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81147U - 一种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581147U CN215581147U CN202122283430.7U CN202122283430U CN215581147U CN 215581147 U CN215581147 U CN 215581147U CN 202122283430 U CN202122283430 U CN 202122283430U CN 215581147 U CN215581147 U CN 2155811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pacitor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pin
- resistor
- chi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3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4
- 210000005056 cell bod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按键电路、LED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分别与按键电路、LED电路电性连接;所述按键电路包括芯片U3、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开关S1、开关S2、开关S3、开关S4、开关S5、电阻R13、报警电路;本实用新型中,供电电路可以进行供电,通过按压开关S1、开关S2、开关S3、开关S4、开关S5可以选择与不同的外界对讲机进行通信,十分方便,从而能够实现选择与特定的人员进行通话。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电子通讯设备中包括对讲机,对讲机是一种双向移动通信工具,在不需要任何网络支持的情况下,就可以通话,没有话费产生,适用于相对固定且频繁通话的场合,现在的对讲机都需要拿在手中,然后按住按键不动方可与其他对讲机进行通话,而且很多大型的对讲机已经逐渐淘汰,现在市场上更倾向于小巧、美观的对讲机。
对于一些特殊场合,如一些工作人员长期在办公室的,当需要与相关安保人员通话时,往往是没有这些安保人员的联系方式,如果采用一般的对讲机,较为笨重,固定不够方便,而且通话时候所有人都能够听见,不能够选择特定的人员进行通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对讲机无法选择特定的人员进行通话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包括:供电电路、按键电路、 LED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分别与按键电路、LED电路电性连接;
所述按键电路包括芯片U3、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21、电容 C22、电容C23、开关S1、开关S2、开关S3、开关S4、开关S5、电阻R13、报警电路;
其中,所述芯片U3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3的第五引脚与电容 C10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0与电容 C9并联;
所述芯片U3的第六引脚与电容C1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1 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1与电容C12并联,所述芯片U3的第六引脚还与供电电路连接;
所述芯片U3的第七引脚与报警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八引脚、第九引脚、第十引脚、第11引脚分别与供电电路电性连接;
所述开关S1的第一触点接地,所述开关S1的第二触点与电容C1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S1的第二触点还与芯片U3的第14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开关S2的第一触点接地,所述开关S2的第二触点与电容C17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S2的第二触点还与芯片U3的第13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开关S2的第一触点接地,所述开关S2的第二触点与电容C17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S2的第二触点还与芯片U3的第13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开关S3的第一触点接地,所述开关S3的第二触点与电容C18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S3的第二触点还与芯片U3的第12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开关S4的第一触点接地,所述开关S4的第二触点与电容C19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S4的第二触点还与芯片U3的第16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开关S5的第一触点接地,所述开关S5的第二触点与电容C20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S5的第二触点还与芯片U3的第15引脚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报警电路包括:电容C13、电容 C14、电容C15、蜂鸣器H、二极管D2、三极管Q3、电阻R12;
所述电容C13的一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3与电容C14并联,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三极管A3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蜂鸣器H接在二极管D2的正极、负极,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12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芯片U3的第七引脚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13的基极还与电容C1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芯片U3的第一引脚与电阻R1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3 的另一端与电感L、电阻R10相连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一引脚还与电容C2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 U3的第十三引脚还与电容C2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3的第十一引脚与电容C2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3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供电电路包括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31、MOS管Q1、三极管Q2、接口盘J1、二极管D1、稳压电路;
所述稳压电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端与J1的连接;
所述芯片U1的第三引脚与VBAT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二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1的第一引脚与按键电路连接;
所述芯片U1的第四引脚与电容C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1的第四引脚还与接口盘J1的第A4引脚、第A9 引脚、第B8引脚、MOSQ1的源极连接。
所述芯片U1的第五引脚与按键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六引脚与电阻R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MOS管Q1的源极还与电阻R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两端分别接在MOS管Q1的源极和栅极上,所述电阻R3与电容C3并联;
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MOS管Q1的栅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 Q2的基极与电阻R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按键电路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容C31的两端分别接三极管 Q2的基极、发射极;
所述电容C2的一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阻R9 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8、电阻R9相连接的一端还与按键电路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感L、芯片U2、电阻R10、电阻R11;
所述芯片U2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芯片U2 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还均与电容C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6与电容C5并联;
所述芯片U2的第四引脚与电感L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的另一端与电容C7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8与电容C7并联,所述电阻R10与芯片U2的第六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芯片U2的第五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2的第六引脚与电阻R11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LED电路包括芯片U4、电容C25、电容C26、电容C27、电容C28、电容C29、电容C3、发光二极管D1A、发光二极管D1B、发光二极管D1C、发光二极管D2A、发光二极管D2B、发光二极管D2C、发光二极管D3A、发光二极管D3B、发光二极管D3C、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
