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76343U - 无线智能旋钮 - Google Patents

无线智能旋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76343U
CN215576343U CN202121180727.4U CN202121180727U CN215576343U CN 215576343 U CN215576343 U CN 215576343U CN 202121180727 U CN202121180727 U CN 202121180727U CN 215576343 U CN215576343 U CN 2155763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knob
receiving
wireless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8072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细武
熊华
罗国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ualia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uali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ualia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ualia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8072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763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763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763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智能旋钮,旋钮控制器与编码旋钮和无线供电接收模块连接,旋钮控制器用于接收旋钮数据生成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无线供电接收模块,以及接收数据信号;无线供电发送模块与无线供电接收模块无线连接,以为接收装置进行供电,并获取控制信号,以及发送控制命令;供电控制器分别与无线供电发送模块和待控制模块连接,供电控制器用于根据旋钮发送给无线供电发送模块的控制信号控制待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以及反馈待控制模块的信息至无线旋钮;采用旋钮装置与被控制设备采用无线连接的方式,从而实现简化旋钮开关的结构和安装步骤;降低旋钮在旋转过程中造成的损耗,提高开关寿命;同时,提高旋钮多样化功能需求。

Description

无线智能旋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线智能旋钮。
背景技术
旋钮开关,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控制开关。例如,风扇的档位开关等。
相关技术中,在通过旋钮开关对设备进行控制时,多采用机械编码旋钮的方式;即言,通过机械机构上旋转编码开关,以将编码信号通过编码引脚传输给控制系统,进而控制系统根据编码信号对设备进行控制。这种方式下,旋钮开关的结构复杂,安装繁琐,且机械结构在多次旋转过程中容易损耗,开关寿命较低,并且外观和功能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线智能旋钮,能够简化旋钮开关的结构和安装步骤;同时,降低旋钮在旋转过程中造成的损耗,提高开关寿命,提高旋钮多样化功能需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线智能旋钮,包括:接收装置和供电装置;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编码旋钮、旋钮控制器和无线供电接收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编码旋钮和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连接,所述旋钮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编码旋钮发送的旋钮数据,并根据所述旋钮数据生成控制信号,以及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和接收无线供电接收模块的数据信号;所述供电装置包括无线供电发送模块和供电控制器,所述无线供电发送模块与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无线连接,以通过该无线连接为所述接收装置进行供电,并获取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所述供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无线供电发送模块和待控制设备连接,所述供电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无线供电发送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发送控制命令至接收单元的供电接收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智能旋钮,设置接收装置和供电装置,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编码旋钮、旋钮控制器和无线供电接收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编码旋钮和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连接,所述旋钮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编码旋钮发送的旋钮数据,并根据所述旋钮数据生成控制信号,以及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和接收无线供电接收模块的数据信号;所述供电装置包括无线供电发送模块和供电控制器,所述无线供电发送模块与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无线连接,以通过该无线连接为所述接收单元进行供电,并获取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所述供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无线供电发送模块和待控制设备连接,所述供电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无线供电发送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发送控制命令至接收单元的供电接收模块;采用旋钮与被控制设备采用无线连接的方式,从而实现简化旋钮开关的结构和安装步骤;同时,降低旋钮在旋转过程中造成的损耗,提高开关寿命,提高旋钮多样化功能需求。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无线智能旋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旋钮旋转位置、旋转角度和转动速度。
可选地,所述接收装置设置有第一磁力件,所述供电装置设置有第二磁力件,所述接收装置和所述供电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磁力件和所述第二磁力件进行连接。
可选地,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显示器用于对所述旋钮数据和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显示。
