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67024U - 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67024U
CN215467024U CN202121698377.0U CN202121698377U CN215467024U CN 215467024 U CN215467024 U CN 215467024U CN 202121698377 U CN202121698377 U CN 202121698377U CN 215467024 U CN215467024 U CN 2154670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multiphase extraction
aeration
situ remediation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69837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柳林杉
肖超
杨振
张海秀
赵昱皓
郭明先
王聪毛
衣桂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erry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ere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ere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ere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69837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670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67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670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涉及有机物污染修复领域,用于解决多相抽提技术难以处理半挥发性及难挥发性有机物,及对地层渗透性差区域的修复效果差的问题。该修复系统包括:自强化曝气模块和多相抽提模块;自强化曝气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曝气井和注入装置;注入装置用于向曝气井内注入化学试剂;多相抽提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多相抽提井单元和至少两个抽提管路;一个多相抽提井单元中所有的多相抽提井分布于一个曝气井周围;每个抽提管路具有入口端,一个入口端与一个多相抽提井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修复系统能同时处理易挥发、易流动的污染物,以及半挥发性有机物和难挥发性有机物;并且适合对地层渗透性较差区域进行修复。

Description

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机物污染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
背景技术
土壤和地下水环境安全关乎人居健康、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甚至社会稳定。相关技术中,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修复方式主要包含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原位修复不需要建设昂贵的地面环境工程设施或对污染物进行远程运输,便可使污染物降解或去除,操作维护简单,节约处理成本,对环境的破坏较小。
相关技术中,多相抽提技术是常见的原位修复技术,即通过同时抽取污染区域的土壤气体、地下水和非水相液体污染物至地面进行分离及处理,达到迅速控制并同步修复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的效果。但是,该技术难以处理半挥发性有机物及难挥发性有机物,且对于地层渗透性较差的区域进行修复时,容易产生拖尾和反弹,处理周期较长,修复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用以解决现有的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仅采用多相抽提技术难以处理半挥发性有机物及难挥发性有机物,以及对地层渗透性较差区域的修复效果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包括:自强化曝气模块和多相抽提模块;其中,所述自强化曝气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曝气井,和注入装置;所述注入装置用于向所述曝气井内注入化学试剂,以产生氧气,发生曝气作用;所述多相抽提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多相抽提井单元,和至少两个抽提管路;所述多相抽提井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多相抽提井,一个所述多相抽提井单元中所有的所述多相抽提井分布于一个所述曝气井周围;每个所述抽提管路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一个所述入口端与一个所述多相抽提井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还包括:监测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监测井及位于所述监测井内的监测仪器,一个所述监测井位于一个所述多相抽提井单元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多相抽提井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相抽提井单元包括三个所述多相抽提井,三个所述多相抽提井沿所述曝气井的周向均匀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入装置包括:溶液配制罐,通过输送管路连通于所述至少一个曝气井内;以及,注入泵,设置于所述输送管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溶液配制罐包括第一溶液配制罐和第二溶液配制罐,所述第一溶液配制罐的出口和所述第二溶液配制罐的出口均与所述输送管路连通;所述第一溶液配制罐内设置有高锰酸钾溶液,所述第二溶液配制罐内设置有过氧化氢溶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入装置还包括: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搅拌器的搅拌叶片位于所述第一溶液配制罐内;和/或,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二搅拌器的搅拌叶片位