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9752U - 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9752U
CN215539752U CN202022901394.1U CN202022901394U CN215539752U CN 215539752 U CN215539752 U CN 215539752U CN 202022901394 U CN202022901394 U CN 202022901394U CN 215539752 U CN215539752 U CN 215539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e gas
circulating
desulfurization
spray
absorption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9013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璐
胡静龄
杨颖欣
刘勇
胡小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a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a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a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a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9013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39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9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97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所述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包括沿烟气流向依次连接脱硫单元和除尘单元,所述的脱硫单元底部连接副产物回收单元;所述的脱硫单元包括脱硫装置,所述的脱硫装置内部沿烟气流向分为相互连通塔底喷淋段、循环喷淋段、工艺水洗段和烟气除雾段,所述的循环喷淋段沿脱硫装置的高度方向包括至少两级循环喷淋区。本实用新型在单塔内设置多层循环喷淋区,既保证了副产物的氧化和结晶,又保证了高脱硫效率,解决了两者不可调和的矛盾。

Description

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脱硫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氨法脱硫系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大气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但是中国很多地方雾霾仍然频发,大气治理形势依然严峻。
氨法脱硫技术由于气-液反应速度快,无废水废渣排放且脱硫产物硫酸铵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广泛应用于烟气治理领域,为大气环境治理作出卓越贡献。
由于氨法脱硫采用的是氨水作为脱硫剂,氨水属于易挥发性物质,由于脱硫塔内氨水为雾化喷淋,且温度比常温高,极易造成氨水挥发逃逸,逃逸的氨会和烟气中残存的SOx反应生成铵盐气溶胶,形成化肥雨,造成白色烟气拖尾,对大气环境和公众视觉感官均造成不良影响,随着国家环保标准的提高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增强,氨法脱硫尾气拖尾以及颗粒物不达标问题日益凸显。
烟气脱硫吸收塔是烟气脱硫工艺中最关键的装置。吸收塔结构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脱硫效率、脱硫剂利用率、亚盐氧化效率及装置能耗的高低。在湿式脱硫工艺中,由于浆液中含有较多的固体物质,容易结垢、沉积,因此多采用喷淋空塔。喷淋空塔的特点是系统不易结垢、堵塞,烟气压降小,但进入脱硫塔的烟气温度较高(未设GGH的情况下,烟气温度一般≥130℃),烟气降温和二氧化硫的吸收在脱硫塔内同一个区域进行,一方面烟气温度高不利于浆液对二氧化硫的吸收,另一方面循环吸收浆液密度较高,浆液粘度大,不利于气液传质,为了获得理想的脱硫效率,就必须靠增加液气比来实现,这便大大增加了脱硫系统的运行功耗。
