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6510U - 控制面板及控制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面板及控制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96510U
CN215496510U CN202122199274.6U CN202122199274U CN215496510U CN 215496510 U CN215496510 U CN 215496510U CN 202122199274 U CN202122199274 U CN 202122199274U CN 215496510 U CN215496510 U CN 2154965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knob
nested
pcb
mc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9927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美林
陆正华
林晖
赵英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kyworth RGB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9927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965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965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965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控制面板和控制设备,控制面板包括:PCB板上设置有微控制单元;旋钮组件,安装于PCB板上并与微控制单元MCU电性相连,其中,功能控制旋钮包括第一操作部和第一嵌套部,第一嵌套部与PCB板转动连接,第一嵌套部外表面设置有凸出部,第一操作部设置有于凸出部相配合的凹陷部,第一操作部通过凹陷部与凸出部相配合带动第一操作部旋转;功能选择旋钮设置有第二操作部和第二嵌套部,第二嵌套部套设在第一嵌套部外,并与PCB板转动连接,第二嵌套部外表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限位槽,第二操作部内表面设置有凸出的卡合部,卡合部卡合在限位槽上,以使第二操作部带动第二嵌套部旋转。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控制旋钮结构复杂且易于脱落的问题。

Description

控制面板及控制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遥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面板和控制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遥控器是一种用来远控机械的装置。现有的遥控器,主要是由集成电路电板和用来产生不同讯息的按钮所组成。
现有遥控器的控制方式有按键式、滑动式及旋钮式等,现有旋钮在旋转过程中容易发生脱落的现象,且旋钮组件结构复杂,还需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才能恢复原样,给用户带来诸多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控制面板,旨在解决现有控制旋钮结构复杂且易于脱落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制面板,包括:
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微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微控制单元MCU通信连接的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
旋钮组件,安装于所述PCB板上并与所述微控制单元MCU电性相连,所述旋钮组件包括功能选择旋钮和功能控制旋钮,所述功能选择旋钮和功能控制旋钮嵌套设置,其中,所述功能控制旋钮包括第一操作部和第一嵌套部,所述第一嵌套部与所述PCB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嵌套部外表面设置有凸出部,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有于所述凸出部相配合的凹陷部,所述第一操作部通过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出部相配合带动所述第一操作部旋转;
所述功能选择旋钮设置有第二操作部和第二嵌套部,所述第二嵌套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嵌套部外,并与所述PCB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嵌套部外表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限位槽,所述第二操作部内表面设置有凸出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卡合在所述限位槽上,以使所述第二操作部带动所述第二嵌套部旋转;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用于将所述微控制单元产生的控制信号向外发出,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用于接收外部控制设备的控制码值并供所述微控制单元进行存储。
优选地,所述第一嵌套部与所述第二嵌套部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信号脚和第二信号脚,所述第一信号脚和所述第二信号脚分别与所述PCB板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信号脚和所述第二信号脚通过PCB板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单元MCU的IO电连接,以使得所述微控制单元MCU根据所述旋钮组件正转和反转产生高低电平的变化,来判断所述旋钮组件正转或反转。
优选地,所述功能控制旋钮有多个,多个所述功能控制旋钮分布在所述面板本体上,每一所述功能控制旋钮用于对应一台设备。
优选地,所述控制面板还包括:
多个功能指示灯,多个所述功能指示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MCU电性连接;
红外发射接收区,用于发送或接受信号;以及,
