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26830U - 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 - Google Patents

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26830U
CN215526830U CN202121388725.4U CN202121388725U CN215526830U CN 215526830 U CN215526830 U CN 215526830U CN 202121388725 U CN202121388725 U CN 202121388725U CN 215526830 U CN215526830 U CN 2155268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pos machine
block
shell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8872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金刚
孙宏飞
赵岩
栾丰
林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lu Zhi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lu Zh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lu Zhi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lu Zh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8872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268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268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268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h Registers Or Recei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pos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针对现有pos机体裸露在外,在pos机掉落在地上,或者被异物撞击,容易对pos机造成损坏,就需要对pos添加防护外壳,现有的pos机防护外壳还不方便携带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数量为两个,右侧位置的外壳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有配合杆,位于左侧位置的外壳顶部左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推动块,所述转动杆上转动连接有插入杆,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第二腔室,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外壳的对接,将pos机固定在两个外壳之前,就形成了对pos机体的保护,同时防护外壳设计成两部分,同时也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os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
背景技术
pos的中文意思是销售点,全称为销售点情报管理系统,是一种配有条码或OCR码技术终端阅读器,有现金或易货额度出纳功能;其主要任务是对商品与媒体交易提供数据服务和管理功能,并进行非现金结算,pos是一种多功能终端,把它安装在信用卡的特约商户和受理网点中与计算机联成网络,就能实现电子资金自动转账,它具有支持消费、预授权、余额查询和转帐等功能,使用起来安全、快捷、可靠;大宗交易中基本经营情报难以获取,导入pos系统主要是解决零售业信息管理盲点;连锁分店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pos 机是通过读卡器读取银行卡上的持卡人磁条信息,由pos操作人员输入交易金额,持卡人输入个人识别信息(即密码),pos把这些信息通过银联中心,上送发卡银行系统,完成联机交易,给出成功与否的信息,并打印相应的票据;pos的应用实现了信用卡、借记卡等银行卡的联机消费,保证了交易的安全、快捷和准确,避免了手工查询黑名单和压单等繁杂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现有的pos机在使用的过程中,机体裸露在外,在pos机掉落在地上,或者被异物撞击,容易对pos机造成损坏,就需要对pos添加防护外壳,现有的pos机防护外壳还不方便携带,因此,我们提出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pos机体裸露在外,在pos机掉落在地上,或者被异物撞击,容易对pos机造成损坏,就需要对pos添加防护外壳,现有的pos机防护外壳还不方便携带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数量为两个,右侧位置的外壳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有配合杆,位于左侧位置的外壳顶部左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推动块,所述转动杆上转动连接有插入杆,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延伸至第二腔室外,所述拉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卡扣杆,所述卡扣杆延伸至第二腔室外,所述卡扣杆与右侧位置的外壳配合,所述拉杆的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带动杆,所述带动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弹簧,所述定位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在第二腔室的顶部内壁上,位于左侧位置的外壳上开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分别与配合杆和推动块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复位弹簧、挡块、伸缩杆和配合块,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腔室的内壁上,所述复位弹簧的顶端与挡块固定连接,所述挡块与伸缩杆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转动连接在第一腔室的内壁上,所述伸缩杆的右端与配合块转动连接,所述配合块滑动连接在第一腔室的内壁上,所述配合块与配合杆相配合,所述挡块与推动块滑动相配合。