在湿式氨法脱硫工艺中,气溶胶产生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氨水挥发的气态氨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通过气相反应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氢氨、硫酸铵等气溶胶颗粒。该反应主要取决于烟气中氨和二氧化硫的浓度,其中气态氨量和氨水浓度及其温度有关,随着氨水浓度及温度的提高从氨水中挥发出来的氨增多,气相中的氨浓度增大,生成的气溶胶颗粒也会随之增加;二是氨水吸收烟气中二氧化硫后的脱硫液滴在高温烟气中,由于蒸发作用析出固态颗粒,该机理与烟气及氨水脱硫液温度存在较大关系。其影响因素主要有烟气温度、氨水浓度、液气比、pH值等。在湿式氨法脱硫工艺中,氨逃逸实际是指氨气、亚硫酸铵、亚硫酸氢铵、硫酸铵的逃逸。影响氨逃逸的主要因素是进口烟气温度、吸收液pH值、浓度和液气比等。因此对于湿式氨法脱硫工艺来说,若增加液气比会增加上述气溶胶的产生以及氨逃逸量的增加。
CN108246028A公开了一种氨法脱硫超净排放装置及工艺,包括分段式脱硫塔和湿式电除尘器,分段式脱硫塔包括塔体,塔体上设有烟气进口,塔体的顶部设有烟气出口,该装置还包括浓缩循环罐和氨水储罐;塔体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浆液池、浓缩段、吸收段和除雾段;烟气入口位于浓缩段,烟气出口与湿式电除尘器连通;氨水储罐与浆液池连通;浓缩循环罐的入口同时与浆液池和浓缩段连通,浓缩循环罐的出口与浓缩段连通。
CN205760545U公开了一种用于湿式氨法脱硫的三循环烟气脱硫塔或系统,该烟气脱硫塔或系统包括第一级吸收区、第二级吸收区和洗涤区;所述的第一级吸收区对应设置有第一浆液循环回路;所述的第二级吸收区对应设置有第二浆液循环回路;所述的洗涤区对应设置有第三浆液循环回路。
CN105903330A公开了一种高效联合脱硫脱硝的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脱硫塔,以及氮氧化物氧化系统和设置在脱硫塔上的脱硝浆液循环系统;脱硫塔内在入口烟道之上除雾系统之下依次设置三段喷淋层,三段喷淋层将脱硫塔内从下到上依次划分为硫氧化物吸收段,氮氧化物初级吸收段和氮氧化物深度吸收段;脱硝浆液循环系统包括脱硝浆液池和依次设置在脱硫塔中的第一浆液分流装置和第二浆液分流装置;氮氧化物氧化系统包括氧化剂发生装置和连接在氧化剂发生装置输出端的第一氧化剂喷嘴和第二氧化剂喷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本实用新型在单塔内设置多层循环喷淋区,既保证了副产物的氧化和结晶,又保证了高脱硫效率,解决了两者不可调和的矛盾。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所述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包括沿烟气流向依次连接脱硫单元和除尘单元,所述的脱硫单元底部连接副产物回收单元。
所述的脱硫单元包括脱硫装置,所述的脱硫装置内部沿烟气流向分为相互连通塔底喷淋段、循环喷淋段、工艺水洗段和烟气除雾段,所述的循环喷淋段沿脱硫装置的高度方向包括至少两级循环喷淋区。
本实用新型在单塔内设置多层循环喷淋区,提高了烟气的脱硫效率,在第一层循环喷淋区内,吸收剂对进入脱硫装置中的烟气进行降温加湿和初步脱硝,同时烟气的高温还能使吸收液浓缩,便于亚硫酸氢氨和亚硫酸铵晶体的形成,在经过第一层循环喷淋区后,烟气脱硫率约为40~50%;随后经后续的循环喷淋区对烟气进行逐级的深度脱硫,最终脱硫率可达98.5%以上。此外,在不同的循环喷淋区还可以设置不同pH和浓度的吸收剂进行梯度脱硫,通过不同pH值和浓度的吸收液分区处理,既保证了副产物的氧化和结晶,又保证了高脱硫效率,解决了两者不可调和的矛盾。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沿烟气流向,所述的塔底喷淋段包括位于脱硫装置壳体底部的喷淋池,以及位于喷淋池上方的至少一层塔底喷淋层。
所述的喷淋池与塔底喷淋层之间通过外置的塔底管路连接,喷淋池内储存的吸收液经塔底管路返回塔底喷淋层,对烟气进行循环喷淋。
