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00947U - 一种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00947U
CN215500947U CN202122153927.7U CN202122153927U CN215500947U CN 215500947 U CN215500947 U CN 215500947U CN 202122153927 U CN202122153927 U CN 202122153927U CN 215500947 U CN215500947 U CN 2155009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larva
parent shrimp
tank
larva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5392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民杰
朱志煌
李雷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Fujian (fujian Aquatic Disease Preven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Fujian (fujian Aquatic Disease Preven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Fujian (fujian Aquatic Disease Preven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Fisheries Research Institute Of Fujian (fujian Aquatic Disease Preven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12215392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009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00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009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属于水产领域,一种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包括亲虾培育槽、幼体收集槽、幼体收集桶、连接管、循环管、以及循环水处理系统,亲虾培育槽和幼体收集槽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幼体收集桶可拆卸固定于幼体收集槽的内部,用于收集连接管排出水中的虾类幼体,亲虾培育槽和幼体收集槽之间还通过循环管连通,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水处理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可在培育亲虾的同时,自动收集幼体,并保持水体环境稳定,并实现节水减排。

Description

一种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
背景技术
观赏虾产业的发展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市场上进行交易海洋观赏虾主要来自对野生物种的采集。水族贸易市场对观赏虾的需求旺盛,观赏虾市场前景广阔,相关水族企业和科研机构相继开展人工养殖繁育技术研究。但观赏虾的人工养殖繁育尚处于初级阶段,市面没有专供观赏虾人工养殖繁育的成套设备和系统。
目前国内外已开发的观赏虾大多属于抱卵型小型虾类,而抱卵苗种繁育一般都经过亲虾产卵、腹部抱卵、受精卵孵化、幼体培育等阶段。孵化后的幼体脱离亲虾,在水体中上层缓慢运动。目前大多是当发现幼体孵化后,即用捞网在亲虾培育水体内进行手工收集,然后将捞出的幼体移入幼体培育池进行后续的培育和养殖,但这样的操作费时费力并存在幼体容易受伤的情况。根据抱卵型观赏虾养殖繁育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需求,急需设计专门的基于循环水系统的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推动观赏虾水族产业的发展。
在抱卵型虾类养殖过程中,亲虾陆续产卵并孵化出幼体,而整个产卵孵化过程一般是少批量、不连续的,现有的设备不能实现对这些幼体进行自动收集工作,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可在培育亲虾的同时,自动收集幼体,并保持水体环境稳定,并实现节水减排。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包括亲虾培育槽、幼体收集槽、幼体收集桶、连接管、循环管、以及循环水处理系统,亲虾培育槽和幼体收集槽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幼体收集桶可拆卸固定于幼体收集槽的内部,用于收集连接管排出水中的虾类幼体,亲虾培育槽和幼体收集槽之间还通过循环管连通,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水处理系统。
优选地,幼体收集桶包括桶体、浮体、以及第一筛网,桶体的底部设有第一筛网,桶体外侧壁的上部设有浮体。
优选地,桶体的外侧壁固定有挂环,挂环位于浮体的下方,幼体收集槽固定有挂钩,挂环挂在挂钩上。
优选地,亲虾培育槽和幼体收集槽的下部均固定连通有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定时电动阀,亲虾培育槽的排污管的入口处设有第二筛网。
优选地,桶体的材质为PVC材质,桶体上沿直径大于桶体下沿直径,第一筛网为70-90 目筛绢网,第一筛网呈弧形状,第二筛网为8-12目筛绢网,浮体为泡沫浮力海绵。
优选地,亲虾培育槽和幼体收集槽的内部的底壁均具有用于集污的斜面。
优选地,斜面的坡度为20-25%,亲虾培育槽和幼体收集槽的材质均为PP材质。
