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5041U - 一种非接触式具有掌静脉识别功能的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接触式具有掌静脉识别功能的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95041U
CN215495041U CN202120042158.0U CN202120042158U CN215495041U CN 215495041 U CN215495041 U CN 215495041U CN 202120042158 U CN202120042158 U CN 202120042158U CN 215495041 U CN215495041 U CN 215495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palm vein
vein recognition
contact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0421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北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Huaneng Electromechanic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Huaneng Dynam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Huaneng Dynam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Huaneng Dynam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0421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95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95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950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接触式掌静脉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接触式具有掌静脉识别功能的系统。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非接触式掌静脉系统不具有擦拭机构和无法根据人们身高调节系统的高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接触式具有掌静脉识别功能的系统,本实用新型由高度调节机构和擦拭机构组成,通过第一压缩弹簧的回复力能够将手帕纸弹出,便于人们在使用本系统时,及时对本系统外表面的灰尘进行处理,便于更好地使用本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更加方便;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原理来达到调节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高度的目的,从而保证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轻松进行识别工作。

Description

一种非接触式具有掌静脉识别功能的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接触式掌静脉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非接触式具有掌静脉识别功能的系统。
背景技术
非接触式掌静脉系统技术是在“原生码”技术在传统静脉识别技术基础之上,采用内部独创研发的HOR新一代光学成像技术和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识别算法,首次对整个手掌脉络微特征分布图充分利用,发明了很多独到的创新算法,突破了旧有技术的瓶颈,解决了识别精度与大规模用户流量的识别速度问题,实现了超高精度和超大流量人群的身份闪速识别,同时具备“零介质”、非接触式的极佳用户体验,但是现有的非接触式掌静脉系统装置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由于现有的非接触式掌静脉系统的顶部除了安装有掌静脉识别装置,还设置有触摸式显示屏和身份证感应区,在公共场合中,触摸式显示屏和身份证感应区容易积累一些灰尘,而清洁阿姨不一定能够及时对非接触式掌静脉系统进行擦拭,使用者也不一定随身携带纸巾,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屏幕看不清,身份证感应区感应速度下降的问题,另外,当其应用在学校时,每个年级的学生身高都有一定的差距,但现有的非接触式掌静脉系统不具备高度调节机构,从而导致识别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接触式具有掌静脉识别功能的系统,通过设置高度调节机构和擦拭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公共场合中,触摸式显示屏和身份证感应区容易积累灰尘,以及现有的非接触式掌静脉系统无法根据人们身高调节系统的高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接触式具有掌静脉识别功能的系统,包括第一安装箱、高度调节机构和擦拭机构。
所述第一安装箱的顶部为镂空状态,所述第一安装箱的内部底板上固定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所述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远离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的一端分别竖直滑动安装在第一安装箱的内壁上,所述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擦拭机构。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轴承、第一轴承、蜗杆、蜗轮和步进电机,所述第一安装箱的内部底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和第二安装箱,所述第二轴承的顶部内圈固定套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顶部螺纹套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顶端与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筒的外壁固定套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所述蜗杆远离螺纹筒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贯穿第二安装箱的一侧板,并与步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箱的内部底板上。
