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70183U - 智能路灯和智能路灯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路灯和智能路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70183U
CN215570183U CN202120942193.8U CN202120942193U CN215570183U CN 215570183 U CN215570183 U CN 215570183U CN 202120942193 U CN202120942193 U CN 202120942193U CN 215570183 U CN215570183 U CN 215570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aerial vehicle
unmanned aerial
intelligent street
street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4219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符天赐
吴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 Tianci
Original Assignee
Fu Tianc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 Tianci filed Critical Fu Tianci
Priority to CN20212094219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70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70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70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30Wind pow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20/00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 Y02B20/72Energy efficient lighting technologies, e.g. halogen lamps or gas discharge lamps in street ligh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路灯和智能路灯系统,其中,智能路灯包括灯杆、控制装置、蓄电池、无人机充电装置、太阳能板、照明灯体及风力发电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于所述灯杆;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所述灯杆,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连接于所述灯杆的顶端,并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背离所述灯杆的表面为供无人机停靠的充电平台;所述太阳能板连接于所述灯杆,并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照明灯体安装于所述灯杆,并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设于所述灯杆,并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智能路灯可为无人机提供充电服务,且环保节能。

Description

智能路灯和智能路灯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路灯和智能路灯系统。
背景技术
路灯是为道路提供照明功能的灯具,随着科技的发展,如今路灯的形态与最早的路灯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虽然也有对路灯的供电形式进行改进,以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供电,以达到环保、节约能源的效果。但是路灯的基本功能还是仅限于照明,功能较为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路灯,旨在增加智能路灯为无人机充电的智能化功能,并通过更多清洁能源供电,环保节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路灯,包括:
灯杆;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于所述灯杆;
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所述灯杆,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无人机充电装置,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连接于所述灯杆的顶端,并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背离所述灯杆的表面为供无人机停靠的充电平台;
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连接于所述灯杆,并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照明灯体,所述照明灯体安装于所述灯杆,并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蓄电池电连接;及
风力发电装置,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设于所述灯杆,并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太阳能板环设于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的周缘,所述太阳能板背离所述灯杆的表面为光吸收面;
和/或,所述照明灯体设于所述太阳能板朝向所述灯杆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灯杆包括基座和两杆体,两所述杆体间隔设置,每一所述杆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背离所述充电平台的表面。
