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77318U - 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77318U
CN215477318U CN202120674706.1U CN202120674706U CN215477318U CN 215477318 U CN215477318 U CN 215477318U CN 202120674706 U CN202120674706 U CN 202120674706U CN 215477318 U CN215477318 U CN 2154773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rbage
trash
frame
chamber
recogni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47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06747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773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773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7731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垃圾桶框架,上述垃圾桶框架的环侧形成有开口,上述垃圾桶框架的上侧设有垃圾投放口,垃圾桶桶体,上述垃圾桶桶体相对转动设置在上述垃圾桶框架内,上述垃圾桶桶体内设有独立的可回收垃圾室、厨余垃圾室、有害垃圾室和其他垃圾室,上述可回收垃圾室、上述厨余垃圾室、上述有害垃圾室和上述其他垃圾室呈环形分布,上述可回收垃圾室、上述厨余垃圾室、上述有害垃圾室和上述其他垃圾室分别相对的上述垃圾桶桶体外侧设有对应回收垃圾的识别标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目前所使用的家用垃圾桶对生活垃圾不能分类回收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又名废物箱或垃圾箱,是指装放垃圾的地方。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起袋丢掉。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多数垃圾桶都有盖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有些垃圾桶可以以脚踏开启,家居的垃圾桶多数放于厨房,以便放置厨余,有些家庭会在主要房间都各置一,有些游乐场的垃圾桶会特别设计成可爱的人物。
2003年10月,国家出台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根据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志,生活垃圾被重新划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物表示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垃圾,包括纸类、塑料、玻璃、织物和瓶罐等,用蓝色垃圾容器收集,有害垃圾表示含有害物质,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垃圾,包括电池、灯管和日用化学品等,用红色垃圾容器收集,其他垃圾表示分类以外的垃圾,用灰色垃圾容器收集。
垃圾筒是家庭用品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对于目前所使用的家用垃圾桶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都是集中回收处理,对生活垃圾存在不能分类回收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设计了一种家用分类垃圾筒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分类垃圾筒,解决了目前所使用的家用垃圾桶对生活垃圾不能分类回收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框架,上述垃圾桶框架的环侧形成有开口,上述垃圾桶框架的上侧设有垃圾投放口,垃圾桶桶体,上述垃圾桶桶体相对转动设置在上述垃圾桶框架内,上述垃圾桶桶体内设有独立的可回收垃圾室、厨余垃圾室、有害垃圾室和其他垃圾室,上述可回收垃圾室、上述厨余垃圾室、上述有害垃圾室和上述其他垃圾室呈环形分布,上述可回收垃圾室、上述厨余垃圾室、上述有害垃圾室和上述其他垃圾室分别相对的上述垃圾桶桶体外侧设有对应回收垃圾的识别标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垃圾桶框架和上述垃圾桶桶体均呈环形,上述垃圾桶框架的环侧沿其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开口,上述垃圾桶桶体的环侧沿其圆周方向设有环形锯齿槽,上述环形锯齿槽与上述垃圾桶框架的开口相对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垃圾桶桶体的环侧设有蓝色辨识层、红色辨识层、灰色辨识层和绿色辨识层,上述蓝色辨识层、上述红色辨识层、上述灰色辨识层和上述绿色辨识层沿上述垃圾桶桶体的圆周方向呈环形分布,上述红色辨识层与上述有害垃圾相对应,上述蓝色辨识层与上述可回收垃圾室相对应,上述灰色辨识层与上述其他垃圾室相对应,上述绿色辨识层与上述厨余垃圾室相对应,四个上述识别标识设置在上述蓝色辨识层、上述红色辨识层、上述灰色辨识层和上述绿色辨识层的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垃圾桶框架的上侧转动设有垃圾盖盖片,上述垃圾盖盖片用于密封上述垃圾桶框架上的开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垃圾桶框架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上述底板上侧的支撑杆,上述支撑杆的上侧可拆卸设有盖板,上述开口设置在上述盖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