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9322U - 一种多功能生态外墙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生态外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19322U
CN215519322U CN202121389473.7U CN202121389473U CN215519322U CN 215519322 U CN215519322 U CN 215519322U CN 202121389473 U CN202121389473 U CN 202121389473U CN 215519322 U CN215519322 U CN 215519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torage
storage tank
wall
water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8947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秀梅
杨海巍
凌彬
邹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bu Gulf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bu Gulf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bu Gulf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bu Gulf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38947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19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19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193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生态外墙,包括雨水蓄水池,雨水蓄水池设置在外墙体内侧上部,雨水蓄水池下方连通有通水管道,外墙体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防护网,若干第一防护网横向和竖向等间距设置,第一防护网下方固定连接有倾斜板,倾斜板远离外墙体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第一防护网内靠近外墙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绿植浇灌机构,绿植浇灌机构与通水管道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控制绿植的生长和浇水,充分发挥绿化墙面的优势,并且减轻城市热岛效应,同时还可以减少后期维护费用。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生态外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生态外墙。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的重要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最小限度地破坏环境。目前建筑外墙的功能基本只限于围护结构的功能,在现今空气污染严重、生态破坏的情况下,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外墙的作用。开展“墙面绿化”的活动,依靠绿色植物自身的遮阳和蒸发作用阻隔太阳辐射的热,具有生态和隔热的双重效益,可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但是绿化墙面影响因素众多,不易管理和控制,不断上涨的安装和后期维护费用、墙体的耐腐蚀程度、墙面的美观性、用水和防水问题等因素限制了这种技术的应用。绿化墙面的优势来源于植物的隔热机理,其弊端也源于植物的不可控性。因此亟需一种多功能生态外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生态外墙,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一种多功能生态外墙,包括雨水蓄水池,所述雨水蓄水池设置在外墙体内侧上部,所述雨水蓄水池下方连通有通水管道,所述外墙体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防护网,若干所述第一防护网横向和竖向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防护网下方固定连接有倾斜板,所述倾斜板远离所述外墙体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防护网内靠近所述外墙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绿植浇灌机构,所述绿植浇灌机构与所述通水管道连通设置;
所述通水管道包括若干竖直设置在所述外墙体外侧壁上的主管道和若干倾斜设置在所述外墙体外侧壁上的支管道,所述支管道连通在相邻所述主管道之间,所述支管道的高端和低端分别与所述主管道的低端和高端连通,第一个所述主管道的高端与所述雨水蓄水池下方连通,相邻所述支管道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绿植浇灌机构与所述支管道连通设置。
