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8825U - 一种光伏发电用可调节角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发电用可调节角度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98825U CN215498825U CN202121647964.7U CN202121647964U CN215498825U CN 215498825 U CN215498825 U CN 215498825U CN 202121647964 U CN202121647964 U CN 202121647964U CN 215498825 U CN215498825 U CN 2154988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connecting rod
- power generation
- photovoltaic
- photovoltaic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0 silic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703 silic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7—Mountings or tracking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用可调节角度装置,属于光伏发电装置技术领域,该光伏发电用可调节角度装置,包括装置底板,装置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受力板,受力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输出轴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右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后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后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再通过光伏板整体角度进行调节时,通过两个转动柱的转动来进行限位,使得光伏板整体的角度发生改变,从而在调节角度时更好的来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发电用可调节角度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效应,简称光伏(PV),又称为光生伏特效应(Photovoltaic),是指光照时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组合的部位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光伏被定义为射线能量的直接转换,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指太阳能向电能的转换,即太阳能光伏。它的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利用硅等半导体材料所制成的太阳能电板,利用光照产生直流电,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太阳能电池。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现有的光伏发电装置在调节光伏板朝向时,通常采用轴转动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转动轴受力过大,抗风能力较弱,容易损坏,导致装置在发电时角度调节较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用可调节角度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方式转动轴受力过大、抗风能力较弱、容易损坏和发电时角度调节较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发电用可调节角度装置,包括装置底板,所述装置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受力板,所述受力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输出轴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后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后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受力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活动贯穿于两个限位块的右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光伏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后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于光伏板的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光伏板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受力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转动柱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一固定块的相靠近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四角处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八个所述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光伏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装置底板的上端四角处均开设有螺栓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受力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壳,所述受力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杆,两个第一限位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套设于两个伸缩杆的圆周表面,所述受力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中,通过受力板上端固定的防护壳来进行防护,使得电机的使用寿命得到增加,通过伸缩杆来进行限位,使得角度调节时,装置的整体也可以得到限位,再通过受力板上端固定的第二限位杆来进行限位伸缩杆本体在升降不能过高,导致装置的高度来保持一致,使用的效果也更加稳定。