多个,上述盖板的一侧与其中一根上述支撑杆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垃圾桶桶体内腔的中部设有支撑主轴,上述支撑主轴的环侧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四块隔板,上述隔板连接上述支撑主轴和上述垃圾桶桶体的内侧,相邻上述隔板之间形成上述可回收垃圾室、上述厨余垃圾室、上述有害垃圾室或上述其他垃圾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主轴的环侧沿其圆周方向设有第一环形滑槽,上述垃圾桶桶体内侧沿其圆周方向设有第二环形滑槽,上述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块和上述第二滑块,上述第一滑块和上述第一环形滑槽滑动配合,上述第二滑块和上述第二环形滑槽滑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主轴为环形轴,上述隔板的高度低于上述支撑主轴的高度,上述隔板上方的上述支撑主轴上设有外螺纹,上述支撑主轴的外螺纹上套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凹形卡块,上述凹形卡块的槽口用于嵌设在上述隔板上,上述凹形卡块的内侧设有定位柱,上述隔板的上侧设有与上述定位柱插接配合的插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框架,上述垃圾桶框架的环侧形成有开口,上述垃圾桶框架的上侧设有垃圾投放口,垃圾桶桶体,上述垃圾桶桶体相对转动设置在上述垃圾桶框架内,上述垃圾桶桶体内设有独立的可回收垃圾室、厨余垃圾室、有害垃圾室和其他垃圾室,上述可回收垃圾室、上述厨余垃圾室、上述有害垃圾室和上述其他垃圾室呈环形分布,上述可回收垃圾室、上述厨余垃圾室、上述有害垃圾室和上述其他垃圾室分别相对的上述垃圾桶桶体外侧设有对应回收垃圾的识别标识。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需要投放垃圾时,确定待投放垃圾的种类,转动垃圾桶框架(通过垃圾桶框架侧边的开口转动垃圾桶桶体),使垃圾对应的垃圾室(可回收垃圾室、厨余垃圾室、有害垃圾室或其他垃圾室)与垃圾桶框架上侧的垃圾投放口对应,通过垃圾投放口将垃圾投放到对应的垃圾室内,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在上述过程中,设计可回收垃圾室、厨余垃圾室、有害垃圾室和其他垃圾室能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垃圾桶框架内的底侧设有与垃圾桶桶体外的底侧相对转动设置,垃圾桶框架内的底侧固定设有转轴,转轴的上部插入垃圾桶桶体的底侧,垃圾桶桶体与转轴相对转动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目前所使用的家用垃圾桶对生活垃圾不能分类回收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垃圾桶桶体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垃圾桶桶体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垃圾桶桶体与凹形卡块连接的俯视图;
图5为凹形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垃圾桶框架,2-辨识层,3-识别标识,4-垃圾盖盖片,5-定位柱,6-垃圾投放口,7-环形锯齿槽,8-垃圾桶桶体,9-支撑主轴,10-第一环形滑槽,11-螺帽,12-隔板,13-第二环形滑槽,14-插槽,15-凹形卡块,16-第一滑块,17-第二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包括垃圾桶框架1,上述垃圾桶框架1的环侧形成有开口,上述垃圾桶框架1的上侧设有垃圾投放口6,垃圾桶桶体8,上述垃圾桶桶体8相对转动设置在上述垃圾桶框架1内,上述垃圾桶桶体8内设有独立的可回收垃圾室、厨余垃圾室、有害垃圾室和其他垃圾室,上述可回收垃圾室、上述厨余垃圾室、上述有害垃圾室和上述其他垃圾室呈环形分布,上述可回收垃圾室、上述厨余垃圾室、上述有害垃圾室和上述其他垃圾室分别相对的上述垃圾桶桶体8外侧设有对应回收垃圾的识别标识3。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需要投放垃圾时,确定待投放垃圾的种类,转动垃圾桶框架1(通过垃圾桶框架1侧边的开口转动垃圾桶桶体8),使垃圾对应的垃圾室(可回收垃圾室、厨余垃圾室、有害垃圾室或其他垃圾室)与垃圾桶框架1上侧的垃圾投放口6对应,通过垃圾投放口6将垃圾投放到对应的垃圾室内,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在上述过程中,设计可回收垃圾室、厨余垃圾室、有害垃圾室和其他垃圾室能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垃圾桶框架1内的底侧设有与垃圾桶桶体8外的底侧相对转动设置,垃圾桶框架1内的底侧固定设有转轴,转轴的上部插入垃圾桶桶体8的底侧,垃圾桶桶体8与转轴相对转动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目前所使用的家用垃圾桶对生活垃圾不能分类回收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垃圾桶框架1和上述垃圾桶桶体8均呈环形,上述垃圾桶框架1的环侧沿其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开口,上述垃圾桶桶体8的环侧沿其圆周方向设有环形锯齿槽7,上述环形锯齿槽7与上述垃圾桶框架1的开口相对设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垃圾桶框架1的环侧设置多个开口,使用者能从多方位转动垃圾桶桶体8,具有方便操作的优点。通过在垃圾桶桶体8的环侧设置环形锯齿槽7,使用者可脚踢环形锯齿槽7处迫使垃圾桶桶体8转动,不用弯腰用手拨动更易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垃圾桶桶体8的环侧设有蓝色辨识层2、红色辨识层2、灰色辨识层2和绿色辨识层2,上述蓝色辨识层2、上述红色辨识层2、上述灰色辨识层2和上述绿色辨识层2沿上述垃圾桶桶体8的圆周方向呈环形分布,上述红色辨识层2与上述有害垃圾相对应,上述蓝色辨识层2与上述可回收垃圾室相对应,上述灰色辨识层2与上述其他垃圾室相对应,上述绿色辨识层2与上述厨余垃圾室相对应,四个上述识别标识3设置在上述蓝色辨识层2、上述红色辨识层2、上述灰色辨识层2和上述绿色辨识层2的外侧。