优选的,所述绿植浇灌机构包括基质槽和第二防护网,所述第二防护网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防护网内侧底部靠近所述外墙体的一侧,所述基质槽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防护网与所述第一防护网之间且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护网底部,所述基质槽正上方设置有滴灌蓄水槽,所述滴灌蓄水槽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防护网上,所述滴灌蓄水槽上方设置有蓄水部,所述蓄水部与所述支管道连通设置,所述支管道与所述蓄水部连通的位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防护网侧壁内。
优选的,所述蓄水部包括溢流蓄水槽,所述溢流蓄水槽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二防护网的侧壁上,所述溢流蓄水槽靠近所述支管道进水口的一端抵接有滑动单元,所述溢流蓄水槽与所述支管道连通设置,所述转轴垂直外墙体设置。
优选的,所述滑动单元包括滑槽,所述滑槽开设在所述支管道侧壁上且靠近第二防护网设置,所述滑槽内固定连接有圆柱滑轨,所述圆柱滑轨沿所述支管道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圆柱滑轨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圆柱滑轨与所述滑套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滑套靠近所述支管道进水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滑杆一端,所述弧形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溢流蓄水槽抵接,所述限位杆与所述转轴同向设置,所述滑套靠近所述支管道出水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水板,所述阻水板与所述支管道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支管道侧壁上开设有引流口,所述引流口设置在所述圆柱滑轨与所述溢流蓄水槽之间且靠近所述阻水板进水口设置。
优选的,所述阻水板侧边设置有相互对立设置的半圆形边和两个直角边,所述半圆形边与所述支管道远离所述外墙体一侧和所述支管道底面滑动连接,所述两个直角边与所述支管道内侧面点滑动设置。
优选的,所述溢流蓄水槽包括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两侧的平衡块和第二蓄水槽,所述平衡块和所述第二蓄水槽对角线设置,且所述平衡块位于所述第二蓄水槽的上方,所述第二蓄水槽上方与所述引流口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滴灌蓄水槽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防护网内侧壁上的第一蓄水槽,所述第一蓄水槽上方与所述第二蓄水槽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蓄水槽下方连通有滴管,所述滴管底部开设有若干滴水孔,所述滴水孔与所述基质槽上方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基质槽内设置有基质层,所述基质层内种植有葡萄科植物,所述葡萄科植物穿过所述第二防护网在所述第一防护网内生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雨水蓄水池主要是为了收集屋顶的雨水和未使用完的水,当打开雨水蓄水池阀门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雨水向通水管道中流动;第一防护网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限制绿植的生长范围,避免无法控制绿植的生长趋势,影响居民的居住和生活;倾斜板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引导脱落的绿植叶片落至底面,避免在第一防护网中形成堆积而滋生细菌,影响居民居住以及绿植的生长;绿植浇灌机构能够在雨水流动的过程中自动为绿植浇水,并且具有稳定和持续使用的作用;支管道倾斜设置主要是为了使雨水能够借助向下的趋势,可以对所有的绿植均匀地浇水,避免无法顾及到位于底部的绿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第一防护网左视方向剖视图;
图3为绿植浇灌机构俯视图;
图4为绿植浇灌机构主视图;
图5为绿植浇灌机构右视方向剖视图;
其中,1、外墙体;2、主管道;3、第一防护网;4、倾斜板;5、基质槽;6、滴管;7、第一蓄水槽;8、阻水板;9、支管道;10、第二防护网;11、滑套;12、圆柱滑轨;13、滑槽;14、弧形滑杆;15、限位杆;16、平衡块;17、转轴;18、第二蓄水槽;19、引流块;20、引流口;21、雨水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生态外墙,包括雨水蓄水池21,雨水蓄水池21设置在外墙体1内侧上部,雨水蓄水池21下方连通有通水管道,外墙体1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防护网3,若干第一防护网3横向和竖向等间距设置,第一防护网3下方固定连接有倾斜板4,倾斜板4远离外墙体1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第一防护网3内靠近外墙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绿植浇灌机构,绿植浇灌机构与通水管道连通设置;
