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5919U - 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35919U
CN215535919U CN202122263615.1U CN202122263615U CN215535919U CN 215535919 U CN215535919 U CN 215535919U CN 202122263615 U CN202122263615 U CN 202122263615U CN 215535919 U CN215535919 U CN 215535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groove
gag lever
lever post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6361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璐
吴运莲
蔡丽
李俊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Original Assigne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filed Critical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Priority to CN20212226361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35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35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35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翻身设备技术领域,涉及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包括床板,所述床板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其有益效果是,该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通过设置正反电机,当人们需要对活动板进行倾斜时,人们只需要通过外界控制开关控制正反电机运作,从而可以带动滑轮进行转动,进而可以带动钢丝绳进行移动,在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的相互作用下,从而可以带动活动板进行倾斜,在正反电机的作用下,从而人们在对活动板进行倾斜时更加快捷,进而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同时方便了人们对患者进行翻身护理。

Description

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翻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
背景技术
“危重症”为医学术语,通常表示患者所得疾病为某种紧急、濒危的病症,应当尽早进行医学处理,否则可能对患者身体产生重度伤害或导致死亡。一般医院都会为此类患者设有专门的急救室或重症观察治疗室,也称“特护室”,配备叫好的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对重症患者进行专门的护理和治疗,现在的重症患者在没有办法自主翻身,需要医护人员对重症患者进行翻身,但是现在的翻身装置很不方便,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其解决了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包括床板,所述床板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穿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第一转轴共有两个,且对称连接在活动板表面,所述第一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所述正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第一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组,所述活动板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组,所述第二凹槽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件,所述滑轮表面固定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依次搭接在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表面,所述钢丝绳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件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板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一凹槽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床板内设置有活动仓,所述活动仓表面穿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内穿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活动仓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内穿设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三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仓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螺纹管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床板内设置有限位仓,所述限位仓表面穿设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限位杆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限位环表面,所述限位块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限位杆一端与第一卡槽相卡接,所述第一限位杆另一端与活动块相匹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箱,所述限位箱表面穿设有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杆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限位环表面,所述第二限位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床板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限位杆另一端与第二卡槽相卡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卡槽共有多个,且依次开设在床板表面,所述第一凹槽共同两个,且对称开设在床板表面,所述床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共有四个,且呈矩形连接在床板下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通过设置正反电机,当人们需要对活动板进行倾斜时,人们只需要通过外界控制开关控制正反电机运作,从而可以带动滑轮进行转动,进而可以带动钢丝绳进行移动,在第一滑轮组和第二滑轮组的相互作用下,从而可以带动活动板进行倾斜,在正反电机的作用下,从而人们在对活动板进行倾斜时更加快捷,进而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同时方便了人们对患者进行翻身护理。
