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80095U - 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80095U
CN215480095U CN202121066308.8U CN202121066308U CN215480095U CN 215480095 U CN215480095 U CN 215480095U CN 202121066308 U CN202121066308 U CN 202121066308U CN 215480095 U CN215480095 U CN 2154800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inlet
barrel
outlet
filt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663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龙
申月
王庚旭
王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Yitong Filter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Yitong Filt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Yitong Filter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Yitong Filter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663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800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800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800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芯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用于过滤液体,包括:内桶,具有第一过滤腔,桶口形成所述第一过滤腔的第一入口,桶体形成所述第一过滤腔的第一出口,所述内桶为蜂窝状活性炭过滤桶;外筒,与所述内桶同轴设置,所述外筒与所述内桶之间形成第二过滤腔,所述第二过滤腔具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形成所述第二入口;及过滤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口处,所述过滤层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腔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滤芯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效果变差易出现堵塞,过滤时效短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滤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
背景技术
随着先进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无论是生活或工业生产中对流体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水处理、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需求。液体过滤器是输送介质管道上不可缺少的一种装置,通常安装在减压阀、泄压阀、定水位阀或其它设备的进口端,用来消除介质中的杂质,以保护阀门及设备的正常使用。当流体进入置有一定规格滤网的滤筒后,其杂质被阻挡,而清洁的滤液则由过滤器出口排出,滤芯为液体过滤器的杂质过滤件,目前常规滤芯产品都是一级过滤,过滤形式比较单一,使得滤芯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效果变差,出现堵塞情况,过滤时效短。
因此,现阶段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设计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提高滤芯的过滤效果,并延长滤芯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滤芯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效果变差易出现堵塞,过滤时效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用于过滤液体,包括:
内桶,具有第一过滤腔,桶口形成所述第一过滤腔的第一入口,桶体形成所述第一过滤腔的第一出口,所述内桶为蜂窝状活性炭过滤桶;
外筒,与所述内桶同轴设置,所述外筒与所述内桶之间形成第二过滤腔,所述第二过滤腔具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形成所述第二入口;及
过滤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口处,所述过滤层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腔内。
所述第一入口依次设置有:
活性炭颗粒层,用于预过滤;
隔网,设置在所述外筒上,液体流经所述活性炭颗粒层后穿过所述隔网进入所述第一过滤腔。
还包括:
进水盖,设置在所述外筒的一端,所述进水盖具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入口连通;及
出水盖,设置在所述外筒的另一端,所述过滤层设置在所述出水盖上,所述过滤层为纳米纤维层。
所述进水盖上设置有:
定位部,位于所述进水口一侧,所述定位部的横截面为三角星结构,所述定位部用于与过滤器连接;及
进水网,位于所述进水口另一侧,所述活性炭颗粒层位于所述进水网与所述隔网之间。
