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13272U - 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13272U
CN215513272U CN202120517817.1U CN202120517817U CN215513272U CN 215513272 U CN215513272 U CN 215513272U CN 202120517817 U CN202120517817 U CN 202120517817U CN 215513272 U CN215513272 U CN 2155132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module
charging pile
transmitting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1781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春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ed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ed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ed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edia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1781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132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132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132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桩,该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以及支架;所述充电桩主体用于对市电进行转换,以对待充电装置进行充电;所述支架包括安装板以及支撑臂,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以使所述安装板能够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墙壁上;所述支撑臂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桩主体相接,以使所述充电桩主体与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为壁挂式充电桩,通过支架可以将充电桩主体固定在墙壁上,无需占用特定的场地,从而可以降低安装充电桩的所需的成本。同时,充电桩主体与安装板之间间隔设置,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墙壁上的水渗透至充电桩主体内,为充电桩主体的安全性能和工作性能提供保障。

Description

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桩。
背景技术
充电桩是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系统中最重要的设施,适合安装于公共停车场、住宅小区停车场及大型商厦停车场等场所。但是充电桩的安装需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这就使得充电桩的安装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土地相对短缺的城市,充电桩的安装成本较高,不利于充电桩的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充电桩的安装成本较高,不利于推广的问题,提供一种充电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桩,包括充电桩主体以及支架;所述充电桩主体用于对市电进行转换,以对待充电装置进行充电;所述支架包括安装板以及支撑臂,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以使所述安装板能够通过紧固件固定在墙壁上;所述支撑臂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桩主体相接,以使所述充电桩主体与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
可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靠近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上设有内凹结构,所述内凹结构侧向贯穿至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侧面,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内凹结构内。
可选的,所述支撑臂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臂分别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左右两侧。
可选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臂为一体结构。
可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包括后壳、前壳、以及充电控制模块;所述后壳与所述支撑臂相接,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围合形成一安装腔;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用于对市电转换为直流电,以对待充电装置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还包括多功能集成模块,所述多功能集成模块安装在所述前壳上,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后壳上;所述多功能集成模块包括电路板、刷卡计费发射接收模块、蓝牙发射控制模块、远程预约发射接收模块、云端发射接收模块以及呼吸灯;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前壳上,所述刷卡计费发射接收模块、所述蓝牙发射控制模块、所述远程预约发射接收模块、所述云端发射接收模块以及所述呼吸灯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前壳相对的表面上;所述蓝牙发射控制模块用于识别安装在待充电装置上的发射模块,使得所述蓝牙发射控制模块识别到待充电装置上的发射模块时,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能够对所述待充电装置进行充电;所述远程预约发射接收模块用于与终端通信,以便用户远程获取待充电装置的充电信息;所述云端发射接收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桩的使用情况上传到云端服务器;所述呼吸灯用于指示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所述前壳与所述呼吸灯相对的区域为透光区。
