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8312U - 一种可多角度充电的无线充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多角度充电的无线充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98312U
CN215498312U CN202120934180.6U CN202120934180U CN215498312U CN 215498312 U CN215498312 U CN 215498312U CN 202120934180 U CN202120934180 U CN 202120934180U CN 215498312 U CN215498312 U CN 2154983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harging
angle
power supply
support
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93418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善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ya Huayu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ya Huayu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ya Huayu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ya Huayu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93418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983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983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9831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多角度充电的无线充支架,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包括电源壳体,所述电源壳体的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电源壳体通过开口定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无线充电线圈,本实用新型具备了稳定性高,支架角度调节后不易散架,减少了因操作人员误触导致的支架散架现象,使用更加方便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无线充电支架结构过于简单,在进行角度调节后由于操作人员误触或电子设备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很容易使支架的角度自行发生改变,导致操作人员只能频繁调节支架的角度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可多角度充电的无线充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多角度充电的无线充支架。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是现如今的一种新兴充电方式,摆脱了电源线的限制,更方便了人们的日常使用。
传统的无线充电支架一般具有角度调节功能,便于使用人员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但是传统的无线充电支架结构过于简单,在进行角度调节后由于操作人员误触或电子设备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很容易使支架的角度自行发生改变,导致操作人员只能频繁调节支架的角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多角度充电的无线充支架,具备了稳定性高,支架角度调节后不易散架,减少了因操作人员误触导致的支架散架现象,使用更加方便的效果,解决了传统的无线充电支架结构过于简单,在进行角度调节后由于操作人员误触或电子设备的自身重力作用下很容易使支架的角度自行发生改变,导致操作人员只能频繁调节支架的角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多角度充电的无线充支架,包括电源壳体,所述电源壳体的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电源壳体通过开口定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无线充电线圈,所述电源壳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开关,所述电源壳体的表面开设有USB充电接口、Type-C充电接口和放电插口,还包括控制所述支撑板进行角度调节,从而适应不同条件下手机进行使用的调节机构。
可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表面与所述电源壳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板,所述安装盒的顶端开设有供所述齿条板穿过并与之滑动连接的穿孔,所述安装盒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有轴体一,所述轴体一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齿轮和盘体一,所述齿轮的齿牙与所述齿条板的齿牙相啮合,所述盘体二固定套接在转轴的轴臂,所述盘体一的侧面与所述盘体二的侧面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齿条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可选的,所述电源壳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可选的,所述电源壳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显示灯,所述显示灯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可选的,所述盘体一的侧面开设有缺口一,所述盘体二的侧面开设有多个缺口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当需要进行无线充电时,使用人员将支持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放在支撑板的表面并与无线充电线圈接触,转动转轴带动支撑板进行转动,对电子设备进行角度调节,按动开关,即可开启电源壳体对手机充电,并通过支撑条对电子设备的底部进行支撑,使得电子设备稳定放置在支撑板的表面进行充电,通过设置USB充电接口和Type-C充电接口,使得外部电源对电源壳体进行充电,电源壳体充电完毕后,同时也可使用放电插口对电子产品进行有线充电,提高了装置的功能多样性。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当盘体一转动至缺口一与缺口二相配合时,此时盘体二失去盘体一对其的限位,因此转轴可自由转动,从而使得支撑板在重力作用下进行转动并嵌入电源壳体内,便于装置在闲置时进行携带,若在装置使用时,此时操作人员可转动支撑板,对支撑板进行角度调整,盘体一转动恢复原位,进而使得缺口二的弧面槽壁与盘体一的弧面侧壁重新配合,盘体二重新进行锁定无法自由转动,进而使得支撑板的位置进行锁定,从而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相比于传统充电支架,本装置减少了因操作人员误触导致的支架散架现象,使用更加方便。