SubG发射接收区,与所述微控制单元MCU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PCB板具有相对设置的正面和反面,所述旋钮组件设于所述正面,多个所述功能指示灯设于所述背面。
优选地,所述PCB板上贯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与多个所述功能指示灯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通孔处还设有导光片。
优选地,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为Wifi模组,所述Wifi模组通过通信接口与所述微控制单元MCU相连,以实现远程控制。
优选地,所述微控制单元MCU包括存储器eeprom,所述存储器eeprom用于存储所述微控制单元MCU接收到的控制码值。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控制设备,包括:
壳体;
所述控制面板对应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的PCB板上安装功能选择旋钮与功能控制旋钮,微控制单元MCU可以识别旋钮组件的操作。
其中,功能控制旋钮中的第一嵌套部外表面设置有凸出部,第一操作部设置有于凸出部相配合的凹陷部,第一操作部可通过凹陷部与凸出部相配合带动所述第一操作部旋转;功能选择旋钮中的第二嵌套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嵌套部外,第二嵌套部外表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限位槽,第二操作部内表面设置有凸出的卡合部,卡合部卡合在所述限位槽上,以使所述第二操作部带动第二嵌套部旋转,通过这样设置就能够将旋钮固定住,防止旋钮被误碰而掉落。
同时,第二无线模块可以学习其他遥控设备的控制码值,并对应旋钮组件的相应位置,微控制单元MCU可将学习到的控制码值储存起来,以方便后期使用。调整旋钮组件的状态,微控制单元MCU识别后可通过第一无线模块发射控制信号,达到控制目的。
通过第二无线模块学习控制码值,微控制单元MCU可以储存多组控制码值,用户可以使用控制面板来操作多个设备,方便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实施例中微控制单元MCU结构示意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实施例中旋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实施例中功能选择旋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257633550000031
Figure BDA000325763355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至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控制面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控制面板,包括:
PCB板,PCB板上设置有微控制单元以及与微控制单元MCU通信连接的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
旋钮组件100,安装于PCB板上并与微控制单元MCU电性相连,旋钮组件100包括功能选择旋钮120和功能控制旋钮110,功能选择旋钮120和功能控制旋钮110嵌套设置,其中,功能控制旋钮110包括第一操作部和第一嵌套部,第一嵌套部与PCB板转动连接,第一嵌套部外表面设置有凸出部,第一操作部设置有于凸出部相配合的凹陷部,第一操作部通过凹陷部与凸出部相配合带动第一操作部旋转;
功能选择旋钮120设置有第二操作部和第二嵌套部,第二嵌套部套设在第一嵌套部外,并与PCB板转动连接,第二嵌套部外表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限位槽,第二操作部内表面设置有凸出的(如图4所示)卡合部400,卡合部400卡合在限位槽上,以使第二操作部带动第二嵌套部旋转;
其中,第一无线模块用于将微控制单元产生的控制信号向外发出,第二无线模块用于接收外部控制设备的控制码值并供微控制单元进行存储。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的PCB板上安装功能选择旋钮120与功能控制旋钮110,微控制单元MCU可以识别旋钮组件100的操作。
其中,功能控制旋钮110中的第一嵌套部外表面设置有凸出部,第一操作部设置有于凸出部相配合的凹陷部,第一操作部可通过凹陷部与凸出部相配合带动所述第一操作部旋转;功能选择旋钮120中的第二嵌套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嵌套部外,第二嵌套部外表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限位槽,第二操作部内表面设置有凸出的卡合部400,卡合部400卡合在所述限位槽上,以使所述第二操作部带动第二嵌套部旋转,通过这样设置就能够将旋钮固定住,防止旋钮被误碰而掉落。
同时,第二无线模块可以学习其他遥控设备的控制码值,并对应旋钮组件100的相应位置,微控制单元MCU可将学习到的控制码值储存起来,以方便后期使用。调整旋钮组件100的状态,微控制单元MCU识别后可通过第一无线模块发射控制信号,达到控制目的。
通过第二无线模块学习控制码值,微控制单元MCU可以储存多组控制码值,用户可以使用控制面板来操作多个设备,方便用户使用。
进一步的,第一嵌套部与第二嵌套部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信号脚111和第二信号脚121,第一信号脚111和第二信号脚121分别与PCB板滑动连接。
第一信号脚111和第二信号脚121通过PCB板分别与微控制单元MCU的IO电连接,以使得微控制单元MCU根据旋钮组件100正转和反转产生高低电平的变化,来判断旋钮组件100正转或反转。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第一信号脚111可与PCB板电连接,PCB板与微控制单元MCU电连接;PCB上设置有第一接地线与第一上拉电阻,第一信号脚111包括一号信号脚、二号信号脚及三号信号脚,其中一号、三号信号脚分别与第一上拉电阻连接,二号信号脚与第一接地线连接;第一接地线与第一上拉电阻又与微控制单元MCU的IO电连接。
当功能控制旋钮110转动时,第一信号脚111上会有一个变化的第一电信号,一号、三号信号脚上变化的先后顺序不同,之间的电阻值便会发生变化,变化的第一电信号传递给微控制单元MCU并进行分析以此区分正转与反转。
同时,第二信号脚121也与PCB板电连接,PCB板与微控制单元MCU电连接;PCB板上设置有第二接地线与第二上拉电阻,第二信号脚121包括a信号脚、b信号脚及c信号脚,其中a、b信号脚分别与第二上拉电阻连接,b信号脚与第二接地线连接;第二接地线与第二上拉电阻又与微控制单元MCU的IO电连接。