所述芯片U4的第三引脚与电容C2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4 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4与电容C25并联,所述芯片U4的第三引脚还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芯片U4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4的第五引脚接地;
所述芯片U4的第七引脚、第八引脚、第九引脚分别与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的另一端均与电感L、电阻R10相连的一端电性连接;
所述芯片U4的第十引脚与电感L、电阻R10相连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芯片U4的第十引脚与电容C2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7与电容C26并联;
所述芯片U4的第十九引脚、第十八引脚、第十七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1A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B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C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A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B的正极、发光二极管的 D1C的正极均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8的一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8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芯片U4的第十三引脚、第十二引脚、第十一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2A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B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C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2A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B的正极、发光二极管的 D2C的正极均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9的一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9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芯片U4的第十六引脚、第十五引脚、第十四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3A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B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C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3A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B的正极、发光二极管的 D3C的正极均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3的一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BL8573CB6TR。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芯片U2的型号为BL8028CKCTR。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芯片U3的型号为 HC32F005C6UA;所述芯片U4的型号为LP5569。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MOS管Q1的型号为CJ231。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三极管Q2、三极管Q3的型号为MMBT3904LT1G。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供电电路可以进行供电,通过按压开关S1、开关 S2、开关S3、开关S4、开关S5可以选择与不同的外界对讲机进行通信,从而能够实现选择与特定的人员进行通话,十分方便。
2、减少信道切换频次,提高工作效率;
3、可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进行通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方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中芯片U1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的MOS管Q1、三极管Q2等连接的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中电阻R8、电阻R9的电路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中稳压电路的原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中J1 的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中按键电路中控制芯片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中报警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的按键电路中第一按键、第二按键、第三按键的电路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的按键电路中第四按键、第五按键的电路原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的按键电路中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的电路原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的 LED电路的部分电路原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的稳压二极管的电路原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的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的电路原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应用于对讲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支撑组件;101、第一基板;102、按键组件;103、侧板; 20、固定座组件;201、固定槽体;202、对讲机连接柱;203、第一缺口;204、第二缺口;205、倒角部分;
3、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5,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应用于对讲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控制电路,先对多用户对讲机底座进行介绍,包括:
支撑组件10,所述支撑组件10包括第一基板101、按键组件102,所述第一基板101的顶部设置有按键组件102,所述按键组件102包括若干个按键,按压不同的按键可以实现该底座连接的对讲机与其他对讲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进行通信;
固定座组件20,所述固定座组件20包括固定槽体201、对讲机连接柱202,用于容纳支撑对讲机的所述固定槽体201设置于第一基板101的顶部,所述固定槽体201的内部设置有对讲机连接柱202,所述对讲机连接柱202 用于与外部的对讲机连接,所述对讲机连接柱202的下端与第一基板101 的顶部固定连接。
还包括充电接口3,所述充电接口3设置于第一基板101的侧边。
所述第一基板101顶部还设置有支撑组件103,所述支撑组件103的位于第一基板101前后两侧(以图15的视角为例),所述支撑组件103与固定槽体201连接为一体结构。
所述固定槽体201与第一基板101的顶部可以是连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是通过粘贴连接,也可以是直接放置于第一基板101的顶部。
所述固定槽体201整体为一个近似梯形结构,所述固定槽体201开设有凹槽,所述固定槽体201于固定槽体201的一侧边下凹开设有第一缺口 203,所述固定槽体201于固定槽体201的另一侧边下凹开设有第二缺口 204,所述固定槽体201远离按键组件102的侧边设置有倒角部分205,在倒角部分205的顶部可以用来刻绘单位商标等。
其中,在第一基板101内部设通过螺栓或者螺钉设置有电路板。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是应用于多用户对讲机底座,但是也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调整的,并不限定于对讲机底座中,例如对讲机充电器。
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案中,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方框示意图,该控制电路刻蚀于电路板上,该电路板包括:供电电路、按键电路、LED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分别与按键电路、LED电路电性连接。
