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8625U - 一种具有排冰功能的拦污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排冰功能的拦污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18625U
CN215518625U CN202122177813.6U CN202122177813U CN215518625U CN 215518625 U CN215518625 U CN 215518625U CN 202122177813 U CN202122177813 U CN 202122177813U CN 215518625 U CN215518625 U CN 215518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tangular frame
movable
movable fence
trash rack
f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7781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鹏辉
张智勇
王心宇
胡畔
耿志彪
陈赫朋
赵伟峰
季艳茹
邢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he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h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he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he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7781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18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18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186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ge Islands, Traffic Blockers, Or Guard Fence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排冰功能的拦污栅,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内设有固定格栅,以水流方向为由前向后,矩形框架上部设有矩形窗口,矩形框架上设有用于关闭或打开矩形窗口的活动栅栏,矩形框架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一套动力驱动机构,两套动力驱动机构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活动栅栏关闭或打开的联动杆件。本实用新型原理科学、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不用人工操作,更加安全可靠,在冬季时可打开活动栅栏,畅通过流,避免冰塞形成,保障冰期输水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排冰功能的拦污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水渠道拦污栅,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排冰功能的拦污栅。
背景技术
南水北调中线输水干渠地跨四省、直辖市,输水渠道上有一些倒虹吸建筑物地处北方,冬季输水过程中,进口上游水面开始结冰,上游流冰顺流而下,在拦污栅前堆叠聚积,在极端寒冷天气下,冰情持续发展,在拦污栅前堆叠冰块会凝结成更大冰块,并与栅体结为一体,加剧结冰程度,从而抬高栅前水位,造成冰塞险情,严重情况下可能出现水流漫出渠道的事故情况,造成冰塞险情,危及输水安全。目前只能加大现场人手和设备,加强除冰作业和巡查,才得以化解险情。为从根本上消除风险隐患,亟需对现有拦污栅实施改造,畅通过流,避免冰塞形成,保障冰期输水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方便冬季水面排冰、机械化操作、安全可靠的具有排冰功能的拦污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排冰功能的拦污栅,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内设有固定格栅,以水流方向为由前向后,矩形框架上部设有矩形窗口,矩形框架上设有用于关闭或打开矩形窗口的活动栅栏,矩形框架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一套动力驱动机构,两套动力驱动机构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活动栅栏关闭或打开的联动杆件。
左侧的动力驱动机构和右侧的动力驱动机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布置;
右侧的动力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丝杆、螺母、驱动臂和传动臂,丝杆沿矩形框架的竖向方向设置,矩形框架右侧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电机座、上轴承座、下轴承座和支座,丝杆上端和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内部,电机设在电机座上,电机主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杆上端同轴向传动连接,螺母螺纹连接在丝杆上,传动臂位于矩形框架右侧且上部转动连接在支座上,驱动臂上端与螺母侧部铰接,驱动臂下端与传动臂上端铰接。
联动杆件包括沿一根横杆、两根竖杆和两根连接杆,横杆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且位于矩形框架后侧,横杆左端与左侧的动力驱动机构的传动臂下端转动连接,横杆右端与右侧的动力驱动机构的传动臂下端转动连接,两根竖杆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杆的左侧和右侧,两根竖杆下端通过下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活动栅栏下部的左侧和右侧,两根连接杆后端分别连接在两根竖杆中部,两根连接杆前端通过上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活动栅栏上侧。
活动栅栏包括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的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沿左右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根活动条型板,每根活动条型板均沿竖向方向设置;
固定格栅包括与活动条型板上下一一对应的固定条型板,在活动栅栏关闭时,活动条型板下端与矩形窗口下方的固定条型板上下对接,对接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
