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8906U -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储能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储能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528906U CN215528906U CN202121490424.2U CN202121490424U CN215528906U CN 215528906 U CN215528906 U CN 215528906U CN 202121490424 U CN202121490424 U CN 202121490424U CN 215528906 U CN215528906 U CN 21552890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uter box
- energy storage
- storage device
- frame
- solar photovolta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2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储能装置,包括第一外箱、第二外箱以及太阳能光伏板,第一外箱的内部安装有电能储能装置,第一外箱顶部和底部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第二外箱顶部和底部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连接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第二外箱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滑轨,第二外箱的右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夹持框,太阳能光伏板活动连接于第二外箱的内部,太阳能光伏板通过连接导线与电能储能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便于对该装置进行携带,方便使用者使用,同时能够对太阳能光伏板的角度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储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储能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主要是指太阳的热辐射能,主要的表现就是人们常说的太阳光线,它是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自地球上生命诞生以来,地球上的生命就主要以太阳提供的热辐射能生存,如今在化石能源日趋减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当下,如何合理利用太阳能,便成为了如今最为热门的话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如今以及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进行储存,从而供人们日常生活使用的装置,这便是太阳能储能装置,太阳能储能装置能够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进行储存,并通过放电的形式,将储存的电能供人们使用,但现有的太阳能储能装置携带不方便,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用于转换太阳能的光伏板角度无法调节,无法根据日照情况对光伏板的位置进行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储能装置,具备使用方便、便于携带,能够对光伏板的角度进行调整等优点,解决了使用不方便、无法随身携带,不能根据日照情况对光伏板的位置进行调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太阳能储能装置,包括第一外箱、第二外箱以及太阳能光伏板,所述第一外箱的内部安装有电能储能装置,所述第一外箱顶部和底部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且固定框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外箱顶部和底部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二外箱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滑轨,所述第二外箱的右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夹持框,所述太阳能光伏板活动连接于第二外箱的内部,所述太阳能光伏板通过连接导线与电能储能装置相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便于对该装置进行携带,方便使用者对该装置的使用,同时能够对太阳能光伏板的角度进行调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能储能装置的正面分别安装有显示器和散热风扇,所述电能储能装置的正面活动插接有移动电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能够通过显示器显示电能储能装置的电能,并利用散热风扇对电能储能装置进行散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外箱和第二外箱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第一外箱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用于携带的把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对第一外箱和第二外箱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了限定,同时利用把手,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携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框的位置与连接框的位置相互对应且连接板活动插接于固定框的内部,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位置与固定螺栓的位置相对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连接板能够插入固定框的内部,并通过螺纹孔和固定螺栓之间的连接,来对连接板和连接框的位置进行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外箱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连接有转柄且转柄贯穿第二外箱的表面并与滑轨的表面相固定,所述转柄与第二外箱的连接处设置有阻尼橡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使得转动转柄便可带动滑轨在第二外箱的内部转动,同时利用阻尼橡胶的作用下,增大转柄与第二外箱的摩擦力,使得转柄和滑轨的位置能够被固定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活动连接于滑轨的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通过连接块和滑轨之间的活动连接,对太阳能光伏板与第二外箱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了限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框的形状大小与太阳能光伏板右侧的形状大小相契合,所述第二外箱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套框且套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侧贯穿套框并与夹持框的表面相固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计,能够利用套框和滑块之间的滑动连接对夹持框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外箱和第二外箱之间的铰接,配合固定框、固定螺栓以及连接框和连接板,使得在使用该装置时,能够将第一外箱的正面与第二外箱的正面相贴合,并通过连接板插入固定框内的方式,通过固定螺栓将第一外箱和第二外箱的位置固定住,便可利用第一外箱上设置的把手对该装置进行携带。
2、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滑轨和太阳能光伏板上连接块之间的活动连接,使得在使用该装置时,只需要通过转柄转动滑轨,调整滑轨与第二外箱的角度,便可利用滑轨与连接块之间的活动连接,使太阳能光伏板在滑轨的表面移动,从而便可对太阳能光伏板的角度进行调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外箱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框和连接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外箱;2、电能储能装置;21、显示器;22、移动电源;23、散热风扇;3、固定框;31、固定螺栓;4、第二外箱;5、连接框;51、连接板;52、螺纹孔;6、滑轨;61、转柄;7、太阳能光伏板;71、连接块;8、夹持框;81、螺纹杆;9、套框;91、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太阳能储能装置,包括第一外箱1、第二外箱4以及太阳能光伏板7,第一外箱1的内部安装有电能储能装置2,第一外箱1顶部和底部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3且固定框3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31,第二外箱4顶部和底部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5,连接框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51,第二外箱4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滑轨6,第二外箱4的右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81,螺纹杆81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夹持框8,太阳能光伏板7活动连接于第二外箱4的内部,太阳能光伏板7通过连接导线与电能储能装置2相连接,便于对该装置进行携带,方便使用者对该装置的使用,同时能够对太阳能光伏板7的角度进行调整,电能储能装置2的正面分别安装有显示器21和散热风扇23,电能储能装置2的正面活动插接有移动电源22,能够通过显示器21显示电能储能装置2的电能,并利用散热风扇23对电能储能装置2进行散热,第一外箱1和第二外箱4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第一外箱1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用于携带的把手,对第一外箱1和第二外箱4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了限定,同时利用把手,方便对该装置进行携带,第二外箱4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连接有转柄61且转柄61贯穿第二外箱4的表面并与滑轨6的表面相固定,转柄61与第二外箱4的连接处设置有阻尼橡胶,使得转动转柄61便可带动滑轨6在第二外箱4的内部转动,同时利用阻尼橡胶的作用下,增大转柄61与第二外箱4的摩擦力,使得转柄61和滑轨6的位置能够被固定住,夹持框8的形状大小与太阳能光伏板7右侧的形状大小相契合,第二外箱4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套框9且套框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91,滑块91的左侧贯穿套框9并与夹持框8的表面相固定,能够利用套框9和滑块91之间的滑动连接对夹持框8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