三、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显示灯,显示灯亮灯的数量即代表电源壳体的剩余电量,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使用充电,通过设置散热扇,打开散热扇进行吹风,可加快无线充电过程中,电子产品周围的空气流通速度,使得装置的散热性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正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右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结构的运动状态示意图。
图中:1、电源壳体;2、转轴;3、支撑板;4、支撑条;5、无线充电线圈;6、开关;7、USB充电接口;8、Type-C充电接口;9、放电插口;10、安装盒;11、弹簧;12、齿条板;13、轴体一;14、齿轮;15、盘体一;17、盘体二;18、把手;19、散热扇;20、显示灯;21、缺口一;22、缺口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多角度充电的无线充支架,包括电源壳体1,所述电源壳体1的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电源壳体1通过开口定轴转动连接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
所述支撑板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条4,所述支撑板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无线充电线圈5,所述电源壳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开关6,所述电源壳体1的表面开设有USB充电接口7、Type-C充电接口8和放电插口9,当需要进行无线充电时,使用人员将支持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放在支撑板3的表面并与无线充电线圈5接触,转动转轴2带动支撑板3进行转动,对电子设备进行角度调节,按动开关6,即可开启电源壳体1对手机充电,并通过支撑条4对电子设备的底部进行支撑,使得电子设备稳定放置在支撑板3的表面进行充电,通过设置USB充电接口7和Type-C充电接口8,使得外部电源对电源壳体1进行充电,电源壳体1充电完毕后,同时也可使用放电插口9对电子产品进行有线充电,提高了装置的功能多样性,还包括控制所述支撑板3进行角度调节,从而适应不同条件下手机进行使用的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盒10,所述安装盒10的表面与所述电源壳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板12,所述安装盒10的顶端开设有供所述齿条板12穿过并与之滑动连接的穿孔,所述安装盒10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有轴体一13,所述轴体一13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齿轮14和盘体一15,所述齿轮14的齿牙与所述齿条板12的齿牙相啮合,所述盘体二17固定套接在转轴2的轴臂,所述盘体一15的侧面与所述盘体二17的侧面滑动连接,通过向下按动齿条板12,齿条板12向下移动带动齿轮14进行转动,齿轮14进行转动带动轴体一13转动,进而带动盘体一15转动,盘体一15转动的过程中,缺口二22的弧面槽壁与盘体一15的弧面侧壁相配合,因此盘体二17无法自由转动,如图4所示状态,当盘体一15转动至缺口一21与缺口二22相配合时,此时盘体二17失去盘体一15对其的限位,因此转轴2可自由转动,从而使得支撑板3在重力作用下进行转动并嵌入电源壳体1内,便于装置在闲置时进行携带,若在装置使用时,此时操作人员可转动支撑板3,对支撑板3进行角度调整,且支撑板3转动带动转轴2进行转动,转轴2进行转动带动盘体二17转动,从而带动不同位置的缺口二22对应缺口一21的位置,支撑板3位置调整完毕后,松开齿条板12,齿条板12在弹簧11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盘体一15转动恢复原位,进而使得缺口二22的弧面槽壁与盘体一15的弧面侧壁重新配合,盘体二17重新进行锁定无法自由转动,进而使得支撑板3的位置进行锁定,从而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相比于传统充电支架,本装置减少了因操作人员误触导致的支架散架现象,使用更加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齿条板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8,所述把手18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通过设置把手18,可方便操作人员按动齿条板12进行下移。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壳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散热扇19,所述散热扇19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通过设置散热扇19,打开散热扇19进行吹风,可加快无线充电过程中,电子产品周围的空气流通速度,使得装置的散热性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壳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显示灯20,所述显示灯20的数量不少于四个,通过设置显示灯20,显示灯20亮灯的数量即代表电源壳体1的剩余电量,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使用充电。
进一步的,所述盘体一15的侧面开设有缺口一21,所述盘体二17的侧面开设有多个缺口二22。
工作原理:该可多角度充电的无线充支架使用时,当需要进行无线充电时,使用人员将支持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放在支撑板3的表面并与无线充电线圈5接触,转动转轴2带动支撑板3进行转动,对电子设备进行角度调节,按动开关6,即可开启电源壳体1对手机充电,并通过支撑条4对电子设备的底部进行支撑,使得电子设备稳定放置在支撑板3的表面进行充电,通过设置USB充电接口7和Type-C充电接口8,使得外部电源对电源壳体1进行充电,电源壳体1充电完毕后,同时也可使用放电插口9对电子产品进行有线充电,提高了装置的功能多样性;
通过向下按动齿条板12,齿条板12向下移动带动齿轮14进行转动,齿轮14进行转动带动轴体一13转动,进而带动盘体一15转动,盘体一15转动的过程中,缺口二22的弧面槽壁与盘体一15的弧面侧壁相配合,因此盘体二17无法自由转动,如图4所示状态,当盘体一15转动至缺口一21与缺口二22相配合时,此时盘体二17失去盘体一15对其的限位,因此转轴2可自由转动,从而使得支撑板3在重力作用下进行转动并嵌入电源壳体1内,便于装置在闲置时进行携带,若在装置使用时,此时操作人员可转动支撑板3,对支撑板3进行角度调整,且支撑板3转动带动转轴2进行转动,转轴2进行转动带动盘体二17转动,从而带动不同位置的缺口二22对应缺口一21的位置,支撑板3位置调整完毕后,松开齿条板12,齿条板12在弹簧11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从而带动盘体一15转动恢复原位,进而使得缺口二22的弧面槽壁与盘体一15的弧面侧壁重新配合,盘体二17重新进行锁定无法自由转动,进而使得支撑板3的位置进行锁定,从而增加了装置的稳定性,相比于传统充电支架,本装置减少了因操作人员误触导致的支架散架现象,使用更加方便;