优选的,两个外壳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护垫,两个外壳的前侧均转动连接有亚克力护板,护垫用于保护pos机机体,亚克力护板打开外壳来使用pos机,亚克力护板为透明结构,方便观察pos 机。
优选的,左侧外壳的右侧底部开设有对接槽,右侧外壳的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与对接槽相适配,所述对接块与对接槽的内壁滑动接触,通过对接块插入到对接槽内,就实现了两个外壳的对接。
优选的,位于右侧位置的外壳右侧顶部开设有三角形凹槽,所述卡扣杆上固定安装有三角块,所述三角块与三角形凹槽的内壁相适配,所述三角块与三角形凹槽的内壁滑动接触,当三角块进入到三角形凹槽内时,定位弹簧复位,带动三角块与三角形凹槽啮合并阻挡转动杆返回,此时两个外壳与pos机机体固定完成,就形成了对pos机的防护。
优选的,所述插入杆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扭力弹簧,两个扭力弹簧均固定安装在转动杆上,用于对转动杆进行复位。
优选的,位于右侧位置的外壳顶部开设有适配槽,所述插入杆的外侧与适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插入杆插入到适配槽内时就会向左侧外壳的外侧推动右侧的外壳,使得两个外壳对接的更紧密。
优选的,所述配合杆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配合块与定位槽相适配,所述配合块与定位槽的内壁相配合,当配合块进入配合杆上的定位槽内,就实现了对两个外壳的固定。
有益效果:
通过配合杆插入到第一腔室内和对接块插入到对接槽内,就实现了两个外壳的对接;
通过在左侧外壳上拨动转动杆,转动杆带动插入杆插入适配槽内,插入杆插入到适配槽内时就会向左侧外壳的外侧推动右侧的外壳,使得两个外壳对接的更紧密;
通过转动杆带动推动块插入到第一腔室内,当推动块与挡块接触时,就会向下按动挡块,当挡块下降时,先压缩复位弹簧,然后再向下按动伸缩杆的左端,带动伸缩杆在第一腔室的内壁上转动,然后伸缩杆的右侧就会向上翘起配合块,带动配合块进入配合杆上的定位槽内,来对两个外壳形成固定;
通过转动杆带动卡扣杆上的三角块与右侧的外壳接触时就会收缩定位弹簧并将拉杆带出一段距离,当三角块进入到三角形凹槽内时,定位弹簧复位,带动三角块与三角形凹槽啮合并阻挡转动杆返回,此时两个外壳与pos机机体固定完成,就形成了对pos机的防护;
通过在外壳上转动亚克力护板打开外壳来使用pos机,亚克力护板为透明结构,方便观察pos机;
通过拉动拉杆,拉杆同时拉动带动杆和卡扣杆,带动带动杆压缩定位弹簧,带动卡扣杆和三角块与三角形凹槽脱离,然后再转动转动杆,此时插入杆通过扭力弹簧复位与适配槽脱离,同时转动杆还会带动推动块与挡块脱离,当推动块与挡块脱离后,挡块通过复位弹簧复位并向上提起伸缩杆的左端,再次带动伸缩杆在第一腔室的内壁上转动,此时伸缩杆的右端就会下压来带动配合块与配合杆脱离,然后两个外壳就可自由脱离,就可从pos机上拆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外壳的对接,将pos机固定在两个外壳之前,就形成了对pos机体的保护,同时防护外壳设计成两部分,同时也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的结构三维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的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的结构A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的结构B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的结构C放大示意图。
图中:1外壳、2亚克力护板、3护垫、4配合杆、5插入杆、6 转动杆、7推动块、8复位弹簧、9挡块、10伸缩杆、11定位弹簧、 12配合块、13带动杆、14扭力弹簧、15卡扣杆、16拉杆、17第一腔室、18第二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5,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包括外壳1,外壳1 的数量为两个,右侧位置的外壳1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有配合杆4,位于左侧位置的外壳1顶部左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转动杆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推动块7,转动杆6上转动连接有插入杆5,转动杆6上开设有第二腔室18,第二腔室18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拉杆16,拉杆 16延伸至第二腔室18外,拉杆1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卡扣杆15,卡扣杆15延伸至第二腔室18外,卡扣杆15与右侧位置的外壳1配合,拉杆16的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带动杆13,带动杆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弹簧11,定位弹簧11的顶端固定安装在第二腔室18的顶部内壁上,位于左侧位置的外壳1上开设有第一腔室17,第一腔室 