参阅图2-图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中芯片U1的原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的MOS管Q1、三极管Q2等连接的原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中电阻R8、电阻R9 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中稳压电路的原理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中J1的原理图(可以理解的是,图2-图6为供电电路的整体电路原理图,为了方便看清每个器件,所以分成了若干个附图)。其中,所述供电电路包括芯片U1、芯片U2、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31、MOS管Q1、三极管Q2、接口盘J1、二极管D1、稳压电路;
所述稳压电路的一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端与J1的连接;
所述芯片U1的第三引脚与VBAT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二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1的第一引脚与按键电路连接;
所述芯片U1的第四引脚与电容C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1的第四引脚还与接口盘J1的第A4引脚、第A9 引脚、第B8引脚、MOSQ1的源极连接。
所述芯片U1的第五引脚与按键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六引脚与电阻R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MOS管Q1的源极还与电阻R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两端分别接在MOS管Q1的源极和栅极上,所述电阻R3与电容C3并联;
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MOS管Q1的栅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 Q2的基极与电阻R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按键电路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容C31的两端分别接三极管 Q2的基极、发射极。
所述电容C2的一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阻R9 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8、电阻R9相连接的一端还与按键电路电性连接。
参阅图5,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感L、芯片U2、电阻R10、电阻R11;
所述芯片U2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芯片U2 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还均与电容C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6与电容C5并联。
所述芯片U2的第四引脚与电感L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的另一端与电容C7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8与电容C7并联,所述电阻R10与芯片U2的第六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芯片U2的第五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2的第六引脚与电阻R11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
参阅图7-图1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中按键电路中控制芯片的电路原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中报警电路原理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的按键电路中第一按键、第二按键、第三按键的电路原理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的按键电路中第四按键、第五按键的电路原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的按键电路中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的电路原理图(可以理解的是,图7-图12为供电电路的整体电路原理图,为了方便看清每个器件,分成了若干个附图)。所述按键电路包括芯片U3、电容C9、电容C10、电容 C11、电容C12、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开关S1、开关S2、开关S3、开关S4、开关S5、电阻R13、报警电路;
所述报警电路中包括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蜂鸣器H、二极管D2、三极管Q3、电阻R12。
其中,芯片U3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3的第五引脚与电容C10 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0与电容C9 并联。
所述芯片U3的第六引脚与电容C1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1 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1与电容C12并联,所述芯片U3的第六引脚还与电感L、电阻R10相连接的一端电性连接。
所述芯片U3的第七引脚与报警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八引脚、第九引脚分别与芯片U1的第一引脚、第五引脚电性连接,所述芯片 U3的第十引脚与电阻R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11引脚与电阻R7、电阻R5相连的一端电性连接。
所述开关S1的第一触点接地,所述开关S1的第二触点与电容C1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S1的第二触点还与芯片U3的第14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开关S2的第一触点接地,所述开关S2的第二触点与电容C17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S2的第二触点还与芯片U3的第13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开关S2的第一触点接地,所述开关S2的第二触点与电容C17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S2的第二触点还与芯片U3的第13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开关S3的第一触点接地,所述开关S3的第二触点与电容C18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S3的第二触点还与芯片U3的第12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开关S4的第一触点接地,所述开关S4的第二触点与电容C19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S4的第二触点还与芯片U3的第16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开关S5的第一触点接地,所述开关S5的第二触点与电容C20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S5的第二触点还与芯片U3的第15引脚电性连接。
在报警电路中,所述电容C13的一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3 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3与电容C14并联,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 VBAT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三极管A3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蜂鸣器H接在二极管D2的正极、负极,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 R12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芯片U3的第七引脚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13的基极还与电容C1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芯片U3的第一引脚与电阻R1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3 的另一端与电感L、电阻R10相连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一引脚还与电容C2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3的第十三引脚还与电容C2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3的第十一引脚与电容C2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3的另一端接地。
参阅图12-图15,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的LED电路的部分电路原理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的稳压二极管的电路原理图,图14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的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的电路原理图(可以理解的是,图12-图13为供电电路的整体电路原理图,为了方便看清每个器件,分成了若干个附图)。所述LED电路包括芯片U4、电容C25、电容C26、电容C27、电容C28、电容C29、电容C3、发光二极管D1A、发光二极管D1B、发光二极管D1C、发光二极管D2A、发光二极管D2B、发光二极管D2C、发光二极管D3A、发光二极管D3B、发光二极管D3C、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