2、该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通过设置螺纹柱和螺纹管,当人们需要对活动板进行调节时,人们只需要转动转盘,从而可以带动第二转轴进行转动,同时可以带动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相互啮合下,从而可以带动第三转轴进行转动,同时可以带动螺纹柱进行转动,在螺纹柱和螺纹管的相互作用下,从而可以带动活动块向下移动,同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从而第一限位杆得以与第一卡槽相分离,进而人们得以对活动板进行调节,在螺纹柱和螺纹管的相互作用下,从而人们在对活动板进行调节时更加快捷,进而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板;2、第一凹槽;3、第一轴承;4、第一转轴;5、活动板;6、正反电机;7、滑轮;8、第一滑轮组;9、第二凹槽;10、第二滑轮组;11、连接件;12、限位块;13、限位槽;14、活动仓;15、第二轴承;16、第二转轴;17、第一锥齿轮;18、第三轴承;19、第三转轴;20、第二锥齿轮;21、螺纹柱;22、螺纹管;23、滑槽;24、滑块;25、活动块;26、限位仓;27、第一限位杆;28、第一弹簧;29、第一限位环;30、第一卡槽;31、限位箱;32、第二限位杆;33、拉杆;34、第二限位环;35、第二弹簧;36、第二卡槽;37、支撑腿;38、转盘;39、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包括床板1,床板1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3,第一轴承3内穿设有第一转轴4,第一转轴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5,第一转轴4共有两个,且对称连接在活动板5表面,第一凹槽2内壁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6,通过设置正反电机6,当人们需要对活动板5进行倾斜时,人们只需要通过外界控制开关控制正反电机6运作,从而可以带动滑轮7进行转动,进而可以带动钢丝绳39进行移动,在第一滑轮组8和第二滑轮组10的相互作用下,从而可以带动活动板5进行倾斜,在正反电机6的作用下,从而人们在对活动板5进行倾斜时更加快捷,进而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同时方便了人们对患者进行翻身护理,正反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滑轮7,第一凹槽2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组8,活动板5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9,第二凹槽9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组10,第二凹槽9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1,滑轮7表面固定连接有钢丝绳39,钢丝绳39依次搭接在第一滑轮组8和第二滑轮组10表面,钢丝绳39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件11表面。
具体的,活动板5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第一凹槽2内壁开设有限位槽13,床板1内设置有活动仓14,活动仓14表面穿设有第二轴承15,第二轴承15内穿设有第二转轴16,第二转轴16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7,活动仓14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18,第三轴承18内穿设有第三转轴19,第三转轴19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0,第一锥齿轮17与第二锥齿轮20相啮合。
具体的,第三转轴1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21,螺纹柱21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管22,通过设置螺纹柱21和螺纹管22,当人们需要对活动板5进行调节时,人们只需要转动转盘38,从而可以带动第二转轴16进行转动,同时可以带动第一锥齿轮17进行转动,在第一锥齿轮17和第二锥齿轮20的相互啮合下,从而可以带动第三转轴19进行转动,同时可以带动螺纹柱21进行转动,在螺纹柱21和螺纹管22的相互作用下,从而可以带动活动块25向下移动,同时在第一弹簧28的作用下,从而第一限位杆27得以与第一卡槽30相分离,进而人们得以对活动板5进行调节,在螺纹柱21和螺纹管22的相互作用下,从而人们在对活动板5进行调节时更加快捷,进而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螺纹管22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块25,活动仓14内壁开设有滑槽23,滑槽23内滑动连接有滑块24,滑块24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螺纹管22表面。
具体的,床板1内设置有限位仓26,限位仓26表面穿设有第一限位杆27,第一限位杆27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28,第一限位杆27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29,第一弹簧28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限位环29表面,限位块12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30,第一限位杆27一端与第一卡槽30相卡接,第一限位杆27另一端与活动块25相匹配。
具体的,第二转轴1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38,转盘38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箱31,限位箱31表面穿设有第二限位杆32,第二限位杆32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34,第二限位杆32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35,第二弹簧35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限位环34表面,第二限位杆32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33,床板1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36,第二限位杆32另一端与第二卡槽36相卡接。
具体的,第二卡槽36共有多个,且依次开设在床板1表面,第一凹槽2共同两个,且对称开设在床板1表面,床板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7,支撑腿37共有四个,且呈矩形连接在床板1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S1、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放置到合适的位置,当人们需要对患者进行翻身护理时,人们首先拉动拉杆33,从而可以带动第二限位杆32与第二卡槽36相分离,进而人们得以转动转盘38,转盘38转动得以带动第二转轴16进行转动,同时可以带动第一锥齿轮17进行转动,在第一锥齿轮17和第二锥齿轮20的相互啮合下,从而可以带动第三转轴19进行转动,同时可以带动螺纹柱21进行转动,在螺纹柱21和螺纹管22的相互作用下,从而可以带动活动块25向下移动,同时在第一弹簧28的作用下,从而第一限位杆27得以与第一卡槽30相分离,进而人们得以对活动板5进行调节;
S2、其次,人们在通过外界控制开关控制正反电机6运作,从而可以带动滑轮7进行转动,进而可以带动钢丝绳39进行移动,在第一滑轮组8和第二滑轮组10的相互作用下,从而可以带动活动板5进行倾斜,同时可以对患者进行翻身护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是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改动、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6)