可选地,每一所述杆体包括直杆部,两所述杆体的两直杆部平行设置,每一所述直杆部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连接于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朝向所述杆体的表面,并位于两直杆部之间。
可选地,每一所述杆体还包括曲杆部,每一所述曲杆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基座与所述直杆部的另一端,两所述杆体的两曲杆部以所述基座的中心为中心对称设置;
和/或,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和旋转叶,所述发电机设于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内,所述旋转叶通过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发电机。
可选地,当每一所述杆体包括曲杆部时,所述灯杆还包括若干支撑杆部,所述支撑杆部连接于两所述直杆部之间和/或两曲杆部之间。
可选地,所述基座的外周缘设有座椅;
和/或,所述基座的中部设有垃圾容纳腔和与所述垃圾容纳腔连通的投放口。
可选地,当所述基座的中部设有垃圾容纳腔和投放口时,所述投放口处覆盖有垃圾盖,所述垃圾盖相对于所述基座可升降设置,以打开或遮盖所述投放口。
可选地,所述智能路灯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连接于所述灯杆,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和/或,所述智能路灯还包括急救设备,所述急救设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灯杆。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智能路灯系统,所述智能路灯系统包括无人机和如上任一所述的智能路灯,所述无人机与所述智能路灯的充电平台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智能路灯包括灯杆和设于灯杆的无人机充电装置、太阳能板、照明灯体以及风力发电装置,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照明灯体可实现照明作用,并通过增加无人机充电装置可以为无人机提供充电功能,从而满足用户对无人机充电续航的需求,扩充了智能路灯的功能。同时,无人机充电装置位于灯杆的顶端,能够方便无人机停靠且不会对人员或无人机造成损伤。该结构中还使用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装置的结合,从而保证了智能路灯在缺乏市政供电时能够自行供电,解决了照明问题,同时也可以为蓄电池进行蓄力,方便后续使用,从而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路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智能路灯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智能路灯 31 充电平台
10 灯杆 40 显示屏
11 基座 50 太阳能板
111 投放口 51 光吸收面
113 固定板 60 急救设备
13 杆体 70 照明灯体
131 直杆部 80 垃圾盖
133 曲杆部 90 风力发电装置
15 支撑杆部 91 旋转叶
20 座椅 93 连接杆
30 无人机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路灯100,可以为无人机提供充电功能。
请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智能路灯100包括灯杆10、控制装置、蓄电池、无人机充电装置30、太阳能板50、照明灯体70及风力发电装置90,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于所述灯杆10;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所述灯杆10,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30连接于所述灯杆10的顶端,并与所述控制装置和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30背离所述灯杆10的表面为供无人机停靠的充电平台31;所述太阳能板50连接于所述灯杆10,并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照明灯体70安装于所述灯杆10,并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风力发电装置90设于所述灯杆10,并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灯杆10大致呈长条状,其在使用状态时,一端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地面,并竖立于地面,起到固定照明灯体70的作用。灯杆10的材质不限于是金属,例如钢、铁或不锈钢等,且钢或铁结构可以外部镀锌,结构强度高且耐腐蚀,提高其使用性能。设于灯杆10的照明灯体70可以选用LED灯,亮度高且节能。当然,照明灯体70还可以是钨丝灯泡等。该照明灯体70可以根据需要固定在灯杆10的任意位置,例如灯杆10的中部、上部等,在此并不限定,能够为灯杆10所在位置的一定范围内提供照明各功能即可。当然,为了保护照明灯体70,还可以设置灯罩盖在照明灯体70的上部,从而减少雨水或阳光对其的影响,延长其使用寿命。
无人机充电装置30设置在灯杆10的顶端,可以为无人机提供充电功能,且能够提高防护性,避免无人机充电装置30受到人为破坏,或在对无人机充电过程受到扰乱,且高处的无人机在充电过程中也可以提供路况的拍摄与等功能。具体地,该无人机充电装置30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部的充电电路,该壳体背离灯杆10的表面为充电平台31,充电电路可以引出接触点至充电平台31,该充电平台31可以为无人机提供支撑作用,同时,还可以与无人机进行电连接实现充电功能。也或者,充电平台31与无人机之间通过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方式实现,利用近场感应,即电感耦合。且该充电平台31具有防水功能,从而不受雨天的影响,也可以实现对无人机的充电功能。控制装置可以设于壳体内部,从而方便实现对无人机充电装置30的控制,减少了导线的连接。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额外设置固定结构固定控制装置,例如电控箱,设于灯杆10的周面,或者直接在灯杆10内部固定等。当然,蓄电池也可以设置在壳体内,方便与控制装置电连接,从而使得部件更加紧凑,保证无人机充电装置30的供电性能。