所述出水盖包括:
固定环,与所述外筒螺纹连接,所述固定环用于与出水管连接;
出水网,设置在所述固定环上,所述纳米纤维层位于所述出水网的进水端;及
卡接耳,设置在所述固定环上。
所述进水盖上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用于与过滤器连接。
所述固定环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有至少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用于过滤液体,包括:内桶,具有第一过滤腔,桶口形成所述第一过滤腔的第一入口,桶体形成所述第一过滤腔的第一出口,所述内桶为蜂窝状活性炭过滤桶;外筒,与所述内桶同轴设置,所述外筒与所述内桶之间形成第二过滤腔,所述第二过滤腔具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形成所述第二入口;及过滤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口处,所述过滤层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腔内,自来水从第一入口流进第一过滤腔,穿过内桶即蜂窝状活性炭过滤桶的桶体(即第一出口/第二入口),进行第一次过滤,将大颗粒杂质阻隔在内桶内并吸附有害的化学物质,使得自来水完成一次净化,过滤后的自来水为一次净化水,一次净化水进入第二过滤腔,沿着外筒向第二出口处流动,当一次净化水到达第二出口继续向出水管流动时,一次净化水穿过过滤层即纳米纤维层,将溶胶粒子进行拦截,完成二次过滤,且内桶增加了自来水与内桶的接触面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滤芯使用一段时间后,过滤效果变差易出现堵塞,过滤时效短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第一过滤腔,2、外筒,3、第二过滤腔,4、内桶,5、进水盖,6、进水口,7、出水盖,9、隔网,10、活性炭颗粒层,11、定位部,12、进水网,13、固定环,14、出水网,15、卡接耳,16、过滤层,17、密封垫,18、密封圈,19、第一入口,20、第一出口(第二入口),21、第二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用于过滤液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桶4,具有第一过滤腔1,桶口形成所述第一过滤腔1的第一入口19,桶体形成所述第一过滤腔1的第一出口20,所述内桶4为蜂窝状活性炭过滤桶;外筒2,与所述内桶4同轴设置,所述外筒2与所述内桶4之间形成第二过滤腔3,所述第二过滤腔3具有第二入口20和第二出口21,所述第一出口20形成所述第二入口20;及过滤层16,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口21处,所述过滤层16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腔3内。
本实施例中,第一出口20形成第二入口20,两者为同一部位,自来水从第一入口19流进第一过滤腔1,穿过内桶4即蜂窝状活性炭过滤桶的桶体(即第一出口/第二入口20),进行第一次过滤,将大颗粒杂质阻隔在内桶4内并吸附有害的化学物质,使得自来水完成一次净化,过滤后的自来水为一次净化水,一次净化水进入第二过滤腔3,沿着外筒2向第二出口21处流动,当一次净化水到达第二出口21继续向出水管流动时,一次净化水穿过过滤层16即纳米纤维层,将溶胶粒子进行拦截,完成二次过滤,过滤后的水为纯净水,满足饮用需求,两次过滤使得滤芯的过滤效果提高,且内桶4增加了自来水与内桶4的接触面积,可以满足长时间的使用,提高了滤芯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入口依次设置有:活性炭颗粒层10,用于预过滤;隔网9,设置在所述外筒2上,液体流经所述活性炭颗粒层10后穿过所述隔网9进入所述第一过滤腔1。
本实施例中,自来水经过第一入口19时,先穿过活性炭颗粒层10进行粗过滤,将肉眼可见的杂质颗粒进行过滤后,再穿过蜂窝状活性炭过滤筒即内桶4,完成自来水的一次净化,隔网9包括实心部和漏网部,实心部将内桶4和外筒2连接起来,避免自来水经过活性炭颗粒层10后直接漏进第二过滤腔3,漏网部使经过活性炭颗粒层10的自来水进入第一过滤腔1,活性炭颗粒层10的活性炭位于隔网9上,和外筒2的一端,更换方便,大大延长了滤芯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2所示,还包括:进水盖5,设置在所述外筒2的一端,所述进水盖5具有进水口6,所述进水口6与所述第一入口19连通;及出水盖7,设置在所述外筒2的另一端,所述过滤层16设置在所述出水盖7上,所述过滤层16为纳米纤维层。
本实施例中,自来水从进水盖5的进水口6流进滤芯,经过第一入口19流进第一过滤腔1内,出水盖7连接有出水管,过滤完成的纯净水经过出水盖7流向出水管,被送到指定的地方,满足使用要求;进水盖5及出水盖6与外筒2之间通过热熔连接或螺纹连接,保证滤芯的密封性,避免漏水。
如图1~图2所示,所述进水盖5上设置有:定位部11,位于所述进水口6一侧,所述定位部11的横截面为三角星结构,所述定位部11用于与过滤器连接;及进水网12,位于所述进水口6另一侧,所述活性炭颗粒层10位于所述进水网12与所述隔网9之间。
本实施例中,进水网12及隔网9将活性炭颗粒层10封闭在进水盖5与外筒2的连接部位,避免自来水在流向活性炭颗粒层10时将其冲散而失去过滤作用,定位部11将滤芯与过滤器进行连接,拆装方便,便于将滤芯进行拆卸检修。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出水盖7包括:固定环13,与所述外筒2连接,所述固定环13用于与出水管连接;出水网14,设置在所述固定环13上,所述过滤层16位于所述出水网14的进水端;及卡接耳15,设置在所述固定环13上。
本实施例中,固定环13用于与外筒2和出水管连接,将过滤后的水送到指定的位置,卡接耳15方便将固定环13与外筒2和出水管进行连接和拆装,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过滤层16即纳米纤维层设置在出水网14的进水端,纳米纤维层16在一次净化水的水压下压向出水网即纳米纤维层16与出水网14自行贴紧,若需要更换纳米纤维层16,将滤芯从过滤器拆下后,再拆下出水盖7即可更换,操作简单。