可选的,所述充电桩还包括双向电流监控模块,所述双向电流监控模块设置在所述后壳上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双向电流监控模块用于监控输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电流以及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输出的电流。
可选的,所述充电桩主体还包括输入线缆、输出线缆、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侧面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中空部同轴;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所述输入线缆上,并与所述输入线缆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侧面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中空部同轴;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在所述输出线缆上,并与所述输出线缆过盈配合;所述后壳的下表面上间隔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嵌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嵌设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内;所述输入线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输入线缆的另一端用于与市电电网电连接;所述输出线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输出线缆的另一端用于与充电枪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后壳的后表面上设有贯穿至所述后壳的前表面的连接孔;所述前壳的后表面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充电桩主体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螺纹孔配合,以将所述后壳和所述前壳固定在一起;其中,所述后壳的前表面上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前壳的后表面上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后壳和所述前壳固定在一起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形成所述安装腔。
可选的,所述充电桩还包括强制机械断电模块和急停模块,所述强制机械断电模块和所述急停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左右两侧,且所述强制机械断电模块和所述急停模块均串接在市电电网和所述充电桩主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为壁挂式充电桩,通过支架可以将充电桩主体固定在墙壁上,无需占用特定的场地,从而可以降低安装充电桩的所需的成本。同时,充电桩主体与安装板之间间隔设置,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墙壁上的水渗透至充电桩主体内,为充电桩主体的安全性能和工作性能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的充电桩主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0、充电桩;1、充电桩主体;11、内凹结构;12、后壳;121、第一容纳腔;122、第一表面;123、第二表面;124、连接孔;125、第一通孔;126、第二通孔;127、第一装配孔;128第二装配孔;13、前壳;131、第三表面;132、透光区;14、充电控制模块;15、双向电流监控模块;16、多功能集成模块; 161、电路板;162、计费发射接收模块;163、蓝牙发射控制模块;164、远程预约发射接收模块;165、云端发射接收模块;166、呼吸灯;17、防水圈;18a、输入线缆;18b、输出线缆;19、线缆压块;20a、第一密封圈;20b、第二密封圈;2、支架;21、安装板;22、支撑臂;23、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充电桩100包括充电桩主体1以及支架2。充电桩主体1可以接入市电,用于对市电电网进行转换,进而实现以对待充电装置的电池进行充电。其中,充电桩主体1主要是将220V的交流电转换为一定电压的直流电,支架2与充电桩主体1相接,通过支架2可以将充电桩主体1固定在墙壁上,无需占用特定的场地,从而可以降低安装充电桩100的所需的成本。另外,待充电装置可以是电动汽车等,为例便于理解,下文中以电动汽车为例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支架2包括安装板21和支撑臂22,支撑臂 22的第一端固定在安装板21上,支撑臂22的第二端与充电桩主体1相接,以实现将充电桩主体1安装在支架2上。另外,安装板21上设有安装孔23,螺栓等紧固件穿过安装孔23与墙壁上的相应紧固件配合便可以将安装板21固定在墙壁上,进而实现将充电桩主体1固定在墙壁上。同时,充电桩主体1与安装板21之间间隔设置,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墙壁上的水渗透至充电桩主体1内,为充电桩主体1的安全性能和工作性能提供保障。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支撑臂22设置多个,这些支撑臂22分别设置在充电桩主体1的左右两侧。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支撑臂22设置有四个,其中两个支撑臂22设置在充电桩主体1的左侧,另外两个支撑臂22设置在充电桩主体1的右侧。这样设置可以有效避免支撑臂22上承载的雨水等在充电桩主体1处堆积,从而可以为充电桩主体1的安全性能和工作性能提供保障。另外,支撑臂22设置有多个是指支撑臂22的个数大于或等于两个。在一实施例中,安装板21和支撑臂22为一体结构,生产时,支架2可以经过冲切以及弯折等工艺进行制备。