17内设有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分别与配合杆4和推动块7相配合,连接机构包括复位弹簧8、挡块9、伸缩杆10和配合块12,复位弹簧8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腔室17的内壁上,复位弹簧8的顶端与挡块9固定连接,挡块9与伸缩杆10转动连接,伸缩杆10转动连接在第一腔室17的内壁上,伸缩杆10的右端与配合块12转动连接,配合块12滑动连接在第一腔室17的内壁上,配合块12与配合杆4 相配合,挡块9与推动块7滑动相配合,两个外壳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护垫3,两个外壳1的前侧均转动连接有亚克力护板2,护垫3用于保护pos机机体,亚克力护板2打开外壳1来使用pos机,亚克力护板2为透明结构,方便观察pos机,左侧外壳1的右侧底部开设有对接槽,右侧外壳1的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对接块,对接块与对接槽相适配,对接块与对接槽的内壁滑动接触,通过对接块插入到对接槽内,就实现了两个外壳1的对接,位于右侧位置的外壳1右侧顶部开设有三角形凹槽,卡扣杆15上固定安装有三角块,三角块与三角形凹槽的内壁相适配,三角块与三角形凹槽的内壁滑动接触,当三角块进入到三角形凹槽内时,定位弹簧11复位,带动三角块与三角形凹槽啮合并阻挡转动杆6返回,此时两个外壳1与pos机机体固定完成,就形成了对pos机的防护,插入杆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扭力弹簧14,两个扭力弹簧14均固定安装在转动杆6上,用于对转动杆6进行复位,位于右侧位置的外壳1顶部开设有适配槽,插入杆5 的外侧与适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插入杆5插入到适配槽内时就会向左侧外壳1的外侧推动右侧的外壳1,使得两个外壳1对接的更紧密,配合杆4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配合块12与定位槽相适配,配合块 12与定位槽的内壁相配合,当配合块12进入配合杆4上的定位槽内,就实现了对两个外壳1的固定。
工作原理:需要对pos机安装防护外壳1时,先使得两个外壳1 对准pos机机体的两侧,将pos机固定在两个外壳1之间,通过配合杆4插入到第一腔室17内和对接块插入到对接槽内,就实现了两个外壳1的对接,然后再通过在左侧位置的外壳1上拨动转动杆6,转动杆6先带动插入杆5插入适配槽内,然后再带动推动块7插入到第一腔室17内与挡块9接触,插入杆5插入到适配槽内时就会向左侧外壳1的外侧推动右侧的外壳1,使得两个外壳1对接的更紧密,当推动块7与挡块9接触时,就会向下按动挡块9,当挡块9下降时,会先压缩复位弹簧8,然后再向下按动伸缩杆10的左端,带动伸缩杆10在第一腔室17的内壁上转动,然后伸缩杆10的右侧就会向上翘起配合块12,带动配合块12进入配合杆4上的定位槽内,来阻挡配合杆4拔出,当转动杆6继续转动带动卡扣杆15上的三角块与右侧的外壳1接触时就会收缩定位弹簧11并将拉杆16带出一段距离,当三角块进入到三角形凹槽内时,定位弹簧11复位,带动三角块与三角形凹槽啮合并阻挡转动杆6返回,此时两个外壳1与pos机机体固定完成,就形成了对pos机的防护,可通过在外壳1上转动亚克力护板2打开外壳1来使用pos机,亚克力护板2为透明结构,方便观察pos机,需要将防护外壳1拆除时只需要在转动杆6的右端拉动拉杆16,拉杆16同时拉动带动杆13和卡扣杆15,带动带动杆13压缩定位弹簧11,带动卡扣杆15和三角块与三角形凹槽脱离,然后再转动转动杆6,此时插入杆5通过扭力弹簧14复位与适配槽脱离,同时转动杆6还会带动推动块7与挡块9脱离,当推动块7与挡块9脱离后,挡块9通过复位弹簧8复位并向上提起伸缩杆10的左端,再次带动伸缩杆10在第一腔室17的内壁上转动,此时伸缩杆10的右端就会下压来带动配合块12与配合杆4脱离,然后两个外壳1就可自由脱离,就可从pos机上拆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包括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数量为两个,右侧位置的外壳(1)左侧顶部固定安装有配合杆(4),位于左侧位置的外壳(1)顶部左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6),所述转动杆(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推动块(7),所述转动杆(6)上转动连接有插入杆(5),所述转动杆(6)上开设有第二腔室(18),所述第二腔室(18)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拉杆(16),所述拉杆(16)延伸至第二腔室(18)外,所述拉杆(16)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卡扣杆(15),所述卡扣杆(15)延伸至第二腔室(18)外,所述卡扣杆(15)与右侧位置的外壳(1)配合,所述拉杆(16)的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带动杆(13),所述带动杆(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弹簧(11),所述定位弹簧(11)的顶端固定安装在第二腔室(18)的顶部内壁上,位于左侧位置的外壳(1)上开设有第一腔室(17),所述第一腔室(17)内设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分别与配合杆(4)和推动块(7)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复位弹簧(8)、挡块(9)、伸缩杆(10)和配合块(12),所述复位弹簧(8)的底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腔室(17)的内壁上,所述复位弹簧(8)的顶端与挡块(9)固定连接,所述挡块(9)与伸缩杆(10)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10)转动连接在第一腔室(17)的内壁上,所述伸缩杆(10)的右端与配合块(12)转动连接,所述配合块(12)滑动连接在第一腔室(17)的内壁上,所述配合块(12)与配合杆(4)相配合,所述挡块(9)与推动块(7) 