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92515U - 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92515U CN215492515U CN202121440146.XU CN202121440146U CN215492515U CN 215492515 U CN215492515 U CN 215492515U CN 202121440146 U CN202121440146 U CN 202121440146U CN 215492515 U CN215492515 U CN 2154925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rier
- slide
- floating ball
- algae
- scre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Seawee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生生物样品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包括浮球和与之连接的有载片机构,沿所述浮球的轴心位置开设有可贯穿所述浮球的线孔;所述载片机构包括载具和至少一个与之匹配的载玻片,所述载具上垂直连接有吊环螺丝;所述吊环螺丝与所述线孔之间通过吊绳连接。本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成本低,藻类附着效果好,可大面积使用,有效提高实验数据的精准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生生物样品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着生藻类(即周丛生物)是指附着于长期浸没于水中的各种基质(动植物、石头、人工) 表面的有机体群落,主要包括硅藻、绿藻、甲藻、裸藻、黄藻、隐藻、金藻和蓝藻八个类群。着生藻类位于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的低端,对于水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在氮、磷等无机营养盐浓度方面。因此,着生藻类已成为重要的水环境指示生物,其物种组成、生物密度以及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特征被广泛用于监测和评价人为活动干扰对水生生态系统所造成的影响。同时,着生藻类在去除水体中的有机和无机成分、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工程应用等方面也拥有显著效果。着生藻类所具有的独特的环境响应以及显著的水体污染物质去除能力,使其在水环境生物监测及水质净化方面得到广泛关注,也成为目前国际水质生物净化和水环境水生态修复方面研究热点,但在自然界中采集着生藻类并准确计数是比较难的。
现有的着生藻类采集主要通过采集人员到各水域将动植物、木头或者石头等物体表面附着的藻类刷下进行研究,由于附着基质的性质差异性和不规则性,需要尽可能多的采集不同基质并测量面积,导致该采集技术在后期无法进行精确的定性和定量,不仅危险系数高而且效率较低。
因此,急需一种技术来解决该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通过可漂浮于水面的浮球支撑位于水中的载片机构保持一定的吃水深度,载片机构上的载玻片可有效对装置附近水域的藻类进行采集,便于后续的科学研究。本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成本低,藻类附着效果好,可大面积使用。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包括浮球和与之连接的有载片机构,沿所述浮球的轴心位置开设有可贯穿所述浮球的线孔;所述载片机构包括载具和至少一个与之匹配的载玻片,所述载具上垂直连接有吊环螺丝;所述吊环螺丝与所述线孔之间通过吊绳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载具包括可相互扣合的镂空的载板与盖板。
进一步地,沿所述载板的中轴线位置设置有第一横梁,沿所述第一横梁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载玻片安装位,每个所述载具安装位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插接所述载玻片的插槽;沿所述盖板的中轴线位置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横梁匹配的第二横梁,沿所述第二横梁的两侧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二横梁相互折叠的翻盖,所述翻盖的外侧设置有可对所述载玻片前端进行限位的所述L形限位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开设有可供所述吊环螺丝贯穿的螺孔;所述第一横梁上还开设有可与所述第二横梁底侧设置的凸柱相匹配的凸柱凹槽,所述凸柱与所述凸柱凹槽可相互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L形限位块的底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对应的,所述载板的侧板开设有可与所述凸起扣合的凹槽。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载玻片安装位可安装五片规格相同的所述载玻片,构成用于藻类着生的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吊环螺丝贯穿所述螺孔,并通过位于所述载板底部的螺母旋接;所述螺孔的内径为0.5cm~0.7cm。
进一步地,所述载具为塑料材质,所述载玻片为玻璃材质,所述载玻片的长度为7cm~ 8cm,所述载玻片的宽度为2cm~3cm,所述载玻片的厚度为0.1cm~0.2cm。
进一步地,所述吊环螺丝的长度为2cm~3cm,吊环螺丝直径为0.5cm~0.7cm,吊环外径为2cm~3cm。
进一步地,所述吊环螺丝的吊环与所述线孔之间的距离通过所述吊绳调节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吊环与所述线孔之间的距离为5cm~10cm。
进一步地,所述载具为长方体,长度为20cm,宽度为17cm,高度为2cm。