如图1所示,所述充电桩主体1靠近安装板21的表面上设有内凹结构11,内凹结构11侧向贯穿至充电桩主体1的侧面,支撑臂22的第二端固定在内凹结构11内。这样设置可以避免支撑臂22的第二端刮碰行人,同时,安装充电桩100时,可以时内凹结构11的侧壁与支撑臂22抵触,此时支撑臂22可以对充电桩主体1进行支撑,从而可以充电桩主体1的安装更省力。
另外,内凹结构11的个数可以是与支撑臂22的个数相同,组装时一个支撑臂22固定在一个内凹结构11内。支撑臂22上上设有通孔,内凹结构11侧向贯穿至充电桩主体1的侧面时会在该侧面形成一开口(其中,位于充电桩主体1左侧的内凹结构11贯穿至充电桩主体左侧的表面,位于充电桩主体1右侧的内凹结构11贯穿至充电桩主体1的右侧的表面),内凹结构11与该开口相对的侧壁上设有螺纹孔,组装时,螺栓从该开口处穿过支撑臂22上的通孔,然后与螺纹孔配合,进而可以将支撑臂22固定在内凹结构11内。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充电桩主体1包括后壳12、前壳13、充电控制模块14、双向电流监控模块15以及多功能集成模块16。其中,由后壳12至前壳13的方向为由后至前的方向,前壳13与后壳12围合形成一安装腔,电控制模块、双向电流监控模块15以及多功能集成模块16均设置在安装腔内。同时,充电控制模块14和双向电流监控模块15安装在后壳12上,多功能集成模块16安装在前壳13上,这样充电控制模块14和双向电流监控模块15在后壳12的安装工作以及多功能集成模块16在前壳13的安装工作可以同时进行,以提高充电桩主体1的生产效率。
组装后,后壳12与支架2的支撑臂22相接,前壳13设置在后壳12远离支架2的一侧。其中,充电桩主体1的左右两侧即为后壳12的左右两侧,充电桩主体1靠近安装板21的表面即为后壳12远离前壳13的表面,也即内凹结构 11设置在后壳12上。另外,后壳12远离前壳13的表面即为后壳12的后表面。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后壳12的前表面上设有第一容纳腔121,前壳13的后表面上设有第二容纳腔,后壳12和前壳13固定在一起后,第一容纳腔121和第二容纳腔连通形成安装腔。充电控制模块14和双向电流监控模块 15安装在第一容纳腔121内,多功能集成模块安装在第二容纳腔内。
为了方便描述,定义后壳12的前表面为第一表面122,后壳12的后表面为第二表面123,前壳13的后表面为第三表面131。其中,第二表面123上设有贯穿至第一表面122的连接孔124;第三表面131上设有螺纹孔,充电桩主体1 还包括连接螺栓,连接螺栓穿过连接孔124并与螺纹孔配合,以将后壳12和前壳13固定在一起。另外,螺纹孔为盲孔,以提高充电桩主体1的防水性能。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充电桩主体1还具有防水圈17,防水圈17设置在后壳 12和前壳13之间,以防止液体从后壳12和前壳13配合处进入安装腔内。
在一实施例中,充电控制模块14用于与市电电网连接,以对市电进行转换。其中,充电控制模块14包括整流电路、变压电路、稳压电路等,以对外输送电压稳定的直流电。
在一实施例中,双向电流监控模块15用于监控输入充电控制模块14的电流以及充电控制模块14输出的电流。其中,双向电流监控模块15包括两个电流检测传感器,其中第一个电流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输入充电控制模块14的市电的电流大小,第二个电流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充电控制模块14输出的电流的大小。当输入充电控制模块14的电流和充电控制模块14输出的电流超出预设范围时,充电控制模块14可以自动停止工作。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多功能集成模块16包括电路板161以及刷卡计费发射接收模块162,电路板161可以是PCB,其可以通过螺钉等固定在前壳 13上,刷卡计费发射接收模块162电连接安装在电路板161上,并与电路板161 电性连接。刷卡计费发射接收模块162用于识别用户的卡片信息,以使充电控制模块14对市电进行转换,同时,该模块还用于在充电时进行计费。另外,刷卡计费发射接收模块162设置在电路板161与前壳13相对的表面上,此时刷卡计费发射接收模块162更靠近前壳13,更利于刷卡计费发射接收模块162对卡片的识别感应。
刷卡计费发射接收模块162包括射频识别线圈、处理器等,射频识别线圈用于感应识别用户的卡片,识别卡片后,处理器会向充电控制模块14发送信号,使得充电控制模块14开始工作以对电动汽车充电。同时,充电时还可以在充电控制模块14工作以后,进行计费。其中,充电控制模块14工作时,第二电流检测传感器会检测到充电控制模块14向外输出电流,此时处理器开始计时,充电结束时,处理器可以根据充电时间以及预存的收费系数得到用户的此次充电的费用。
如图1所示,多功能集成模块16还包括蓝牙发射控制模块163、远程预约发射接收模块164、云端发射接收模块165以及呼吸灯166,这四个模块均安装在电路板161与前壳13相对的表面上。通过将各模块的集成在同一个电路板上,可以减小各模块所占据的总空间,有利于充电桩的小型化设计,进而可以降低充电桩的安装成本。
蓝牙发射控制模块163用于识别安装在电动汽车上的发射模块,当蓝牙发射控制模块163识别到电动汽车上的发射模块时,充电控制模块14能够对自动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远程预约发射接收模块164用于与用户的手机等终端进行通信,以便用户远程获取待充电装置的充电信息,其中,充电信息包括充电量、充电时间等信息。同时,远程预约发射模块还与充电控制模块14相接,用户也可以通过手机等终端远距离控制充电控制模块14的工作状态。
云端发射接收模块165用于将充电桩100的使用情况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以方便调取监控充电桩100的使用情况,进而方便后续的商业运营。其中,使用情况包括当月使用次数,单次充电时长等信息。