通水管道包括若干竖直设置在外墙体1外侧壁上的主管道2和若干倾斜设置在外墙体1外侧壁上的支管道9,支管道9连通在相邻主管道2之间,支管道9的高端和低端分别与主管道2的低端和高端连通,第一个主管道2的高端与雨水蓄水池21下方连通,相邻支管道9倾斜方向相反;绿植浇灌机构与支管道9连通设置。雨水蓄水池21主要是为了收集屋顶的雨水和未使用完的水,当打开雨水蓄水池21阀门后,在重力的作用下,雨水向通水管道中流动;第一防护网3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限制绿植的生长范围,避免无法控制绿植的生长趋势,影响居民的居住和生活;倾斜板4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引导脱落的绿植叶片落至底面,避免在第一防护网3中形成堆积而滋生细菌,影响居民居住以及绿植的生长;绿植浇灌机构能够在雨水流动的过程中自动为绿植浇水,并且具有稳定和持续使用的作用;支管道9倾斜设置主要是为了使雨水能够借助向下的趋势,可以对所有的绿植均匀地浇水,避免无法顾及到位于底部的绿植。
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防护网3设置在窗户的斜对角的位置,且外墙体1上靠近第一防护网3的位置设置有防水层。这样设置为了避免绿植对居民的居住产生不利影响。
进一步优化方案,绿植浇灌机构包括基质槽5和第二防护网10,第二防护网10固定连接在第一防护网3内侧底部靠近外墙体1的一侧,基质槽5固定连接在第二防护网10与第一防护网3之间且设置在第二防护网10底部,基质槽5正上方设置有滴灌蓄水槽,滴灌蓄水槽固定连接在第二防护网10上,滴灌蓄水槽上方设置有蓄水部,蓄水部与支管道9连通设置,支管道9与蓄水部连通的位置固定连接在第一防护网3侧壁内。基质槽5内部设置有利于绿植生长的基质层,而滴灌蓄水槽的作用是为了绿植被浇水时更加均匀,还可以节省水资源,蓄水部的作用主要是收集来自雨水蓄水池21中的雨水,并在雨水收集到指定容积时,自动倾倒至滴灌蓄水槽内,实现了无人浇水的效果。
进一步优化方案,蓄水部包括溢流蓄水槽,溢流蓄水槽通过转轴17转动连接在第二防护网10的侧壁上,溢流蓄水槽靠近支管道9进水口的一端抵接有滑动单元,溢流蓄水槽与支管道9连通设置,转轴17垂直外墙体1设置。滑动单元主要是为了帮助每株绿植收集指定的雨水量,并且在绿植浇完水后停止收集雨水,在通水管道停止提供雨水,使滑动单元和蓄水部自动复位,可以为下一次浇水做准备。
进一步优化方案,滑动单元包括滑槽13,滑槽13开设在支管道9侧壁上且靠近第二防护网10设置,滑槽13内固定连接有圆柱滑轨12,圆柱滑轨12沿支管道9轴线方向设置,圆柱滑轨12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套11,圆柱滑轨12与滑套11之间设置有弹簧(图中未显示),弹簧一端固定连接在滑轨12靠近进水口的一端,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套11靠近进水口的一端,滑套11靠近支管道9进水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滑杆14一端,弧形滑杆1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5,限位杆15与溢流蓄水槽抵接,限位杆15与转轴17同向设置,滑套11靠近支管道9出水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水板8,阻水板8与支管道9内侧壁滑动连接,支管道9侧壁上开设有引流口20,引流口20设置在圆柱滑轨12与溢流蓄水槽之间且靠近阻水板8进水口设置。雨水从支管道9中流淌至阻水板8,阻水板8靠近进水口一侧的水位在阻水板8的阻挡作用下升高,阻水板8被雨水冲击,而限位杆15此时则和溢流蓄水槽抵接,水位升高的雨水从引流口20流出至溢流蓄水槽内。
进一步优化方案,阻水板8侧边设置有相互对立设置的半圆形边和两个直角边(图中未标记),半圆形边与支管道9远离外墙体1一侧和支管道9底面滑动连接,两个直角边与支管道9内侧面点滑动设置。雨水被阻水板8阻挡后水位升高,雨水从两个直角边与支管道9之间的空隙流过,然后流向下一个待浇灌的绿植。
进一步优化方案,溢流蓄水槽包括水平固定连接在转轴17两侧的平衡块16和第二蓄水槽18,平衡块16和第二蓄水槽18对角线设置,且平衡块16位于第二蓄水槽18的上方,第二蓄水槽18上方与引流口20对应设置。引流口20的正下方固定连接有引流块19,主要是为了将流经引流口20的雨水能够顺利流至第二蓄水槽18内。当第二蓄水槽18中的雨水收集到指定容积后,平衡块16和第二蓄水槽18不再保持水平,第二蓄水槽18开始向下倾斜,平衡块16开始向第二蓄水槽18旋转,第二蓄水槽18的雨水倾倒出,然后在雨水的冲击作用下,阻水板8向流水的方向滑动,限位杆15随着阻水板8的方向移动,直至限位杆15与平衡块16抵接,第二蓄水槽18无法在平衡块16的带动下恢复水平状态。
进一步优化方案,滴灌蓄水槽包括固定在第二防护网10内侧壁上的第一蓄水槽7,第一蓄水槽7上方与第二蓄水槽18对应设置,第一蓄水槽7下方连通有滴管6,滴管6底部开设有若干滴水孔(图中未标记),滴水孔与基质槽5上方对应设置。第二防护网10的作用是将绿植的叶片和根部分开,方便为根部浇水,也避免绿植的落叶落至基质层,影响浇水。