所述的塔底喷淋层包括塔底喷淋主管以及设置于塔底喷淋主管上的至少一个塔底喷嘴,所述的塔底喷嘴的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中,喷淋池上方设置有1-3层塔底喷淋层,各层塔底喷淋层的塔底喷嘴均采用雾化角度为90~120°的雾化实心喷嘴。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循环喷淋区内沿烟气流向依次设置有集液装置和至少一层循环喷淋层,所述的循环喷淋层位于集液装置上方。
所述的集液装置和循环喷淋层之间通过外置的循环管路连接,集液装置收集的喷淋液经循环管路返回循环喷淋层,对烟气进行循环喷淋。
所述的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吸收液储罐。
所述的循环喷淋层包括循环喷淋主管以及设置于循环喷淋主管上的至少一个循环喷嘴,所述的循环喷嘴的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循环喷淋区包括1-3层循环喷淋层,各层循环喷淋层的循环喷嘴均采用射流喷嘴,各循环喷嘴均向上喷射。向上喷射的目的在于,使得吸收液先与烟气同向运动,形成一次接触,而后吸收液在重力作用下下落与烟气相向运动,形成二次接触,两次接触提高了脱硫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各层循环喷淋区对应的吸收液储罐内储存的吸收液的pH和浓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优选地,随着烟气流向,各层循环喷淋区对应的吸收液储罐内储存的吸收液的浓度逐级递减,pH值逐级升高,通过两种pH值的吸收液分区处理,既保证了副产物的氧化和结晶,又保证了高脱硫效率,解决了两者不可调和的矛盾。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工艺水洗段包括填料层,所述的填料层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水洗层,所述的水洗层外接工艺水箱。
所述的烟气除雾段包括位于脱硫装置顶部烟气出口的除雾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工艺水箱通过水洗层向填料层通入工艺水,在填料层中,烟气与工艺水得到充分的接触混合,工艺水脱除烟气中残留的亚硝酸铵,填料层为气、液两相提供充分的接触面,并提高其湍动程度,利于气液间的传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脱硫装置底部外接吸收液进液管,吸收液经吸收液进液管通入喷淋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脱硫单元还包括与脱硫装置连接的除尘装置,烟气经除尘装置进入脱硫装置。
所述的除尘装置为布袋除尘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除尘单元包括湿电除尘器,所述的湿电除尘器的出口连接烟囱。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副产物回收单元包括沿吸收液流向依次连接的氧化装置、分离装置和干燥装置。
所述的分离装置的出液口还连接氧化装置,经氧化装置氧化处理后的吸收液进入分离装置,分离得到的固体副产物进入干燥装置,分离得到的液体返回氧化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氧化装置外接空气进管,所述的空气进管的出口端伸入氧化装置内部。
所述的空气进管的出口端设置有曝气装置,空气经曝气装置通入氧化装置。
所述的氧化装置还分别独立连接所述的吸收液储罐,吸收液储罐内储存的吸收液进入氧化装置,在氧化装置内与空气接触氧化。
在本实用新型中,各层循环喷淋区对应的吸收液储罐接入氧化装置,将各层循环喷淋区收集的喷淋后的吸收液全部汇合流入氧化装置,进行集中氧化处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氧化装置还外接臭氧发生装置,所述的臭氧发生装置向氧化装置内通入臭氧。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选地采用空气和/或臭氧对喷淋后的吸收液进行氧化处理,将亚硫酸铵氧化为硫酸铵。
示例性地,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对烟气进行脱硫处理,所述的处理方法包括:
(1)烟气经除尘装置除尘后进入脱硫装置,在塔底喷淋段内与吸收液氨水逆流接触,塔底喷淋池内的吸收液经塔底管路返回塔底喷淋层,对烟气进行循环喷淋,实现初步脱硫,反应得到亚硫酸铵;当塔底喷淋池内收集的吸收液中的亚硫酸铵的含量达到13wt%以上时,将塔底喷淋池内的吸收液排入氧化装置;
