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7909U - 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7909U
CN215537909U CN202120502052.4U CN202120502052U CN215537909U CN 215537909 U CN215537909 U CN 215537909U CN 202120502052 U CN202120502052 U CN 202120502052U CN 215537909 U CN215537909 U CN 215537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ing element
air inlet
mask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0205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光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chvis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Machvis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chvision Inc filed Critical Machvision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7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790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其结构包含进气管路、口罩件以及出气管路,进气管路一端设置第一进气口,另一端设置第一出气口,于进气管路设置第一加热件及冷却件,第一加热件系用以加热进气,冷却件系用以冷却于加热后进气,口罩件包含本体,本体之一侧设置第二进气口,本体之另一侧设置第二出气口,第二进气口系连接第一出气口,以及出气管路一端设置第三进气口,另一端设置第三出气口,第三进气口系连接第二出气口,出气管路设置第二加热件,其系用以加热流经入第三进气口进入出气管路之气体。

Description

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口罩的结构,特别是一种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发达带来的生活便利,也使的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迈入了工业化社会,可是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工业化带来的空气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空气污染的所造成的人体健康问题。
人们每天都需要呼吸空气,若空气中有害物质过多,会导致人体吸入后造成人体呼吸器官的伤害,而空气污染的问题,对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威胁,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在2009年发表的《全球健康风险》报告中指出,市区室外空气污染被列为2004年全球死亡人口的第十四大风险因素。
空气污染对健康的潜在影响有很多,从身体里细微的生理变化,以至明显的病征如鼻子及喉咙痒、气喘、咳嗽、胸痛或胸闷等,而若是原本就有吸呼道病状的患者,如:哮喘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当他们接触到空气污染物时会使病情更加剧。
虽然不同的年龄层或不同体质的人们,当他们在受到空气污染的影响的程度,是取决于本身身体状况的因素,但是不管哪个年龄层的人们,都会受到恶劣的空气质素的影响,而空气污染又特别使幼儿、儿童及长者在呼吸道的影响更大。
因此,为了避免吸入空气中有害物质(如:PM2.5悬浮颗粒)、病毒、病菌、隔绝外界他人的飞沫或是花粉等物质进入呼吸道器官,现在很多人不论是在外出的时候或搭乘大众运输交通工具时,皆会配带口罩来保护自己的呼吸道器官,避免吸入有害物质。
口罩通常戴在口鼻部分,用来过滤人体透过鼻子吸入体内以及呼出体外的气体,阻隔外界有害的气体、难闻的异味以及他人的飞沫等等,口罩多半是以布、不织布或是纸类制成,若使用不织布或纸类制成的口罩,应该每次使用后丢弃。
然而,若是棉布口罩,仅隔阻隔风、灰尘、或是排气管所产生的黑烟,且具有保暖效用;活性碳材质的口罩,可用来吸附有机气体或臭味,但其无法过滤空气微粒、病毒或细菌,活性碳口罩为一次性口罩,需用过就丢弃;不织布口罩(又称外科口罩),主要是靠超细静电纤维布及滤网层,能够滤除90%以上的5微米颗粒(约是细胞和较大细菌大小),但不织布口罩为一次性口罩,需用过就丢弃;另外还有一种可隔绝最大多数的病毒、病菌、飞沫以及透过空气传染的口罩,其为N95口罩,虽然N95口罩可隔绝有害物质,但其无法进行长时间配戴,亦为一种一次性口罩,需用过就抛弃。
但是,上述口罩除了布口罩外,其余皆为一次性口罩,需用过就抛弃,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负担,且在处理丢弃时亦会造成环境问题,但能重复利用的布口罩又无法隔绝病毒、病菌或其他有害物质。
为此,如何制作一种可重复使用,并可阻隔病毒、病菌或其他有害物质的口罩,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欲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其先将空气高温加热,以高温方式灭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再将前述高温加热后的空气冷却至适合人体的温度,使配戴者可接收到干净的空气,同时对于配戴者所呼出的气体,于出气管路中加热后灭除呼出的气体内的有害物质,再将干净气体排至环境中,所排出的干净气体中不含有病毒、病菌等有害物质。