进一步地,所述浮球为泡沫材质,外径为6cm~12cm;所述线孔的直径为1.5cm~3cm;或者,所述浮球为内腔填充有气体的塑料球,采用白色。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个锚,所述锚通过锚链与所述载具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通过可漂浮于水面的浮球支撑位于水中的载片机构保持一定的吃水深度,载片机构上的载玻片可有效对装置附近水域的藻类进行有效的采集,便于后续的科学研究。本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成本低,藻类附着效果好,可大面积使用,有效提高实验数据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的载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的翻盖折叠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的载板与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的载具截面图。
图示标记:
1-浮球、2-线孔、3-吊环螺丝、4-吊绳、5-螺母、6-载具、7-载玻片、8-载板、9-盖板、10-第一横梁、11-载玻片安装位、12-插槽、13-第二横梁、14-翻盖、15-L形限位块、16- 螺孔、17-凸柱、18-凸柱凹槽、19-凸起、20-凹槽、21-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包括浮球1和与之连接的有载片机构,沿所述浮球1的轴心位置开设有可贯穿所述浮球1的线孔2;所述载片机构包括载具6和至少一个与之匹配的载玻片7,所述载具6上垂直连接有吊环螺丝3;所述吊环螺丝3与所述线孔2之间通过吊绳4连接。
具体的,通过吊绳4贯穿所述线孔2达到连接浮球1的目的,然后吊绳4的另一端与吊环螺丝3连接,达到保持载片机构与浮球1之间距离的目的,使用时,仅需将本装置置于指定的水域,在浮球1浮力的作用下,可支撑载片机构始终稳定的保持吃水深度,经过一段时间,装置附近的藻类会自主在载片机构的载玻片的表面着生,由于载玻片7很接近水面,可有效接收太阳的照射,所有有利于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并繁殖,给后续试验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在本装置中,如图3所示,所述载具6包括可相互扣合的镂空的载板8与盖板9,采用镂空结构,可利于藻类或阳光自由进入载玻片7。
如图2-5所示,作为载具6的优化,沿所述载板8的中轴线位置设置有第一横梁10,沿所述第一横梁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载玻片安装位11,每个所述载具安装位11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插接所述载玻片7的插槽12;沿所述盖板9的中轴线位置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横梁10匹配的第二横梁13,沿所述第二横梁1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二横梁13相互折叠的翻盖14,所述翻盖14的外侧设置有可对所述载玻片7的前端进行限位的所述L形限位块15。
载玻片7的安装具体为:
将载玻片7的一端沿所述插槽12插入,然后扣合翻盖14,使得L形限位块15将载玻片 7的前端压住并限位。
作为载具6与吊环螺丝3的连接方式,所述第一横梁10和所述第二横梁13上开设有可供所述吊环螺丝3贯穿的螺孔16;所述第一横梁10上还开设有可与所述第二横梁13的底侧设置的凸柱17相匹配的凸柱凹槽18,所述凸柱17与所述凸柱凹槽18可相互连接,达到将第一横梁10与第二横梁13连接的目的。
如图2、4和5所示,作为翻盖14与载板8的连接方式,所述L形限位块15的底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19,对应的,所述载板8的侧板处开设有可与所述凸起19扣合的凹槽 20,通过凸起19与凹槽20的相互扣合,达到将翻盖14盖住的目的,进而可对载玻片7进行有效的限位与保护。翻盖14结构的设置可大大方便载玻片7的拿取与安装,可有效节约工作效率与装置成本。
作为本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载玻片安装位11可安装五片规格相同的所述载玻片7,构成用于藻类着生的平面,这种结构可使得一个装置可装载10片载玻片。
作为本装置的进一步优化,如下:
所述吊环螺丝3贯穿所述螺孔16,并通过位于所述有载板8底部的螺母5旋接;所述螺孔16的内径为0.5cm~0.7cm。
所述载具6为塑料材质,所述载玻片7为玻璃材质,所述载玻片7的长度为7cm~8cm,所述载玻片7的宽度为2cm~3cm,所述载玻片7的厚度为0.1cm~0.2cm,这种载片结构可以直接提取试验。
所述吊环螺丝3的长度为2cm~3cm,吊环螺丝3的直径为0.5cm~0.7cm,吊环21的外径为2cm~3cm。
所述吊环螺丝3的吊环21与所述线孔2之间的距离通过所述吊绳4调节实现;优选的,所述吊环21与所述线孔2之间的距离为5cm~10cm。
本装置中,所述载具6为长方体,长度为20cm,宽度为17cm,高度为2cm。
所述浮球1为泡沫材质,外径为6cm~12cm;所述线孔2的直径为1.5cm~3cm;
或者,所述浮球1为内腔填充有气体的塑料球,采用白色。
此外,为了防止本装置受浪潮或风力扰动造成位置迁移,还设置有一个锚,所述锚通过锚链与所述载片机构连接,可与吊环螺丝3的底端通过螺母5旋接。
以上所述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球和与之连接的有载片机构,沿所述浮球的轴心位置开设有可贯穿所述浮球的线孔;所述载片机构包括载具和至少一个与之匹配的载玻片,所述载具上垂直连接有吊环螺丝;所述吊环螺丝与所述线孔之间通过吊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包括可相互扣合的镂空的载板与盖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载板的中轴线位置设置有第一横梁,沿所述第一横梁的两侧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载玻片安装位,每个所述载具安装位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插接所述载玻片的插槽;
沿所述盖板的中轴线位置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一横梁匹配的第二横梁,沿所述第二横梁的两侧设置有可与所述第二横梁相互折叠的翻盖,所述翻盖的外侧设置有可对所述载玻片前端进行限位的L形限位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开设有可供所述吊环螺丝贯穿的螺孔;所述第一横梁上还开设有可与所述第二横梁底侧设置的凸柱相匹配的凸柱凹槽,所述凸柱与所述凸柱凹槽可相互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限位块的底部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对应的,所述载板的侧板开设有可与所述凸起扣合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载玻片安装位可安装五片规格相同的所述载玻片,构成用于藻类着生的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螺丝贯穿所述螺孔,并通过位于所述载板底部的螺母旋接;所述螺孔的内径为0.5cm~0.7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为塑料材质,所述载玻片为玻璃材质,所述载玻片的长度为7cm~8cm,所述载玻片的宽度为2cm~3cm,所述载玻片的厚度为0.1cm~0.2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螺丝的长度为2cm~3cm,吊环螺丝的直径为0.5cm~0.7cm,吊环外径为2cm~3c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螺丝的吊环与所述线孔之间的距离通过所述吊绳调节实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40146.XU