同理的,太阳能板50和风力发电装置90也可以不限定其在灯杆10的位置,只需要保证太阳能板50接收到太阳能即可,风力发电装置90裸露于外可以接触到风能即可。太阳能板50与蓄电池电连接,在太阳光照射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吸收太阳能,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而风力发电装置90也与蓄电池电连接,在阴雨天可以通过风的动能产生机械能,并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从而弥补了太阳能板50蓄电对天气的限定,提高了蓄电能力。太阳能板50和风力发电装置90的蓄能过程和原理与常规技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蓄电池与控制装置电连接,且无人机充电装置30和照明灯体70均与蓄电池电连接,当有需要蓄电池的电能时,控制装置会控制蓄电池为照明灯体70和无人机充电装置30供电。例如,在极限或灾害的情况下,可以持续为无人机充电,继而无人机可提供辅助搜救、逃生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智能路灯100包括灯杆10和设于灯杆10的无人机充电装置30、太阳能板50、照明灯体70以及风力发电装置90,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照明灯体70可实现照明作用,并通过增加无人机充电装置30可以为无人机提供充电功能,从而满足用户对无人机充电续航的需求,扩充了智能路灯100的功能。同时,无人机充电装置30位于灯杆10的顶端,能够方便无人机停靠且不会对人员或无人机造成损伤。该结构中还使用太阳能板50和风力发电装置90的结合,从而提高了续航能力,不受天气的影响,从而保证了智能路灯100在缺乏市政供电时能够自行供电,解决了照明问题,同时为蓄电池蓄力方便后续使用,进而节约能源。
此外,智能路灯100还连接有市电导线,从而在蓄电池的能力不够支撑照明灯体70时,可以使用市电为其供电。当然,也可以正常情况下使用市电供电,而在市电无法供电的情况下去使用蓄电池供电。可选的实施例中,智能路灯100的无人机充电装置30是为市政执勤无人机供电的,市政执勤无人机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巡逻,在需要续航时停靠于充电平台31上。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内还设置有无线网络模块,在市政执勤无人机执勤时,充电平台31处于空闲状态,用户需要使用智能路灯100对其个人无人机或商用无人机进行充电时,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与无线网络模块进行连接,从而发出充电请求,如果请求成功,移动设备获得授权码后,控制装置可以启动充电平台31,实施对无人机的充电。当然,为了保证无人机的稳定性,在充电平台31上还可以设置固定结构,例如,磁吸件等,从而保证充电的稳定性。
请继续参照图1和图2,可选地,所述太阳能板50环设于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30的周缘,所述太阳能板50背离所述灯杆10的表面为光吸收面51;
和/或,所述照明灯体70设于所述太阳能板50朝向所述灯杆10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紧凑结构,将太阳能板50设于无人机充电装置30的周缘。具体地,当无人机充电装置30为圆形时,该太阳能板50的形状的内孔形状也为圆形,太阳能板50的外周缘形状可以是圆形,从而使得太阳能板50为圆环状,减少尖锐的棱角,可以提供一定的安全性,避免对其他生物或安装人员造成损伤。太阳能板50设于灯杆10的最顶端,且太阳能板50背离灯杆10的表面为光吸收面51,可以不受其他部件的遮盖,从而获取更多的光能,提高蓄电效率。同时,与无人机充电装置30相连接,减少了在灯杆10上的固定,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并可以为无人机的停靠提供较大的支撑面积,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无人机类型停靠。此处,太阳能板50与无人机充电装置30的连接方式不限于卡扣连接、螺纹连接或是插接等。
在太阳能板50设于无人机充电装置30的周缘时,将照明灯体70设于太阳能板50朝向灯杆10的表面,即照明灯体70朝向地面方向,从而可以省去在灯杆10上延伸出照明灯体70的固定结构,使得智能路灯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灯杆10上的结构更加简洁。同时,照明灯体70设于太阳能灯板处,还可以距离控制装置和蓄电池更加近,减少了导线的延伸与穿插,简化了装配,提高了智能路灯100的装配效率。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当太阳能板50未设置在无人机充电装置30周缘时,将照明灯体70设置在太阳能板50朝向地面的表面。
具体地,为了提高照明灯体70的照明性能,该照明灯体70包括有多个LED灯珠,多个LED灯珠均匀分布在太阳能板50的表面,太阳能板50从而显著提高了照明亮度和灯杆10周缘的均匀度,故而结合照明灯体70位于灯杆10的顶端,从而能够得到较好的照明范围,提供更好的照明效果。