针对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其结构包含一进气管路、一口罩件以及一出气管路,该进气管路一端设置一第一进气口,另一端设置一第一出气口,于该进气管路设置一第一加热件及一冷却件,该第一加热件用以加热一进气,该冷却件用以冷却于加热后该进气,该口罩件包含一本体,该本体的一侧设置一第二进气口,该本体的另一侧设置一第二出气口,该第二进气口连接该第一出气口,以及该出气管路一端设置一第三进气口,另一端设置第三出气口,该第三进气口连接该第二出气口,该出气管路设置一第二加热件,其用以加热流经入该第三进气口进入该出气管路的一气体。
本发明提供一实施例,更包含一卫星定位模块,其设置于该可携式灭菌口罩。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实施例,更包含一过滤元件,其设置于该冷却件及该第一出气口的管路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实施例,更包含一温度控制装置,其电性连接该第一加热件、该冷却件及该第二加热件,该温度控制装置用以控制该第一加热件及该冷却件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实施例,其中该进气管路更包含一风扇,该风扇设置于该第一进气口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实施例,更包含一充电电池模块,其分别电性连接该第一加热件、该冷却件以及该第二加热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实施例,其中该第二进气口设有一第一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实施例,其中该第三进气口设有一第二单向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实施例,更包含一加温灭菌装置,其结构包含一箱体、一第三加热件及一UV光源,该第三加热件设置于该箱体内,该第三加热件装置电性连接一电源供应装置,该UV光源设置于该箱体内,其中,取该口罩件置入该箱体内透过该UV光源照射及并使用该第三加热件予以加热。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实施例,其中该第一加热件、该第二加热件以及该第三加热件的加热温度大于50℃。
附图说明
图1A: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灭菌口罩的装置示意图;
图1B: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加温灭菌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A: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加热件、冷却件及第二加热件的设置示意图;以及
图2B: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加热件、冷却件及第二加热件的设置示意图。
【图号对照说明】
1 可携式灭菌口罩
10 进气管路
11 卫星定位模块
12 第一进气口
13 过滤元件
14 第一出气口
142 第一单向阀
15 温度控制装置
16 第一加热件
17 风扇
18 冷却件
19 充电电池模块
20 口罩件
22 本体
24 第二进气口
26 第二出气口
30 出气管路
32 第三进气口
322 第二单向阀
34 第三出气口
36 第二加热件
90 加温灭菌装置
91 电源供应装置
92 箱体
94 第三加热件
96 UV光源
98 容置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特用较佳的实施例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习知口罩因为材质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阻隔效果,如布口罩可仅能阻隔较大的脏污颗粒,但其可经过洗涤后重复使用,而活性碳口罩、不织布医疗口罩或是N95口罩,虽然阻隔有害物质的效果较为良好,但是皆为一次性物品,需用过就抛弃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负担,且在处理丢弃时亦会造成环境问题,但能重复利用的布口罩又无法隔绝病毒、病菌或其他有害物质。
因此本实用新型改良了传统的口罩,透过加热进气气体,达到消灭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再冷却上述的加热后的进气气体,使其降温至适合人体的温度,同时对于配戴者所呼出的气体,于出气管路中加热后灭除呼出的气体内的有害物质,再将干净气体排至环境中,所排出的干净气体中不含有病毒、病菌等有害物质。
在下文中,将借由图式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然而本实用新型的概念可能以许多不同型式来体现,且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例式性实施例。
首先,请参阅图1A,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灭菌口罩的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可携式灭菌口罩1包含一进气管路10、一口罩件20、一出气管路30以及一加温灭菌装置90。
其中,该进气管路10一端设置一第一进气口12,另一端设置一第一出气口14,于该进气管路10设置一第一加热件16及一冷却件18,该第一加热件16用以加热一进气,该冷却件18用以冷却于加热后该进气,该口罩件20包含一本体 22,该本体22的一侧设置一第二进气口24,该本体22的另一侧设置一第二出气口26,该第二进气口24连接该第一出气口14,以及该出气管路30一端设置一第三进气口32,另一端设置第三出气口34,该第三进气口32连接该第二出气口26,该出气管路30设置一第二加热件36,其用以加热流经入该第三进气口32进入该出气管路30的一气体,其中,该口罩件20为硅胶或橡胶,或其它可重复使用的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该可携式灭菌口罩1,将外部空气由外界环境经由该第一进气口12进入至该进气管路10内成为该进气,该进气流经该进气管路10的该第一加热件16时被加热去除该进气中的有害物质,该进气在加热完成后接着通过该冷却件18,透过该冷却件18冷却该进气,使该进气的温度符合人体温度或室温,当该进气被人体吸收后呼出,呼出后的该气体进入该出气管路30并通过该第二加热件36,该第二加热件36用来加热被呼出的该气体,该气体被该第二加热件 36加热后除去呼出的有害物质,将干净的该气体排出。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该可携式灭菌口罩1更包含一卫星定位模块,其设置于该可携式灭菌口罩1中,该卫星定位模块11可用来定位用户的位置以及侦测用户的动作路径,其用于侦测使用者在需进行居家检疫、居家隔离或自主隔离时,是否有离开隔离居所的功能。