当功能选择旋钮120转动时,第二信号脚121上会有一个变化的第二电信号,a、b信号脚上变化的先后顺序不同,之间的电阻值便会发生变化,变化的第二电信号传递给微控制单元MCU并进行分析以此区分正转与反转。
具体的,PCB板上可以设置导向槽,第一信号脚与第二信号脚在导向槽内滑动,同时,导向槽固定第一信号脚和第二信号脚,防止第一信号脚和第二信号脚脱离导向槽。
进一步的,功能控制旋钮110有多个,多个功能控制旋钮110分布在面板本体上,每一功能控制旋钮110用于对应一台设备。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功能控制旋钮110设置有多个,分别控制不同的设备,使用者想要操控某一设备,只需要调整相应的功能控制旋钮110即可,操作简单。
进一步的,控制面板还包括:
多个功能指示灯200,多个功能指示灯200与微控制单元MCU电性连接;
红外发射接收区300,用于发送或接受信号;以及,
Sub1G发射接收区310,与微控制单元MCU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功能指示灯200可用于提示使用者通过旋钮组件100所选择的功能及状态。红外发射接收区300与Sub1G发射接收区3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两种连接方式,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与外部设备建立连接。
具体的,微控制单元MCU识别旋钮组件100的状态,控制对应的功能指示灯200状态为常亮、闪烁或关闭等进行提示。例如:当用户需要对控制码值时,调整功能选择旋钮120,对应的功能指示灯200亮起,长按功能控制旋钮110,对应的功能指示灯200开始闪烁,用户开始对控制码值,每对成功一次,指示灯常亮。
另外,红外发射接收区300,用于发射和接收红外线,可用于短距离遥控,如电视、空调等用的就是这种遥控方式;在物联网的无线通信中,小于1GHz频段称为“Sub-1G”,比较适合于传输距离远、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传输数据量少的设备,本实施例支持Sub1G的发射接收,方便用户使用。
进一步的,PCB板具有相对设置的正面和反面,旋钮组件100设于正面,多个功能指示灯200设于背面。
PCB板上贯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与多个功能指示灯200一一对应设置,通孔处还设有导光片。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印制电路板具有布线密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设置的通孔有利于功能指示灯200所发射的光线通过。
另外,可以在印制电路板与功能指示灯200之间加设导光板,使光线到达印制电路板正面时,光线分布更均匀。
进一步的,第一无线模块为Wifi模组,Wifi模组通过通信接口与微控制单元MCU相连,以实现远程控制。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Wifi模组可以通过无线的方式控制其他设备。
具体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的遥控设备不局限于红外遥控这种短距离控制方式。基于物联网延伸出了一种新型的遥控方式,随着Wifi网络的普及,远程操控通过网络的形式得以实现。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设置的Wifi模组进行远程控制。
进一步的,微控制单元MCU包括存储器eeprom,存储器eeprom用于存储微控制单元MCU接收到的控制码值。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 only memory)是指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是一种掉电后数据不丢失的存储芯片。通过第二无线模块学习到的控制码值可储存在eeprom里,即使控制面板断电,重新通电之后,之前学习的控制码值仍然存在,不需要重新学习,方便用户使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控制设备,该控制设备包括:
壳体和控制面板,该控制面板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控制面板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控制面板对应安装在壳体上。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控制面板可直接安装在控制设备壳体的外表面上,一来可以防止控制面板遗失,二来控制设备与控制面板各有不同的功能,两者结合在一起使适用范围更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面板,通过在的PCB板上安装功能选择旋钮与功能控制旋钮,微控制单元MCU可以识别旋钮组件的操作。
其中,功能控制旋钮中的第一嵌套部外表面设置有凸出部,第一操作部设置有于凸出部相配合的凹陷部,第一操作部可通过凹陷部与凸出部相配合带动所述第一操作部旋转;功能选择旋钮中的第二嵌套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嵌套部外,第二嵌套部外表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限位槽,第二操作部内表面设置有凸出的卡合部,卡合部卡合在所述限位槽上,以使所述第二操作部带动第二嵌套部旋转,通过这样设置就能够将旋钮固定住,防止旋钮被误碰而掉落。
同时,第二无线模块可以学习其他遥控设备的控制码值,并对应旋钮组件的相应位置,微控制单元MCU可将学习到的控制码值储存起来,以方便后期使用。调整旋钮组件的状态,微控制单元MCU识别后可通过第一无线模块发射控制信号,达到控制目的。
通过第二无线模块学习控制码值,微控制单元MCU可以储存多组控制码值,用户可以使用控制面板来操作多个设备,方便用户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包括:
PCB板,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微控制单元以及与所述微控制单元MCU通信连接的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
旋钮组件,安装于所述PCB板上并与所述微控制单元MCU电性相连,所述旋钮组件包括功能选择旋钮和功能控制旋钮,所述功能选择旋钮和功能控制旋钮嵌套设置,其中,所述功能控制旋钮包括第一操作部和第一嵌套部,所述第一嵌套部与所述PCB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嵌套部外表面设置有凸出部,所述第一操作部设置有于所述凸出部相配合的凹陷部,所述第一操作部通过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出部相配合带动所述第一操作部旋转;