通过设置显示灯20,显示灯20亮灯的数量即代表电源壳体1的剩余电量,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使用充电;
通过设置散热扇19,打开散热扇19进行吹风,可加快无线充电过程中,电子产品周围的空气流通速度,使得装置的散热性更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可多角度充电的无线充支架,包括电源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壳体(1)的表面开设有开口,所述电源壳体(1)通过开口定轴转动连接有转轴(2),所述转轴(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3);
所述支撑板(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条(4),所述支撑板(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无线充电线圈(5),所述电源壳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开关(6),所述电源壳体(1)的表面开设有USB充电接口(7)、Type-C充电接口(8)和放电插口(9),还包括控制所述支撑板(3)进行角度调节,从而适应不同条件下手机进行使用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角度充电的无线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安装盒(10),所述安装盒(10)的表面与所述电源壳体(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齿条板(12),所述安装盒(10)的顶端开设有供所述齿条板(12)穿过并与之滑动连接的穿孔,所述安装盒(10)的内壁定轴转动连接有轴体一(13),所述轴体一(13)的表面固定套接有齿轮(14)和盘体一(15),所述齿轮(14)的齿牙与所述齿条板(12)的齿牙相啮合,盘体二(17)固定套接在转轴(2)的轴臂,所述盘体一(15)的侧面与所述盘体二(17)的侧面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多角度充电的无线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板(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18),所述把手(18)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多角度充电的无线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壳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散热扇(19),所述散热扇(19)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角度充电的无线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壳体(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显示灯(20),所述显示灯(20)的数量不少于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多角度充电的无线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一(15)的侧面开设有缺口一(21),所述盘体二(17)的侧面开设有多个缺口二(22)。
CN202120934180.6U 2021-05-02 2021-05-02 一种可多角度充电的无线充支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4983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4180.6U CN215498312U (zh) 2021-05-02 2021-05-02 一种可多角度充电的无线充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934180.6U CN215498312U (zh) 2021-05-02 2021-05-02 一种可多角度充电的无线充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98312U true CN215498312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768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93418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498312U (zh) 2021-05-02 2021-05-02 一种可多角度充电的无线充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983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98312U (zh) 一种可多角度充电的无线充支架
CN210511553U (zh) 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led灯底座
CN210169377U (zh) 一种转台式办公用品架
JP6627190B1 (ja) 置きやすい手持ちミニ扇風機
CN208401193U (zh) 一种可拆卸便携移动插座箱
CN203303622U (zh) 一种旋转式发牌机
CN213750250U (zh) 一种电池充放电电量显示器装置
CN204950738U (zh) 一种洗脸器
CN111664378A (zh) 一种智能整流保护办公用色温可调型led台灯
TWM464117U (zh) 電動調味品研磨器
CN210115046U (zh) 一种可翻转混合式聚合物用混合装置
CN210043551U (zh) 一种美术画板支架
CN210545450U (zh) 一种外科用碾药装置
CN205507810U (zh) 一种出卡机的出卡调节装置
CN217034664U (zh) 一种便携式英语离线智能翻译器
CN210033900U (zh) 一种多功能风扇
CN218832259U (zh) 一种多功能课桌
CN217587974U (zh) 一种超薄平板显示器
CN220540775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一体机
CN220023472U (zh) 一种具有防爆功能的充电宝充电站
CN219420618U (zh) 一种低压软启动柜
CN212003660U (zh) 一种可调节角度的手持风扇
CN220570775U (zh) 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交流电源
CN218016315U (zh) 一种用于轧辊修复的氩弧推焊设备
CN208597850U (zh) 一种计算机专业笔记本电脑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