于所述第二溶液配制罐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还包括:污染物处理模块,与各个所述抽提管路的出口端连接,用于处理从所述多相抽提井中抽提出的有机污染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污染物处理模块包括:气液分离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入口端与所述抽提管路的出口端连接;废气处理装置,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第一出口端连接;以及,废液处理装置,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第二出口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第一出口端连接的活性炭吸附器,及位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和所述活性炭吸附器之间连接管路上的真空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液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絮凝沉淀罐、芬顿氧化罐和活性炭吸附罐,所述絮凝沉淀罐的入口端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第二出口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包括自强化曝气模块和多相抽提模块,因此,对污染场地进行修复时,通过多相抽提模块持续抽取地下污染区域的土壤气体、地下水和非水相液体污染物至地面进行后续处理,高效地处理易挥发、易流动的污染物;在多相抽提模块运行时,通过自强化曝气模块中的注入装置向曝气井内注入化学试剂,通过扩散,在曝气井及其周围区域内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发生曝气作用,在曝气的作用下,污染物会通过吹脱、挥发和溶解从污染物区域脱除进入到多相抽提模块中的多相抽提井中,被抽取到地面进行处理。故使用本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能同时处理易挥发、易流动的污染物,以及半挥发性有机物和难挥发性有机物;并且本修复系统适合对地层渗透性较差区域进行修复,降低了产生拖尾和反弹的风险,提高了修复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的部分平面分布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些实施例的一种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100、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1、自强化曝气模块,11、曝气井,12、注入装置,121、溶液配制罐,1211、第一溶液配制罐,1212、第二溶液配制罐,122、注入泵,123、输送管路,124、电磁阀,1241、第一电磁阀,1242、第二电磁阀,125、第一搅拌器,126、第二搅拌器,2、多相抽提模块,21、多相抽提井单元,211、多相抽提井,22、抽提管路,3、监测模块,31、监测井,4、污染物处理模块,41、气液分离装置,42、废气处理装,421、活性炭吸附器,422、真空泵,43、废液处理装置,431、絮凝沉淀罐,432、芬顿氧化罐,433、活性炭吸附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100,包括:自强化曝气模块1和多相抽提模块2。自强化曝气模块1包括至少一个曝气井11和注入装置12;注入装置12用于向曝气井11内注入化学试剂,以产生氧气,发生曝气作用。多相抽提模块2包括至少一个多相抽提井单元21和至少两个抽提管路22;多相抽提井单元21包括至少两个多相抽提井211,一个多相抽提井单元21中所有的多相抽提井211分布于一个曝气井11周围;每个抽提管路22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一个入口端与一个多相抽提井211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自强化曝气模块1中的曝气井11的数量,多相抽提模块2中多相抽提井单元21的数量根据污染场地的范围确定,每两个多相抽提井单元21之间的距离根据污染场地污染物的浓度确定。
示例性的,化学试剂为氧化剂,可以在曝气井11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发生曝气作用;同时,氧化剂可以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以产生无害物质,即起到化学氧化修复作用,以增强修复效果。
示例性的,曝气井11和多相抽提井211的井深可以一致,均大于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深度,便于钻井作业,同时保证了修复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100包括自强化曝气模块1和多相抽提模块2,因此,对污染场地进行修复时,通过多相抽提模块2持续抽取地下污染区域的土壤气体、地下水和非水相液体污染物至地面进行后续处理,高效地处理易挥发、易流动的污染物;在多相抽提模块2运行时,通过自强化曝气模块1中的注入装置12向曝气井11内注入化学试剂,通过扩散,在曝气井11及其周围区域内进行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发生曝气作用,在曝气的作用下,污染物会通过吹脱、挥发和溶解从污染物区域脱除进入到多相抽提模块2中的多相抽提井211中,被抽取到地面进行处理。故使用本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100能同时处理易挥发、易流动的污染物,以及半挥发性有机物和难挥发性有机物;并且本修复系统适合对地层渗透性较差区域进行修复,降低了产生拖尾和反弹的风险,提高了修复效率。
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100还包括监测模块3,监测模块3包括至少一个监测井31及位于监测井内的监测仪器(图中未示出),一个监测井31位于一个多相抽提井单元21中相邻的两个多相抽提井211之间。
示例性的,一个监测井31位于一个多相抽提井单元21中相邻的两个多相抽提井211之间的中心位置,此位置处于一个多相抽提井单元21中修复效果较弱的区域,监测此位置的污染物浓度和作业区域压力变化,更有助于评估整个修复作业区域的整体状态。
示例性的,监测仪器为压力传感器;或者,监测仪器为压力表。监测仪器用于监测修复作业区域的压力变化,为调整修复作业技术参数提供参考数据。
示例性的,多相抽提井单元21中可以配置一个监测井31,也可以根据污染物的浓度分布情况,调整监测井31的数量,若干多相抽提井单元21共同配置一个监测井31,保证整个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100中监测井31的数量不少于多相抽提井211数量的10%即可。
