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67067U - 一种家具连接件及家具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家具连接件及家具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67067U
CN215567067U CN202121814199.3U CN202121814199U CN215567067U CN 215567067 U CN215567067 U CN 215567067U CN 202121814199 U CN202121814199 U CN 202121814199U CN 215567067 U CN215567067 U CN 215567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urniture
cavity
connecting piec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141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双
何叶
胡文刚
刘燕
陈炳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uh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81419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67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67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67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具连接件及家具连接结构,家具连接件包括第一板件,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板件,设于所述第一板件一侧的第一家具构件上的一角可容置于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围合形成的第一空间内;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三板件,设于所述第一板件另一侧的第二家具构件上的一角可容置于第一板件和第三板件围合形成的第二空间内。所述家具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家具构件和第二家具构件,且第一家具构件和第二家具构件通过上述家具连接件连接。本实用新型机构合理、方便调整和拆装,且连接牢靠,有利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家具连接件及家具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家具连接件及家具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柜门斜角结构常常采用圆榫结构和齿形结构。圆榫结构通常采用桦木材质的的直纹圆榫,依门边宽度每个结构处采用2-3个,尽可能采用3个圆榫,3个圆榫之间能互相束缚,强度远优于2个圆榫。常规设备如单头钻或门子打孔机与精密推台锯配合即可加工,也可采用专用设备。圆榫结构可适用于多种线型门边。以其结构精巧、外观平整美观的特点成为使用最多的柜门斜角结构。
然而,随着现代家具的多样化,对斜角结构的要求也变得更高,采用圆隼结构的柜门门边之间为平面接触,容易出现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同时,圆隼结构需要涂胶,不易拆卸,拆卸也会大幅度减弱其力学强度。而且一旦该圆隼失去力学强度,榫头或榫孔处损坏,则该节点无法修复,造成家具的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具连接件及家具连接结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家具构件间调整及安装拆卸不便、连接强度不够的技术问题,具有结构合理,方便调整和拆装,且连接牢靠度高的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家具连接件,包括第一板件,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板件,设于所述第一板件一侧的第一家具构件上的一角可容置于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围合形成的第一空间内;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三板件,设于所述第一板件另一侧的第二家具构件上的一角可容置于第一板件和第三板件围合形成的第二空间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一板件、第二板件和第三板件一体成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二板件和第三板件设于第一板件的同一端处,且所述连接件呈Y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一板件、第二板件和第三板件上均设有供紧固件穿经的通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包括第一家具构件、第二家具构件和如上所述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家具构件设于第一板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家具构件上相邻的两侧面可与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贴合,所述第二家具构件设于连接件第一板件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家具构件上相邻的两侧面与第一板件和第三板件贴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一家具构件上与第二家具构件连接的第一端面部分地凹陷形成第一凹腔,所述第二家具构件上与第一端面位置对应的第二端面部分地凹陷形成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位置对应且共同形成用于容置第一板件的腔体,且当所述第一板件容置于腔体内时,所述第一家具构件上的斜端面和第二家具构件上的斜端面相贴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第一家具构件和第二家具构件均为实木材质,一紧固件穿经第二板件与第一家具构件连接,另一紧固件穿经第三板件与第二家具构件连接,再一紧固件穿经第二家具构件、第一板件和第一家具构件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紧固件包括自攻螺栓,或包括膨胀螺栓和嵌设入家具构件内的且与膨胀螺栓配合的预埋螺母。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述紧固件的直径为紧固件穿经板件表面宽度的2/5~3/5,所述紧固件伸入板件的深度不超过板件厚度的1/2。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结构合理,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与第一家具构件上相邻的两侧面贴合,包护由相邻两侧面形成的一角;第一板件和第三板件与第二家具构件上相邻的两侧面贴合,包护由相邻两侧面形成的一角;如此方便在连接安装时定位第一家具构件和第二家具构件,同时借助连接件,可大大增强与第一家具构件和第二家具构件的连接强度,使连接更牢靠;此外,通过多个紧固件可实现连接件与第一家具构件、第二家具构件的可拆卸连接,方便使用且有利于提高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家具构件上的斜端面的部分地凹型形成第一凹腔,第二家具构件上的斜端面部分地凹陷形成第二凹腔,第一板件可容置于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形成的腔体内,因而在加工时,只需再两斜端面相贴合处,即斜端面的非凹陷处要求具有一定的表面质量精度,如此可方便加工,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同时,上述设计可实现隐藏式连接,有利于提高家具美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中具有连接件的家具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中具有连接件的家具连接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家具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的一种家具连接件,整体呈Y形,包括第一板件1,所述第一板件1的第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板件2,设于所述第一板件1一侧的第一家具构件4上的一角可容置于第一板件1和第二板件2围合形成的第一空间内;所述第一板件1的第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三板件3,设于所述第一板件1另一侧的第二家具构件5上的一角可容置于第一板件1和第三板件3围合形成的第二空间内。其中,所述第一板件1、第二板件2和第三板件3为金属材质且一体成型,所述第一板件1、第二板件2和第三板件3上均设有供紧固件9穿经的通孔。