呼吸灯166用于指示充电控制模块14的工作状态,前壳13与所述呼吸灯 166相对的区域为透光区132,以方便观察指示灯。呼吸灯166可以是LED等,可以通过颜色变换等方式来指示充电控制模块14的工作状态。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充电桩主体1还包括输入线缆18a、输出线缆 18b、线缆压块19、第一密封圈20a以及第二密封圈20b。输入线缆18a和输出线缆18b均与充电输出模块电性连接,其中,输入线缆18a用于与市电电网电连接,以将市电引入充电控制模块14,输出线缆18b用于与充电枪电连接,以便对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如图1所示,后壳12的下表面上间隔设有第一通孔125和第二通孔126,组装时输入线缆18a的一端从第一通孔125处穿过以伸入安装腔内,输入线缆 18a的另一端与市电电网电性连接;输出线缆18b的一端从第二通孔126处穿过以伸入安装腔内,输出线缆18b的另一端与充电枪电性连接。
如图1和图2所示,线缆压块19为M型压块,其具有两个凹口,线缆压块 19可以通过螺钉等固定在后壳12内。其中,线缆压块19与后壳12连接时,两个凹口可以将输入线缆18a和输出线缆18b分别挤压在后壳12上。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密封圈20a为O型密封圈,其侧面设有第一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与第一密封圈20a的中空部同轴。第一密封圈20a套设在输入线缆18a上,并与输入线缆18a过盈配合。同时,第一通孔的侧壁嵌设于第一环形槽内,第一环形槽的两侧紧贴在第一通孔125的两侧。
第二密封圈20b为O型密封圈,其侧面设有第二环形槽,第二环形槽与第二密封圈20b的中空部同轴。第二密封圈20b套设在输出线缆18b上,并与输出线缆18b过盈配合。同时,第二通孔126的侧壁嵌设于第二环形槽内,第二环形槽的两侧紧贴在第一通孔125的两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充电桩100还包括强制机械断电模块3 和急停模块4,强制机械断电模块3和所述急停模块4均串接在市电电网和充电桩主体1之间。通过操作强制机械断电模块3和急停模块4都可以切断对充电桩主体1的供电,这样更利于人们在突发状态下切断电源。
另外,强制机械断电模块3和急停模块4分别设在充电桩主体1的左右两侧,这样可以分别从充电桩主体1的两侧切断电源,此外,强制机械断电模块3 和急停模块4都可以是按钮型开关。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后壳1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装配孔127 和第二装配孔128,这两个装配孔均与第一容纳腔121连通,强制机械断电模块3嵌设在第一装配孔127内,急停模块4嵌设在第二装配孔128内,这样可以使充电桩主体1更加集成。
应当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各零部件的设置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替换,比如:
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架2也可以通过铸造等方式一体成型。或者,支撑臂 22也可以通过焊接、螺栓紧固等方式固定在安装板21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桩主体以及支架;
所述充电桩主体用于对市电进行转换,以对待充电装置进行充电;
所述支架包括安装板以及支撑臂,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安装孔,以使所述安装板能够通过穿插在所述安装孔中的紧固件固定在墙壁上;所述支撑臂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与所述充电桩主体相接,以使所述充电桩主体与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靠近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上设有内凹结构,所述内凹结构侧向贯穿至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侧面,所述支撑臂的第二端固定在所述内凹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臂分别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左右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臂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包括后壳、前壳以及充电控制模块;
所述后壳与所述支撑臂相接,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围合形成一安装腔;
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用于将市电转换为直流电,以对待充电装置进行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还包括多功能集成模块,所述多功能集成模块安装在所述前壳上,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充电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后壳上;
所述多功能集成模块包括电路板、刷卡计费发射接收模块、蓝牙发射控制模块、远程预约发射接收模块、云端发射接收模块以及呼吸灯;
所述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前壳上,所述刷卡计费发射接收模块、所述蓝牙发射控制模块、所述远程预约发射接收模块、所述云端发射接收模块以及所述呼吸灯均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前壳相对的表面上;
所述蓝牙发射控制模块用于识别安装在待充电装置上的发射模块,使得所述蓝牙发射控制模块识别到待充电装置上的发射模块时,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能够对所述待充电装置进行充电;
所述远程预约发射接收模块用于与终端通信,以便用户远程获取待充电装置的充电信息;
所述云端发射接收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桩的使用情况上传到云端服务器;
