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03338U - 钛网剪 - Google Patents

钛网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03338U
CN215503338U CN202121010068.XU CN202121010068U CN215503338U CN 215503338 U CN215503338 U CN 215503338U CN 202121010068 U CN202121010068 U CN 202121010068U CN 215503338 U CN215503338 U CN 2155033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hinged
titanium mesh
hole
shea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1006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旭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angn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angn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angn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angni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1006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033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033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033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cissors And Nip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钛网剪,包括第一刀头、第二刀头、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铰接部,所述第一刀头和所述第一手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刀头和所述第二刀头由铰接部一铰接,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由铰接部二铰接,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由铰接部三与所述第二刀头铰接、另一端由铰接部四与所述第二手柄铰接。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传动组件的带动,形成由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第一刀头和第二刀头之间的二级省力杠杆结构,使得挤压刀刃之间的阻力变小,节省了使用者操作时的握力,从而实现以较小力量完成剪裁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钛网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省力、耐用、高效的钛网剪。
背景技术
钛网剪系骨科器械中的骨科用剪,广泛应用于颅骨修复手术中,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颅骨缺损的形状,采用钛网剪对钛网进行修剪、塑形,以使修整后的钛网适配患者的缺损部位。
目前市面上已有的钛网剪由于其结构造成剪切钛网时十分费力,长时间的操作容易造成手部的疲劳。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0820022862.4)公开了一种钛网剪,它是由剪刀体、左剪刀头、右剪刀头及销轴构成,其特征是左剪刀头的刃口为齿形刃口,右剪刀头的刃口为直线性刃口,剪刀体的左把手、右把手为长臂且之间设有弹簧片连接,该实用新型专利采用齿形刃口、长臂把手等设计来改善钛网剪使用过程中费力、易疲劳的问题。然而,由于该设计的结构缺陷,对于省力的改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省力的钛网剪,能够明显改善长时间使用钛网剪过程中产生的疲劳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省力、耐用的钛网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钛网剪,包括第一刀头、第二刀头、第一手柄、第二手柄和手柄复位组件,所述手柄复位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铰接部,所述第一刀头和所述第一手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刀头和所述第二刀头由铰接部一铰接,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由铰接部二铰接,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由铰接部三与所述第二刀头铰接、另一端由铰接部四与所述第二手柄铰接。
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传动组件的带动,形成由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第一刀头和第二刀头之间的二级省力杠杆结构,使得挤压刀刃之间的阻力变小,节省了使用者操作时的握力,从而实现以较小力量完成剪裁的技术效果。
优选地,所述第一刀头包括第一刀刃和第一刀身,所述第一刀身设有中空凹槽,所述第二刀头包括第二刀刃和第二刀身,所述第二刀身设有凸出部,所述凸出部嵌入于所述中空凹槽中。该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稳固、更耐用。