进一步优化方案,基质槽5内设置有基质层,基质层内种植有葡萄科植物,葡萄科植物穿过第二防护网10在第一防护网3内生长。将绿植设置为葡萄科植物,一方面充分利用葡萄科植物自有的吸收灰尘和有毒物质的特点,另一方面长满第一防护网3中,为外墙体1降温以及绿化。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初始状态下,限位杆15抵接在靠近平衡块16底部的位置,平衡块16与第二蓄水槽18保持水平设置。雨水蓄水池21中的雨水通过主管道2流至支管道9内,当雨水流经阻水板8时,阻水板8的进水端一侧会对雨水形成阻碍,此段的雨水会形成缓冲,导致水位增高,此时水位在稳定的流水过程中保持,雨水在阻水板8侧面继续向低处流动;水位升高的雨水经过引流口20,然后在引流块19的引流作用下,雨水流到第二蓄水槽18内;待第二蓄水槽18内的雨水达到指定容积时,第二蓄水槽18和平衡块16之间失去平衡,平衡块16开始逐渐向第二蓄水槽18方向倾斜,第二蓄水槽18开始向下倾斜,第二蓄水槽18内的雨水倾倒至第一蓄水槽7内;此时限位杆15不再与平衡块16抵接,在雨水对阻水板8的冲击作用下,阻水板8开始向流水方向滑动,限位杆15滑动至平衡块16底面,被升高的水位随着阻水板8向流水方向移动,而引流口20处的水位降低,以致雨水无法继续从引流口20溢出;在限位杆15阻挡的作用下,第二蓄水槽18和平衡块16无法复位,保持倾斜状态。
第一蓄水槽7中的雨水按照指定流量流至滴管6内,再经滴水孔滴落至基质槽5内,为葡萄科植物浇水。
当所有的葡萄科植物浇水完成后,雨水蓄水池21阀门关闭,支管道9内停止流水,雨水对阻水板8的冲击力消失,阻水板8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限位杆15复位,继而平衡块16复位。
重复以上的过程,所有的葡萄科植物都被浇水后,通水管道中的雨水被收集起来,经过滤后继续使用;当雨水使用完毕后,可利用别的水源为葡萄科植物提供水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多功能生态外墙,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蓄水池(21),所述雨水蓄水池(21)设置在外墙体(1)内侧上部,所述雨水蓄水池(21)下方连通有通水管道,所述外墙体(1)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防护网(3),若干所述第一防护网(3)横向和竖向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防护网(3)下方固定连接有倾斜板(4),所述倾斜板(4)远离所述外墙体(1)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防护网(3)内靠近所述外墙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绿植浇灌机构,所述绿植浇灌机构与所述通水管道连通设置;
所述通水管道包括若干竖直设置在所述外墙体(1)外侧壁上的主管道(2)和若干倾斜设置在所述外墙体(1)外侧壁上的支管道(9),所述支管道(9)连通在相邻所述主管道(2)之间,所述支管道(9)的高端和低端分别与所述主管道(2)的低端和高端连通,第一个所述主管道(2)的高端与所述雨水蓄水池(21)下方连通,相邻所述支管道(9)倾斜方向相反;所述绿植浇灌机构与所述支管道(9)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生态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绿植浇灌机构包括基质槽(5)和第二防护网(10),所述第二防护网(1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防护网(3)内侧底部靠近所述外墙体(1)的一侧,所述基质槽(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防护网(10)与所述第一防护网(3)之间且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护网(10)底部,所述基质槽(5)正上方设置有滴灌蓄水槽,所述滴灌蓄水槽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防护网(10)上,所述滴灌蓄水槽上方设置有蓄水部,所述蓄水部与所述支管道(9)连通设置,所述支管道(9)与所述蓄水部连通的位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防护网(3)侧壁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生态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部包括溢流蓄水槽,所述溢流蓄水槽通过转轴(17)转动连接在第二防护网(10)的侧壁上,所述溢流蓄水槽靠近所述支管道(9)进水口的一端抵接有滑动单元,所述溢流蓄水槽与所述支管道(9)连通设置,所述转轴(17)垂直外墙体(1)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生态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单元包括滑槽(13),所述滑槽(13)开设在所述支管道(9)侧壁上且靠近第二防护网(10)设置,所述滑槽(13)内固定连接有圆柱滑轨(12),所述圆柱滑轨(12)沿所述支管道(9)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圆柱滑轨(12)外侧滑动连接有滑套(11),所述圆柱滑轨(12)与所述滑套(11)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滑套(11)靠近所述支管道(9)进水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滑杆(14)一端,所述弧形滑杆(1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15),所述限位杆(15)与所述溢流蓄水槽抵接,所述限位杆(15)与所述转轴(17)同向设置,所述滑套(11)靠近所述支管道(9)出水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