2、本方案中,通过第一固定块下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来进行固定整个第一固定块的下端,使其装置在使用过久时更加稳定,避免在危险天气时装置固定位置造成损坏,通过螺栓拆卸安装时也更加便捷,在光伏板整体角度进行调节时,通过两个转动柱的转动来进行限位,使得光伏板整体的角度发生改变,从而在调节角度时更好的来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装置底板;2、受力板;3、安装板;4、螺栓;5、第一固定块;6、螺栓孔;7、防护壳;8、第一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10、转动柱;11、光伏板;12、第一限位杆;13、第二限位杆;14、伸缩杆;15、弹簧;16、限位板;17、限位块;18、第二固定块;19、电机;20、第三连接杆;21、第四连接杆;22、第三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伏发电用可调节角度装置,包括装置底板1,装置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受力板2,受力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9,电机1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7,限位块17输出轴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8,第一连接杆8的右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后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9,第二连接杆9的后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的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8,受力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17,电机19的输出轴活动贯穿于两个限位块17的右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在使用光伏发电用可调节角度装置时,通过电机19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连接杆8,使得第一连接杆8通过转轴带动第一转动杆,从而第一转动杆向上使得第二连接杆9的角度发生改变,通过第二连接杆9的角度改变从而带动第二转动杆使得第而转动杆带动第二固定块18先上,使得角度变的可进行调节,通过电机19输出轴转动时通过限位块17来进行限位输出轴的长度,避免造成输出轴带动装置的压力导致装置损坏,通过限位块17的输出轴带动第四连接杆21,从而第四连接杆21和第一连接杆8转动的角度相正比,使得装置运转时更加稳定,再通过第四连接杆21左端固定的第三转动杆带动的第三连接杆20,使得第三连接杆20向上并的使其角度发生改变来进一步的带动第三连接杆20后端的第四转动杆,从而第四转动杆带动第三固定块22,使得第三固定块22带动上端固定的光伏板11,使得光伏板11的整体角度发生改变并进行调节,从而在产生电力时效率极大提高,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具体使用何种型号的电机19由熟悉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自行选择,且以上关于电机19等均属于现有技术,本方案不做赘述。
具体的请参阅图3,第二固定块1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光伏板11,电机19的输出轴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杆21,第四连接杆21的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第三转动杆的后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0,第三连接杆20的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第三转动杆的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固定块22,第三固定块22固定连接于光伏板11的下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固定块18来进行带动上端固定的光伏板11,使得光伏板11的角度可进行调节,通过电机19的输出轴带动第四连接杆21,使得第四连接杆21带左端的第三转动杆,从而第三转动杆通过转轴带动第三连接杆20,使得第三连接杆20另一侧的角度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整体装置可调节的作用。
具体的请参阅图1,光伏板11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0,受力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5,两个转动柱10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一固定块5的相靠近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固定块5下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板3来进行固定整个第一固定块5的下端,使其装置在使用过久时更加稳定,避免在危险天气时装置固定位置造成损坏,通过螺栓4拆卸安装时也更加便捷,在光伏板11整体角度进行调节时,通过两个转动柱10的转动来进行限位,使得光伏板11整体的角度发生改变,从而在调节角度时更好的来进行控制。
具体的请参阅图1,两个第一固定块5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两个安装板3的上端四角处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八个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螺栓4。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固定块5下端固定连接的安装板3来进行固定整个第一固定块5的下端,使其装置在使用过久时更加稳定,避免在危险天气时装置固定位置造成损坏,且通过螺栓4拆卸安装时也更加便捷。
具体的请参阅图2,光伏板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6,装置底板1的上端四角处均开设有螺栓孔6。
本实施例中:通过光伏板11下端固定连接的限位板16来进行限位伸缩杆14圆周表面的弹簧15,使得光伏板11另一端发的力产生改变,再通过装置底板1上端开设的螺栓孔6来进行固定,避免在特殊环境导致装置产电时不够稳定。
具体的请参阅图1,受力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壳7,受力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14,两个伸缩杆14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杆12,两个第一限位杆12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5,两个弹簧15套设于两个伸缩杆14的圆周表面,受力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杆13。
本实施例中:通过受力板2上端固定的防护壳7来进行防护,使得电机19的使用寿命得到增加,通过伸缩杆14来进行限位,使得角度调节时,装置的整体也可以得到限位,再通过受力板2上端固定的第二限位杆13来进行限位伸缩杆14本体在升降不能过高,导致装置的高度来保持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光伏发电用可调节角度装置时,通过电机19的输出轴带动第一连接杆8,使得第一连接杆8通过转轴带动第一转动杆,从而第一转动杆向上使得第二连接杆9的角度发生改变,通过第二连接杆9的角度改变从而带动第二转动杆使得第而转动杆带动第二固定块18先上,使得角度变的可进行调节,通过电机19输出轴转动时通过限位块17来进行限位输出轴的长度,避免造成输出轴带动装置的压力导致装置损坏,通过限位块17的输出轴带动第四连接杆21,从而第四连接杆21和第一连接杆8转动的角度相正比,使得装置运转时更加稳定,再通过第四连接杆21左端固定的第三转动杆带动的第三连接杆20,使得第三连接杆20向上并的使其角度发生改变来进一步的带动第三连接杆20后端的第四转动杆,从而第四转动杆带动第三固定块22,使得第三固定块22带动上端固定的光伏板11,使得光伏板11的整体角度发生改变并进行调节,在光伏板11整体角度进行调节时,通过两个转动柱10的转动来进行限位,使得光伏板11的另一侧发生改变,从而分别进行选择所需的角度来进行控制,使得装置产生电力时效率极大提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光伏发电用可调节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底板(1),所述装置底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受力板(2),所述受力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9),所述电机(1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7),所述限位块(17)输出轴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8),所述第一连接杆(8)的右