所述功能选择旋钮设置有第二操作部和第二嵌套部,所述第二嵌套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嵌套部外,并与所述PCB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嵌套部外表面设置有向内凹陷的限位槽,所述第二操作部内表面设置有凸出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卡合在所述限位槽上,以使所述第二操作部带动所述第二嵌套部旋转;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用于将所述微控制单元产生的控制信号向外发出,所述第二无线模块用于接收外部控制设备的控制码值并供所述微控制单元进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嵌套部与所述第二嵌套部的外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信号脚和第二信号脚,所述第一信号脚和所述第二信号脚分别与所述PCB板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脚和所述第二信号脚通过PCB板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单元MCU的IO电连接,以使得所述微控制单元MCU根据所述旋钮组件正转和反转产生高低电平的变化,来判断所述旋钮组件正转或反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控制旋钮有多个,多个所述功能控制旋钮分布在所述面板本体上,每一所述功能控制旋钮用于对应一台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还包括:
多个功能指示灯,多个所述功能指示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MCU电性连接;
红外发射接收区,用于发送或接受信号;以及,
Sub1G发射接收区,与所述微控制单元MCU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具有相对设置的正面和背面,所述旋钮组件设于所述正面,多个所述功能指示灯设于所述背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贯设有多个通孔,多个所述通孔与多个所述功能指示灯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通孔处还设有导光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为Wifi模组,所述Wifi模组通过通信接口与所述微控制单元MCU相连,以实现远程控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单元MCU包括存储器eeprom,所述存储器eeprom用于存储所述微控制单元MCU接收到的控制码值。
10.一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对应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CN202122199274.6U 2021-09-10 2021-09-10 控制面板及控制设备 Active CN2154965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9274.6U CN215496510U (zh) 2021-09-10 2021-09-10 控制面板及控制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99274.6U CN215496510U (zh) 2021-09-10 2021-09-10 控制面板及控制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96510U true CN215496510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68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99274.6U Active CN215496510U (zh) 2021-09-10 2021-09-10 控制面板及控制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965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50400A (zh) 在智能手机设备中提供红外信号的系统和方法
EP3001886B1 (en) Wireless control apparatus including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control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CN215496510U (zh) 控制面板及控制设备
GB2391370A (en) An integrated wireless pointer device with integral laser pointer
EP3457022B1 (en)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tail cover component and flashlight
US6456247B1 (en) Housing cap for a handheld computer
CN109741593A (zh) 一种家电的遥控方法、移动终端和家电的遥控系统
CN212305511U (zh) 新型婴儿监视器
JP2959666B2 (ja) 無線通信装置
CN211335215U (zh) 一种打印机
CN108023897A (zh) 通信端口及具有所述通信端口的电子设备
CN211294300U (zh) 一种激光笔
CN208805904U (zh) 用于舵传令钟系统的舵传令钟发送器
CN207732791U (zh) 通信端口及具有所述通信端口的电子设备
CN208227132U (zh) 一种便携式无线电子通讯装置
CN112037669A (zh) 一种面板模组及显示屏
CN211408973U (zh) 一种医用内窥镜摄像装置
CN212588585U (zh) 电路板板体结构和万能遥控器
CN212809434U (zh) 用于家电设备的遥控装置
CN217423311U (zh) 点火旋钮、烟机、灶具、烟灶联动设备和系统
CN218512829U (zh) 一种新型智能开关
CN214098178U (zh) 一种无线智能旋钮及控制电路
CN218602287U (zh) 一种智能遥控开关
CN217929264U (zh) 一种热水器控制终端及热水器系统
CN220383232U (zh) 一种无线通信采集装置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