(2)烟气继续向上流动依次穿过各层循环喷淋区,在循环喷淋区内,集液装置收集循环喷淋层喷淋的吸收液,并将收集到的吸收液通入吸收液储罐,吸收液储罐将吸收液再次通入循环喷淋层,对烟气进行循环喷淋,实现烟气的深度脱硫,当吸收剂储罐内储存的吸收液中的亚硫酸铵的含量达到13wt%以上时,将吸收剂储罐内的吸收液排入氧化装置;
(3)烟气穿过循环喷淋区后进入工艺水洗段,在填料层内,烟气与工艺水接触进行气液传质,脱除烟气中残留的亚硝酸铵;水洗后的烟气穿过烟气除雾段进行除雾,除雾后的烟气排入湿电除尘器,经除尘后由烟囱排空;
(4)向氧化装置通入空气和/或臭氧,对吸收液中的亚硫酸铵进行氧化,得到硫酸铵,随后经固液分离得到硫酸铵固体,干燥后得到硫酸铵晶体,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返回氧化装置再次氧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在单塔内设置多层循环喷淋区,提高了烟气的脱硫效率,在第一层循环喷淋区内,吸收剂对进入脱硫装置中的烟气进行降温加湿和初步脱硝,同时烟气的高温还能使吸收液浓缩,便于亚硫酸氢氨和亚硫酸铵晶体的形成,在经过第一层循环喷淋区后,烟气脱硫率约为40~50%;随后经后续的循环喷淋区对烟气进行逐级的深度脱硫,最终脱硫率可达98.5%以上。此外,在不同的循环喷淋区还可以设置不同pH和浓度的吸收剂进行梯度脱硫,通过不同pH值和浓度的吸收液分区处理,既保证了副产物的氧化和结晶,又保证了高脱硫效率,解决了两者不可调和的矛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除尘装置;2-脱硫装置;3-喷淋池;4-塔底喷淋层;5-塔底管路;6-集液装置;7-循环喷淋层;8-循环管路;9-填料层;10-水洗层;11-工艺水箱;12-氧化装置;13-分离装置;14-干燥装置;15-臭氧发生装置;16-湿电除尘器;17-烟囱;18-吸收液储罐;19-除雾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必然包括用于实现工艺完整的必要管线、常规阀门和通用泵设备,但以上内容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实用新型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工艺流程和设备结构选型进可以自行增设布局,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特殊要求和具体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所述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沿烟气流向依次连接脱硫单元和除尘单元,脱硫单元底部连接副产物回收单元。
脱硫单元包括脱硫装置2,脱硫装置2内部沿烟气流向分为相互连通塔底喷淋段、循环喷淋段、工艺水洗段和烟气除雾段,循环喷淋段沿脱硫装置2的高度方向包括至少两级循环喷淋区。
沿烟气流向,塔底喷淋段包括位于脱硫装置2壳体底部的喷淋池3,以及位于喷淋池3上方的至少一层塔底喷淋层4,喷淋池3与塔底喷淋层4之间通过外置的塔底管路5连接,喷淋池3内储存的吸收液经塔底管路5返回塔底喷淋层4,对烟气进行循环喷淋,塔底喷淋层4包括塔底喷淋主管以及设置于塔底喷淋主管上的至少一个塔底喷嘴,塔底喷嘴的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向相反。循环喷淋区内沿烟气流向依次设置有集液装置6和至少一层循环喷淋层7,循环喷淋层7位于集液装置6上方;集液装置6和循环喷淋层7之间通过外置的循环管路8连接,集液装置6收集的喷淋液经循环管路8返回循环喷淋层7,对烟气进行循环喷淋;循环管路8上设置有吸收液储罐18,循环喷淋层7包括循环喷淋主管以及设置于循环喷淋主管上的至少一个循环喷嘴,循环喷嘴的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向相同。工艺水洗段包括填料层9,填料层9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水洗层10,水洗层10外接工艺水箱11;烟气除雾段包括位于脱硫装置2顶部烟气出口的除雾装置19。脱硫装置2底部外接吸收液进液管,吸收液经吸收液进液管通入喷淋池3。脱硫单元还包括与脱硫装置2连接的除尘装置1,烟气经除尘装置1进入脱硫装置2,除尘装置1为布袋除尘器。