所述呼吸灯用于指示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工作状态,所述前壳与所述呼吸灯相对的区域为透光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还包括双向电流监控模块,所述双向电流监控模块设置在所述后壳上并位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双向电流监控模块用于监控输入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的电流以及所述充电控制模块输出的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主体还包括输入线缆、输出线缆、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
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侧面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的中空部同轴;所述第一密封圈套设在所述输入线缆上,并与所述输入线缆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侧面设有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槽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中空部同轴;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在所述输出线缆上,并与所述输出线缆过盈配合;
所述后壳的下表面上间隔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侧壁嵌设于所述第一环形槽内,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嵌设于所述第二环形槽内;
所述输入线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输入线缆的另一端用于与市电电网电连接;所述输出线缆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充电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输出线缆的另一端用于与充电枪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的后表面上设有贯穿至所述后壳的前表面的连接孔;所述前壳的后表面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充电桩主体还包括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穿过所述连接孔并与所述螺纹孔配合,以将所述后壳和所述前壳固定在一起;
所述后壳的前表面上设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前壳的后表面上设有第二容纳腔,所述后壳和所述前壳固定在一起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形成所述安装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还包括强制机械断电模块和急停模块,所述强制机械断电模块和所述急停模块分别设置在所述充电桩主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强制机械断电模块和所述急停模块均串接在市电电网和所述充电桩主体之间。
CN202120517817.1U 2021-03-11 2021-03-11 充电桩 Active CN2155132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17817.1U CN215513272U (zh) 2021-03-11 2021-03-11 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17817.1U CN215513272U (zh) 2021-03-11 2021-03-11 充电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13272U true CN215513272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800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17817.1U Active CN215513272U (zh) 2021-03-11 2021-03-11 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132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36147U (zh) 充电装置
CN215513272U (zh) 充电桩
CN201322247Y (zh) 免维护智能化航标灯
CN215120247U (zh) 一种低功耗的馈线终端
CN210348541U (zh) 一种可自组网电子标签
CN210893473U (zh) 一种用于电力输电系统的测温装置
CN210038018U (zh)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力监测装置
CN114374945A (zh) 一种基于太阳能供电的物联网感知系统
CN215261885U (zh) 温湿度监测装置
CN220820940U (zh) 一种带nfc的智能定位工牌
CN218112393U (zh) 2路交流电动汽车充电桩
CN210807971U (zh) 一种电力监测用报警装置
CN211701961U (zh) 带故障检测的太阳能智能终端及工程机械设备
CN210124708U (zh) 一种智慧公厕无线人体检测装置
CN211831173U (zh)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无线充电信标装置
CN209822018U (zh) 一种天花板红外发射装置
CN209141816U (zh) 一种胎压监测系统
CN220651380U (zh) 一种户外电力设施用报警装置
CN214592436U (zh) 一种无线供电的led水下景观灯色彩控制装置
CN213818299U (zh) 一种可拆卸的无线触摸开关
CN215267756U (zh) 一种电源系统
CN214406201U (zh) 一种供热系统
CN219831916U (zh) 一种基于LoRaWAN通讯技术和太阳能的门磁感应器
CN218350735U (zh) 一种自供电的无线温振复合传感器
CN208271369U (zh)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报警装置及报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