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8813U - 井基坑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井基坑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18813U
CN215518813U CN202121317633.7U CN202121317633U CN215518813U CN 215518813 U CN215518813 U CN 215518813U CN 202121317633 U CN202121317633 U CN 202121317633U CN 215518813 U CN215518813 U CN 2155188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sleeve
limiting
bracing piece
foundation pit
extension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176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立威
张冬升
武旭飞
解建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ixin W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ixin W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ixin W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ixin W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176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1881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188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1881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井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有多个顶板,所述顶板沿着所述周向组成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部相对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头设置有第一锁定结构。本申请具有便于操作人员对井壁进行支护,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从而提高操作人员的安装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井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井基坑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现在的种植灌溉一般采用水井,将水井内部的地下水抽取上来用于灌溉。在对水井进行挖掘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水井的井身较深,一般井身在1.5米-5米之间,所以要对水井的侧壁进行支护,减少水井的侧壁坍塌的情况。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支护结构的安装较为复杂,不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对井壁进行支护,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从而提高操作人员的安装效率,本申请提供井基坑支护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井基坑支护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井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有多个顶板,所述顶板沿着所述周向组成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内部相对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端头设置有第一锁定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支撑杆对第一支撑杆两端的顶板进行支撑,且通过第二支撑杆对第二支撑杆两端的顶板进行支撑,从而对井壁四周的顶板进行支撑,且通过第一锁定结构对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进行锁定,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井壁进行支护,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从而提高操作人员的安装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有位于中间位置处的第一滑套,所述第一滑套的两端内部同轴螺纹连接有第一加长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包括有位于中间位置处的第二滑套,所述第二滑套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加长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加长杆与第一滑套相对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加长杆和第一滑套之间的总体长度伸长,从而能够根据井体的宽度进行调节;通过第二加长杆和第二滑套相对转动,从而使得第二加长杆和第二滑套之间的总体长度伸长,从而能够根据井体的宽度进行调节。
可选的,所述第一滑套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套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二滑套自所述第一避让孔内部穿过,所述第一滑套通过第一限位结构限制第二滑套转动,所述第一锁定结构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顶板上的棘轮,所述棘轮相对于每个所述第一加长杆和所述第二加长杆的端头处设置,所述棘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棘爪,所述棘爪与所述顶板转动连接,所述棘轮的转动中心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通过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限制所述第一加长杆和所述第二加长杆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伸长杆和第二伸长杆伸入到棘轮的内部,从而通过第二限位结构带动棘轮与第一伸长杆、第二伸长杆固定,进而通过棘轮和棘爪限制第一伸长杆和第二伸长杆只能单向转动,进而使得第一伸长杆和第一滑套之间的总体长度不能缩短,第二伸长杆和第二滑套的总体长度不能缩短,从而对顶板进行支撑。
可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有位于所述第二滑套外侧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滑套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沿着所述第二滑套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且相对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限位块在第一限位槽的内部,使得第一限位槽限制了第一限位块的转动,进而限制了第一滑套的转动,使得当第一伸长杆不发生转动时,第一伸长杆和第一滑套的总体长度不变。
可选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有固定在所述第一加长杆和所述第二加长杆侧壁端头处的第二限位块,所述棘轮相对于所述第二限位块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部且 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限位块在第二限位槽的内部,使得第二限位槽限制了第二限位块的转动,进而限制了第二滑套的转动,使得当第二伸长杆不发生转动时,第二伸长杆和第二滑套的总体长度不变。
