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7693U - 一种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7693U
CN215537693U CN202121497678.7U CN202121497678U CN215537693U CN 215537693 U CN215537693 U CN 215537693U CN 202121497678 U CN202121497678 U CN 202121497678U CN 215537693 U CN215537693 U CN 21553769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tube
drainage
tube
fixedly connected
groove c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976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Integrated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Integrated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Integrated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engdu Integrated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14976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3769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76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769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引流管,第一引流管外侧开设有引流管侧孔,引流管侧孔贯穿于第一引流管内部,第一引流管上设有胸壁内气囊,胸壁内气囊背离第一引流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该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将放入胸腔内部的部分放入患者胸腔内部并调节连接管与胸壁内气囊相连接的部分由于连接管的可活动的角度为100度到120度之间,只需调节第一引流管使第一引流管的方向与肺部的纵轴方向呈平行状态,这样在患者的肺部在复张的过程中胸管不会与肺部产生对立、抵触的现象从而消除了会给患者带来不利于肺部复张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一种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具体为一种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引流管的一端插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内,以便排出气体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而引流管是胸腔闭式引流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之一。
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管多是固定角度无法活动的且胸管在胸内以及胸外均是与胸和肺部呈垂直状态,这样在肺复张过程中会与肺部产生对立、抵触,不利于肺部复张,同时在胸外部分也会影响到患者穿衣不便,使患者在穿衣过程中带动胸管从而产生痛感给患者带来不好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胸管会与肺部产生对立、抵触,不利于肺部复张以及不利于患者穿衣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第一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外侧开设有引流管侧孔,所述引流管侧孔贯穿于第一引流管内部,所述第一引流管上设有膨大结构的胸壁内气囊,所述胸壁内气囊背离第一引流管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二引流管外侧套设有固定槽卡;
所述固定槽卡包括上槽卡,所述上槽卡底部活动连接有下槽卡,所述下槽卡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第二引流管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之相通的注药管,所述第二引流管靠其自由端处设有挤压气囊,所述第二引流管的自由端开设有引流出口,所述挤压气囊位于注药管和引流出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引流管一端固定连接引流头,所述引流头一端固定连接有引流入口。
优选地,所述上槽卡和下槽卡与第二引流管相卡合,所述固定座底部固定连接有粘贴层。
优选地,所述注药管外侧固定连接有单向装置,所述注药管一端一侧开设有注药孔,所述注药管一端另一侧开设有注气孔。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设置为可活动性,活动角度为100度到120度之间。
优选地,所述引流管侧孔设置为多个,多个引流管侧孔环形分布于第一引流管外侧。
优选地,所述固定座为硅胶或者橡胶制成,所述粘贴层为压敏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将放入胸腔内部的部分放入患者胸腔内部并调节连接管与胸壁内气囊相连接的部分由于连接管的可活动的角度为100度到120度之间,只需调节第一引流管使第一引流管的方向与肺部的纵轴方向呈平行状态,这样在患者的肺部在复张的过程中胸管不会与肺部产生对立、抵触的现象从而消除了会给患者带来不利于肺部复张的可能性。
2、该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放于患者胸腔内部的第一引流管、引流头、引流入口、以及环形分布于第一引流管外侧的引流管侧孔会将患者做完手术后胸腔内部残留的不同方向的积水和空气通过胸壁内气囊流入第二引流管,只需将粘贴层撕开粘贴于患者身体表面即可使第二引流管与患者胸腔外部平行固定,既可以防止胸管的脱落会给患者造成痛感,同时也使胸管看起来更简洁方便不影响患者穿衣打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固定槽卡和固定座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引流入口;2、引流头;3、第一引流管;4、引流管侧孔;5、胸壁内气囊;6、连接管;7、上槽卡;8、固定座;9、粘贴层;10、注药管; 11、挤压气囊;12、引流出口;13、单向装置;14、注药孔;15、注气孔; 16、下槽卡;17、第二引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其具体结构请参阅图 1-4,主要包括有第一引流管3,这根第一引流管3采用圆管制成,而在第一引流管3一端固定连接引流头2,引流头2用于引流,作为一段传输管道用。引流头2一端固定连接有引流入口1,这个引流入口1优选地加工为锥形管段,以便引流。而在第一引流管3外侧开设有引流管侧孔4,引流管侧孔4为圆孔,彼此可以零散分布在第一引流管3外侧。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引流管侧孔4 设置为多个,例如多圈,亦即:多个引流管侧孔4环形分布于第一引流管3 外侧,引流管侧孔4贯穿于第一引流管3内部。第一引流管3上设有呈膨大的球状的胸壁内气囊5,胸壁内气囊5最好加工成椭球状,以便操作引流。胸壁内气囊5背离第一引流管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6,这根连接管6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引流管17,第二引流管17外侧套设有固定槽卡,以便将第二引流管17安装固定,防止剧烈松动。