一种家具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家具构件4、第二家具构件5和如上所述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家具构件4和第二家具构件5均为实木材质,所述第一家具构件4与第二家具构件5轴线垂直且相交,且所述第一家具构件4上与第二家具构件5连接的第一端面6为斜端面,其中,第一端面6与第一家具构件4的轴线呈45°,所述第二家具构件5上具有与第一端面6连接的且位置对应的第二端面。
所述第一家具构件4设于连接件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家具构件4相邻的两侧面与第一板件1和第二板件2分别贴合,所述第二家具构件5设于连接件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家具构件5相邻的两侧面分别与第一板件1和第三板件3贴合。
其中,为方便加工和使更美观,所述第一家具构件4上的第一端面6部分地凹陷形成第一凹腔7,所述第二家具构件5上的第二端面部分地凹陷形成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7和第二凹腔位置对应且共同形成用于容置第一板件1的腔体,且当所述第一板件1容置于腔体内时,所述第一家具构件4和第二家具构件5的斜端面贴合,即第一板件1的厚度等于或略小于腔体的高度。此外,为了增强连接的牢靠度,第一板件1的上下面上均设有倒刺状凸起,该倒刺状凸起可扎入至腔体内侧面上,进一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当将连接件放置到位,使连接件与第一家具构件4、第二家具构件5贴合后,一紧固件9穿经第二板件2与第一家具构件4连接,另一紧固件9穿经第三板件3与第二家具构件5连接,再一紧固件9穿经第二家具构件5和第一板件1与第一家具构件4连接,其中,所述紧固件9为自攻螺栓。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家具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件(1),所述第一板件(1)的第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二板件(2),设于所述第一板件(1)一侧的第一家具构件(4)上的一角可容置于第一板件(1)和第二板件(2)围合形成的第一空间内;所述第一板件(1)的第一端或第二端向外延伸形成第三板件(3),设于所述第一板件(1)另一侧的第二家具构件(5)上的一角可容置于第一板件(1)和第三板件(3)围合形成的第二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具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1)、第二板件(2)和第三板件(3)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具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件(2)和第三板件(3)设于第一板件的同一端处,且所述连接件呈Y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家具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1)、第二板件(2)和第三板件(3)上均设有供紧固件穿经的通孔。
5.一种家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家具构件(4)、第二家具构件(5)和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家具连接件,所述第一家具构件(4)设于第一板件(1)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家具构件(4)上相邻的两侧面可与第一板件(1)和第二板件(2)贴合,所述第二家具构件(5)设于第一板件(1)的另一侧,且所述第二家具构件(5)上相邻的两侧面与第一板件(1)和第三板件(3)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家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家具构件(4)上与第二家具构件(5)连接的第一端面(6)部分地凹陷形成第一凹腔(7),所述第二家具构件(5)上与第一端面(6)位置对应的第二端面部分地凹陷形成第二凹腔,所述第一凹腔(7)和第二凹腔位置对应且共同形成用于容置第一板件(1)的腔体,且当所述第一板件(1)容置于腔体内时,所述第一家具构件(4)上的第一端面(6)和第二家具构件上的第二端面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家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家具构件(4)和第二家具构件(5)均为实木材质,一紧固件(9)穿经第二板件(2)与第一家具构件(4)连接,另一紧固件(9)穿经第三板件(3)与第二家具构件(5)连接,再一紧固件(9)穿经第二家具构件(5)、第一板件(1)与第一家具构件(4)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9)包括自攻螺栓,或包括膨胀螺栓和嵌设入家具构件内的且与膨胀螺栓配合的预埋螺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家具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9)的直径为紧固件(9)穿经板件表面宽度的2/5~3/5,所述紧固件(9)伸入板件的深度不超过板件厚度的1/2。
CN202121814199.3U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家具连接件及家具连接结构 Active CN215567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14199.3U CN215567067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家具连接件及家具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14199.3U CN215567067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家具连接件及家具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67067U true CN215567067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32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14199.3U Active CN215567067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家具连接件及家具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670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056434A (en) Furniture frame
US20100104354A1 (en) Pinned Lock Joint
CN215567067U (zh) 一种家具连接件及家具连接结构
CN105909633A (zh) 一种板件连接结构以及板件连接方法
KR100358949B1 (ko) 조립용 가구 연결구
CN216742305U (zh) 一种实木家具连接件及实木连接结构
CN209976999U (zh) 板材隐形连接件
CN213451167U (zh) 一种多用无缝金属隔板组件
CN210859443U (zh) 一种马牙榫
CN215980312U (zh) 一种家具腿部连接件及连接结构
CN215890714U (zh) 一种新型家具连接件及连接结构
CN219289044U (zh) 一种衣柜及其侧板与墙板的锁扣结构
CN212899281U (zh) 一种通用型可重复拆装的家具构件榫卯连接结构
CN210461316U (zh) 一种橱柜直角码
CN216894090U (zh) 一种连接结构及门板结构
CN219795770U (zh) 一种家具隐孔柜体拆装结构
CN211862297U (zh) 一种一体式层板
CN205858875U (zh) 一种板件连接结构
CN211259252U (zh) 一种柜类实木板材卡接结构
CN209762696U (zh) 一种框剪式组合型材
CN216009145U (zh) 一种木质家具连接结构
CN214711149U (zh) 一种具有金属连接件的桌子
CN215980285U (zh) 一种板材家具的连接件
CN215805574U (zh) 一种家具用粽角榫
CN210842242U (zh) 一种可扩展的家具组合台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7

Address after: 200082 floor 2, building 10, No. 990, Dalian Roa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Jiuhu Architectural Desig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59, dragon pan Road, Xuanwu District, Nanji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