在上述实施例中,蓝色辨识层2、红色辨识层2、灰色辨识层2和绿色辨识层2分别由对应颜色的油漆涂覆在垃圾桶桶体8的外侧形成。识别标识3为撰写在蓝色辨识层2外侧的可回收垃圾字体、灰色辨识层2外侧的其他垃圾字体、红色辨识层2外侧的有害垃圾字体和绿色辨识层2外侧的厨余垃圾字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垃圾桶框架1的上侧转动设有垃圾盖盖片4,上述垃圾盖盖片4用于密封上述垃圾桶框架1上的开口。
在上述实施例中,垃圾盖盖片4的表面积大于开口的表面积,使垃圾盖片4能覆盖在开口上,在不投放垃圾时,旋转垃圾盖盖片4,使垃圾盖盖片4密封开口,避免垃圾室内的垃圾异味的蔓延,且能避免蚊虫进入垃圾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垃圾桶框架1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上述底板上侧的支撑杆,上述支撑杆的上侧可拆卸设有盖板,上述开口设置在上述盖板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盖板的上侧设有转轴,垃圾盖盖片4套设在转轴上,垃圾盖盖片4能绕转轴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多个,上述盖板的一侧与其中一根上述支撑杆铰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支撑杆的数量为偶数个,多个支撑杆绕底板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对于其中一相对支撑杆,盖板的一侧与其中一个支撑杆铰接,盖板的另一侧与另一个支撑杆通过拉扣锁连接,拆卸掉盖板可进行垃圾桶桶体8的维护。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垃圾桶桶体8内腔的中部设有支撑主轴9,上述支撑主轴9的环侧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四块隔板12,上述隔板12连接上述支撑主轴9和上述垃圾桶桶体8的内侧,相邻上述隔板12之间形成上述可回收垃圾室、上述厨余垃圾室、上述有害垃圾室或上述其他垃圾室。
在上述实施例中,四块隔板12使垃圾桶桶体8形成四个垃圾室,四个垃圾室分别为可回收垃圾室、有害垃圾室、厨余垃圾室和其他垃圾室,隔板12的左右两侧分别和支撑主轴9、垃圾桶桶体8内侧连接,以实现各垃圾室的独立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主轴9的环侧沿其圆周方向设有第一环形滑槽10,上述垃圾桶桶体8内侧沿其圆周方向设有第二环形滑槽13,上述隔板1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块16和上述第二滑块17,上述第一滑块16和上述第一环形滑槽10滑动配合,上述第二滑块17和上述第二环形滑槽13滑动配合。
在上述实施例中,隔板12通过第一滑块16在第一环形滑槽10内的滑动、第二滑块17在第二环形滑槽13内的滑动,使隔板12能在垃圾桶桶体8内能转动,能实现相邻隔板12垃圾室(上述可回收垃圾室、上述厨余垃圾室、上述有害垃圾室或上述其他垃圾室)体积大小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家居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支撑主轴9为环形轴,上述隔板12的高度低于上述支撑主轴9的高度,上述隔板12上方的上述支撑主轴9上设有外螺纹,上述支撑主轴9的外螺纹上套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帽11。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隔板12的转动过程完成后,通过转动螺帽11,使螺帽11压紧在各个隔板12上,以实现隔板12位置的固定,反之即实现相邻隔板12之间垃圾室体积的大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凹形卡块15,上述凹形卡块15的槽口用于嵌设在上述隔板12上,上述凹形卡块15的内侧设有定位柱5,上述隔板12的上侧设有与上述定位柱5插接配合的插槽14。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垃圾筒使用时,在垃圾室(上述可回收垃圾室、上述厨余垃圾室、上述有害垃圾室或上述其他垃圾室)内套设塑料袋,并将凹形卡块15卡在隔板12上,以实现塑料袋位置的固定。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其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需要投放垃圾时,确定待投放垃圾的种类,转动垃圾桶框架1(通过垃圾桶框架1侧边的开口转动垃圾桶桶体8),使垃圾对应的垃圾室(可回收垃圾室、厨余垃圾室、有害垃圾室或其他垃圾室)与垃圾桶框架1上侧的垃圾投放口6对应,通过垃圾投放口6将垃圾投放到对应的垃圾室内,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在上述过程中,设计可回收垃圾室、厨余垃圾室、有害垃圾室和其他垃圾室能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垃圾桶框架1内的底侧设有与垃圾桶桶体8外的底侧相对转动设置,垃圾桶框架1内的底侧固定设有转轴,转轴的上部插入垃圾桶桶体8的底侧,垃圾桶桶体8与转轴相对转动设置。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解决了目前所使用的家用垃圾桶对生活垃圾不能分类回收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
垃圾桶框架,所述垃圾桶框架的环侧形成有开口,所述垃圾桶框架的上侧设有垃圾投放口;