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多相抽提井单元21包括三个多相抽提井211,三个多相抽提井211沿曝气井11的周向均匀分布。
示例性的,三个多相抽提井211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处,曝气井11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中心处。其中,每两个多相抽提井211之间的距离为10m~16m(如每两个多相抽提井211之间的距离为10m或13m或16m),若污染场地的渗透性较好,每两个多相抽提井211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增大,若污染场地的渗透性较差,每两个多相抽提井211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减小。如此,可以保证多相抽提井单元21修复区域遗留的死角较小,保证整个修复系统的可靠性。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注入装置12包括溶液配制罐121以及注入泵122。溶液配制罐121通过输送管路123连通于至少一个曝气井11内;注入泵122设置于输送管路123上。如此设计,便于向曝气井11内注入化学试剂,以保证修复效果。
示例性的,在溶液配制罐121的出口处可以设置电磁阀124,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是否向曝气井11内注入化学试剂,增加了控制的便利性及自动化。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溶液配制罐121包括第一溶液配制罐1211和第二溶液配制罐1212。第一溶液配制罐1211的出口和第二溶液配制罐1212的出口均与输送管路13连通;第一溶液配制罐1211内设置有高锰酸钾溶液,第二溶液配制罐1212内设置有过氧化氢溶液。如此设计,高锰酸钾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可以在曝气井11及其周围区域内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发生曝气作用;同时,高锰酸钾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均可以和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以产生无害物质,即起到双重化学氧化修复作用,以增强修复效果。两种溶液分别装在不同的溶液配制罐内,可以按先后顺序向曝气井11内注入试剂,使两种试剂在曝气井11及其周围区域内产生氧气,发生曝气作用,同时应用化学氧化作用和曝气作用进行修复;也可以向曝气井11内注入其中的一种试剂应用化学氧化作用进行修复,操作灵活简便。
示例性的,在第一溶液配制罐1211的出口处可以设置第一电磁阀1241,在第二溶液配制罐1212的出口处可以设置第二电磁阀1242,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是否向曝气井11内注入化学试剂,增加了控制的便利性及自动化。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注入装置12还包括第一搅拌器125和/或第二搅拌器126。第一搅拌器125的搅拌叶片位于第一溶液配制罐1211内;第二搅拌器126的搅拌叶片位于第二溶液配制罐1212内。如此设计,可以对第一溶液配制罐1211和第二溶液配制罐1212内的溶液进行搅拌,使溶液罐内的溶液浓度整体保持一致,以保证修复系统100的整体的修复效果。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100还包括污染物处理模块4,与各个抽提管路22的出口端连接,用于处理从多相抽提井211中抽提出的有机污染物。如此设计,可以就地对多相抽提模块2抽提出的污染物进行处理,无需对污染物进行远程运输,便可降解或去除污染物,操作维护简单,处理成本较低,且对环境的破坏较小,污染物处理后的产物可以就地循环利用,节约了能源。
示例性的,参见图2,污染物处理模块4可以与各个抽提管路22的出口端分别连通;或者,污染物处理模块4也可以与各个抽提管路22的出口端汇总后的总管路连通,均可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污染物处理模块4包括气液分离装置41、废气处理装42以及废液处理装置43。气液分离装置41的入口端与所述抽提管路22的出口端连接;废气处理装置42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41的第一出口端连接;废液处理装置43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41的第二出口端连接。如此设计,将污染物进行气液分离后,分别对废气和废液进行处理,设备分区域布置,操作维护简便。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废气处理装置42包括与气液分离装置41第一出口端连接的活性炭吸附器421,及位于气液分离装置41和活性炭吸附器421之间连接管路上的真空泵422。如此设计,活性炭吸附器421可以对废气中的挥发性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达标后进行排放。真空泵422既可以用于抽取气液分离装置41内分离出的废气,同时也可以用于为多相抽提模块2提供抽取动力;真空泵422设置于气液分离装置41的第一出口端处的管路上,流经其的流体为进行气液分离后的气体,可以防止有机污染物中的液体对其进行腐蚀,延长了真空泵422的使用寿命。
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废液处理装置43包括依次连接的絮凝沉淀罐431、芬顿氧化罐432和活性炭吸附罐433,絮凝沉淀罐431的入口端与气液分离装置41的第二出口端连接。如此设计,废水中的部分有机悬浮物,在絮凝沉淀罐431内的混凝剂的作用下絮凝沉淀;经絮凝沉淀后的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在芬顿氧化罐432中的过氧化氢与二价铁离子的混合溶液的作用下,被氧化降解去除;经过芬顿氧化后的废水中的剩余污染物经过活性炭吸附罐433中的活性炭吸附后从废水中去除,如此,经过三层处理后的废水达到排放标准,可以就地排放,也可以用于配置化学试剂以循环利用,节省能源,降低修复成本。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方法,应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100;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利用注入装置12向曝气井11内注入化学试剂,以产生氧气,发生曝气作用。
示例性的,在进行步骤S100之前,先通过场地调查确定污染场地的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布设曝气井11和多相抽提井211。其中,曝气井11和多相抽提井211的深度大于污染区域的最大深度,多相抽提井211的井径为50cm,曝气井11的井径为25cm,井内井管开筛孔的位置与污染区域的位置一致。