所述擦拭机构包括安装块、合页、滑动板、弹簧板、第二压缩弹簧和弹簧柱,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的一侧面,所述安装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第一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第一空腔的底部与第二空腔的顶部相通,所述第二空腔远离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的一侧延伸到安装块的外部,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水平滑动安装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空腔的内部放置有多个手帕纸,且最下面的所述手帕纸放置在凹槽的内部,所述滑动板靠近第三空腔的一侧面的拐角处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空腔的内部水平固定安装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空腔靠近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的内侧壁和滑动板靠近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的一侧面固定连接。第三空腔的内部水平固定安装有第二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空腔远离第二空腔的一侧内壁和弹簧板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板水平贯穿有弹簧柱,所述弹簧柱远离第二空腔的一端依次活动贯穿第二压缩弹簧和第三空腔的一侧内壁,并延伸至安装块的外部,所述弹簧柱靠近第二空腔的一端活动贯穿第三空腔一侧内壁,并卡接在滑动板设置的卡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弹簧柱位于安装块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外表面涂有防滑涂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腔的顶部延伸至安装块的外部,且所述第一空腔的顶部通过合页转动安装有门体。
优选的,所述步进电机的底部通过防震橡胶垫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箱的内部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橡胶垫,所述防滑橡胶垫的底部刻有花纹。
优选的,所述滑动板位于安装块外部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手把,所述手把的外表面涂有防滑涂层,所述弹簧柱的内部一端为圆弧形,且所述弹簧柱的内部一端涂有光滑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安装有擦拭机构,本擦拭机构的内部放置有多块手帕纸,只需要将弹簧柱抽出,手帕纸便会在第一压缩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被弹出,便于人们在使用本系统时,及时对本系统外表面的灰尘进行处理,便于更好地使用本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更加方便;
(2)本实用新型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原理来达到调节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高度的目的,只要启动步进电机,便能使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根据学生们的身高自主调节高度,从而保证大部分的学生都能轻松进行识别工作,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安装箱;2、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3、安装块;4、门体;5、第一空腔;6、手帕纸;7、凹槽;8、滑动板;9、弹簧柱;10、第一压缩弹簧;11、第二空腔;12、限位块;13、第二安装箱;14、步进电机;15、第一轴承;16、蜗杆;17、第二轴承;18、蜗轮;19、螺纹筒;20、螺纹柱;21、合页;22、弹簧板;23、第三空腔;24、第二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非接触式具有掌静脉识别功能的系统,包括第一安装箱1、高度调节机构和擦拭机构。
所述第一安装箱1的顶部为镂空状态,所述第一安装箱1的内部底板上固定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所述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2,两个所述限位块12远离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的一端分别竖直滑动安装在第一安装箱1的内壁上,所述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擦拭机构。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轴承17、第一轴承15、蜗杆16、蜗轮18和步进电机14,所述第一安装箱1的内部底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17和第二安装箱13,所述第二轴承17的顶部内圈固定套接有螺纹筒19,所述螺纹筒19的顶部螺纹套接有螺纹柱20,所述螺纹柱20的顶端与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筒19的外壁固定套接有蜗轮18,所述蜗轮18与蜗杆16啮合,所述蜗杆16远离螺纹筒19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15活动贯穿第二安装箱13的一侧板,并与步进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14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箱1的内部底板上。