请参照图1,可选地,所述灯杆10包括基座11和两杆体13,两所述杆体13间隔设置,每一所述杆体1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11,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30背离所述充电平台31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智能路灯100的整体美感,将灯杆10的结构设置不同于现有的一根直杆结构,而是将灯杆10设置为包括基座11和与基座11连接的两杆体13,基座11用于与地面进行固定,故其形状可以为圆柱体、正方体或长方体等,在此不做限定,起到较好的稳固支撑作用。两杆体13间隔设置,每一杆体13的一端连接基座11,另一端连接无人机充电结构,起到主要的连接作用和支撑作用。两个杆体13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提高对无人机充电装置30的支撑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节省材料,从而节约成本,并且具有形态新颖,富于美感。此处,杆体13可以是实心的也可以是空心的,杆体13的形状可以是直线型,也可以是曲线型,两杆体13之间平行设置或不平行设置均可,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每一所述杆体13包括直杆部131,两所述杆体13的两直杆部131平行设置,每一所述直杆部131远离所述基座1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30,所述风力发电装置90连接于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30朝向所述杆体13的表面,并位于两直杆部131之间。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进一步紧凑结构,将风力发电装置90连接在无人机充电装置30朝向地面的表面,如此,可以进一步省去在灯杆10上的连接结构,简化灯杆10。此处,为了避免与杆体13产生干涉,杆体13包括有直杆部131,两个杆体13的直杆部131平行设置,并分别连接在无人机充电装置30的表面,使得风力发电装置90位于两直杆部131之间。如此,两直杆部131的连接位置分布在壳体的周缘,而风力发电装置90的连接位置位于壳体的中部,结构紧凑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外部飞行物对风力发电装置90的影响,减少碰撞几率,也可以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具体地,所述风力发电装置90包括发电机和旋转叶91,所述发电机设于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30内,所述旋转叶91通过连接杆93连接于所述发电机。发电机设于无人机充电装置30的壳体内,可以与蓄电池直接电连接,无需导线进行连接,进一步简化结构。同时,旋转叶91设有多个,能够增加接收风能的几率,提高蓄能能力。每一旋转叶91呈长方形片状,并且其长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多个旋转叶91均匀连接于连接杆93一端的周缘,连接杆93的另一端连接发电机,如此,可以合理利用两个直杆部131之间的空间,不占用灯杆10之外的额外的空间,在不影响蓄能的同时有效紧凑结构,使得智能路灯100更加小巧精致。多个旋转叶91接触到风能时可以产生旋转力,并通过连接杆93传递到发电机内,发电机将该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储存起来。
可选地,每一所述杆体13还包括曲杆部133,每一所述曲杆部13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基座11与所述直杆部131的另一端,两所述杆体13的两曲杆部133以所述基座11的中心为中心对称设置。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美感,杆体13还包括曲杆部133,每一杆体13的曲杆部133的两端分别连接基座11和直杆部131。具体地,每一曲杆部133连接于基座11的周缘,并围绕基座11的周缘呈螺旋式延伸状态,两个杆体13的两曲杆部133以基座11的中心为中心对称分布,从而使得两曲杆部133形成类似于基因序列的螺旋环绕状态,该结构的强度更高,且富有美感和未来感,使得智能路灯100整体更加新颖独特,为城市的智能化树立标志。此处,曲杆部133与直杆部131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从而使得杆体13的整体结构强度增大,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当然,该曲杆部133的结构还可以搭配风力发电装置90的具体结构作为一实施例,风力发电装置9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描述。
可选地,当每一所述杆体13包括曲杆部133时,所述灯杆10还包括若干支撑杆部15,所述支撑杆部15连接于两所述直杆部131之间和/或两曲杆部133之间。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结构稳定性,灯杆10还包括支撑杆部15,该支撑杆部15呈长条杆状或长条板状,两端分别连接两直杆部131之间,从而可以增强两直杆部131的结构强度,不易发生变形,提高整个灯杆10的结构稳定性。在杆体13包括曲杆部133的结构中,可以设置多个支撑杆部15,根据直杆部131与曲杆部133的长度比例设置,部分支撑杆部15连接于两个曲杆部133之间,部分支撑杆部15连接于两直杆部131之间,进一步提高两杆体13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灯杆10整体结构稳定性。当然,于另一实施例中,当曲杆部133的延伸长度较长时,也可以单独设置多个支撑杆部15连接于两曲杆部133之间,在增强杆体13结构强度的同时,还可以使得曲杆部133与支撑杆部15之间形成更接近于人类基因序列结构的形状,更加富有科技感和曲线美,能够为道路提供美观。此处的支撑杆部15可与杆体13的连接方式为焊接、螺纹连接或卡扣连接等,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照图2,可选地,所述基座11的外周缘设有座椅20;
和/或,所述基座11的中部设有垃圾容纳腔和与所述垃圾容纳腔连通的投放口111。
为了进一步增加智能路灯100的功能,本实施例中,在基座11的外周缘设有座椅20,从而可以为路人提供一个小憩的场所,使得智能路灯100更具人性化。具体地,在基座11的外周缘设有环形板材,例如,木材,更加舒适温暖,该环形板材作为座椅20使用,简洁实用,可以容纳多人同时使用。环形的板材可以通过底部的支撑柱作为依托,支撑柱与基座11的周面倾斜设置,其一端与基座11的周缘连接,另一端连接环形板材。当然,为了提高支撑稳定性,该支撑柱可以设置多个,并且均匀环设在基座11的周缘,从而使得座椅20的结构稳定性好,保证承载力和使用性能。
当然,于其他实施例中,座椅20还可以是金属材质或石材等。该座椅20还可以是折叠式,能够在不需要的时候可以折叠起来,从而节省空间。座椅20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或多个,在此不做限定。
