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4453U - 一种显示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94453U
CN215494453U CN202120809165.9U CN202120809165U CN215494453U CN 215494453 U CN215494453 U CN 215494453U CN 202120809165 U CN202120809165 U CN 202120809165U CN 215494453 U CN215494453 U CN 215494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display module
back plate
backlight module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0916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信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0916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94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94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94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终端,其中,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板及围绕所述背板设置的侧墙,所述侧墙和背板形成用于容纳背光模组的容纳空间,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增光片、量子膜片、导光板;所述侧墙上设置有使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白光的荧光粉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通过在侧墙上设置有适当的荧光粉层,由于这种荧光粉材料在蓝光的照射下,可激发转换出白光的效果;原本导光板边缘漏光打到侧墙会激发荧光粒子,产生白光的效果,反射出背光模组,使的此现象得到优化,屏幕因此没有蓝边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背光模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屏幕色彩表现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已成为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而为了增加消费者使用体验,各家屏厂皆致力於增加屏幕可显示色彩,实现广色域目标。
目前大多显示器厂商实现广色域LCD的方式,主要是通过使用高色域背光来取代传统的B+Y背光,如RG粉背光、YG粉背光、RGB LED背光以及量子点背光。
量子点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尤其是窄的带宽发射(FWHM=~30nm),基于量子点的LCD背光源可以达到非常宽广的色域。2013年索尼发布的第一款内含量子点的电视部分色域已经达到NTSC标准的100%。量子点应用于显示器背光源主要有三种方式:直接封装在芯片表面、封装在“管”里和做成量子点膜。
最广泛利用的量子点的荧光性质制作LCD背光源的方法是将量子点与多聚物共混后做成量子点膜,将量子点膜放在导光板上取代传统液晶显示里的下扩散膜。同时,在量子点薄膜上下两面加入阻水阻氧层,能够有效减少水和氧对量子点的破坏。因此其工作的可靠性和寿命得到了长久的保障。事实上,在快速的老化30,000小时后,这种方法制作的量子点膜仍然保持了原有的亮度。
量子点遇到水氧或高温容易发生猝灭,量子点膜片虽然上下两面加入阻水阻氧层,但四周侧边由于制程的关系,并没有阻隔层保护,膜片周边会接触到空气中水氧,导致失效边缘问题,在LCD产品边框日益收窄的趋势下是一大外观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终端,可以有效减小量子膜使用过程中的边缘失效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板及围绕所述背板设置的侧墙,所述侧墙和背板形成用于容纳背光模组的容纳空间,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增光片、量子膜片、导光板;所述侧墙上设置有使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白光的荧光粉层。
优选地,所述荧光粉层设置有若干层,且相邻荧光粉层之间设置有封装胶。
优选地,各层所述荧光粉层分别由不同波长的荧光粉填充而成,且所有所述荧光粉层按波长由长到短的顺序从所述侧墙的表面向外依次排列。
优选地,所述荧光粉层为一层,所述荧光粉层为不同荧光粉材料形成的混合层。
优选地,所述侧墙为胶框或铁框,所述侧墙与所述背光模组之间设置有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增光片的上表面与所述侧墙的上端面设置有遮光胶,所述遮光胶覆盖所述间隙上方。
优选地,所述背板为铁框,且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置有反射片。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LCD显示屏,所述LCD显示屏下方设置有如以上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设置有蓝光LED光源。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终端,所述电子终端上设置有如以上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通过在侧墙上设置有适当的荧光粉层,由于这种荧光粉材料在蓝光的照射下,可激发转换出白光的效果;原本导光板边缘漏光打到侧墙会激发荧光粒子,产生白光的效果,反射出背光模组,使的此现象得到优化,屏幕因此没有蓝边现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使用各种液晶显示设备及终端,可以优化终端外观,同时提供较低成本的改善方式,增加量产之可行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中量子膜边缘失效产生蓝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中量子膜边缘失效产生蓝边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背板;2、侧墙;3、背光模组;31、增光片;32、量子膜片;33、导光板;34、反射片;4、间隙;5、荧光粉层;6、蓝光LED光源;7、LCD显示屏;8、遮光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2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由于量子膜在边缘失效所产生的蓝边问题。由于失效的部份乃由于量子点遇到水氧而猝灭,将会使膜材边缘由原本鹅黄色的外观看起来呈现半透明的,而在背光蓝光LED光源的照射下,由于边缘无量子点转换蓝光,导光板边缘漏光将会穿透膜片,所以边缘会看起来是蓝色边缘。