阻水板(8),所述阻水板(8)与所述支管道(9)内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支管道(9)侧壁上开设有引流口(20),所述引流口(20)设置在所述圆柱滑轨(12)与所述溢流蓄水槽之间且靠近所述阻水板(8)进水口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生态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板(8)侧边设置有相互对立设置的半圆形边和两个直角边,所述半圆形边与所述支管道(9)远离所述外墙体(1)一侧和所述支管道(9)底面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直角边与所述支管道(9)内侧面点滑动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生态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蓄水槽包括水平固定连接在所述转轴(17)两侧的平衡块(16)和第二蓄水槽(18),所述平衡块(16)和所述第二蓄水槽(18)对角线设置,且所述平衡块(16)位于所述第二蓄水槽(18)的上方,所述第二蓄水槽(18)上方与所述引流口(20)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生态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滴灌蓄水槽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二防护网(10)内侧壁上的第一蓄水槽(7),所述第一蓄水槽(7)上方与所述第二蓄水槽(18)对应设置,所述第一蓄水槽(7)下方连通有滴管(6),所述滴管(6)底部开设有若干滴水孔,所述滴水孔与所述基质槽(5)上方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生态外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槽(5)内设置有基质层,所述基质层内种植有葡萄科植物,所述葡萄科植物穿过所述第二防护网(10)在所述第一防护网(3)内生长。
CN202121389473.7U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多功能生态外墙 Active CN2155193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89473.7U CN215519322U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多功能生态外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89473.7U CN215519322U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多功能生态外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19322U true CN215519322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809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89473.7U Active CN215519322U (zh) 2021-06-22 2021-06-22 一种多功能生态外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193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847333A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花园排水系统
CN111075121B (zh) 一种雨水自回收利用型多层建筑结构
CN101297628A (zh) 模块式多功能屋顶绿化装置
CN113330943B (zh) 绿色节能建筑
CN208009722U (zh) 一种绿色幕墙
CN209798880U (zh) 一种墙面雨水收集利用装置
CN103141361B (zh) 一种平板叠合结构的抗堵塞毛细滴灌器
CN215519322U (zh) 一种多功能生态外墙
CN212812966U (zh) 一种市政绿色植物种植装置
CN208803519U (zh) 一种屋顶蓄排水结构
CN113099894A (zh) 一种建筑用的绿化外墙
CN202496243U (zh) 利用雨水的空调器绿化降温除尘装置
CN210491889U (zh) 一种集雨隔盐型日光温室
CN101893312A (zh) 利用冷凝水的空调器绿化降温装置
CN212232285U (zh) 一种园林景观墙
CN210537693U (zh) 市政节水花坛
CN214834154U (zh) 一种多功能雨水收集与处理回用系统
CN207121986U (zh) 一种市政雨水蓄水装置
CN208064076U (zh) 一种草坪节水结构
CN206157809U (zh) 一种屋顶花园雨水回收利用的蓄水池
CN217160536U (zh) 一种多层园林绿化建筑
CN205389779U (zh) 一种园林绿化雨水蓄水灌溉装置
CN220336000U (zh) 林业工程用营造林蓄水抗旱装置
CN217378991U (zh) 重力式挡墙外挂板绿化结构
CN219269637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景观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