所述擦拭机构包括安装块3、合页21、滑动板8、弹簧板22、第二压缩弹簧24和弹簧柱9,所述安装块3固定安装在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的一侧面,所述安装块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11、第一空腔5和第三空腔23,所述第一空腔5的底部与第二空腔11的顶部相通,所述第二空腔11远离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的一侧延伸到安装块3的外部,所述第二空腔11的内部水平滑动安装有滑动板8,所述滑动板8的顶部开设有凹槽7,所述第一空腔5的内部放置有多个手帕纸6,且最下面的所述手帕纸6放置在凹槽7的内部,所述滑动板8靠近第三空腔23的一侧面的拐角处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空腔11的内部水平固定安装有第一压缩弹簧10,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空腔11靠近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的内侧壁和滑动板8靠近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的一侧面固定连接。第三空腔23的内部水平固定安装有第二压缩弹簧24,所述第二压缩弹簧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空腔23远离第二空腔11的一侧内壁和弹簧板22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板22水平贯穿有弹簧柱9,所述弹簧柱9远离第二空腔11的一端依次活动贯穿第二压缩弹簧24和第三空腔23的一侧内壁,并延伸至安装块3的外部,所述弹簧柱9靠近第二空腔11的一端活动贯穿第三空腔23一侧内壁,并卡接在滑动板8设置的卡槽的内部。
具体的,所述弹簧柱9位于安装块3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外表面涂有防滑涂层,手柄便于更好地抽出弹簧柱9。
具体的,所述第一空腔5的顶部延伸至安装块3的外部,且所述第一空腔5的顶部通过合页21转动安装有门体4,第一空腔5便于放置手帕纸6。
具体的,所述步进电机14的底部通过防震橡胶垫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箱13的内部底板上。
具体的,所述第一安装箱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橡胶垫,所述防滑橡胶垫的底部刻有花纹。
具体的,所述滑动板8位于安装块3外部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手把,所述手把的外表面涂有防滑涂层,所述弹簧柱9的内部一端为圆弧形,且所述弹簧柱9的内部一端涂有光滑涂层,弹簧柱9的内部一端圆滑能够减少弹簧柱9与滑动板8的摩擦,便于更好地推入滑动板8。
工作原理:本申请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本系统安装有擦拭机构,当本系统的触摸式显示屏和身份证感应区积累上灰尘,影响正常使用时,可以拉出弹簧柱9,此时第二压缩弹簧24被弹簧板22压缩,少了弹簧柱9的卡接,滑动板8便会在第一压缩弹簧10的回复力作用下被弹出,掉落在凹槽7内部的一个手帕纸6从而被弹出,放掉弹簧柱9,使用者可以将该手帕纸6拿出,再将滑动板8推入第二空腔11内部,当弹簧柱9滑到滑动板8开设的卡槽时,便会重新卡住滑动板8,当凹槽7位于第一空腔5的正下方时,会有新的手帕纸6重新掉落在凹槽7的内部,然后用手帕纸6对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的屏幕以及身份证感应装置进行擦拭。
本系统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启动步进电机14,步进电机14带转蜗杆16,因为蜗杆16与蜗轮18啮合,所以蜗轮18跟着一起转动,从而带转螺纹筒19,螺纹筒19的转动会使螺纹柱20旋出或旋入,从而调节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的高度,因为限位块12竖直滑动安装在第一安装箱1的内壁,所以可以防止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和螺纹柱20跟随螺纹筒19一起转动,第一安装箱1的顶部内壁向内伸展,用于限位。
涉及到电路、电子元器件和控制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中部”、“偏心处”、“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4)

1.一种非接触式具有掌静脉识别功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箱(1)、高度调节机构和擦拭机构;
所述第一安装箱(1)的顶部为镂空状态,所述第一安装箱(1)的内部底板上固定安装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所述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2),两个所述限位块(12)远离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的一端分别竖直滑动安装在第一安装箱(1)的内壁上,所述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擦拭机构;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二轴承(17)、第一轴承(15)、蜗杆(16)、蜗轮(18)和步进电机(14),所述第一安装箱(1)的内部底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轴承(17)和第二安装箱(13),所述第二轴承(17)的顶部内圈固定套接有螺纹筒(19),所述螺纹筒(19)的顶部螺纹套接有螺纹柱(20),所述螺纹柱(20)的顶端与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筒(19)的外壁固定套接有蜗轮(18),所述蜗轮(18)与蜗杆(16)啮合,所述蜗杆(16)远离螺纹筒(19)的一端通过第一轴承(15)活动贯穿第二安装箱(13)的一侧板,并与步进电机(1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步进电机(14)的底部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箱(1)的内部底板上;