优选地,所述第二手柄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呈T形,所述铰接部二和铰接部四位于T形结构的两端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手柄靠近所述第一刀头处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容纳所述连接部。该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外观更美观、结构更紧凑。
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片和第二传动片,所述第一传动片两端各设有一过孔,所述第二传动片两端各设有一过孔或螺纹孔。采用第一传动片和第二传动片呈上下夹板的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更牢固、耐用性更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刀头与第一手柄交界处设有半圆槽,所述半圆槽容纳所述铰接部四。采用该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更紧凑,且进一步提升了稳固性和耐用性。
优选地,还包括手柄复位组件,所述手柄复位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手柄复位组件为弹簧片或压缩弹簧。采用该技术方案,使得使用者在操作过程中,通过握紧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完成对钛网的剪裁后,在弹簧作用下,两手柄向外弹开恢复初始位置,因此可减轻使用者手部的疲劳。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片为两片,其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各设有过孔和弯钩,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的相应部位各设有螺纹孔和定位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刀头和所述第一手柄连接处为中空结构。该技术方案更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清洗和保养。
优选地,所述第一手柄和所述第二手柄设有防滑结构。该技术方案更有利于使用者握持,提升操作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各零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
101 第一刀头
101a 第一刀刃
102 第二刀头
102a 第二刀刃
102b 凸出部
201 第一手柄
201a 第一定位孔
202 第二手柄
202a 连接部
301 第一传动片
302 第二传动片
303 半圆槽
401 铰接部一
402 铰接部二
403 铰接部三
404 铰接部四
500 弹簧片
501 弯钩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称的“连接部”、“凸出部”、“铰接部”等表述并非限制其定义,而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技术方案与本实用新型相同但采用不同的技术术语表述,并不能表示该技术方案与本实用新型有实质性区别。
本实用新型钛网剪包括第一刀头101、第一手柄201、第二刀头102、第二手柄202、传动组件、铰接部和手柄复位组件。第一刀头101和第一手柄201固定连接或者为一体结构,第一刀头101和第二刀头102由铰接部一401铰接,第一手柄201和第二手柄202由铰接部二402铰接,传动组件的一端由铰接部三403与第二刀头102铰接、另一端由铰接部四404与第二手柄202铰接。第一刀头101包括第一刀刃101a和第一刀身,第二刀头102包括第二刀刃102a和第二刀身,第一刀身和第二刀身的长度明显长于第一刀刃101a和第二刀刃102a的长度;第一刀刃101a和第二刀刃102a可采用直线性刃口,两者之间的部分为容纳待剪裁物的工作区。第二手柄202靠近第二刀头102的一端可设置至少一个突出于第二手柄202侧面的连接结构,该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第一手柄201,即组成铰接部二402。铰接部一401设于第一刀身和第二刀身靠近第一刀刃101a和第二刀刃102a处;铰接部二402设于第一手柄201靠近与第一刀头101连接处;铰接部三403设于第二刀身远离第二刀刃102a的末端处;铰接部四404设于第二手柄202靠近第二刀头102一端的顶部。传动组件可以是连杆、连接块、连接片等。铰接部可以为销轴、销钉、铆钉、套筒结构、松不脱螺钉等现有技术已知的可实现相连接的物体间做相对运动的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通过杠杆原理实现省力的技术效果,具体为:第二手柄202以铰接部二402为支点,第二手柄202大部分为动力臂,铰接部二402至铰接部四404之间的部分第二手柄202为阻力臂,由于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使第二手柄202与第一手柄201之间形成省力杠杆,第二手柄202通过传动组件带动第二刀头102,第二刀头102以铰接部一401为支点,第一刀身为动力臂,第一刀刃102a为阻力臂,由于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使得第二刀头102与第一刀头101之间形成二级省力杠杆,最终带动第二刀刃102a向第一刀刃101a并拢。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如图所示,第一刀身设有中空凹槽,中空凹槽将第一刀身分割成两块薄壁,第二刀身设有凸出部102b,凸出部102b的厚度小于第二刀身的整体厚度,且凸出部102b与中空凹槽形状匹配,凸出部102b嵌入于中空凹槽中,与第一刀身形成三夹板结构。铰接部一401由两个过孔、一个螺纹孔和松不脱螺钉组成,其中,第二刀身的凸出部102b设有一过孔、第一刀身的一薄壁上设有另一过孔,另一薄壁上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的内螺纹与松不脱螺钉的外螺纹相适配。组装时,将第二刀身的凸出部102b嵌入第一刀身的中空凹槽后,两个过孔和螺纹孔对齐,将松不脱螺钉依次插入两个过孔后旋入螺纹孔即可完成组装。螺纹孔也可以改为过孔,即设置三个过孔,将松不脱螺钉依次插入三个过孔后,再使用相匹配的螺母旋紧于松不脱螺钉的外螺纹部分,即可完成组装。