可选地,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控制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讯连接,以通过所述外部设备对所述控制器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智能旋钮的方框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无线智能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无线智能旋钮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相关技术中,旋钮开关的结构复杂,安装繁琐,且机械结构在多次旋转过程中容易损耗,开关寿命较低,并且外观和功能单一。;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智能旋钮,设置接收装置和供电装置,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编码旋钮、旋钮控制器和无线供电接收模块,所述旋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编码旋钮和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连接,所述旋钮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编码旋钮发送的旋钮数据,并根据所述旋钮数据生成控制信号,以及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和接收无线供电接收模块的数据信号;所述供电装置包括无线供电发送模块和供电控制器,所述无线供电发送模块与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无线连接,以通过该无线连接为所述接收装置进行供电,并获取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所述供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无线供电发送模块和待控制设备连接,所述供电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无线供电发送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发送控制命令至无线旋钮的供电接收模块;从而实现简化旋钮开关的结构和安装步骤;同时,降低旋钮在旋转过程中造成的损耗,提高开关寿命,提高旋钮多样化功能需求。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智能旋钮的方框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无线智能旋钮包括:接收装置10和供电装置20。
其中,接收装置10包括编码旋钮11、旋钮控制器12和无线供电接收模块13,旋钮控制器12分别与编码旋钮11和无线供电接收模块13连接,旋钮控制器12用于接收编码旋钮11发送的旋钮数据,并根据旋钮数据生成控制信号,以及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无线供电接收模块13,并接收无线供电接收模块13的数据信号。即言,接收装置10上设置编码旋钮11,该编码旋钮11用于接收用户的旋钮旋转输入,并获取用户的旋钮旋转操作所对应的旋转角度、旋转位置和转动速度等信息,接着,编码旋钮11将这些旋转数据发送给与之连接的旋钮控制器12;而旋钮控制器12在接收到旋转数据之后,根据旋转数据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号发送给无线供电接收模块13,以便无线供电接收模块13后续对控制信号进行传输;其中,无线供电接收模块13还用于对供电装置20发送的电能进行接收,以通过接收到的电能对接收装置10进行供电。
供电装置20包括无线供电发送模块21和供电控制器22,无线供电发送模块21与无线供电接收模块13无线连接,以通过该无线连接为接收装置10进行供电,并获取无线供电接收模块13发送的控制信号。也就是说,无线供电发送模块21用于将设备上的电源转换为无线电能传输出去,以便无线供电接收模块13对无线电能进行接收,并通过接收到的无线电能对接收装置10进行供电;同时,无线供电发送模块21还对无线供电接收模块13发送的控制信号进行接收和发送,以便后续根据控制信号进行相应设备的控制。
供电控制器22分别与无线供电发送模块21和待控制设备连接,供电控制器22用于根据无线供电发送模块21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待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发送控制命令至无线旋钮的供电接收模块13。
其中,接收装置10和供电装置20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
作为一种示例,在供电装置20表面设置凸出件,而接收装置10表面与该凸出件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卡合件,以使得接收单元10和供电单元20可以进行卡合连接;并且,完成卡合之后,两者之间可以进行相对旋转。可以理解,在相关技术中,旋钮开关通过机械机构来实现,其与最终控制器之间是需要通过引线来连接的;因此,安装相当复杂;而通过上述卡合的方式下,在安装时只需要进行部位的相对卡合,而无线进行多余的线路安装,简化了安装过程,同时,结构上也得到了大大的简化;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另一种示例,接收装置10设置有第一磁力件,所述供电装置20设置有第二磁力件,所述接收装置和所述供电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磁力件和所述第二磁力件进行连接。从而,通过第一磁力件和第二磁力件来建立接收装置10和供电装置20之间的连接,可以大大地简化安装步骤和结构复杂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2所示,旋钮本体201和设备本体209分别设置在隔离介质206的两边;旋钮本体201内设置有第一磁力件205,而设备本体209相应的位置设置有对应的第二磁力件,通过第一磁力件205和第二磁力件可以实现旋钮本体201和设备本体209之间的连接。然后,设备本体209中设置有无线供电的电子元器件,即供电控制器208和供电发送器207,供电发送器207可以包括供电线圈和供电芯片;而旋钮本体201相对该供电发送器207设置有对应的供电接收器204,该供电接收器204用于对无线电能进行接收,以为旋钮本体201内的各元器件进行供电,同时,通过与供电发送器207之间的连接进行信息的发送。在旋钮本体201中,核心模块203分别和旋钮结构202和供电接收器204连接,以通过与旋钮结构202的连接获取旋钮数据,并将旋钮数据发送给供电接收器204,以便供电接收器204将旋钮数据发送给供电发送器207,而供电发送器207转发旋钮数据给供电控制器208,以使得供电控制器208可以根据旋钮数据进行设备工作状态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接收单元10还包括显示器14,显示器14与控制器12连接,显示器14用于对旋钮数据和待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显示。
即言,接收装置10还设置有显示器14,从而,可以通过显示器14对旋钮数据和待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显示,使得用户可以更直观地获取到这些信息,便于用户根据这些信息对旋钮进行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装置10还包括通讯模块15,通讯模块15与控制器12连接,通讯模块15用于建立控制器12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讯连接,以通过外部设备对控制器12进行控制。
也就是说,接收装置10上还设置有通讯模块15,该通讯模块可以是WIFI模块、BT、NB等通讯模块,进而,通过该通讯模块15可以建立外部设备(例如,用户的移动终端、PC机、平板、其他控制设备)与控制器12之间的连接;通过该连接,控制器12可以将待控制设备的相关信息、旋钮数据发送给外部设备;同时,也可以通过该连接接收外部设备的控制信令,进而通过该控制信令进行待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控制。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线智能旋钮,设置接收装置和供电装置,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编码旋钮、旋钮控制器和无线供电接收模块,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编码旋钮和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连接,所述旋钮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编码旋钮发送的旋钮数据,并根据所述旋钮数据生成控制信号,以及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和接收无线供电接收模块的数据信号;所述供电装置包括无线供电发送模块和供电控制器,所述无线供电发送模块与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无线连接,以通过该无线连接为所述接收装置进行供电,并获取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所述供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无线供电发送模块和待控制设备连接,所述供电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无线供电发送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发送控制命令至无线旋钮的供电接收模块;从而实现简化旋钮开关的结构和安装步骤;同时,降低旋钮在旋转过程中造成的损耗,提高开关寿命,提高旋钮多样化功能需求。。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步骤。位于部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5)