而在该可携式灭菌口罩1的该进气管路10更包含一过滤元件13,其设置于该冷却件18及该第一出气口14的管路间,该过滤元件13用来进行进一步过滤经过加温冷却的该进气,若该进气中存有少许的有害物质,透过该过滤元件13进行更进一步的过滤,使被吸入的该进气可最大幅度的降低有害物质的存在,其中,该过滤元件13为PP不织布、HEPA滤网或活性碳。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该可携式灭菌口罩1更包含一温度控制装置15,其电性连接该第一加热件16、该冷却件18以及该第二加热件36,该温度控制装置15 用以控制该第一加热件16、该第二加热件36及该冷却件18的温度,其中,该第一加热件16以及该第二加热件36的加热温度大于50℃,加热时间约为1至5秒,更进一步,该可携式灭菌口罩1更包含一充电电池模块19,其分别电性连接该第一加热件16、该冷却件18以及该第二加热件36,该充电电池模块19为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或铅酸电池。
而为了使该进气更顺畅地通过该进气管路10,本实用新型的该可携式灭菌口罩1更包含一风扇17,借由该风扇17吸取外部环境的外部气体进入该进气管路10内成为该进气,在该进气经过该第一加热件16以及该冷却件18后,由口罩配戴者吸入体内,更进一步,为了使该进气由该进气管路10进入该口罩件20以及该气体由该口罩件20进入该出气管路30时,可控制吸入该进气的气体量以及吐气时可确保吐出的该气体不会经由该第一出气口14回流至该进气管路10中污染管路,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该可携式灭菌口罩1于该第一出气口14上设有一第一单向阀142,于该第三进气口32上设有一第二单向阀322,其中该第一单向阀142 仅可使该进气由该进气管路10通向该口罩件20,而该第二单向阀322则仅可使呼出的该气体由该第三进气口32进入该出气管路30。
更进一步于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A,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加热件、冷却件及第二加热件的设置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第一加热件16以及该冷却件18以及该第二加热件36包覆设置于该进气管路10外侧,该第一加热件16及该第二加热件36为加热线圈或加热电毯,该冷却件18为致冷芯片,该第一加热件16、该冷却件18包覆于该进气管路10外侧,使用间接加热的方式加温及冷却该进气,而该第二加热件36包覆于该出气管路30的外侧,亦使用间接加热方式加温该气体,另外,该可携式灭菌口罩1内所使用的该第一加热件16、该冷却件18或该第二加热件36有另一种设置方式,请参考图2B,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第一加热件、冷却件及第二加热件的设置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第一加热件16、该冷却件18可埋设于该进气管路10内部,或该第二加热件36埋设于该出气管路30内部,上述的该第一加热件16、该冷却件18或该第二加热件 36透过直接于内部加热及冷却,可使该进气或该气体加热或使该进气冷却速度增快,因此可缩减该进气管路10及该出气管路30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该可携式灭菌口罩1中更包含该加温灭菌装置90,请参考图 1B,其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加温灭菌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加温灭菌装置90包含一箱体92、一第三加热件94以及一UV光源96,其中,该第三加热件94以及该UV光源96设置于该箱体92内,该第三加热件94装置电性连接一电源供应装置91,其中,本实用新型的该可携式灭菌口罩1的该口罩件20为可拆卸式的重复利用的口罩,因此,可将该口罩件20在使用后取下,置入该箱体92的一容置空间98内,再透过该UV光源96照射及并使用该第三加热件94予以加热,其中,该第三加热件94的加热温度大于50℃,更进一步,该UV光源96为 UVLED或UV灯管,透过适当的该UV光源96可破坏微生物机体细胞中的 DNA(脱氧核醣核酸)或是RNA(核醣核酸)的分子结构,造成生长性细胞死亡或再生性细胞死亡,达到杀菌消毒的效果。
为使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该可携式灭菌口罩1,于此列举一实施例进行使用说明,其中请参考图1A及图2A,如图所示,配戴者配戴该可携式灭菌口罩 1,借由该风扇17吸取外部环境的外部气体进入该进气管路10内成为该进气,使该进气由外界环境经由该第一进气口12进入至该进气管路10内,该进气流经该进气管路10的该第一加热件16时被加热去除该进气中的有害物质,该进气在加热完成后接着通过该冷却件18,透过该冷却件18冷却该进气,使该进气的温度符合人体温度或室温,当该进气被人体吸收后呼出成为该气体,该气体进入该出气管路30并通过该第二加热件36,该第二加热件36用来加热被呼出的该气体,该气体被该第二加热件36加热后除去呼出的有害物质,将干净的该气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为改良传统的口罩,利用高温方式灭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后,将空气冷却至适合人体的温度,使配戴者可接收到干净且舒适的空气,同时对于配戴者所呼出的气体,于出气管路中加热后,高温灭除呼出的气体内的有害物质,再将干净气体排至环境中。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透过加热进气气体,达到消灭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再冷却上述的加热后的进气气体,使其降温至适合人体的温度,同时对于配戴者所呼出的气体,于出气管路中加热后灭除呼出的气体内的有害物质,再将干净气体排至环境中,所排出的干净气体中不含有病毒、病菌等有害物质。