第二手柄202设有连接部202a,连接部202a呈T形,T形结构斜向设置于第二手柄202靠近第二刀头102的一端,其靠近第二刀头102的一端由铰接部四404与传动组件铰接,远离第二刀头102的一端由铰接部二402与第一手柄201铰接。作为优选方案,该连接部202a的厚度小于第二手柄202的整体厚度,第一手柄201靠近第一刀头101处设有凹槽,凹槽将该处的第一手柄201分割成两块薄壁,连接部202a嵌入于该凹槽中。铰接部二402同样由两个过孔、一个螺纹孔、松不脱螺钉组成,其中,连接部202a的一端设有过孔、第一手柄201的一薄壁上设有另一过孔,另一薄壁上设有螺纹孔,该螺纹孔的内螺纹与松不脱螺钉的外螺纹相适配。组装时,将连接部202a嵌入凹槽后,两个过孔和螺纹孔对齐,将松不脱螺钉依次插入两个过孔后旋入螺纹孔即可完成组装。同样也可以将螺纹孔改为过孔,将松不脱螺钉依次插入三个过孔后,再使用螺母进行固定。
连接部202a的另一端由铰接部四404与传动组件铰接。本实施例中,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片301和第二传动片302,第一传动片301和第二传动片302为两片形状相同的连接片,其形状呈两端为半圆、中部为长方体的薄片。第一传动片301两端各设有一过孔,第二传动片302两端各设有一螺纹孔。铰接部四404由第一传动片301一端的过孔、第二传动片302同侧端的螺纹孔、连接部202a另一端的过孔和松不脱螺钉组成,将第一传动片301一端的过孔、连接部202a的过孔和第二传动片302的螺纹孔对齐后,将松不脱螺钉依次插入两个过孔后与螺纹孔旋紧即可完成组装;第二传动片302两端的螺纹孔也可以改为过孔,将松不脱螺钉插入三个过孔后,使用螺母进行固定,此方案中也可省略第二传动片302,直接将松不脱螺钉插入第一传动片301的过孔和连接部202a的过孔后用螺母固定。作为优选方案,当连接部202a嵌入第一手柄201时,第一手柄201与第一刀头101交界处设有半圆槽303,该半圆槽303用于容纳铰接部四404。由于第一刀身和该部分第一手柄201均为两块薄壁结构,因此半圆槽303同样为两个,第一传动片301和第二传动片302组成铰接部四404的部分结构分别收纳于两个半圆槽303内。
传动组件的另一端由铰接部三403与第二刀头102铰接,第二刀头102远离第二刀刃102a的末端设有一过孔,铰接部三403由第一传动片301另一端的过孔、第二传动片302同侧端的螺纹孔、第二刀头102末端的过孔和松不脱螺钉组成,将第一传动片301一端的过孔、第二刀头102末端的过孔和第二传动片302的螺纹孔对齐后,将松不脱螺钉依次插入两个过孔后与螺纹孔旋紧即可完成组装;也可将第二传动片302的螺纹孔改为过孔,然后使用螺母进行固定,此方案中也可省略第二传动片302,直接将松不脱螺钉插入第一传动片301的过孔和第二刀头102末端的过孔后用螺母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刀头101和第一手柄201连接处优选为中空结构,如图4所示,第一刀身至铰接部四404所处的部分第一手柄201外侧面呈镂空结构,该结构有利于钛网剪的清洗和维修保养。同时,本实施例中采用将第二刀头102和第二手柄202的连接部202a嵌入于第一刀头101和第一手柄201中的技术方案,使得钛网剪整体结构更美观、更稳固,进而更耐用。
手柄复位组件可以为弹簧片500、压缩弹簧等现有技术已知的具有弹性复位功能的装置。本实施例中采用弹簧片500,弹簧片500为两片,该两片弹簧片500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各自与第一手柄201和第二手柄202相连接,如图所示,其中一片弹簧片500的一端顶端呈凸字形结构,另一片弹簧片500的顶端呈相应的凹字形结构,两者相交叉即完成连接;两片弹簧片500的另一端设有过孔,顶端设有向外侧折弯的弯钩501,相应地,第一手柄201和第二手柄202远离第一刀头101和第二刀头102的末端处设有螺纹孔和定位孔,图2示出了设于第一手柄201末端处的第一定位孔201a,将弹簧片500的弯钩501插入第一定位孔201a,将过孔与螺纹孔对齐后,采用螺钉插入过孔并与螺纹孔旋紧固定。
使用状态下,如图3所示,握紧第一手柄201和第二手柄202,使得第二手柄202向第一手柄201靠拢,两弹簧片500之间的夹角变小,第二手柄202的连接部202a以铰接部二402为轴转动,带动连接部202a另一端即铰接部四404向外运动,铰接部四404离开半圆槽303,在传动组件作用下,推动第二刀头102末端即铰接部三403向外侧运动,同时带动第二刀头102以铰接部一401为轴转动,带动第二刀刃102a向第一刀刃101a并拢,并向刀刃之间的物体施加剪切力,完成操作后,松开施加于手柄的力,在弹簧片500的弹性作用下,两弹簧片500之间的夹角变大,两手柄复位。
优选地,第一手柄201和第二手柄202可采用防滑设计,例如采用硅胶套、橡胶套等现有技术已知的结构。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钛网剪,包括第一刀头(101)、第二刀头(102)、第一手柄(201)和第二手柄(20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个铰接部,所述第一刀头(101)和所述第一手柄(2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刀头(101)和所述第二刀头(102)由铰接部一(401)铰接,所述第一手柄(201)和所述第二手柄(202)由铰接部二(402)铰接,还包括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由铰接部三(403)与所述第二刀头(102)铰接、另一端由铰接部四(404)与所述第二手柄(202)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网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头(101)包括第一刀刃(