滑动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两个外壳(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护垫(3),两个外壳(1)的前侧均转动连接有亚克力护板(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位于左侧外壳(1)的右侧底部开设有对接槽,右侧外壳(1)的左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对接块,所述对接块与对接槽相适配,所述对接块与对接槽的内壁滑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位于右侧位置的外壳(1)右侧顶部开设有三角形凹槽,所述卡扣杆(15)上固定安装有三角块,所述三角块与三角形凹槽的内壁相适配,所述三角块与三角形凹槽的内壁滑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杆(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扭力弹簧(14),两个扭力弹簧(14)均固定安装在转动杆(6)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位于右侧位置的外壳(1)顶部开设有适配槽,所述插入杆(5)的外侧与适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杆(4)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配合块(12)与定位槽相适配,所述配合块(12)与定位槽的内壁相配合。
CN202121388725.4U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 Active CN2155268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88725.4U CN215526830U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88725.4U CN215526830U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26830U true CN215526830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809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88725.4U Active CN215526830U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268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447316C (en) Credit card and bar code reader module
CN215526830U (zh) 一种pos机便携式防护外壳
CN108932801A (zh) 一种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支付工具与方法
CN201590123U (zh) 多功能自助终端
US6715680B2 (en) Data reader module combinable with a pager
CN108961624A (zh) 一种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方法
CN203405884U (zh) 一种可充电太阳能pos机
CN209471529U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子支付设备
CN206411810U (zh) 具有储备电池的pos机
CN206271120U (zh) 具有扫描装置的pos机
CN108154622A (zh) 具备com串口单片机的pos机
CN204812513U (zh) 一种使智能ic卡适应多种支付场景的卡套
CN205375699U (zh) 助农金融自助服务终端
CN208384731U (zh) 具备com串口单片机的pos机
CN210983619U (zh) 一种带超高频扫描功能的便携式安全pos机
CN218918196U (zh) 折叠式pos机
CN208673468U (zh) 智能自助购收银系统
CN215219838U (zh) 一种能够方便安装的防护柜员机机壳
CN217523030U (zh) 一种pos机刷卡装置及pos机
CN218729209U (zh) 制卡机
CN214896802U (zh) 一种智能支付pos机
CN218768295U (zh) 一种高兼容易维护商用收款机主板结构
CN205621187U (zh) 一种便于携带的pos机
CN209625366U (zh) 互联网云端收费pos机
CN214042487U (zh) 一种用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多功能安全支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Jingang

Inventor after: Sun Hongfei

Inventor after: Zhao Yan

Inventor after: Luan Feng

Inventor after: Ling Yuan

Inventor before: Wang Jingang

Inventor before: Sun Hongfei

Inventor before: Zhao Yan

Inventor before: Luan Feng

Inventor before: Lin Lu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4 / F, Hualu building, 717 Huangpu Road, Dalian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Liaoning 116000

Patentee after: Hualu Zhida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717, Huangpu Road, high tech park, Dalian, Liaoning 116000

Patentee before: Hualu Zhida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