作为具体实施例,上述的固定槽卡设计结构为:其包括上槽卡7,上槽卡 7底部活动连接有下槽卡16,两个卡槽对接形成一个圆形的通孔,用以相应管道穿过,而且在下槽卡16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8,以实现两个卡槽的安装固定,从而实现第二引流管17的固定。具体制作中的固定座8为硅胶或者橡胶制成,粘贴层9为压敏胶制成,第二引流管17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之相通的注药管10,注药管10外侧固定连接有单向装置13,保证单向注入不回流,单向装置13所在的管道与第二引流管17可以互呈60度夹角为宜。此外,本实施例的注药管10一端一侧开设有注药孔14,注药孔14设置在注药管10 封闭端端面上,注药管10一端另一侧开设有注气孔15,第二引流管17靠其自由端处的管段上连接设有挤压气囊11,挤压气囊11也最好做成椭球状。此外,在第二引流管17的自由端开设有引流出口12,挤压气囊11位于注药管 10和引流出口12之间,以便形成所需要的气压动力。请再次参阅图1、图2 和图3,上槽卡7和下槽卡16与第二引流管17相卡合,固定座8底部固定连接有粘贴层9,有利于固定设于患者胸腔外部的第二引流管17使其与患者胸腔呈平行状态,既可以防止胸管的脱落会给患者造成痛感,同时也使胸管看起来更简洁方便不影响患者穿衣打扮。
继续参阅图1、和图2,这根连接管6设置为可活动性,活动角度为100 度到120度之间,常态下可以为90度更好,有利于调节设于患者胸腔内部的引流管角度,使其与肺部纵向呈平行状态,从而有利于患者的肺部在复张的过程中胸管不会与肺部产生对立、抵触的现象,最终大大降低了给患者带来不利于肺部复张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把本实用新型需要放入胸腔内部的部分放入患者胸腔内部,并调节连接管6与胸壁内气囊5相连接的部分,由于连接管6的可活动的角度为100度到120度之间,只需调节第一引流管3使第一引流管3的方向与肺部的纵轴方向呈平行状态,这样患者的肺部在复张的过程中胸管不会与肺部产生对立、抵触的现象,从而消除了给患者带来不利于肺部复张的可能性。
同时的,放于患者胸腔内部的第一引流管3、引流头2、引流入口1,以及环形分布于第一引流管3外侧的引流管侧孔4,会将患者做完手术后胸腔内部残留的不同方向的积水和空气通过胸壁内气囊5流入第二引流管17,此时设于患者胸腔外部的第二引流管17通过上槽卡7和下槽卡16被卡合固定住。由于下槽卡16与固定座8的固定连接,而固定座8底部固定连接有粘贴层9,只需将粘贴层9撕开粘贴于患者身体表面即可使第二引流管17与患者胸腔外部平行固定,既可以防止胸管的脱落给患者造成痛感,同时也使胸管看起来更简洁方便,不影响患者穿衣打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包括第一引流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管(3)外侧开设有引流管侧孔(4),所述引流管侧孔(4)贯穿于第一引流管(3)内部,所述第一引流管(3)上设有呈膨大结构的胸壁内气囊(5),所述胸壁内气囊(5)背离第一引流管(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6),所述连接管(6)设置为活动性,活动角度为100度到120度之间;所述连接管(6)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引流管(17),所述第二引流管(17)外侧套设有固定槽卡;
所述固定槽卡包括上槽卡(7),所述上槽卡(7)底部活动连接有下槽卡(16),所述下槽卡(16)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座(8),所述第二引流管(17)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与之相通的注药管(10),所述第二引流管(17)靠其自由端处的管段上连接有挤压气囊(11),且所述第二引流管(17)的自由端开设有引流出口(12),所述挤压气囊(11)位于注药管(10)和引流出口(12)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管(3)一端固定连接引流头(2),所述引流头(2)一端固定连接有引流入口(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槽卡(7)和下槽卡(16)与第二引流管(17)相卡合,所述固定座(8)底部固定连接有粘贴层(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药管(10)外侧固定连接有单向装置(13);所述注药管(10)一端的端面上其中一侧开设有注药孔(14),其另一侧开设有注气孔(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侧孔(4)设置为多个,多个引流管侧孔(4)环形分布于第一引流管(3)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8)为硅胶层或者橡胶层,所述粘贴层(9)为压敏胶层。
CN202121497678.7U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 Active CN2155376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7678.7U CN215537693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97678.7U CN215537693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7693U true CN215537693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22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97678.7U Active CN215537693U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769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63642U (zh) 一种防漏导尿管
CN107224664B (zh) 口腔修复装置
CN215537693U (zh) 一种免固定的改良胸腔闭式引流管
CN107281622A (zh) 一种配备导丝的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
CN207654524U (zh) 尿道狭窄患者专用导尿装置
CN205683326U (zh) 一种连续性压力可测量的新型导尿装置
CN112220986A (zh) 宫颈癌放射治疗阴道冲洗器
CN204910251U (zh) 新型肝胆引流管
CN109692396B (zh) 一种带有储液功能的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
CN211513078U (zh) 一种防爆血管球囊导管
CN200984386Y (zh) 一种治疗鼻炎、鼻窦炎的气囊扩张导管
CN211834652U (zh) 一种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导管
CN217091773U (zh) 半球囊与引流孔一体成型的导尿管
CN112843444A (zh) 一种肛肠给药装置
CN207837619U (zh) 一种助产用的腹腔按压装置
CN217187420U (zh) 一种可调节管壁压力的导尿管
CN207323777U (zh) 一种颅骨钻孔引流手术引流管
CN218356692U (zh) 一种鼻科鼻腔清洗装置
CN201120039Y (zh) 一次性双腔膀胱穿刺造瘘管
CN215194239U (zh) 一种临床医学用引流装置
CN218944134U (zh) 一种整体充气式扩张器
CN218046163U (zh) 口腔吹氧装置
CN219662604U (zh) 一种用于食管加压造影的三腔二囊管
CN204260780U (zh) 三腔二囊管
CN116585554B (zh) 一种安全控制模块及智慧灌肠超声治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