优选地,连接管的进水端高于出水端。
优选地,还包括竖管、两根横管、三通管、以及堵头,三通管的顶端与竖管固定连通,两根横管分别固定连通于三通管的其余两端,每根横管上均开设有通孔,每根横管的外端均设有堵头,两根横管均紧靠亲虾培育槽的斜面的上边缘设置,竖管的顶端与循环管的出水端固定连通。
优选地,连接管位于幼体收集槽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弯头,弯头位于幼体收集桶的上方或延伸至幼体收集桶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抱卵亲虾在亲虾培育槽内培育,幼体在亲虾培育槽中上层活动,可通过连接管进入幼体收集桶内统一收集后捞出,幼体收集槽内的水通过循环水处理系统循环至亲虾培育槽内循环使用,保持水体环境稳定,并实现节水减排,如此通过水流自动收集幼体,极大减少人工成本。
2、通过挂钩和挂环的配合即可将桶体拆卸,又能保证桶体漂浮在水上的同时不会转动和漂移,确保幼体能进入桶体内。
3、第一筛网呈弧形状,更有利于收集幼体,便于水勺带水舀出。第二筛网的设置避免亲虾被排出,通过定时电动阀定时排污,进入废水池,省去传统的人工排污,减少劳动强度。
4、浮体的设置使得桶体上沿能浮出水面,防止桶体下沉,避免幼体跑出。
5、亲虾培育槽和幼体收集槽的内部的底壁均具有用于集污的斜面,亲虾培育槽的斜面使得残饵和粪便能够集中在亲虾培育槽的底部,幼体收集槽的斜面使得固态污物能够集中在幼体收集槽的底部。其中,斜面的坡度为20-25%,较大的坡度有利于集污。
6、连接管的进水端高于出水端,更有利于亲虾培育槽内的幼体可以随水流自然排入幼体收集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桶体和第一筛网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竖管、横管、三通管、以及堵头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亲虾培育槽,2-幼体收集槽,3-幼体收集桶,31-桶体,32-浮体,33-第一筛网,4-连接管,5-循环管,6-循环水处理系统,7-挂环,8-挂钩,9-排污管, 10-定时电动阀,11-第二筛网,12-斜面,13-竖管,14-横管,15-三通管,16-堵头,17- 通孔,18-弯头。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包括亲虾培育槽1、幼体收集槽2、幼体收集桶3、连接管4、循环管5、以及循环水处理系统 6,亲虾培育槽1和幼体收集槽2之间通过连接管4连通,幼体收集桶3可拆卸固定于幼体收集槽2的内部,用于收集连接管4排出水中的虾类幼体,亲虾培育槽1和幼体收集槽 2之间还通过循环管5连通,循环管5上设有循环水处理系统6。本实施例中,亲虾培育槽1和幼体收集槽2的底部处于同于水平面上,连接管4与亲虾培育槽1的连通处位于亲虾培育槽1右侧壁的上沿中心点的下方125mm处,连接管4搭在幼体收集槽2的左侧壁的上边缘处,其直径为32mm,材质为PVC。亲虾培育槽1和幼体收集槽2材质均为PP材质。亲虾培育槽1的长度为1600mm,宽度为900mm,高度为1000mm。底部预留100mm作为底座。幼体收集槽2的长度为900mm,宽度为600mm,高度为800mm。底部预留100mm作为底座。循环管5的进水端与幼体收集槽2的连通处位于幼体收集槽2的右侧壁上沿中心点的下方 250mm处,直径为32mm,材质为PVC。循环水处理系统6:现有市售设备,系统拥有消毒、过滤、净化、抽水、补水、增氧、控温等功能。
抱卵亲虾在亲虾培育槽1内培育,幼体在亲虾培育槽1中上层活动,可通过连接管4进入幼体收集桶3内统一收集后捞出,幼体收集槽2内的水通过循环水处理系统6循环至亲虾培育槽1内循环使用,保持水体环境稳定,如此通过水流自动收集幼体,极大减少人工成本。
进一步的,幼体收集桶3包括桶体31、浮体32、以及第一筛网33,桶体31的底部设有第一筛网33,桶体31外侧壁的上部设有浮体32。进入幼体收集桶3的水可通过桶底的第一筛网33流出到幼体收集槽2;水中的幼体则存留在桶体31内,由工作人员适时捞出,进行后续的培育。
进一步的,桶体31的外侧壁固定有挂环7,挂环7位于浮体32的下方,挂钩的一部分挂在桶体31的左侧壁上,另一份延伸至桶体31的内部勾住挂环7,挂环7挂在挂钩8 上。通过挂钩8和挂环7的配合即可将桶体31拆卸,又能保证桶体31漂浮在水上的同时不会转动和漂移,确保幼体能进入桶体31内。
进一步的,亲虾培育槽1和幼体收集槽2的下部均固定连通有排污管9,排污管9位于斜面12下边缘中心点上方,排污管9直径为32mm。排污管9上设有定时电动阀10,本实施例的定时电动阀10为定时电动球阀,亲虾培育槽1的排污管9的入口处设有第二筛网11,本实施例中第二筛网11位于定时电动阀10的左侧。第二筛网11的设置避免亲虾被排出,通过定时电动阀10定时排污,进入废水池,省去传统的人工排污,减少劳动强度。
本实施例中,桶体31的材质为PVC材质,桶体31上沿直径大于桶体31下沿直径,具体的,桶体31的上沿直径为400mm,下沿直径为300mm,高度为450mm,第一筛网33为 80目筛绢网,第一筛网33呈弧形状,更有利于收集幼体,便于水勺带水舀出,第二筛网 11为10目筛绢网,浮体32为泡沫浮力海绵,内径为400mm,外径为420mm,高度为50mm,具有浮力,套在桶体31的上沿,防止其下沉,避免幼体跑出。
进一步的,亲虾培育槽1和幼体收集槽2的内部的底壁均具有用于集污的斜面12,具体为从左向右下方倾斜,亲虾培育槽1的斜面12使得残饵和粪便能够集中在亲虾培育槽1的底部,幼体收集槽2的斜面12使得固态污物能够集中在幼体收集槽2的底部。其中,亲虾培育槽1的斜面12的坡度为25%,幼体收集槽2的斜面12的坡度为25%,较大的坡度有利于集污,亲虾培育槽1和幼体收集槽2的材质均为PP材质。
进一步的,连接管4的进水端高于出水端,更有利于亲虾培育槽1的幼体可以随水流自然排入幼体收集槽2。
进一步的,还包括竖管13、两根横管14、三通管15、以及堵头16,三通管15的顶端与竖管13固定连通,竖管13贴壁安装,且设置于亲虾培育槽1左侧壁的中部,两根横管14分别固定连通于三通管15的前后两端,每根横管14上均开设有通孔17,直径为5mm,用于亲虾培育槽1进水,每根横管14的外端均设有堵头16,三通管15的中心点到堵头 16的长度为430mm,两根横管14均紧靠亲虾培育槽1的斜面12的上边缘设置,竖管13 的顶端与循环管5的出水端固定连通。横管和竖管13是材质均为PVC材质,直径均为32mm。具体的,每根横管14上的通孔17均成排分布,可有效分散进水冲击力,更有利于底部集污。