除尘单元包括湿电除尘器16,湿电除尘器16的出口连接烟囱17。
副产物回收单元包括沿吸收液流向依次连接的氧化装置12、分离装置13和干燥装置14;分离装置13的出液口还连接氧化装置12,经氧化装置12氧化处理后的吸收液进入分离装置13,分离得到的固体副产物进入干燥装置14,分离得到的液体返回氧化装置12。氧化装置12外接空气进管,空气进管的出口端伸入氧化装置12内部;空气进管的出口端设置有曝气装置,空气由空气进管经曝气装置通入氧化装置12。氧化装置12还分别独立连接所述的吸收液储罐18,所述的吸收液储罐18内储存的吸收液进入氧化装置12,在氧化装置12内与空气接触氧化。氧化装置12还外接臭氧发生装置15,臭氧发生装置15向氧化装置12内通入臭氧。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所述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沿烟气流向依次连接脱硫单元和除尘单元,脱硫单元底部连接副产物回收单元。
脱硫单元包括脱硫装置2,脱硫装置2内部沿烟气流向分为相互连通塔底喷淋段、循环喷淋段、工艺水洗段和烟气除雾段,循环喷淋段沿脱硫装置2的高度方向包括两级循环喷淋区。
沿烟气流向,塔底喷淋段包括位于脱硫装置2壳体底部的喷淋池3,以及位于喷淋池3上方的两层塔底喷淋层4,喷淋池3与塔底喷淋层4之间通过塔底管路5连接,喷淋池3内储存的吸收液经塔底管路5返回塔底喷淋层4,对烟气进行循环喷淋,塔底喷淋层4包括塔底喷淋主管以及设置于塔底喷淋主管上的至少一个塔底喷嘴,塔底喷嘴的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向相反。
循环喷淋区内沿烟气流向依次设置有集液装置6和两层循环喷淋层7,循环喷淋层7位于集液装置6上方;集液装置6和循环喷淋层7之间通过外置的循环管路8连接,集液装置6收集的喷淋液经循环管路8返回循环喷淋层7,对烟气进行循环喷淋;循环管路8上设置有吸收液储罐18,循环喷淋层7包括循环喷淋主管以及设置于循环喷淋主管上的至少一个循环喷嘴,循环喷嘴的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向相同。
工艺水洗段包括填料层9,填料层9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水洗层10,水洗层10外接工艺水箱11;烟气除雾段包括位于脱硫装置2顶部烟气出口的除雾装置19。脱硫装置2底部外接吸收液进液管,吸收液经吸收液进液管通入喷淋池3。脱硫单元还包括与脱硫装置2连接的除尘装置1,烟气经除尘装置1进入脱硫装置2。
除尘单元包括湿电除尘器16,湿电除尘器16的出口连接烟囱17。
副产物回收单元包括沿吸收液流向依次连接的氧化装置12、分离装置13和干燥装置14;分离装置13的出液口还连接氧化装置12,经氧化装置12氧化处理后的吸收液进入分离装置13,分离得到的固体副产物进入干燥装置14,分离得到的液体返回氧化装置12。氧化装置12外接空气进管,空气进管的出口端伸入氧化装置12内部;空气进管的出口端设置有曝气装置,空气经曝气装置通入氧化装置12。氧化装置12还分别独立连接所述的吸收液储罐18,所述的吸收液储罐18内储存的吸收液进入氧化装置12,在氧化装置12内与空气接触氧化。氧化装置12还外接臭氧发生装置15,臭氧发生装置15向氧化装置12内通入臭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气氨法脱硫方法,所述的脱硫方法包括:
(1)烟气经除尘装置1除尘后进入脱硫装置2,在塔底喷淋段内与吸收液氨水逆流接触,塔底喷淋池3内的吸收液经塔底管路5返回塔底喷淋层4,对烟气进行循环喷淋,实现初步脱硫,反应得到亚硫酸铵;当塔底喷淋池3内收集的吸收液中的亚硫酸铵的含量达到13wt%以上时,将塔底喷淋池3内的吸收液排入氧化装置12;
(2)烟气继续向上流动依次穿过两层循环喷淋区,在循环喷淋区内,集液装置6收集循环喷淋层7喷淋的吸收液,并将收集到的吸收液通入吸收液储罐18,吸收液储罐18将吸收液再次通入循环喷淋层7,对烟气进行循环喷淋,实现烟气的深度脱硫,当吸收剂储罐内储存的吸收液中的亚硫酸铵的含量达到13wt%以上时,将吸收剂储罐内的吸收液排入氧化装置12;
(3)烟气穿过循环喷淋区后进入工艺水洗段,在填料层9内,烟气与工艺水接触进行气液传质,脱除烟气中残留的亚硝酸铵;水洗后的烟气穿过烟气除雾段进行除雾,除雾后的烟气排入湿电除尘器16,经除尘后由烟囱17排空;
(4)向氧化装置12通入空气和/或臭氧,对吸收液中的亚硫酸铵进行氧化,得到硫酸铵,随后经固液分离得到硫酸铵固体,干燥后得到硫酸铵晶体,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返回氧化装置12再次氧化。