在座椅20的基础上,基座11的中部设有垃圾容纳腔和投放口111,即基座11可以呈一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例如,圆筒状,继而座椅20为圆环形板材。当然,基座11还可以是正方体或多边形体的形状。将基座11作为垃圾桶使用,可以方便用户在照明灯体70的照射下,更加能够看清楚投放口111,从而提高投放垃圾的准确性,更加环保高效。同时,垃圾桶与路灯合为一体,还可以节省路边的占用空间,并且将垃圾桶与路灯在地面上的固定结合为一体,可以节省装配,提高组装效率。
当然,也可以在未设置座椅20的结构上设置垃圾容纳腔,以提供垃圾投放点。当基座11作为垃圾桶使用时,为了更加稳固固定灯杆10,可以将基座11的底部向周缘延伸形成固定板113,增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也方便实现固定。
可选地,当所述基座11的中部设有垃圾容纳腔和投放口111时,所述投放口111处覆盖有垃圾盖80,所述垃圾盖80相对于所述基座11可升降设置,以打开或遮盖所述投放口111。
本实施例中,当基座11用于垃圾桶时,即中部开设垃圾容纳腔和投放口111,为了减少异味,在投放口111处覆盖有垃圾盖80,能够对投放口111进行遮盖,防止垃圾窜出或异味的弥漫。
与此同时,为了方便使用者进行垃圾投放,该垃圾盖80相对于基座11可升降设置。具体地,在基座11内设置感应器和驱动件,当使用者靠近垃圾盖80时,可以通过感应人体触发驱动件驱动垃圾盖80上升,从而打开投放口111,该结构可以省去人手去触碰垃圾盖80的过程,从而可以解放双手,更加智能化,给使用者好的体验。同时,该垃圾盖80的密封性更好,方便处理口罩等垃圾。当然,垃圾盖80相对于基座11可升降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实现,例如,设置按钮去控制垃圾盖80的升降。
可选地,所述智能路灯100还包括显示屏40,所述显示屏40连接于所述灯杆10,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和/或,所述智能路灯100还包括急救设备60,所述急救设备60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灯杆10。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进一步增加智能路灯100的功能,在灯杆10上安装有显示屏40,该显示屏40的位置设于基座11的上方,可与成人的身高相一致,从而方便使用者使用。显示屏40与控制装置电连接,可以显示当天的时间、天气等资讯,为路人提供一定的信息服务。除此之外,该显示屏40内还设置有语音识别模块,可与使用者进行交互,通过与其交互,可以询问简单的问题,从而获取一定的解决方案,或者搜索一些信息,或问路等。例如,当对周围情况不熟悉时,可以发出去某地方的路线查询,或者了解周围路况等,使得智能路灯100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增加5G热成像测温等模块,从而在疫情期间可以提供测温等功能。
在显示屏40的基础上,智能路灯100还包括急救设备60,急救设备60可以是小型心肺复苏机、自动体外除颤仪等,在此不做限定,用于路边发生的紧急情况。当急救设备60为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时,该设备的结构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该急救设备60可以锁定于灯杆10上,在有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使用者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连接申请,并输入个人信息,请求通过后方可拆掉急救设备60进行急救,从而提高了对患者救助的成功率,解锁的方式以便于后期设备的归还和长期循环使用。当然,也可以通过个人证件的验证获取急救设备60。
此外,还可以在灯杆10的中下部设有充电接口(未图示),在使用者有需要时,可以通过充电器进行连接,从而为手机、笔记本等移动设备进行充电,满足人们的日常急需,更加贴心。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智能路灯100系统(未图示),所述智能路灯100系统包括无人机(未图示)和如上任一所述的智能路灯100,所述无人机与所述智能路灯100的充电平台31电连接。所述智能路灯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智能路灯100系统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其中,无人机可以是与该智能路灯100配套使用的监测路况的设备,可以帮助交管部门了解路口流量,或交通事故的拍摄等,用于摄像头的作用。同时,在智能路灯100设有显示屏40的结构中,使用者通过与显示屏40的交互,还可以申请调用无人机进行导航或引路等,进一步提高智能路灯100的智能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智能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路灯包括:
灯杆;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于所述灯杆;
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所述灯杆,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无人机充电装置,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连接于所述灯杆的顶端,并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背离所述灯杆的表面为供无人机停靠的充电平台;
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连接于所述灯杆,并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照明灯体,所述照明灯体安装于所述灯杆,并与所述控制装置和所述蓄电池电连接;及
风力发电装置,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设于所述灯杆,并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板环设于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的周缘,所述太阳能板背离所述灯杆的表面为光吸收面;