其中,所述芯片U4的第三引脚与电容C2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 C2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4与电容C25并联,所述芯片U4的第三引脚还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芯片U4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4的第五引脚接地。
所述芯片U4的第七引脚、第八引脚、第九引脚分别与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的另一端均与电感L、电阻R10相连的一端电性连接。
所述芯片U4的第十引脚与电感L、电阻R10相连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芯片U4的第十引脚与电容C2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7与电容C26并联。
所述芯片U4的第十九引脚、第十八引脚、第十七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1A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B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C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A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B的正极、发光二极管的 D1C的正极均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8的一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8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芯片U4的第十三引脚、第十二引脚、第十一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2A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B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C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2A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B的正极、发光二极管的D2C的正极均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9的一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9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芯片U4的第十六引脚、第十五引脚、第十四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3A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B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C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3A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B的正极、发光二极管的 D3C的正极均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3的一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具体的,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 BL8573CB6TR;所述芯片U2的型号为BL8028CKCTR;所述芯片U3的型号为HC32F005C6UA;所述芯片U4的型号为LP5569。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MOS管Q1的型号为 CJ231,所述三极管Q2、三极管Q3的型号为MMBT3904LT1G,所述二极管D1的型号为B220A。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案中,当该电路运用于对讲机底座时候,可以通过上位机定义不同的开关与不同的对讲机进行通信。例如,本控制电路运用的底座连接有第一对讲机,按压开关S1,可以实现第一对讲机与第二对讲机进行通信,按压开关S2,可以实现第一对讲机与第三对讲机进行通信等。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电路、按键电路、LED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分别与按键电路、LED电路电性连接;
所述按键电路包括芯片U3、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6、电容C17、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开关S1、开关S2、开关S3、开关S4、开关S5、电阻R13、报警电路;
其中,所述芯片U3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3的第五引脚与电容C10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0与电容C9并联;
所述芯片U3的第六引脚与电容C1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1与电容C12并联,所述芯片U3的第六引脚还与供电电路连接;
所述芯片U3的第七引脚与报警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八引脚、第九引脚、第十引脚、第11引脚分别与供电电路电性连接;
所述开关S1的第一触点接地,所述开关S1的第二触点与电容C1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S1的第二触点还与芯片U3的第14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开关S2的第一触点接地,所述开关S2的第二触点与电容C17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S2的第二触点还与芯片U3的第13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开关S2的第一触点接地,所述开关S2的第二触点与电容C17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S2的第二触点还与芯片U3的第13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开关S3的第一触点接地,所述开关S3的第二触点与电容C18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8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S3的第二触点还与芯片U3的第12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开关S4的第一触点接地,所述开关S4的第二触点与电容C19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S4的第二触点还与芯片U3的第16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开关S5的第一触点接地,所述开关S5的第二触点与电容C20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S5的第二触点还与芯片U3的第15引脚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电路包括: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蜂鸣器H、二极管D2、三极管Q3、电阻R12;
所述电容C13的一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3与电容C14并联,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与三极管A3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蜂鸣器H接在二极管D2的正极、负极,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与电阻R12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芯片U3的第七引脚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13的基极还与电容C1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所述芯片U3的第一引脚与电阻R1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3 的另一端与电感L、电阻R10相连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芯片U3的第一引脚还与电容C2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3的第十三引脚还与电容C2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3的第十一引脚与电容C2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3的另一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芯片U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31、MOS管Q1、三极管Q2、接口盘J1、二极管D1、稳压电路;
所述稳压电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端与J1的连接;
所述芯片U1的第三引脚与VBAT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二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1的第一引脚与按键电路连接;
所述芯片U1的第四引脚与电容C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芯片U1的第四引脚还与接口盘J1的第A4引脚、第A9引脚、第B8引脚、MOSQ1的源极连接;