所述擦拭机构包括安装块(3)、合页(21)、滑动板(8)、弹簧板(22)、第二压缩弹簧(24)和弹簧柱(9),所述安装块(3)固定安装在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的一侧面,所述安装块(3)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11)、第一空腔(5)和第三空腔(23),所述第一空腔(5)的底部与第二空腔(11)的顶部相通,所述第二空腔(11)远离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的一侧延伸到安装块(3)的外部,所述第二空腔(11)的内部水平滑动安装有滑动板(8),所述滑动板(8)的顶部开设有凹槽(7),所述第一空腔(5)的内部放置有多个手帕纸(6),且最下面的所述手帕纸(6)放置在凹槽(7)的内部,所述滑动板(8)靠近第三空腔(23)的一侧面的拐角处设置有卡槽,所述第二空腔(11)的内部水平固定安装有第一压缩弹簧(10),所述第一压缩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空腔(11)靠近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的内侧壁和滑动板(8)靠近非接触式掌静脉识别系统本体(2)的一侧面固定连接;第三空腔(23)的内部水平固定安装有第二压缩弹簧(24),所述第二压缩弹簧(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空腔(23)远离第二空腔(11)的一侧内壁和弹簧板(22)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板(22)水平贯穿有弹簧柱(9),所述弹簧柱(9)远离第二空腔(11)的一端依次活动贯穿第二压缩弹簧(24)和第三空腔(23)的一侧内壁,并延伸至安装块(3)的外部,所述弹簧柱(9)靠近第二空腔(11)的一端活动贯穿第三空腔(23)一侧内壁,并卡接在滑动板(8)设置的卡槽的内部;
所述第一空腔(5)的顶部延伸至安装块(3)的外部,且所述第一空腔(5)的顶部通过合页(21)转动安装有门体(4);
所述滑动板(8)位于安装块(3)外部的一侧面固定安装有手把,所述手把的外表面涂有防滑涂层,所述弹簧柱(9)的内部一端为圆弧形,且所述弹簧柱(9)的内部一端涂有光滑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具有掌静脉识别功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柱(9)位于安装块(3)外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外表面涂有防滑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具有掌静脉识别功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14)的底部通过防震橡胶垫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箱(13)的内部底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接触式具有掌静脉识别功能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箱(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橡胶垫,所述防滑橡胶垫的底部刻有花纹。
CN202120042158.0U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非接触式具有掌静脉识别功能的系统 Active CN215495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42158.0U CN215495041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非接触式具有掌静脉识别功能的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042158.0U CN215495041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非接触式具有掌静脉识别功能的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95041U true CN215495041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608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042158.0U Active CN215495041U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非接触式具有掌静脉识别功能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950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992286U (zh) 平板电脑支撑架
CN215495041U (zh) 一种非接触式具有掌静脉识别功能的系统
CN105955529A (zh) 人性化设计的多媒体触摸显示装置
CN105718119A (zh) 节能环保的多媒体触摸显示装置
CN210721711U (zh) 一种密码防偷窥pos机
CN209793702U (zh) 一种汽车维修用躺板装置
CN204925999U (zh) 一种可自主支撑的计算机键盘
CN206874059U (zh) 一种指纹锁
CN210863787U (zh) 一种防尘abs传感器性能检测设备
CN109173040A (zh) 一种眼霜按摩仪
CN110618630A (zh) 一种眼球识别视觉信息展示系统
CN216014768U (zh) 一种基于ai语音技术的智慧大屏
CN107119985A (zh) 便于夜间使用的指纹锁
CN212428352U (zh) 一种折叠式人脸识别门锁
CN205181845U (zh) 折叠式生活用品消毒装置
CN220455883U (zh) 一种人脸识别人行通道闸机
CN209125866U (zh) 一种轮式机器人传感器安装结构
CN204719681U (zh) 一种计算机键盘
CN205692142U (zh) 人性化设计的多媒体触摸显示设备
CN211657770U (zh) 一种折叠式户外写生画架
CN204887048U (zh) 防滑智能手机
CN207867408U (zh) 一种方便调节的主板支架
CN217807703U (zh) 一种基于羊毛织品生产用收卷装置
CN216249017U (zh) 一种一体背光触摸机
CN214752079U (zh) 一种智慧自助终端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1501, 95 Yanling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Huaneng Electromechanical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50 Room 1501, 95 Yanling Road,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HUANENG DYNAMO-ELECTR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