进一步的,连接管4位于幼体收集槽2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弯头18,弯头18位于幼体收集桶3的上方,弯头18是直径为32mm的PVC管,弯头18的底端距离幼体收集槽2的上边缘100mm,弯头18的设置更有利于幼体排至桶体31内。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亲虾培育槽、幼体收集槽、幼体收集桶、连接管、循环管、以及循环水处理系统;
所述亲虾培育槽和幼体收集槽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
所述幼体收集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幼体收集槽的内部,用于收集连接管排出水中的虾类幼体;
所述亲虾培育槽和幼体收集槽之间还通过循环管连通,所述循环管上设有循环水处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幼体收集桶包括桶体、浮体、以及第一筛网;
所述桶体的底部设有第一筛网,所述桶体外侧壁的上部设有浮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桶体的外侧壁固定有挂环,所述挂环位于浮体的下方,所述幼体收集槽固定有挂钩,所述挂环挂在所述挂钩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亲虾培育槽和幼体收集槽的下部均固定连通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定时电动阀,所述亲虾培育槽的所述排污管的入口处设有第二筛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桶体的材质为PVC材质,桶体上沿直径大于桶体下沿直径,所述第一筛网为70-90目筛绢网,所述第一筛网呈弧形状,所述第二筛网为8-12目筛绢网,所述浮体为泡沫浮力海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亲虾培育槽和幼体收集槽的内部的底壁均具有用于集污的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斜面的坡度为20-25%;
所述亲虾培育槽和幼体收集槽的材质均为PP材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的进水端高于出水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竖管、两根横管、三通管、以及堵头;
所述三通管的顶端与竖管固定连通,两根所述横管分别固定连通于所述三通管的其余两端,每根所述横管上均开设有通孔,每根所述横管的外端均设有堵头,两根所述横管均紧靠所述亲虾培育槽的斜面的上边缘设置;
所述竖管的顶端与所述循环管的出水端固定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管位于所述幼体收集槽的一侧固定连通有弯头,所述弯头位于所述幼体收集桶的上方或延伸至所述幼体收集桶的内部。
CN202122153927.7U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 Active CN2155009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3927.7U CN215500947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53927.7U CN215500947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00947U true CN215500947U (zh) 2022-01-14

Family

ID=79796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53927.7U Active CN215500947U (zh) 2021-09-07 2021-09-07 一种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009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04666B (zh) 一种花鳗苗种标粗培育的养殖方法
CN100484396C (zh) 一种头足类苗种培育的方法及所用的装置
CN103931525B (zh) 新疆裸重唇鱼的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方法
CN102265805B (zh) 黄鳝的阶段养殖方法
CN105900879A (zh) 一种青鳉鱼高效繁殖及孵化方法
CN101664005A (zh) 奥尼罗非鱼工厂化的人工育苗方法
CN103168710A (zh) 黄鳝的养殖新技术
CN215500947U (zh) 一种抱卵亲虾培育与幼体收集一体系统
CN105532520B (zh) 一种宽体沙鳅苗种繁殖方法
CN109430128B (zh) 一种澳洲淡水龙虾的育种繁殖方法及其装置
CN208434560U (zh) 一种早期鱼苗培育装置
KR101479839B1 (ko) 관상어 번식 축양용 복합수조
CN213427789U (zh) 一种用于观赏鱼粘性卵的孵化装置
CN213756293U (zh) 一种野生尖裸鲤成鱼的驯养系统
CN205623879U (zh) 一种裂腹鱼受精卵室外孵化器
CN205213849U (zh) 一种冷水性鱼类鱼卵孵化和苗种培育系统
CN114521515A (zh) 一种智能化澳洲淡水龙虾孵化系统
CN213784892U (zh) 一种多层抽屉式河蚌稚蚌培育装置
CN103125438A (zh) 一种种鹅生态型饲养方法
CN213281160U (zh) 一种鳜鲮养殖用循环水系统
CN108293926A (zh) 一种长蛸幼体的生态培育方法
CN107372279B (zh) 斑节对虾亲虾的单桶培育系统
CN202635355U (zh) 穴居类水产动物养殖池
CN205671258U (zh) 一种底栖穴居鱼类流水养殖池
CN111700012A (zh) 一种提高实验室养殖克氏原螯虾成活率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