CN215492515U (zh) | 2021-06-25 | 2021-06-25 | 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40146.XU CN215492515U (zh) | 2021-06-25 | 2021-06-25 | 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92515U true CN215492515U (zh) | 2022-01-11 |
Family
ID=79722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440146.XU Active CN215492515U (zh) | 2021-06-25 | 2021-06-25 | 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92515U (zh) |
-
2021
- 2021-06-25 CN CN202121440146.XU patent/CN21549251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Prager et al. | Carbonate nodule growth on Florida's outer shelf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fossil interpretations | |
Peteiro et al. | Effect of water motion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mmercial seaweed Undaria pinnatifida in a coastal bay of Galicia, Northwest Spain | |
Villareal | Positive buoyancy in the oceanic diatom Rhizosolenia debyana H. Peragallo | |
CN209745580U (zh) | 一种河湖水域水生植物野外调查的便携式样方框 | |
Díaz et al. | Fine scale physical-biological interactions during a shift from relaxation to upwelling with a focus on Dinophysis acuminata and its potential ciliate prey | |
Solvang et al. | Automation concepts for industrial-scale production of seaweed | |
Heiskanen et al. | Sedimentation and pelagic retention of particulate C, N and P in the coastal northern Baltic Sea | |
Smith et al. | Environmental versus genetic influences on growth rates of the corals Pocillopora eydouxi and Porites lobata (Anthozoa: Scleractinia) 1 | |
Longstaff |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light requirements of seagrasses in northeast Australia | |
CN215492515U (zh) | 一种用于着生藻类的样品采集装置 | |
CN105758995A (zh) | 用于沉水植物培育和根际微区dgt测试的根箱及其使用方法 | |
Henshaw et al. | The annual patterns of photosynthesis in two large, freshwater, ultra-oligotrophic Antarctic lakes | |
Neushul et al. | Macroalgal farming in the sea: water motion and nitrate uptake | |
Kopecky et al. | Variability in drift macroalgal abundance in relation to biotic and abiotic factors in two seagrass dominated estuaries in the western Gulf of Mexico | |
Simpson et al. | Island stirring effects on phytoplankton growth | |
CN212688067U (zh) | 一种底栖微藻采样装置 | |
CN214793865U (zh) | 一种便携式着生藻类样品采集装置 | |
Demers et al. | Small-scale gradients of phytoplankton productivity in the littoral fringe | |
CN112305164B (zh) | 一种测定水生植物水体修复能力的方法及多功能动态装置 | |
CN104962468A (zh) | 一种附生硅藻培养与采集装置 | |
Harger et al. | TEST‐FARMING OF THE GIANT KELP, Macrocystis, AS A MARINE BIOMASS PRODUCER | |
CN211141660U (zh) | 一种利用沉水植物净化河湖水质的装置 | |
CN204824892U (zh) | 一种附生硅藻培养与采集装置 | |
Van Keulen | Water flow in seagrass ecosystems | |
Nommann et al. | Plankton distribution during a coastal upwelling event off Hiiumaa, Baltic Sea: impact of short-term flow field variabilit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