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58480U - 一种picc穿刺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picc穿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58480U
CN215458480U CN202121551363.6U CN202121551363U CN215458480U CN 215458480 U CN215458480 U CN 215458480U CN 202121551363 U CN202121551363 U CN 202121551363U CN 215458480 U CN215458480 U CN 215458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c
guide wire
placing part
hose
pun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55136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磊
田海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Army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155136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58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58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584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PICC穿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PICC穿刺结构,包括软管、用于导向定位的导丝和用于置入软管的穿刺针,导丝的端部连接有放置部,放置部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放射性核素的空腔。本实用新型的导丝在引导软管穿刺就位的过程中,放射性核素可释放出伽马射线,该伽马射线可被手持式伽马射线探测仪探测到,由此即可通过手持式伽马探测仪,追踪PICC导丝尖端在体内的确切位置,实现床旁实时检测PICC导管位置,避免误入颈静脉,确保导管进入上腔静脉等深静脉。

Description

一种PICC穿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ICC穿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ICC穿刺结构。
背景技术
PICC即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一种治疗方法。目前临床上很多患者,比如肿瘤化疗患者,都需要利用PICC来辅助治疗。PICC能够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
在PICC过程中,目前是通过床旁超声或心电图的方式来判断穿刺植入的导管是否进入中心静脉(上腔静脉)。但是,上述判别方式对操作者的要求高,判断较困难。并且在上述方法引导下,发现仍有部分置管会误入颈静脉,导致PICC失败。目前判断PICC是否成功的金标准是胸部X片,但该方法难以在床旁开展,不能在PICC实施过程中实时判断导管位置。如果评估发现PICC失败,只能再次进行PICC穿刺,增加患者痛苦和费用,也增加临床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PICC穿刺结构,实现PICC穿刺过程中置管位置的实时定位,避免穿刺失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PICC穿刺结构,包括软管、用于导向定位的导丝和用于置入软管的穿刺针,导丝的端部连接有放置部,放置部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放射性核素的空腔。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导丝用于直接引导软管就位,在进行PICC穿刺过程中,通过在导丝的端部连接放置部,并向放置部的空腔内注入微量放射性核素(临床上常用锝液,使用量1-2ul),导丝尖端位置会释放出伽马射线,该伽马射线可被手持式伽马射线探测仪探测到。由此即可通过手持式伽马探测仪,追踪PICC导丝尖端在体内的确切位置,实现床旁实时检测PICC导管位置,避免误入颈静脉,确保导管进入上腔静脉等深静脉。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检测单元,检测单元为手持检测仪、伽马照相机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
本技术方案中,检测单元可以是手持检测仪(手持式伽马射线探测仪)单独使用,也可以将手持检测仪与伽马照相机结合使用,在操作过程中,实时的将导丝前端位置和人体照片融合在一起,实用性及准确性均较强。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放置部与导丝之间可拆卸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放置部与导丝之间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在使用前,可以将容纳有放射性核素的放置部临时的连接到导丝的端部,不需要使导丝的前端始终有放射性核素,在操作熟练的医护人员进行PICC置管时,完全可以不使用放置部以及放射性核素,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可拆卸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导丝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置有内螺纹,放置部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凸起,连接凸起上设置有可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放置部与导丝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方式选择为螺纹连接,其结构简单、技术成熟、操作难度低。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连接凸起的中部设置有注入孔,注入孔与空腔连通。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在连接凸起的中部设置注入孔,在需要使用放射性核素时,可以将放射性核素临时的注入到空腔内;在注入结束后,将放置部连接到导丝端部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实现注入孔的密封,避免放射性核素的外漏,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放置部透明设置。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放置部设置为透明的结构,能够方便在放射性核素注入的过程中对其内部注入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结构设计合理。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导丝远离放置部的一端设置有手柄。
本技术方案中,导丝端部的手柄能够方便医护人员的握持,进而方便导向操作。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手柄上可拆卸连接有梳理部,梳理部套设在导丝的外部。
本技术方案中,手柄上的梳理部用于对导丝进行梳理校直,方便后续穿入。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梳理部为梳理套管,梳理套管与手柄可拆卸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梳理套管与手柄之间设置成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在对导丝进行梳理校直时,将梳理套管从手柄上拆下,使得梳理套管沿导丝的轴向移动,实现导丝的通长校直;当梳理完毕后,将梳理套管连接在手柄上,避免影响后续的穿入。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放置部远离导丝的一端圆滑设置。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放置部的端部设置成圆滑的,能够避免在穿入过程中划破软管或静脉壁,进一步保证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软管与穿刺针配合状态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软管与导丝配合状态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1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软管与导丝配合状态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A2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中软管与导丝配合状态的主视图。