如图1~图2所示,所述进水盖5上设置有密封垫17,所述密封垫17用于与过滤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密封垫17使进水盖5与过滤器连接紧密,密封性好,避免了自来水外漏而侵蚀过滤器或影响客户体验。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固定环13上套设有密封圈18,所述密封圈18设置有至少两个。
本实施例中,密封圈18使固定环13与出水管之间连接紧密,避免过滤水从固定环13与出水管的连接处渗漏造成资源浪费。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用于过滤液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桶(4),具有第一过滤腔(1),桶口形成所述第一过滤腔(1)的第一入口,桶体形成所述第一过滤腔(1)的第一出口,所述内桶(4)为蜂窝状活性炭过滤桶;
外筒(2),与所述内桶(4)同轴设置,所述外筒(2)与所述内桶(4)之间形成第二过滤腔(3),所述第二过滤腔(3)具有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形成所述第二入口;及
过滤层(16),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口处,所述过滤层(16)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腔(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口依次设置有:
活性炭颗粒层(10),用于预过滤;
隔网(9),设置在所述外筒(2)上,液体流经所述活性炭颗粒层(10)后穿过所述隔网(9)进入所述第一过滤腔(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水盖(5),设置在所述外筒(2)的一端,所述进水盖(5)具有进水口(6),所述进水口(6)与所述第一入口连通;及
出水盖(7),设置在所述外筒(2)的另一端,所述过滤层(16)设置在所述出水盖(7)上,所述过滤层(16)为纳米纤维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盖(5)上设置有:
定位部(11),位于所述进水口(6)一侧,所述定位部(11)的横截面为三角星结构,所述定位部(11)用于与过滤器连接;及
进水网(12),位于所述进水口(6)另一侧,所述活性炭颗粒层(10)位于所述进水网(12)与所述隔网(9)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盖(7)包括:
固定环(13),与所述外筒(2)连接,所述固定环(13)用于与出水管连接;
出水网(14),设置在所述固定环(13)上,所述过滤层(16)位于所述出水网(14)的进水端;及
卡接耳(15),设置在所述固定环(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盖(5)上设置有密封垫(17),所述密封垫(17)用于与过滤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3)上套设有密封圈(18),所述密封圈(18)设置有至少两个。
CN202121066308.8U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 Active CN2154800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66308.8U CN215480095U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66308.8U CN215480095U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80095U true CN215480095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78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66308.8U Active CN215480095U (zh) 2021-05-18 2021-05-18 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800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09156U (zh) 快速反冲式除污器
CN215480095U (zh) 一种二次过滤膜式滤芯
CN208229482U (zh) 一种带视镜功能的自来水系统过滤器
CN202506198U (zh) 油田注水反冲式过滤除污器
CN216677204U (zh) 一种双层袋式过滤器
CN212050792U (zh) 一种大中型反渗透装置
CN210905250U (zh) 一种用于水处理及循环供暖供水系统的y型过滤器
CN209917425U (zh) 高效篮式过滤器
CN209890374U (zh) 一种耐受力强的反渗透膜容器进水端结构
CN217163632U (zh) 流体滤芯及高效过滤器
CN214513166U (zh) 一种具备自清洁功能的多介质过滤器
CN212594283U (zh) 一种新型角式过滤器
CN215939190U (zh) 一种带轴向流向阀的过滤器
CN215137459U (zh) 一种多级t型过滤器
CN203634936U (zh) 可更换不同排污堵的y型过滤器
CN212141661U (zh) 一种大口径多滤篮的通用型篮子过滤器
CN211562038U (zh) 手动自清洗滤水器
CN219796216U (zh) 一种y型过滤止回阀
CN213408258U (zh) 一种碟片膜及碟片膜过滤器
CN209865483U (zh) 一种新型管道高效密封过滤器
CN218280897U (zh) 家用水前置过滤器
CN216855799U (zh) 一种净水机反冲洗装置
CN213924361U (zh) 一种磁性过滤器
CN215654197U (zh) 大通量排污前置过滤器
CN218924028U (zh) 一种用于矿业设备的管路过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