上文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含:
一进气管路,其一端设置一第一进气口,另一端设置一第一出气口,于该进气管路设置一第一加热件及一冷却件,该第一加热件用以加热一进气,该冷却件用以冷却于加热后该进气;
一口罩件,其包含一本体,该本体的一侧设置一第二进气口,该本体的另一侧设置一第二出气口,该第二进气口连接该第一出气口;及
一出气管路,其一端设置一第三进气口,另一端设置第三出气口,该第三进气口连接该第二出气口,该出气管路设置一第二加热件,其用以加热流经入该第三进气口进入该出气管的一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卫星定位模块,其设置于该可携式灭菌口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过滤元件,其设置于该冷却件及该第一出气口的管路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温度控制装置,其电性连接该第一加热件、该冷却件及该第二加热件,该温度控制装置用以控制该第一加热件及该冷却件的温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进气管路更包含一风扇,该风扇设置于该第一进气口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充电电池模块,其分别电性连接该第一加热件、该冷却件以及该第二加热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进气口设有一第一单向阀。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三进气口设有一第二单向阀。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加温灭菌装置,其结构包含:
一箱体;
一第三加热件,其设置于该箱体内,该第三加热件装置电性连接一电源供应装置;及
一UV光源,其设置于该箱体内;
其中,取该口罩件置入该箱体内透过该UV光源照射及并使用该第三加热件予以加热。
10.如权利要求1或9所述的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加热件、该第二加热件以及该第三加热件的加热温度大于50°C。
CN202120502052.4U 2020-03-17 2021-03-09 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53790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3048U TWM600620U (zh) 2020-03-17 2020-03-17 可攜式滅菌口罩之結構
TW109203048 2020-03-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7909U true CN215537909U (zh) 2022-01-18

Family

ID=73644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0205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537909U (zh) 2020-03-17 2021-03-09 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7909U (zh)
TW (1) TWM600620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0620U (zh) 202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85844B (zh) 多功能电子口罩
CN203154641U (zh) 便携式高效空气净化呼吸器
CN205287298U (zh) 一种带数据采集的智能防霾口罩
CN111194955A (zh) 一种紫外线杀菌口罩
CN111329174A (zh) 一种净化空气的防护头盔
CN109125971A (zh) 一种自主调压控温的太阳能动力防霾助吸器
CN203303523U (zh) 便携式电动呼吸过滤器
CN111346313A (zh) 一种可拆卸的消毒逆止阀及其在口罩上的应用
CN215537909U (zh) 可携式灭菌口罩的结构
CN205569539U (zh) 制氧杀菌防雾霾口罩
CN113491361A (zh) 隔离病毒型口罩
CN111449855A (zh) 传染性疾患传染源的负压高效颗粒空气过滤净化隔离平台
CN105833440A (zh) 一种助吸式防雾霾口罩
CN108283766A (zh) 一种基于特殊的鱼鳃式设计的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12876U (zh) 一种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CN205730011U (zh) 一种助吸式防雾霾口罩
CN213029821U (zh) 一种具有空气消毒装置的口罩
CN214665064U (zh) 一种基于紫外杀菌的多功能一体化智能穿戴设备
CN212395651U (zh) 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便携式空气调节设备
TWM600621U (zh) 可攜式光源滅菌口罩裝置
CN112121320A (zh) 一种个体化佩戴微型呼吸循环隔离消毒机
CN2610952Y (zh) 多用途防护口罩
CN112971241A (zh) 一种交互式健康风险评价防雾霾口罩
KR20210125876A (ko) 필터 튜브를 구비한 마스크
CN113519960A (zh) 一体式动力送风防护头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