1.一种无线智能旋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装置和供电装置;
其中,所述接收装置包括编码旋钮、旋钮控制器和无线供电接收模块,所述旋钮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编码旋钮和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连接,所述旋钮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编码旋钮发送的旋钮数据,并根据所述旋钮数据生成控制信号,以及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给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和接收无线供电接收模块的数据信号;
所述供电装置包括无线供电发送模块和供电控制器,所述无线供电发送模块与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无线连接,以通过该无线连接为所述接收单元进行供电,并获取所述无线供电接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
所述供电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无线供电发送模块和待控制设备连接,所述供电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无线供电发送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发送控制命令至接收单元的供电接收模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智能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数据包括:旋钮旋转位置、旋转角度和转动速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智能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设置有第一磁力件,所述供电装置设置有第二磁力件,所述接收装置和所述供电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磁力件和所述第二磁力件进行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智能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显示器用于对所述旋钮数据和所述待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显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智能旋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还包括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建立所述控制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讯连接,以通过所述外部设备对所述控制器进行控制。
CN202121180727.4U 2021-05-28 2021-05-28 无线智能旋钮 Active CN2155763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80727.4U CN215576343U (zh) 2021-05-28 2021-05-28 无线智能旋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80727.4U CN215576343U (zh) 2021-05-28 2021-05-28 无线智能旋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76343U true CN215576343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64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80727.4U Active CN215576343U (zh) 2021-05-28 2021-05-28 无线智能旋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763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49624B1 (en) Remote control docking station and system
US9425861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EP2701455B1 (en) Mobile terminal having one antenna to implement nfc function and fm-tx sending function
CN101741444B (zh) 电力通信设备、电力通信系统和电力通信方法
CN110691275B (zh) 无线传屏设备、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1673593U (zh) 家用电器及其通信装置、遥控器和受控设备
US9807820B2 (en) Gateway system including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203279086U (zh) 电视控制系统
CN104697105B (zh) 空调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5511288A (zh) 家电的控制设备、系统、方法以及遥控器
CN102244595A (zh) 家用电器的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家用电器
US7519400B2 (en) Multi-modulation remote control communication system
CN215576343U (zh) 无线智能旋钮
CN105870589A (zh) 移动终端
CN103795447B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信息处理的方法
CN108123863B (zh) 家用电器的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家用电器
CN202529082U (zh) 电动自行车
CN201562163U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一体机
CN108055185B (zh) 家用电器的通信系统、通信方法以及家用电器
CN200997604Y (zh) 电力传输线通讯系统
CN207732791U (zh) 通信端口及具有所述通信端口的电子设备
WO2007035020A1 (en) Wireless stereo headset and wireless stereo audion transmitter for providing wired connection
JP2005115901A (ja)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5909700A (zh) 基于uwb-tof定位的万能红外遥控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7135486U (zh) 无线通信装置、无人子船、无人母船和无人船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