垃圾桶桶体,所述垃圾桶桶体相对转动设置在所述垃圾桶框架内,所述垃圾桶桶体内设有独立的可回收垃圾室、厨余垃圾室、有害垃圾室和其他垃圾室,所述可回收垃圾室、所述厨余垃圾室、所述有害垃圾室和所述其他垃圾室呈环形分布,所述可回收垃圾室、所述厨余垃圾室、所述有害垃圾室和所述其他垃圾室分别相对的所述垃圾桶桶体外侧设有对应回收垃圾的识别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框架和所述垃圾桶桶体均呈环形,所述垃圾桶框架的环侧沿其圆周方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开口,所述垃圾桶桶体的环侧沿其圆周方向设有环形锯齿槽,所述环形锯齿槽与所述垃圾桶框架的开口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桶体的环侧设有蓝色辨识层、红色辨识层、灰色辨识层和绿色辨识层,所述蓝色辨识层、所述红色辨识层、所述灰色辨识层和所述绿色辨识层沿所述垃圾桶桶体的圆周方向呈环形分布,所述红色辨识层与所述有害垃圾相对应,所述蓝色辨识层与所述可回收垃圾室相对应,所述灰色辨识层与所述其他垃圾室相对应,所述绿色辨识层与所述厨余垃圾室相对应,四个所述识别标识设置在所述蓝色辨识层、所述红色辨识层、所述灰色辨识层和所述绿色辨识层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框架的上侧转动设有垃圾盖盖片,所述垃圾盖盖片用于密封所述垃圾桶框架上的开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框架包括底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底板上侧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侧可拆卸设有盖板,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盖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盖板的一侧与其中一根所述支撑杆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桶桶体内腔的中部设有支撑主轴,所述支撑主轴的环侧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四块隔板,所述隔板连接所述支撑主轴和所述垃圾桶桶体的内侧,相邻所述隔板之间形成所述可回收垃圾室、所述厨余垃圾室、所述有害垃圾室或所述其他垃圾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轴的环侧沿其圆周方向设有第一环形滑槽,所述垃圾桶桶体内侧沿其圆周方向设有第二环形滑槽,所述隔板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一环形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二环形滑槽滑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轴为环形轴,所述隔板的高度低于所述支撑主轴的高度,所述隔板上方的所述支撑主轴上设有外螺纹,所述支撑主轴的外螺纹上套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凹形卡块,所述凹形卡块的槽口用于嵌设在所述隔板上,所述凹形卡块的内侧设有定位柱,所述隔板的上侧设有与所述定位柱插接配合的插槽。
CN202120674706.1U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4773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4706.1U CN215477318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4706.1U CN215477318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77318U true CN215477318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73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470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477318U (zh) 2021-04-01 2021-04-01 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773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33881U (zh) 一种便于家庭使用的分类垃圾桶
CN103402895B (zh) 垃圾收集装置
CN215477318U (zh) 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
CN101767698A (zh) 一种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方法及专用的家庭垃圾箱
CN201367224Y (zh) 家庭资源回收桶
CN207020722U (zh) 一种智能移动式垃圾分类服务中心
CN210213580U (zh) 一种大容量分类垃圾收集箱
CN110641867A (zh) 一种带自动打包功能的智能垃圾箱
CN210619167U (zh) 一种垃圾分类辅助系统装置
CN201942202U (zh) 一种套层垃圾袋组件
CN110844389A (zh) 一种家用分类垃圾桶
CN206231918U (zh) 一种可将自动分类收集的垃圾箱
CN202115947U (zh) 易辨别分类垃圾桶
CN214877346U (zh) 一种分类垃圾桶
CN211811414U (zh) 一种附带压缩功能、封口功能的家用型分类垃圾箱
CN211732580U (zh) 一种自动分类的垃圾回收装置
CN210236032U (zh) 一种分类垃圾专用标准桶
CN214191046U (zh) 一种小区分类垃圾桶用密封盖
CN202296007U (zh) 城市垃圾分装回收箱
CN214242306U (zh) 一种户外垃圾分类投放箱
CN211495466U (zh) 一种多箱垃圾智能回收机
CN214609453U (zh) 一种智能垃圾桶的垃圾分类装置
CN211168316U (zh) 一种垃圾桶
CN216154607U (zh) 一种垃圾分类用多层结构垃圾桶
CN218453644U (zh) 一种磁吸式组合半自动套袋的分类垃圾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