S200:利用抽提管路从多相抽提井内抽提有机污染物。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不对步骤S100和步骤S200的执行顺序进行限制,如初始修复作业时,多相抽提井211内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浓度较高,可以先进行步骤S200,即启动多相抽提模块2进行多相抽提,工艺参数可以为抽提流量为15m3/h,井头真空度维持在0.02~0.04Mpa,持续运行多相抽提模块2。再进行步骤S100,即向曝气井11内注入化学试剂,在曝气井11及其周围区域内产生氧气,发生曝气作用。
示例性的,在向曝气井11内注入化学试剂后,可以提升多相抽提模块2的抽提流量至比初始参数多1/3,之后维持多相抽提模块2运行30min,然后停止运行多相抽提模块2。
重复步骤S100至S200,或重复步骤S200至步骤S100,直至污染场地污染物的浓度降至设定标准值之下。
示例性的,每完成一次步骤S100至S200(或步骤S200至步骤S100)的作业,间隔40min开始下一次循环作业,每日进行3~4次循环直至污染场地污染物的浓度降至设定标准值之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方法,由于其应用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100,所以也能产生相同的技术效果,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此处不再赘述。
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注入装置12向曝气井11内注入化学试剂,包括:依次向曝气井11内注入高锰酸钾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即包括如下步骤:
S101:向曝气井11内注入高锰酸钾溶液。
S102:向曝气井11内注入过氧化氢溶液。
示例性的,注入装置12包括溶液配制罐121和注入泵122。溶液配制罐121通过输送管路123连通于至少一个曝气井11内;注入泵122设置于输送管路123上。溶液配制罐121包括第一溶液配制罐1211和第二溶液配制罐1212。第一溶液配制罐1211的出口和第二溶液配制罐1212的出口均与输送管路13连通;第一溶液配制罐1211内设置有15%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第二溶液配制罐1212内设置有20%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示例性的,先进行步骤S101,注入时采用加压注入的方式,注入压力为0.2~0.5Mpa,单井注入流量为0.5~1m3/h,高锰酸钾溶液持续注入时间为20min;再进行S102,注入时同样采用加压注入的方式,注入压力为0.2~0.5Mpa,单井注入流量为0.5~1m3/h,过氧化氢溶液持续注入时间也为20min。如此,可以使先后注入的高锰酸钾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先后与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难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以产生无害物质,即起到双重化学氧化修复作用,以增强修复效果;同时,高锰酸钾溶液和过氧化氢溶液在曝气井11及其周围区域内混合后产生氧气,发生曝气作用,强化修复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修复系统100还包括与各个抽提管路22的出口端连接的污染物处理模块4;修复方法还包括:
S300:利用污染物处理模块4处理从多相抽提井211中抽提出的有机污染物。
如此,可以就地对从多相抽提井211中抽提出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处理,无需对有机污染物进行远程运输,便可降解或去除有机污染物,操作维护简单,处理成本较低,且对环境的破坏较小,有机污染物处理后的产物可以就地循环利用,节约了能源。
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污染物处理模块4包括气液分离装置41、废气处理装置42和废液处理装置43,气液分离装置41的入口端与抽提管路22的出口端连接,废气处理装置42与气液分离装置41的第一出口端连接,废液处理装置43与气液分离装置41的第二出口端连接;修复方法还包括:
S301:利用气液分离装置41对从多相抽提井211中抽提出的有机污染物进行气液分离,得到气态污染物和液态污染物。
S302:利用废气处理装置41对气态污染物进行处理,并利用废液处理装置42对液态污染物进行处理。
如此,将污染物进行气液分离后,分别对废气和废液进行处理,设备分区域布置,操作维护简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修复系统还包括监测模块3;修复方法还包括,利用监测模块3监测该监测井31所在区域的压力。
示例性的,还可以对修复作业区域的土壤和地下水进行采样分析,测定修复作业区域污染物浓度。通过监测的压力和测定的污染物浓度,对修复作业参数进行调整,以保证修复效果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能源消耗。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强化曝气模块和多相抽提模块;其中,
所述自强化曝气模块包括:至少一个曝气井,和注入装置;所述注入装置用于向所述曝气井内注入化学试剂,以产生氧气,发生曝气作用;
所述多相抽提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多相抽提井单元,和至少两个抽提管路;所述多相抽提井单元包括至少两个多相抽提井,一个所述多相抽提井单元中所有的所述多相抽提井分布于一个所述曝气井周围;每个所述抽提管路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一个所述入口端与一个所述多相抽提井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测模块,包括至少一个监测井及位于所述监测井内的监测仪器,一个所述监测井位于一个所述多相抽提井单元中相邻的两个所述多相抽提井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相抽提井单元包括三个所述多相抽提井,三个所述多相抽提井沿所述曝气井的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装置包括:
溶液配制罐,通过输送管路连通于所述至少一个曝气井内;以及,
注入泵,设置于所述输送管路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配制罐包括第一溶液配制罐和第二溶液配制罐,所述第一溶液配制罐的出口和所述第二溶液配制罐的出口均与所述输送管路连通;
所述第一溶液配制罐内设置有高锰酸钾溶液,所述第二溶液配制罐内设置有过氧化氢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装置还包括:
第一搅拌器,所述第一搅拌器的搅拌叶片位于所述第一溶液配制罐内;和/或,