可选的,所述支撑框沿着竖向方向设置多组,相对竖向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框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多组支撑框,从而操作人员能够根据井深的不同,调节拼接的数量,从而能够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
可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有竖直设置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顶板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顶板的顶壁相对于所述连接块的位置竖直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块能够伸入到所述连接槽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连接块伸入到连接槽的内部,从而对两个顶板的水平方向进行限位,进而将竖直方向上的两个顶板进行固定,将竖直方向上的两个顶板进行拼接。
可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侧壁水平设置有第一锁定孔,当连接块伸入到所述连接槽的内部时,所述顶板的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一锁定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锁定孔,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连接槽通过螺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连接块伸入到连接槽的内部,使得第一锁定孔和第二锁定孔相对,进而将螺栓插入到第一锁定孔和第二锁定孔的内部,从而将竖直方向上的两个底板进行固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第一支撑杆对第一支撑杆两端的顶板进行支撑,且通过第二支撑杆对第二支撑杆两端的顶板进行支撑,从而对井壁四周的顶板进行支撑,且通过第一锁定结构对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进行锁定,从而便于操作人员对井壁进行支护,便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从而提高操作人员的安装效率。
2.通过第一加长杆与第一滑套相对转动,从而使得第一加长杆和第一滑套之间的总体长度伸长,从而能够根据井体的宽度进行调节;通过第二加长杆和第二滑套相对转动,从而使得第二加长杆和第二滑套之间的总体长度伸长,从而能够根据井体的宽度进行调节。
3.通过将第一伸长杆和第二伸长杆伸入到棘轮的内部,从而通过第二限位结构带动棘轮与第一伸长杆、第二伸长杆固定,进而通过棘轮和棘爪限制第一伸长杆和第二伸长杆只能单向转动,进而使得第一伸长杆和第一滑套之间的总体长度不能缩短,第二伸长杆和第二滑套的总体长度不能缩短,从而对顶板进行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井基坑支护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井基坑支护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井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井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结构拆分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井基坑支护结构的棘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井基坑支护结构的连接块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顶板;11、支撑框;12、连接槽;121、第二锁定孔;2、支撑结构;21、第一支撑杆;211、第一滑套;2111、第一容纳孔;2112、第一避让孔;2113、第一限位槽;212、第一加长杆;2121、第二限位块;22、第二支撑杆;221、第二滑套;2211、第二容纳孔;2212、连接部;2213、卡接部;2214、第一限位块;222、第二加长杆;3、连接结构;31、连接块;311、第一锁定孔;32、螺栓;321、螺母;4、棘轮;41、棘爪;42、插入孔;43、第二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井基坑支护结构。参照图1、图2,井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有多个顶板1,顶板1沿着周向首尾依次拼接为矩形的框架结构的支撑框11,位于支撑框11的内部设置有支撑结构2,通过支撑结构2对四周的顶板1进行支护。支撑框11沿着竖向设置多个,位于上下两个支撑框11之间设置有连接结构3,通过连接结构3将上下两个支撑框11连接在一起。
参照图2、图3,支撑结构2包括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杆21以及与第一支撑杆21的轴线垂直设置的第二支撑杆22,且第二支撑杆22水平设置。第一支撑杆21包括有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一滑套211,位于第一滑套211的两端分别同轴开设有第一容纳孔2111,位于第一容纳孔211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加长杆212,当转动第一加长杆212时,能够带动第一加长杆212沿着其轴线的方向移动,进而将第一加长杆212和第一滑套211之间的总体长度加长或缩短。
参照图4、图5,第二支撑杆22包括有位于中间位置的第二滑套221,位于第二滑套221的两端分别同轴开设有第二容纳孔2211,位于第二容纳孔221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加长杆222,当转动第二加长杆222时,能够带动第二加长杆222沿着其轴线的方向移动,进而将第二加长杆222和第二滑套221之间的总体长度加长或缩短。
位于第一滑套211相对于第二滑套221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避让孔2112,第一避让孔2112沿着第二滑套221的轴线方向设置。第二滑套221包括有同轴设置的连接部2212以及位于连接部2212两端设置卡接部2213,连接部2212的直径与第一避让孔2112的直径相同,从而使得连接部2212能够自第一避让孔2112的内部穿过,且位于连接部2212两端的卡接部2213与连接部2212之间为一体结构。
位于第一避让孔2112的内部相对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113,第一限位槽2113沿着连接部2212的设置方向设置,且位于连接部2212的侧壁相对于第一限位槽211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2214,第一限位块2214位于第一限位槽2113的内部且相对滑动连接,从而通过第一限位块2214和第一限位槽2113的配合,使得连接部2212不能进行转动,进而使得第一滑套211不能进行转动。
参照图2、图6,位于顶板1的内侧侧壁相对于第一加长杆212和第二加长杆222的端头处分别设置有棘轮4,与第一加长杆212相对的棘轮4与第一加长杆212同轴设置;与第二加长杆222相对的棘轮4与第二加长杆222同轴设置。棘轮4与顶板1之间转动连接,且位于棘轮4的一侧啮合连接有棘爪41,棘爪41与顶板1之间转动连接。
位于棘轮4的转动圆心位置处开设有插入孔42,第一加长杆212和第二加长杆222能够通过插入孔42插入到棘轮4的内部。且棘轮4位于插入孔42的内部相对开设有第二限位槽43,第二限位槽43沿着棘轮4的轴线方向设置。位于第一加长杆212和第二加长杆222相对于第二限位槽43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2121,第二限位块2121位于第二限位槽43的内部且相对滑动连接。
当棘轮4和棘爪41相对啮合时,第一加长杆212只能朝向背离第一滑套211的一侧移动,使得第一加长杆212不能缩回到第一容纳孔2111的内部,进而使得第一加长杆212对顶板1能够持续进行支撑;第二加长杆222只能朝向背离第二滑套221的一侧移动,使得第二加长杆222不能缩回到第二容纳孔2211的内部,从而第二加长杆222对顶板1能够持续进行支撑。
参照图1、图7,连接结构3包括有位于顶板1底壁竖直固定连接的连接块31,位于顶板1的顶壁相对于连接块31的位置竖直开设有连接槽12,当上下两个顶板1相对对接时,连接块31能够伸入到来连接槽12的内部。