和/或,所述照明灯体设于所述太阳能板朝向所述灯杆的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智能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包括基座和两杆体,两所述杆体间隔设置,每一所述杆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基座,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背离所述充电平台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路灯,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杆体包括直杆部,两所述杆体的两直杆部平行设置,每一所述直杆部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所述风力发电装置连接于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朝向所述杆体的表面,并位于两直杆部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路灯,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杆体还包括曲杆部,每一所述曲杆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基座与所述直杆部的另一端,两所述杆体的两曲杆部以所述基座的中心为中心对称设置;
和/或,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发电机和旋转叶,所述发电机设于所述无人机充电装置内,所述旋转叶通过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发电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路灯,其特征在于,当每一所述杆体包括曲杆部时,所述灯杆还包括若干支撑杆部,所述支撑杆部连接于两所述直杆部之间和/或两曲杆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外周缘设有座椅;
和/或,所述基座的中部设有垃圾容纳腔和与所述垃圾容纳腔连通的投放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路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基座的中部设有垃圾容纳腔和投放口时,所述投放口处覆盖有垃圾盖,所述垃圾盖相对于所述基座可升降设置,以打开或遮盖所述投放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路灯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连接于所述灯杆,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和/或,所述智能路灯还包括急救设备,所述急救设备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灯杆。
10.一种智能路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路灯系统包括无人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路灯,所述无人机与所述智能路灯的充电平台电连接。
CN202120942193.8U 2021-04-30 2021-04-30 智能路灯和智能路灯系统 Active CN215570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2193.8U CN215570183U (zh) 2021-04-30 2021-04-30 智能路灯和智能路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42193.8U CN215570183U (zh) 2021-04-30 2021-04-30 智能路灯和智能路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70183U true CN215570183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586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42193.8U Active CN215570183U (zh) 2021-04-30 2021-04-30 智能路灯和智能路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701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76389B1 (ko) 태양광을 이용한 쉼터
CN207935967U (zh) 一种多功能的光导照明系统
CN204268345U (zh)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台灯
US5121307A (en) Self contained solar powered strobe light
CN215570183U (zh) 智能路灯和智能路灯系统
CN212719515U (zh) 一种高转化率的太阳能路灯
CN206893209U (zh) 一种园林景观专用的新型指示牌
CN206584695U (zh) 一种定时照明的太阳能城市地图指示牌
CN203893041U (zh) 一种路灯
CN206875321U (zh) 一种带广告宣传性质的太阳能路灯
CN105826995A (zh) 一种充电桩
CN211499927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太阳能多功能智能亭
CN109812058A (zh) 一种带充电装置的候车亭
CN210077127U (zh) 一种环保公园椅
CN205938944U (zh) 太阳能路灯
CN207004099U (zh) 一种多功能节能灭蚊公交站台
CN208222364U (zh) 一种太阳能景观灯
CN205862714U (zh) 一种新型校园导向牌
CN217975584U (zh) 一种多功能候车亭
CN210469794U (zh) 一种应用太阳能的人体感应照明系统
CN211341915U (zh) 新能源休息亭
CN213146383U (zh) 一种基于红外感应技术的太阳能庭院灯
CN210508523U (zh) 一种城市景观亭
CN209874560U (zh) 一种太阳能公共充电台
CN212847541U (zh) 一种旅游管理用指示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