应用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烟气氨法脱硫方法,以某90t/h燃煤工业锅炉为例,其烟气量为116700Nm3/h,除尘后烟气中SO2浓度为2720mg/Nm3,排烟温度为160℃,所述的脱硫方法包括:
(1)烟气经除尘装置1除尘后进入脱硫装置2,通过吸收液进液管向喷淋池3内注入18wt%、pH为4.5的氨水溶液,喷淋池3内的吸收液经塔底管路5返回塔底喷淋层4,对烟气进行循环喷淋,喷淋过程中,烟气与吸收液的液气比为3.6L/Nm3,实现初步脱硫,反应得到亚硫酸铵;当塔底喷淋池3内收集的吸收液中的亚硫酸铵的含量达到13wt%以上时,将塔底喷淋池3内的吸收液排入氧化装置12;
(2)烟气继续向上流动依次穿过各层循环喷淋区,在第一级循环喷淋区内,相应的吸收剂储罐向烟气中喷淋浓度为13wt%、pH为5.3的氨水溶液,第一级循环喷淋过程中,烟气与吸收液的液气比为9.8L/Nm3;在第二循环喷淋区内,相应的吸收剂储罐向烟气中喷淋浓度为7wt%、pH为6.2的氨水溶液,第一级循环喷淋过程中,烟气与吸收液的液气比为11.8L/Nm3;在循环喷淋区内,集液装置6收集循环喷淋层7喷淋的吸收液,并将收集到的吸收液通入吸收液储罐18,吸收液储罐18将吸收液再次通入循环喷淋层7,对烟气进行循环喷淋,实现烟气的深度脱硫,当吸收剂储罐内储存的吸收液中的亚硫酸铵的含量达到13wt%以上时,将吸收剂储罐内的吸收液排入氧化装置12;
(3)烟气穿过循环喷淋区后进入工艺水洗段,在填料层9内,烟气与工艺水接触进行气液传质,脱除烟气中残留的亚硝酸铵;水洗后的烟气穿过烟气除雾段进行除雾,除雾后的烟气排入湿电除尘器16,经除尘后由烟囱17排空;
(4)向氧化装置12通入空气和/或臭氧,对吸收液中的亚硫酸铵进行氧化,得到硫酸铵,随后经固液分离得到硫酸铵固体,干燥后得到硫酸铵晶体,固液分离得到的液体返回氧化装置12再次氧化。
对外排的烟气进行取样检测,计算烟气脱硫率为98.9%。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包括沿烟气流向依次连接脱硫单元和除尘单元,所述的脱硫单元底部连接副产物回收单元;
所述的脱硫单元包括脱硫装置,所述的脱硫装置内部沿烟气流向分为相互连通塔底喷淋段、循环喷淋段、工艺水洗段和烟气除雾段,所述的循环喷淋段沿脱硫装置的高度方向包括至少两级循环喷淋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烟气流向,所述的塔底喷淋段包括位于脱硫装置壳体底部的喷淋池,以及位于喷淋池上方的至少一层塔底喷淋层;
所述的喷淋池与塔底喷淋层之间通过外置的塔底管路连接,喷淋池内储存的吸收液经塔底管路返回塔底喷淋层,对烟气进行循环喷淋;
所述的塔底喷淋层包括塔底喷淋主管以及设置于塔底喷淋主管上的至少一个塔底喷嘴,所述的塔底喷嘴的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喷淋区内沿烟气流向依次设置有集液装置和至少一层循环喷淋层,所述的循环喷淋层位于集液装置上方;
所述的集液装置和循环喷淋层之间通过外置的循环管路连接,集液装置收集的喷淋液经循环管路返回循环喷淋层,对烟气进行循环喷淋;
所述的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吸收液储罐;
所述的循环喷淋层包括循环喷淋主管以及设置于循环喷淋主管上的至少一个循环喷嘴,所述的循环喷嘴的喷射方向与烟气流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水洗段包括填料层,所述的填料层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水洗层,所述的水洗层外接工艺水箱;
所述的烟气除雾段包括位于脱硫装置顶部烟气出口的除雾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硫装置底部外接吸收液进液管,吸收液经吸收液进液管通入喷淋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脱硫单元还包括与脱硫装置连接的除尘装置,烟气经除尘装置进入脱硫装置;
所述的除尘装置为布袋除尘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尘单元包括湿电除尘器,所述的湿电除尘器的出口连接烟囱。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副产物回收单元包括沿吸收液流向依次连接的氧化装置、分离装置和干燥装置;