矩形框架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一个限位块,左侧限位块的左侧面设有左低右高的左导向斜面,右侧限位块的右侧面设有右低左高的右导向斜面,左导向斜面与最左侧的一根活动条型板右侧面滑动配合,右导向斜面与最右侧的一根活动条型板左侧面滑动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倒虹吸口左右并排设置若干组,活动栅栏下部位于水面下,在夏季时,活动栅栏关闭,在冬季渠道内水面结冰,可打开活动栅栏进行排冰,具体打开过程为:同时启动矩形框架左侧和右侧的电机,电机带动丝杆旋转,丝杆上的螺母沿丝杆向上移动,驱动臂上端随着螺母向上移动,驱动臂下端拉动传动臂上端(前端)向上移动,以支座为支点,传动臂下端(后端)向下移动,两根传动臂之间的横杆也向下移动,横杆通过两根竖杆和两根连接杆带动活动栅栏向前上方移动,这样就将矩形窗口打开,河面上的结冰就可以通过矩形窗口向下游流动。
关闭活动栅栏的具体过程为:同时启动矩形框架左侧和右侧的电机反向旋转,电机带动丝杆也反向旋转,丝杆上的螺母沿丝杆向下移动,驱动臂上端随着螺母向下移动,驱动臂下端推动传动臂上端(前端)向下移动,以支座为支点,传动臂下端(后端)向上移动,两根传动臂之间的横杆也向上移动,横杆通过两根竖杆和两根连接杆带动活动栅栏向后下方移动,当活动栅栏下部最左侧和最右侧的活动条型板分别与左导向斜面和右导向斜面接触时,活动栅栏可沿左导向斜面和右导向斜面继续向后移动,左导向斜面和右导向斜面起到导向、活动栅栏自动对正左右位置的作用,当活动栅栏下端的活动条型板下端与矩形窗口下方的固定条型板上端一一对接后,关闭电机,活动栅栏将矩形窗口封闭。
活动条型板下端与矩形窗口下方的固定条型板上下对接,对接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这样在活动栅栏向前打开时不会出现干涉阻挡,并起到限定活动条型板向后移动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原理科学、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不用人工操作,更加安全可靠,在冬季时可打开活动栅栏,畅通过流,避免冰塞形成,保障冰期输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动栅栏在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活动栅栏在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C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2中活动栅栏和联动杆件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输水干渠倒虹吸口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排冰功能的拦污栅,包括矩形框架1,矩形框架1内设有固定格栅2,以水流方向为由前向后,矩形框架1上部设有矩形窗口3,矩形框架1上设有用于关闭或打开矩形窗口3的活动栅栏4,矩形框架1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一套动力驱动机构,两套动力驱动机构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活动栅栏4关闭或打开的联动杆件。
左侧的动力驱动机构和右侧的动力驱动机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布置;
右侧的动力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丝杆6、螺母7、驱动臂8和传动臂9,丝杆6沿矩形框架1的竖向方向设置,矩形框架1右侧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电机座10、上轴承座11、下轴承座12和支座13,丝杆6上端和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上轴承座11和下轴承座12内部,电机5设在电机座10上,电机5主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杆6上端同轴向传动连接,螺母7螺纹连接在丝杆6上,传动臂9位于矩形框架1右侧且上部转动连接在支座13上,驱动臂8上端与螺母7侧部铰接,驱动臂8下端与传动臂9上端铰接。
联动杆件包括沿一根横杆17、两根竖杆18和两根连接杆19,横杆17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且位于矩形框架1后侧,横杆17左端与左侧的动力驱动机构的传动臂9下端转动连接,横杆17右端与右侧的动力驱动机构的传动臂9下端转动连接,两根竖杆18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杆17的左侧和右侧,两根竖杆18下端通过下连接板20固定连接在活动栅栏4下部的左侧和右侧,两根连接杆19后端分别连接在两根竖杆18中部,两根连接杆19前端通过上连接板21固定连接在活动栅栏4上侧。
活动栅栏4包括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的上横梁22和下横梁23,上横梁22和下横梁23之间沿左右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根活动条型板24,每根活动条型板24均沿竖向方向设置;
固定格栅2包括与活动条型板24上下一一对应的固定条型板25,在活动栅栏4关闭时,活动条型板24下端与矩形窗口3下方的固定条型板25上下对接,对接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
矩形框架1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一个限位块26,左侧限位块26的左侧面设有左低右高的左导向斜面,右侧限位块26的右侧面设有右低左高的右导向斜面27,左导向斜面与最左侧的一根活动条型板24右侧面滑动配合,右导向斜面27与最右侧的一根活动条型板24左侧面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在倒虹吸口左右并排设置若干组(如图8所示,四组本实用新型并排设置),活动栅栏4下部位于水面下,在夏季时,活动栅栏4关闭,在冬季渠道内水面结冰,可打开活动栅栏4进行排冰,具体打开过程为:同时启动矩形框架1左侧和右侧的电机5,电机5带动丝杆6旋转,丝杆6上的螺母7沿丝杆6向上移动,驱动臂8上端随着螺母7向上移动,驱动臂8下端拉动传动臂9上端(前端)向上移动,以支座13为支点,传动臂9下端(后端)向下移动,两根传动臂9之间的横杆17也向下移动,横杆17通过两根竖杆18和两根连接杆19带动活动栅栏4向前上方移动,这样就将矩形窗口3打开,河面上的结冰就可以通过矩形窗口3向下游流动。
关闭活动栅栏4的具体过程为:同时启动矩形框架1左侧和右侧的电机5反向旋转,电机5带动丝杆6也反向旋转,丝杆6上的螺母7沿丝杆6向下移动,驱动臂8上端随着螺母7向下移动,驱动臂8下端推动传动臂9上端(前端)向下移动,以支座13为支点,传动臂9下端(后端)向上移动,两根传动臂9之间的横杆17也向上移动,横杆17通过两根竖杆18和两根连接杆19带动活动栅栏4向后下方移动,当活动栅栏4下部最左侧和最右侧的活动条型板24分别与限位块26的左导向斜面和右导向斜面27接触时,活动栅栏4可沿左导向斜面和右导向斜面27继续向后移动,左导向斜面和右导向斜面27起到导向、活动栅栏4自动对正左右位置的作用,当活动栅栏4下端的活动条型板24下端与矩形窗口3下方的固定条型板25上端一一对接后,关闭电机5,活动栅栏4将矩形窗口3封闭。