1.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3),所述第一轴承(3)内穿设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5),所述第一转轴(4)共有两个,且对称连接在活动板(5)表面,所述第一凹槽(2)内壁固定连接有正反电机(6),所述正反电机(6)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滑轮(7),所述第一凹槽(2)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轮组(8),所述活动板(5)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9),所述第二凹槽(9)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轮组(10),所述第二凹槽(9)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件(11),所述滑轮(7)表面固定连接有钢丝绳(39),所述钢丝绳(39)依次搭接在第一滑轮组(8)和第二滑轮组(10)表面,所述钢丝绳(39)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件(11)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5)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2),所述第一凹槽(2)内壁开设有限位槽(13),所述床板(1)内设置有活动仓(14),所述活动仓(14)表面穿设有第二轴承(15),所述第二轴承(15)内穿设有第二转轴(16),所述第二转轴(16)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7),所述活动仓(14)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18),所述第三轴承(18)内穿设有第三转轴(19),所述第三转轴(19)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20),所述第一锥齿轮(17)与第二锥齿轮(20)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轴(19)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柱(21),所述螺纹柱(21)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管(22),所述螺纹管(22)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块(25),所述活动仓(14)内壁开设有滑槽(23),所述滑槽(23)内滑动连接有滑块(24),所述滑块(24)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螺纹管(22)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内设置有限位仓(26),所述限位仓(26)表面穿设有第一限位杆(27),所述第一限位杆(27)表面套接有第一弹簧(28),所述第一限位杆(27)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29),所述第一弹簧(28)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限位环(29)表面,所述限位块(12)表面开设有第一卡槽(30),所述第一限位杆(27)一端与第一卡槽(30)相卡接,所述第一限位杆(27)另一端与活动块(25)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16)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盘(38),所述转盘(38)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箱(31),所述限位箱(31)表面穿设有第二限位杆(32),所述第二限位杆(32)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34),所述第二限位杆(32)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35),所述第二弹簧(35)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限位环(34)表面,所述第二限位杆(32)一端固定连接有拉杆(33),所述床板(1)表面开设有第二卡槽(36),所述第二限位杆(32)另一端与第二卡槽(36)相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36)共有多个,且依次开设在床板(1)表面,所述第一凹槽(2)共同两个,且对称开设在床板(1)表面,所述床板(1)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7),所述支撑腿(37)共有四个,且呈矩形连接在床板(1)下表面。
CN202122263615.1U 2021-09-17 2021-09-17 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 Active CN215535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3615.1U CN215535919U (zh) 2021-09-17 2021-09-17 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3615.1U CN215535919U (zh) 2021-09-17 2021-09-17 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35919U true CN215535919U (zh) 2022-01-18

Family

ID=798512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63615.1U Active CN215535919U (zh) 2021-09-17 2021-09-17 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359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575105U (zh) 一种多功能医疗保健护理床
CN204501301U (zh) 新型肾内科诊疗床
CN215535919U (zh) 重症患者翻身护理设备
CN109223359A (zh) 一种收缩式双人病床
CN111407432A (zh) 一种甲状腺外科临床用多功能辅助装置及其系统
CN105250093B (zh) 一种由直线电机驱动的自动化康复治疗护理床
CN107088133B (zh) 一种医疗设备支撑装置
CN109434893A (zh) 一种中药加工用切片装置
CN203954009U (zh) 胸腹手术术后护理床
CN208436001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胃肠镜用检查床
CN215536207U (zh) 一种便于改变姿势的医学口腔检查用躺椅
CN109568031A (zh) 一种方便转移的担架车
CN207429296U (zh) 一种可调节长度的妇科疾病检查床
CN214018210U (zh) 一种用于辅助康复的医疗床自动翻身机构
CN210542173U (zh) 一种长期卧床患者用医用翻身装置
CN220002153U (zh) 一体式鸟巢护理床
CN212997182U (zh) 一种老年内科临床用辅助装置
CN215689259U (zh) 一种具有翻身装置的医用护理床
CN108938077A (zh) 一种肝胆外科手术电凝止血装置
CN210095920U (zh) 一种眼科治疗用多功能辅助支架
CN209695620U (zh) 内科用助起器
CN214858464U (zh) 一种用于阿尔茨海默症的护理装置
CN211485465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外科手术床
CN113476239A (zh) 一种医用护理床及其操作方法
CN218652297U (zh) 一种医疗护理用辅助翻身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