所述的分离装置的出液口还连接氧化装置,经氧化装置氧化处理后的吸收液进入分离装置,分离得到的固体副产物进入干燥装置,分离得到的液体返回氧化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装置外接空气进管,所述的空气进管的出口端伸入氧化装置内部;
所述的空气进管的出口端设置有曝气装置,空气经曝气装置通入氧化装置;
所述的氧化装置还分别独立连接所述的吸收液储罐,吸收液储罐内储存的吸收液进入氧化装置,在氧化装置内与空气接触氧化。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氧化装置还外接臭氧发生装置,所述的臭氧发生装置向氧化装置内通入臭氧。
CN202022901394.1U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 Active CN215539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1394.1U CN215539752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901394.1U CN215539752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9752U true CN215539752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15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901394.1U Active CN215539752U (zh) 2020-12-04 2020-12-04 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97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03330B (zh) 一种高效联合脱硫脱硝的系统及方法
CN104383798B (zh)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的净化回收系统
CN102755823B (zh) 高含硫锅炉烟气脱硫制备高纯度亚硫酸氢铵的方法
CN201880482U (zh) 氨法脱硫阶梯喷淋塔
CN106237814A (zh) 一种烟气超净排放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装置及其工艺
US20170029343A1 (en) Sulfur enhanced nitrogen production from emission scrubbing
CN105797562B (zh) 焦化烟道气两段式双氨法一体化脱硫脱硝系统
CN101433798B (zh) 塔外氧化提浓的高效湿式氨回收法脱硫方法及其装置
CN102872695A (zh) 烧结脱硫富集烟气制硫酸的方法
CN104607017A (zh) 一种h型烟气除尘脱硫塔及烟气脱硫工艺
CN103977689A (zh) 两步加碱再生亚硫酸钠法脱除烟气中二氧化硫装置与方法
CN105148698A (zh) 锅炉烟气脱硫脱硝系统
CN104607007A (zh) 一种烟气除尘脱硫反应器及烟气脱硫方法
CN111514736A (zh) 一种臭氧氧化联合氨法喷淋的烟气脱硫脱硝系统及方法
CN104607009A (zh) 烟气除尘脱硫塔及烟气脱硫方法
CN206762623U (zh) 一种新型液相氧化吸收脱硝装置
CN106731601B (zh) 一种溶液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装置
CN215539752U (zh) 一种单塔多循环的氨法脱硫系统装置
CN106731558A (zh) 一种溶液法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工艺方法
CN111495160A (zh) 一种臭氧氧化协同氨法的脱硫脱硝系统及方法
CN104607010A (zh) 一种烟气除尘脱硫塔及烟气脱硫方法
CN203853003U (zh) 一种有机吸收剂法烟气脱硫脱硝脱汞系统
CN104607008B (zh) 一种双循环烟气除尘脱硫塔及烟气脱硫方法
CN110280129A (zh) 一种尿素湿法脱硫联合非均相类芬顿湿法脱硝装置及方法
WO2021243726A1 (zh) 烟气脱硫、脱氮、脱汞净化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