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后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9),所述第二连接杆(9)的后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后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固定块(18),所述受力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17),所述电机(19)的输出轴活动贯穿于两个限位块(17)的右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用可调节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块(1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光伏板(11),所述电机(19)的输出轴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杆(21),所述第四连接杆(21)的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后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0),所述第三连接杆(20)的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的左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第三固定块(22),所述第三固定块(22)固定连接于光伏板(11)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用可调节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11)的左右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柱(10),所述受力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5),两个所述转动柱(10)转动连接于两个第一固定块(5)的相靠近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用可调节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5)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3),两个所述安装板(3)的上端四角处均开设有两个螺纹孔,八个所述螺纹孔内均螺纹连接有螺栓(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用可调节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1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6),所述装置底板(1)的上端四角处均开设有螺栓孔(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伏发电用可调节角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壳(7),所述受力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14),两个所述伸缩杆(14)的圆周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限位杆(12),两个第一限位杆(12)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5),两个所述弹簧(15)套设于两个伸缩杆(14)的圆周表面,所述受力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限位杆(1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47964.7U CN215498825U (zh) | 2021-07-20 | 2021-07-20 | 一种光伏发电用可调节角度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47964.7U CN215498825U (zh) | 2021-07-20 | 2021-07-20 | 一种光伏发电用可调节角度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98825U true CN215498825U (zh) | 2022-01-11 |
Family
ID=79728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647964.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498825U (zh) | 2021-07-20 | 2021-07-20 | 一种光伏发电用可调节角度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9882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711900A (zh) * | 2023-08-10 | 2023-09-08 | 五台山城园丰塑业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光伏模块的头盔及其使用方法 |
-
2021
- 2021-07-20 CN CN202121647964.7U patent/CN21549882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711900A (zh) * | 2023-08-10 | 2023-09-08 | 五台山城园丰塑业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光伏模块的头盔及其使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28087Y (zh) | T型双轴太阳能跟踪机构 | |
CN215498825U (zh) | 一种光伏发电用可调节角度装置 | |
CN211860034U (zh) | 一种可调节向阳角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 |
CN210405193U (zh) | 一种新型卡槽式太阳能电池组件 | |
CN210319757U (zh) | 一种风光互补型太阳能道路灯 | |
CN209913744U (zh) | 一种可调的复合式独立光伏发电系统 | |
CN218416277U (zh) |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 |
CN209982412U (zh) | 一种光伏发电装置 | |
CN210273937U (zh) | 一种混凝土屋顶光伏电站支架 | |
CN221946651U (zh) | 一种光伏微电网体验装置 | |
CN201303299Y (zh) | 聚光户用型太阳能发电机 | |
CN216531168U (zh) | 一种大功率太阳能板 | |
CN206040659U (zh) | 太阳能发电站 | |
CN219477887U (zh) | 一种光伏发电组件 | |
CN221202445U (zh) | 一种便携式发电储能装置 | |
CN219436923U (zh) | 一种光伏组件及光伏组件阵列 | |
CN217183246U (zh) | 一种防雹的光伏装置 | |
CN216625657U (zh) | 一种可调节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施工用支撑架 | |
CN216390887U (zh) | 一种可调式光伏支架 | |
CN214799371U (zh) | 一种光伏发电板安装施工平台 | |
CN215772965U (zh) | 一种拆卸式太阳能光伏板支撑装置 | |
CN221408756U (zh) |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离网光伏发电装置 | |
CN219227484U (zh) | 一种可吸收风载荷的柔性光伏支架 | |
CN219627621U (zh) | 光伏发电支架 | |
CN221283102U (zh) | 一种pvt太阳能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