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二搅拌器的搅拌叶片位于所述第二溶液配制罐内。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污染物处理模块,与各个所述抽提管路的出口端连接,用于处理从所述多相抽提井中抽提出的有机污染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物处理模块包括:
气液分离装置,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入口端与所述抽提管路的出口端连接;
废气处理装置,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第一出口端连接;以及,
废液处理装置,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第二出口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第一出口端连接的活性炭吸附器,及位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和所述活性炭吸附器之间连接管路上的真空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处理装置包括:
依次连接的絮凝沉淀罐、芬顿氧化罐和活性炭吸附罐,所述絮凝沉淀罐的入口端与所述气液分离装置的第二出口端连接。
CN202121698377.0U 2021-07-23 2021-07-23 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 Active CN215467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98377.0U CN215467024U (zh) 2021-07-23 2021-07-23 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698377.0U CN215467024U (zh) 2021-07-23 2021-07-23 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67024U true CN215467024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51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698377.0U Active CN215467024U (zh) 2021-07-23 2021-07-23 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670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8130A (zh) * 2021-07-23 2021-10-01 杰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8130A (zh) * 2021-07-23 2021-10-01 杰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27947B1 (ko) 공압지중파쇄와 강제흡입추출을 통한 원위치 유류오염토양 정화장치
US726441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ediating contaminated soil and groundwater in situ
CN102583712B (zh) 用微纳米气泡对污染地下水强化原位修复的方法及系统
CN113458130A (zh) 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及方法
CN105731628A (zh) 用于地下水氯代烃污染的原位化学氧化修复系统及方法
CN103920703B (zh) 一种修复污染土壤的高级氧化还原原位治理系统及方法
CN111646577A (zh) 处理污染地下水中VOCs和DNAPLs的循环井系统
CN110814008B (zh) 一种有机污染的土壤和地下水原位修复设备
CN104140153A (zh) 一种采用纳米技术修复岩层环境污染的装置及应用
CN109970257A (zh) 一种地下水修复循环井装置
CN215467024U (zh) 有机物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系统
CN113182335A (zh) 抽提驱动原位氧化修复系统
CN108372201A (zh) 一种有机污染场地原位高压旋喷加药氧化修复方法
CN111420983A (zh) 一种原位曝气修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方法
CN102989759B (zh) 一种原位压裂曝气辅助电化学阵列井修复装置及方法
RU2758093C2 (ru) Моду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рекультивационн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загрязненного подземного слоя и соответствующий способ
CN113290035A (zh) 一种用于土壤地下水污染的原位低耗组合接力修复装置
CN114101305A (zh) 有机污染场地原位低温强化化学氧化修复系统及方法
CN214422314U (zh) 一种采用电芬顿处理污染地下水的装置
CN210915496U (zh) 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修复系统
CN114751472A (zh) 污染场地原位修复的地下水循环井装置与修复方法
CN212476283U (zh) 处理污染地下水中VOCs和DNAPLs的循环井系统
JP2006130419A (ja) 汚染地層浄化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汚染地層浄化工法
CN112429864A (zh) 修复有机污染地下水的系统和方法
CN209035112U (zh) 一种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电动-化学联合修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8

Address after: Room 301 and 302, Building 2, No. 9, Section 4, Renmin South Road, Wuho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10042

Patentee after: Jerry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Co.,Ltd.

Address before: 264003 Jerry Road, Laishan District, Yantai, Shandong Province, No. 27

Patentee before: JEREH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