位于连接块31的侧壁水平开设有第一锁定孔311,当连接块31伸入到连接槽12的内部时,位于顶板1的侧壁相对于第一锁定孔311的位置水平开设有第二锁定孔121,第一锁定孔311和第二锁定孔121同轴设置。位于第二锁定孔121的内部设置有螺栓32,通过螺栓32自第一锁定孔311和第二锁定孔121的内部穿过,且位于螺栓32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321,从而通过螺栓32和螺母321的配合将上下两个顶板1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井基坑支护结构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转动第一加长杆212和第二加长杆222,使得第一加长杆212和第一滑套211之间的总体长度伸长,第二加长杆222和第二滑套221之间的总体长度增长。且将第一加长杆212和第二加长杆222伸入到棘轮4的插入孔42的内部,从而第一加长杆212和第二加长杆222带动棘轮4进行转动,且通过棘轮4和棘爪41的相对配合,使得第一加长杆212和第二加长杆222不能反向移动,进而对顶板1进行支护。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井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多个顶板(1),所述顶板(1)沿着周向组成支撑框(11),所述支撑框(11)的内部相对设置有第一支撑杆(21)和第二支撑杆(22),所述第一支撑杆(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2)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21)和所述第二支撑杆(22)的端头设置有第一锁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1)包括有位于中间位置处的第一滑套(211),所述第一滑套(211)的两端内部同轴螺纹连接有第一加长杆(212);所述第二支撑杆(22)包括有位于中间位置处的第二滑套(221),所述第二滑套(221)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加长杆(2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套(211)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套(221)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避让孔(2112),所述第二滑套(221)自所述第一避让孔(2112)内部穿过,所述第一滑套(211)通过第一限位结构限制第二滑套(221)转动,所述第一锁定结构包括有转动连接在所述顶板(1)上的棘轮(4),所述棘轮(4)相对于每个所述第一加长杆(212)和所述第二加长杆(222)的端头处设置,所述棘轮(4)的一侧啮合连接有棘爪(41),所述棘爪(41)与所述顶板(1)转动连接,所述棘轮(4)的转动中心设置有第二限位结构,通过所述第二限位结构限制所述第一加长杆(212)和所述第二加长杆(222)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有位于所述第二滑套(221)外侧固定连接的第一限位块(2214),所述第一滑套(211)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块(2214)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限位槽(2213),所述第一限位槽(2213)沿着所述第二滑套(221)的轴线设置,所述第一限位块(2214)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2213)的内部且相对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有固定在所述第一加长杆(212)和所述第二加长杆(222)侧壁端头处的第二限位块(2121),所述棘轮(4)相对于所述第二限位块(212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限位槽(43),所述第二限位块(2121)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43)的内部且相对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1)沿着竖向方向设置多组,相对竖向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撑框(11)之间通过连接结构(3)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井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3)包括有竖直设置的连接块(31),所述连接块(31)与所述顶板(1)的底壁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的顶壁相对于所述连接块(31)的位置竖直开设有连接槽(12),所述连接块(31)能够伸入到所述连接槽(12)的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井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1)的侧壁水平设置有第一锁定孔(311),当连接块(31)伸入到所述连接槽(12)的内部时,所述顶板(1)的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一锁定孔(31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锁定孔(121),所述连接块(31)与所述连接槽(12)通过螺栓(32)固定。
CN202121317633.7U 2021-06-11 2021-06-11 井基坑支护结构 Active CN2155188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17633.7U CN215518813U (zh) 2021-06-11 2021-06-11 井基坑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17633.7U CN215518813U (zh) 2021-06-11 2021-06-11 井基坑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18813U true CN215518813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808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17633.7U Active CN215518813U (zh) 2021-06-11 2021-06-11 井基坑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1881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9019A (zh) * 2022-05-28 2022-07-29 上海山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基坑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09019A (zh) * 2022-05-28 2022-07-29 上海山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及基坑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518813U (zh) 井基坑支护结构
CN211143992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可伸缩拆装防护栏
CN218027726U (zh) 一种岩土工程基坑防坍塌支护结构
CN116388021A (zh) 一种防水型配电柜安装机构
CN213267923U (zh) 沟槽开挖支护装置
CN112324354B (zh) 一种钻井用的钻井支架
CN211420982U (zh) 一种道路工程组装式栏杆
CN211421127U (zh) 一种可调节不同倾斜度的打桩装置
CN216340334U (zh) 一种明框幕墙
CN207959181U (zh) 一种用于岩溶地区格型地连墙的导墙加固件
CN213448428U (zh) 圆筒式大刚度塑钢板桩
CN215565925U (zh) 一种用于水电工程竖井的支护结构
CN111677091B (zh) 一种市政工程排水明渠施工用组装式固定装置
CN110803641A (zh) 一种建筑卷扬机用固定座
CN214328937U (zh) 一种用于基坑降水管井的降水管扶正器
CN216108547U (zh) 一种可调节装配式沟槽支护结构
CN220928975U (zh) 一种基坑隔离栏装置
CN216640563U (zh) 一种土木工程柱形基桩结构
CN218991647U (zh) 一种锁脚锚管导向装置
CN221118437U (zh) 一种河面拦截网
CN210797871U (zh) 建筑墙体钢结构框架
CN220469334U (zh) 一种便于拼接的脚手架
CN219344296U (zh) 一种基坑施工用挡板
CN217299770U (zh) 一种建筑施工脚手架用防倾倒装置
CN216764363U (zh) 一种立装式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