及物联网组网系统
CN212012687U (zh) 具有存储功能的分布式mesh wifi6路由器
CN103685262A (zh) 异构网络通信适配器
CN113381862A (zh) 配电信息传递设备
CN216122732U (zh) 一种vpx形态的无线自组网设备
CN206413068U (zh) 一种千兆电力猫
CN205051721U (zh) 以太网交换装置
CN112153492A (zh) 一种电能采集终端无线信号增益装置
CN203882431U (zh) 一种支持有线无线混合网络的数据采集装置
CN201533316U (zh) 电力载波适配器及具有该适配器的电力载波通信设备
CN202353592U (zh) 电力宽带数据交换机及采用该交换机的电表组网系统
CN202615601U (zh) 一种指定外壳下实现多模多路通信的集中器
CN102195676A (zh) 移动通信装置的充电暨电信传输系统
CN206097449U (zh) 一种计量自动化终端远程通信模块延长装置
CN214045181U (zh) 一种适用于配网终端设备的控制板
CN111131012A (zh) 物联网网关的控制电路、物联网网关和物联网系统
CN202602665U (zh) 一种网络通信设备使用的开关电源
CN215868140U (zh) 一种无线电力公专网通信仓
CN218450164U (zh) 网络通信设备
CN211829456U (zh) 一种远程通信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