请详见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板1及围绕所述背板1设置的侧墙2,所述侧墙2和背板1形成用于容纳背光模组3的容纳空间,所述背光模组3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增光片31、量子膜片32、导光板33;所述侧墙2上设置有使所述背光模组3发出白光的荧光粉层5。
优选地,所述荧光粉层5设置有若干层,且相邻荧光粉层5之间设置有封装胶。
优选地,各层所述荧光粉层5分别由不同波长的荧光粉填充而成,且所有所述荧光粉层5按波长由长到短的顺序从所述侧墙2的表面向外依次排列。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各荧光粉层的中波长从靠近侧墙表面向外依次减小,越靠近侧墙表面的荧光粉波长越长,越背离侧墙表面的荧光粉波长越短。通过多层的荧光粉层可以有效减少长波荧光粉对短波荧光粉产生能力吸收,有效提高光束对荧光粉的激发效率,光束依次在不同层对不同的荧光粉进行激发以最终得到白光。优选地,所述荧光粉层5为一层,所述荧光粉层5为不同荧光粉材料的混合层。
另外,所述侧墙2为胶框或铁框,所述侧墙2与所述背光模组3之间设置有间隙4。所述增光片31的上表面与所述侧墙2的上表面设置有遮光胶8,所述遮光胶8覆盖所述间隙4上方。所述背板1为铁框,且所述背板1与所述导光板33之间设置有反射片34。
需要说明的是,胶框和铁框主要是用来固定、支承显示面板、背光模组的导光板等构件,以防止显示面板、导光板等构件发生晃动、松脱的情况。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胶框和铁框可以采用现有结构,本实用新型不在此赘述。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板1及围绕所述背板1设置的侧墙2,所述侧墙2和背板1形成容纳空间,用于容纳背光模组3,所述背光模组3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增光片31、量子膜片32、导光板33;所述侧墙2上设置有使所述背光模组3发出白光的荧光粉层5。
在一些实施例中,荧光粉层5为一层,该荧光粉层5的材料为红色荧光粉,通过胶层涂覆在侧墙2的内表面。
由导光板33的侧面出射的蓝光照射到荧光粉层5上激发红色荧光粉,转换成白光的效果,白光经过量子膜后反射出背光模组3,显现出白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荧光粉层5为一层,该荧光粉层5的材料为不同荧光粉混合而成。例如包括红色荧光粉材料和绿色荧光粉材料,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此。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混合荧光粉,进一步激发荧光粉层5,从而可以提高背光模块的出光率和色域。由导光板33的侧面出射的蓝光照射到荧光粉层5上激发红色荧光粉和绿色荧光粉,转换成白光的效果,白光经过量子膜后反射出背光模组3,显现出白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荧光粉层5为两层,靠近侧墙2表面的为红色荧光粉,外侧为绿色荧光粉层5,且两层之间设置有封装胶层进行隔离,这样可以有效减少长波荧光粉对短波荧光粉产生能量吸收,从而提高最终激发得到白光的亮度、光效、显色指数等光学性能。
通过此实施例的方案,可以有效减少长波荧光粉对短波荧光粉产生能量吸收,从而提高最终激发得到白光的亮度、光效、显色指数等光学性能。由导光板33的侧面出射的蓝光照射到荧光粉层5上激发各层荧光粉层5,转换成白光的效果,白光经过量子膜后反射处背光模组3,显现出白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当中,也可以采用蓝光激发红荧光粉和绿荧光粉来产生白光,或者也可以采用蓝光激发红荧光粉、黄荧光粉和绿荧光粉来产生白光。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各层荧光粉层的放置顺序,可以采用两色荧光粉层进行交替设置,从而通过蓝光激发各层荧光粉层,转换成白光的效果。该设置根据不同的色域要求或者应用场景进行具体设置。
实施例二
请详见图3-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LCD显示屏7,所述LCD显示屏7下方设置有用于显示模组。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设置有蓝光LED光源6。
在本实施例中,蓝光LED光源6为液晶显示装置的侧入式背光源,在其他实施例中,蓝光LED光源还可以为直下式背光源,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蓝光LED光源的具体设置位置。
所述背光模组3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增光片31、量子膜片32、导光板33;背光模组3放置在背板1及围绕所述背板1设置的侧墙2形成的容纳空间内。
其中,所述背板1,例如为以金属冲压成型的铁框,其用以承载所述光学模组;所述侧墙2为胶框或铁框,其根据具体适用终端设备而不同;胶框,则例如是以塑料射出成型的边框,其围绕于所述背板1周围。
所述侧墙2与所述背光模组3之间设置有间隙4,以提供足够的空间保证背光模组3受热膨胀变形,不会影响到显示模块的显示效果。
所述增光片31的上表面与所述侧墙2的上表面设置有遮光胶8,所述遮光胶8覆盖所述间隙4上方。以增加遮光胶8与增光片31的粘接面积,增强遮光胶8与增光片31的粘结强度,可防止遮光胶8与增光片31粘接面积小而产生的亮边现象。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液晶电视、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计算机屏幕或笔记本电脑屏幕等。
通常,液晶面板的结构是由一彩色滤光片基板(Color Filter)、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TFT Array Substrate)以及一配置于两基板间的液晶层(Liquid Crystal Layer)所构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两片玻璃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旋转,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由于液晶面板本身不发光,需要借由背光模组提供的光源来正常显示影像。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终端,所述电子终端上设置有如以上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该终端可以为液晶电视、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计算机或笔记本电脑。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及围绕所述背板设置的侧墙,所述侧墙和背板形成用于容纳背光模组的容纳空间,所述背光模组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增光片、量子膜片、导光板;所述侧墙上设置有使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白光的荧光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层设置有若干层,且相邻荧光粉层之间设置有封装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层的数量为多层,且多层所述荧光粉层按波长由长到短的顺序从所述侧墙的表面向外依次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粉层为一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为胶框或铁框,所述侧墙与所述背光模组之间设置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光片的上表面与所述侧墙的上端面设置有遮光胶,所述遮光胶覆盖所述间隙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为铁框,且所述背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设置有反射片。
8.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LCD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LCD显示屏下方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设置有蓝光LED光源。
10.一种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终端上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120809165.9U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显示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终端 Active CN215494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9165.9U CN215494453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显示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09165.9U CN215494453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显示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94453U true CN215494453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75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09165.9U Active CN215494453U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显示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944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5859A (zh) * 2022-04-21 2022-07-15 深圳市兆纪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MiniLED防蓝光结构及其组装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5859A (zh) * 2022-04-21 2022-07-15 深圳市兆纪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MiniLED防蓝光结构及其组装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2826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US8035590B2 (en)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ssembly
US7460196B2 (en) Backlight devic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9618792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101361908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6496023B2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CN215416207U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20100118509A1 (en) Light source packag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light source packag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5494453U (zh) 一种显示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及终端
KR20110064741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WO2014141879A1 (ja)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KR100546706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054670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120047715A (ko) 발광소자와,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및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70051650A (ko) 광변환 시트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2052742B1 (ko) 형광체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표시장치
WO2023284641A1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
CN114167639B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控制方法
KR101684611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90054840A (ko) 백라이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소자
KR20040057270A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091269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백라이트 유닛
CN220752472U (zh) 一种量子点膜、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KR101943958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패키지 및 이를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183123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