请参阅图3,太阳能光伏板7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1,连接块71活动连接于滑轨6的内部,通过连接块71和滑轨6之间的活动连接,对太阳能光伏板7与第二外箱4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了限定。
请参阅图4,固定框3的位置与连接框5的位置相互对应且连接板51活动插接于固定框3的内部,连接板51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52且螺纹孔52的位置与固定螺栓31的位置相对应,使得连接板51能够插入固定框3的内部,并通过螺纹孔52和固定螺栓31之间的连接,来对连接板51和连接框5的位置进行固定。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只需要将该装置放置在太阳光照下,接着通过转柄61转动滑轨6,对滑轨6的位置以及滑轨6与第二外箱4的角度进行调整,接着便可通过滑轨6与连接块71之间的活动连接,使太阳能光伏板7在滑轨6的表面移动,从而对太阳能光伏板7的位置进行调整,在使用后,该装置能够通过第一外箱1和第二外箱4之间的铰接,使得在使用该装置时,能够将第一外箱1的正面与第二外箱4的正面相贴合,并将连接板51插入固定框3内的方式,接着转动固定螺栓31,将固定螺栓31插入连接板51上开设的螺纹孔52内,通过固定螺栓31将第一外箱1和第二外箱4的位置固定住,便可利用第一外箱1上设置的把手对该装置进行携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以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储能装置,包括第一外箱(1)、第二外箱(4)以及太阳能光伏板(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箱(1)的内部安装有电能储能装置(2),所述第一外箱(1)顶部和底部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框(3)且固定框(3)的表面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31);
所述第二外箱(4)顶部和底部的中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框(5),所述连接框(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连接板(51),所述第二外箱(4)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滑轨(6),所述第二外箱(4)的右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81),所述螺纹杆(81)的左侧转动连接有夹持框(8);
所述太阳能光伏板(7)活动连接于第二外箱(4)的内部,所述太阳能光伏板(7)通过连接导线与电能储能装置(2)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能储能装置(2)的正面分别安装有显示器(21)和散热风扇(23),所述电能储能装置(2)的正面活动插接有移动电源(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箱(1)和第二外箱(4)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第一外箱(1)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用于携带的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3)的位置与连接框(5)的位置相互对应且连接板(51)活动插接于固定框(3)的内部,所述连接板(51)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52)且螺纹孔(52)的位置与固定螺栓(31)的位置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箱(4)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连接有转柄(61)且转柄(61)贯穿第二外箱(4)的表面并与滑轨(6)的表面相固定,所述转柄(61)与第二外箱(4)的连接处设置有阻尼橡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7)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1),所述连接块(71)活动连接于滑轨(6)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框(8)的形状大小与太阳能光伏板(7)右侧的形状大小相契合,所述第二外箱(4)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套框(9)且套框(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91),所述滑块(91)的左侧贯穿套框(9)并与夹持框(8)的表面相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90424.2U CN215528906U (zh) | 2021-07-01 | 2021-07-01 |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储能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90424.2U CN215528906U (zh) | 2021-07-01 | 2021-07-01 |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储能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528906U true CN215528906U (zh) | 2022-01-14 |
Family
ID=79811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490424.2U Active CN215528906U (zh) | 2021-07-01 | 2021-07-01 |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储能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528906U (zh) |
-
2021
- 2021-07-01 CN CN202121490424.2U patent/CN21552890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693518U (zh) | 一种立式移动电源箱 | |
CN215528906U (zh) | 一种便携式太阳能储能装置 | |
CN211127266U (zh) | 一种便携收纳式光伏发电装置 | |
CN208986671U (zh) | 一种应急电源车 | |
CN113949141B (zh) | 一种电池充放电控制器件 | |
CN214256201U (zh) | 一种光伏发电用光伏板支撑架角度调节机构 | |
CN213637640U (zh) | 一种多功能太阳能电池组件 | |
CN212759808U (zh) | 一种用于锂电池生产保护机构的电压分选仪 | |
CN207835141U (zh) | 一种便于携带的太阳能移动电源 | |
CN221842345U (zh) | 一种户外储能电源 | |
CN217183016U (zh) | 一种分体式便携光伏电源 | |
CN213125267U (zh) | 一种太阳能储能电源 | |
CN212289465U (zh) | 一种太阳能遮阳降温驻车装置 | |
CN221900797U (zh) | 一种可折叠的光伏发电机构 | |
TWI625039B (zh) | Wind and solar power storage system | |
CN206640540U (zh) | 一种便携式追日微型发电设备 | |
CN216904392U (zh) | 一种可手机充电便携式太阳能组件 | |
CN221067811U (zh) | 一种可移动充电桩底座 | |
CN214222957U (zh) | 一种太阳能桥梁护栏灯 | |
CN213981047U (zh) | 一种基于风力发电光伏板用连接机构 | |
CN220510792U (zh) | 一种含展开式光伏发电薄膜的户外移动电源 | |
CN210867578U (zh) | 一种生活用太阳能新能源供电装置 | |
CN216904727U (zh) | 一种可折叠便携式太阳能发电组件 | |
CN221633470U (zh) | 一种可折叠的太阳能移动电源 | |
CN219145088U (zh) | 一种户外应急光伏充电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66000 a, No. 24 Hua'an Road, Chengyang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dao Andaoying New Ener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66000 No. 688 Yinhe Road, Chengyang District, Qingdao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andoying new ener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