101a)和第一刀身,所述第一刀身设有中空凹槽,所述第二刀头(102)包括第二刀刃(102a)和第二刀身,所述第二刀身设有凸出部(102b),所述凸出部(102b)嵌入于所述中空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钛网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手柄(202)设有连接部(202a),所述连接部(202a)呈T形,所述铰接部二(402)和铰接部四(404)位于T形结构的两端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钛网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201)靠近所述第一刀头(101)处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容纳所述连接部(202a)。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任一所述的钛网剪,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片(301)和第二传动片(302),所述第一传动片(301)两端各设有一过孔,所述第二传动片(302)两端各设有一过孔或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钛网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头(101)与第一手柄(201)交界处设有半圆槽(303),所述半圆槽(303)容纳所述铰接部四(404)。
7.根据权利要求1、2、4或6任一所述的钛网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复位组件,所述手柄复位组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手柄(201)和第二手柄(202),所述手柄复位组件为弹簧片(500)或压缩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钛网剪,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片(500)为两片,其一端相连接,另一端各设有过孔和弯钩(501),所述第一手柄(201)和第二手柄(202)的相应部位各设有螺纹孔和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1、2、4、6或8任一所述的钛网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头(101)和所述第一手柄(201)连接处为中空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2、4、6或8任一所述的钛网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201)和所述第二手柄(202)设有防滑结构。
CN202121010068.XU 2021-05-12 2021-05-12 钛网剪 Active CN2155033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10068.XU CN215503338U (zh) 2021-05-12 2021-05-12 钛网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10068.XU CN215503338U (zh) 2021-05-12 2021-05-12 钛网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03338U true CN215503338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804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10068.XU Active CN215503338U (zh) 2021-05-12 2021-05-12 钛网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033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13248B2 (en) Power lever cutting device
WO2010123622A1 (en) Multi-function pipe cutting and fitting tool
TWM511199U (zh) 可變操作模式之修枝剪
EP1656893A2 (en) Combined grip-cut tool
CN215503338U (zh) 钛网剪
US20240041059A1 (en) Oyster shucking apparatus
CN106718151B (zh) 具有仿生刀片及差动夹持机构的果木剪
CN210061208U (zh) 一种组织培养用的多功能手术剪刀
CN203028019U (zh) 一种多功能剖鱼工具
CN106718152B (zh) 一种仿生自夹持果木剪
CN201194822Y (zh) 一种钛网剪
CN216803527U (zh) 一种多功能剪刀
CN208837185U (zh) 具有弧形刃口的内置弹簧式指甲钳
CN217722117U (zh) 一种杠杆式省力修枝剪
CN213697159U (zh) 一种接骨板用剪切钳
CN215225316U (zh) 一种具有收集功能的护理指甲钳
CN216317848U (zh) 一种可拆卸式消毒手术钳
CN213970890U (zh) 适用于狭窄空间内的多用扳手
CN212978409U (zh) 一种野外多功能剪刀
CN201064471Y (zh) 带状肝囊肿专用剪刀
CN113288391B (zh) 一种变矩剪
CN211362342U (zh) 一种多功能打孔装置
CN210298643U (zh) 一种自动回弹的修花装置
KR860001081B1 (ko) 수동 공구용 손잡이
CN215774399U (zh) 一种带树枝夹持机构的防树枝坠落的树枝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