活动条型板24下端与矩形窗口3下方的固定条型板25上下对接,对接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这样在活动栅栏4向前打开时不会出现干涉阻挡,并起到限定活动条型板24向后移动的作用。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具有排冰功能的拦污栅,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内设有固定格栅,其特征在于:以水流方向为由前向后,矩形框架上部设有矩形窗口,矩形框架上设有用于关闭或打开矩形窗口的活动栅栏,矩形框架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一套动力驱动机构,两套动力驱动机构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活动栅栏关闭或打开的联动杆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排冰功能的拦污栅,其特征在于:左侧的动力驱动机构和右侧的动力驱动机构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布置;
右侧的动力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丝杆、螺母、驱动臂和传动臂,丝杆沿矩形框架的竖向方向设置,矩形框架右侧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电机座、上轴承座、下轴承座和支座,丝杆上端和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内部,电机设在电机座上,电机主轴通过联轴器与丝杆上端同轴向传动连接,螺母螺纹连接在丝杆上,传动臂位于矩形框架右侧且上部转动连接在支座上,驱动臂上端与螺母侧部铰接,驱动臂下端与传动臂上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排冰功能的拦污栅,其特征在于:联动杆件包括沿一根横杆、两根竖杆和两根连接杆,横杆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且位于矩形框架后侧,横杆左端与左侧的动力驱动机构的传动臂下端转动连接,横杆右端与右侧的动力驱动机构的传动臂下端转动连接,两根竖杆上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杆的左侧和右侧,两根竖杆下端通过下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活动栅栏下部的左侧和右侧,两根连接杆后端分别连接在两根竖杆中部,两根连接杆前端通过上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活动栅栏上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排冰功能的拦污栅,其特征在于:活动栅栏包括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的上横梁和下横梁,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沿左右方向间隔设有若干根活动条型板,每根活动条型板均沿竖向方向设置;
固定格栅包括与活动条型板上下一一对应的固定条型板,在活动栅栏关闭时,活动条型板下端与矩形窗口下方的固定条型板上下对接,对接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排冰功能的拦污栅,其特征在于:矩形框架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一个限位块,左侧限位块的左侧面设有左低右高的左导向斜面,右侧限位块的右侧面设有右低左高的右导向斜面,左导向斜面与最左侧的一根活动条型板右侧面滑动配合,右导向斜面与最右侧的一根活动条型板左侧面滑动配合。
CN202122177813.6U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具有排冰功能的拦污栅 Active CN215518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77813.6U CN215518625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具有排冰功能的拦污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77813.6U CN215518625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具有排冰功能的拦污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18625U true CN215518625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96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77813.6U Active CN215518625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具有排冰功能的拦污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186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18530B (zh) 一种电气控制柜
CN215518625U (zh) 一种具有排冰功能的拦污栅
CN219490871U (zh) 一种升降式水利工程用闸门
CN100543236C (zh) 防淤闸门
CN112411483A (zh) 一种新能源智能泄洪闸
CN214939936U (zh) 一种新型广泛用于水利灌溉的水利闸门启闭设备
CN114991090B (zh) 一种水利闸门启闭装置及启闭方法
CN212427431U (zh) 一种雨污分流装置
CN210737478U (zh) 一种水利水电用的渠道闸门
CN113663377A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智能泄洪控流装置
CN209854679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闸门提升结构
CN209741755U (zh) 一种浮力式挡水结构
CN220953209U (zh) 一种大坝安全监测智能应急装置
CN21997310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闸门
CN221095030U (zh) 一种水稻种植智能化节水调控闸
CN116971471B (zh) 雨污智能分流阀
CN218492435U (zh) 一种下开式堰门
CN218712712U (zh) 灌区闸门
CN216973320U (zh) 一种水利渠道用闸门
CN214940919U (zh) 市政排水管网中下开式液压闸
CN220183967U (zh) 一种水坝溢洪道消力池
CN219315660U (zh) 一种设有分流结构的水闸
CN212010642U (zh) 一种建筑用散热式变压器
CN220284755U (zh) 一种水利工程排水闸
CN219886702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升降式水利工程闸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