所述芯片U1的第五引脚与按键电路电性连接,所述芯片U1的第六引脚与电阻R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MOS管Q1的源极还与电阻R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的两端分别接在MOS管Q1的源极和栅极上,所述电阻R3与电容C3并联;
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电阻R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4的一端与二极管D1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MOS管Q1的栅极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按键电路电性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容C31的两端分别接三极管Q2的基极、发射极;
所述电容C2的一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8的一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阻R9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8、电阻R9相连接的一端还与按键电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电路包括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感L、芯片U2、电阻R10、电阻R11;
所述芯片U2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芯片U2的第二引脚、第三引脚还均与电容C5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6与电容C5并联;
所述芯片U2的第四引脚与电感L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感L的另一端与电容C7的一端、电阻R10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8与电容C7并联,所述电阻R10与芯片U2的第六引脚电性连接;
所述芯片U2的第五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2的第六引脚与电阻R11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1的另一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电路包括芯片U4、电容C25、电容C26、电容C27、电容C28、电容C29、电容C3、发光二极管D1A、发光二极管D1B、发光二极管D1C、发光二极管D2A、发光二极管D2B、发光二极管D2C、发光二极管D3A、发光二极管D3B、发光二极管D3C、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
所述芯片U4的第三引脚与电容C2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4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4与电容C25并联,所述芯片U4的第三引脚还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芯片U4的第四引脚接地,所述芯片U4的第五引脚接地;
所述芯片U4的第七引脚、第八引脚、第九引脚分别与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4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的另一端均与电感L、电阻R10相连的一端电性连接;
所述芯片U4的第十引脚与电感L、电阻R10相连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芯片U4的第十引脚与电容C26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7与电容C26并联;
所述芯片U4的第十九引脚、第十八引脚、第十七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1A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B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1C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A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1B的正极、发光二极管的D1C的正极均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8的一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8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芯片U4的第十三引脚、第十二引脚、第十一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2A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B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2C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2A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2B的正极、发光二极管的D2C的正极均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9的一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29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芯片U4的第十六引脚、第十五引脚、第十四引脚分别与发光二极管D3A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B的负极、发光二极管D3C的负极电性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3A的正极、发光二极管D3B的正极、发光二极管的D3C的正极均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3的一端与VBAT电性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BL8573CB6TR。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2的型号为BL8028CKCTR。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U3的型号为HC32F005C6UA;所述芯片U4的型号为LP5569。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MOS管Q1的型号为CJ231。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2、三极管Q3的型号为MMBT3904LT1G。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83430.7U CN215581147U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一种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83430.7U CN215581147U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一种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581147U true CN215581147U (zh) | 2022-01-18 |
Family
ID=79851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283430.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581147U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一种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581147U (zh) |
-
2021
- 2021-09-18 CN CN202122283430.7U patent/CN21558114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52541B (zh) | 通用电源适配器 | |
CN215581147U (zh) | 一种多用户对讲机底座用的控制电路 | |
CN206401030U (zh) | 一种嵌入墙体的存储管理装置 | |
CN217116054U (zh) | 一种多功能按键电路 | |
CN210836536U (zh) | 一种智能遥控开关 | |
CN213243589U (zh) | 一种电子设备的供电电路 | |
CN213027525U (zh) | 一种电源切换电路 | |
CN201113484Y (zh) | 太阳能电源设备 | |
CN106058992A (zh) | 带手机支架和耳放功能的智能5v电源适配器 | |
CN203311590U (zh) | 组合式救助器 | |
CN105892579A (zh) | 多功能键盘及显示装置 | |
CN204013705U (zh) | 一种电话开门与电话关门相结合的处理装置 | |
CN210380225U (zh) | 一种插拔式微型智能化多功能直流保护设备 | |
CN208316326U (zh) | 充电装置 | |
CN110391680A (zh) | 充电装置及充电控制方法 | |
CN213461219U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充电装置 | |
CN217984845U (zh) | 一种开关电源控制电路 | |
CN209320883U (zh) | 一种车载mp3电路 | |
CN204904475U (zh) | 一种带光控led灯的门铃 | |
CN211606162U (zh) | 一种无线充电器 | |
CN207652113U (zh) | 多充式移动电源充电系统及其充电座 | |
CN219046430U (zh) | 一种兼容太阳能输入数字显示储能电源充电器 | |
CN116600233A (zh) | 多功能桌面墙上置物架蓝牙音箱 | |
CN209608639U (zh) | 一种智能户外运动多功能装置 | |
CN203327109U (zh) | 综合型精准求助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