图7为图6中A3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软管1、导丝2、穿刺针3、放置部4、放射性核素5、手柄6、连接头7、连接凸起8、外螺纹9、梳理套管10。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3所示:一种PICC穿刺结构,包括软管1、用于对软管1进行导向定位的导丝2和用于置入软管1的穿刺针3,本实施例中软管1、导丝2以及穿刺针3的连接方式以及使用原理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赘述。本实施例主要是对导丝2端部结构进行优化,导丝2的端部粘接有透明的放置部4,放置部4远离导丝2的一端圆滑设置。结合图3所示,放置部4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容纳有放射性核素5,本实施例中的放射性核素5为锝液,放射性核素5的使用量为2ul。导丝2远离放置部4的一端粘接有手柄6。
本实施例还配套设置有检测单元,检测单元为手持检测仪,本实施例中的手持式检测仪为手持式伽马射线探测仪。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进行PICC穿刺过程中,通过在导丝2的端部连接放置部4,并在放置部4的空腔内设置放射性核素5,导丝2尖端位置会释放出伽马射线,该伽马射线可被手持式伽马射线探测仪探测到。由此即可通过手持式伽马探测仪,追踪PICC导丝2尖端在体内的确切位置,实现床旁实时检测PICC导管位置,避免误入颈静脉,确保导管进入上腔静脉等深静脉。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检测单元为手持检测仪、伽马照相机结合使用。
具体使用时,检测单元可以是手持检测仪(手持式伽马射线探测仪)单独使用,也可以将手持检测仪与伽马照相机结合使用,在操作过程中,实时的将导丝2前端位置和人体照片融合在一起,实用性及准确性均较强。
实施例三
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放置部4与导丝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具体为:导丝2的端部一体成型有连接头7,连接头7上设置有连接槽,连接槽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放置部4的端部一体成型连接有连接凸起8,连接凸起8上设置有可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9,连接凸起8的中部设置有注入孔,注入孔与空腔连通。
具体使用时,在进行PICC穿刺前,可以将放射性核素5临时的注入到空腔内;在注入结束后,将放置部4通过其顶端的连接凸起8螺纹连接在导丝2的连接头7上。如此,将放置部4连接到导丝2端部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实现注入孔的密封,避免放射性核素5的外漏,提高装置使用的安全性。另外,在操作熟练的医护人员进行PICC置管时,完全可以不使用放置部4以及放射性核素5,就不需要连接放置部4,提高了使用的灵活性。
实施例四
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三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手柄6上螺纹连接有梳理套管10,梳理套管10套设在导丝2的外部。
具体使用时,手柄6上的梳理部用于对导丝2进行梳理校直,方便后续穿入。在对导丝2进行梳理校直时,将梳理套管10从手柄6上旋下,并使得梳理套管10沿导丝2的轴向移动,实现导丝2的通长校直;当梳理完毕后,将梳理套管10再次连接在手柄6上,避免影响后续的穿入。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PICC穿刺结构,包括软管、用于导向定位的导丝和用于置入软管的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的端部连接有放置部,放置部内设置有用于容纳放射性核素的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ICC穿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为手持检测仪、伽马照相机中的一种或两种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PICC穿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部与导丝之间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PICC穿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导丝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置有内螺纹,放置部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凸起,连接凸起上设置有可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PICC穿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凸起的中部设置有注入孔,注入孔与空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PICC穿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部透明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PICC穿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远离放置部的一端设置有手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PICC穿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上可拆卸连接有梳理部,梳理部套设在导丝的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PICC穿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部为梳理套管,梳理套管与手柄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PICC穿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部远离导丝的一端圆滑设置。
CN202121551363.6U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picc穿刺结构 Active CN215458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1363.6U CN215458480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picc穿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551363.6U CN215458480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picc穿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58480U true CN215458480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25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551363.6U Active CN215458480U (zh) 2021-07-07 2021-07-07 一种picc穿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584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458480U (zh) 一种picc穿刺结构
Watson et al. Rapid bolus injection of radioisotopes
CN208942165U (zh) 一种便于人体血药浓度控制监控用采集装置
CN113559392A (zh)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穿刺辅助系统
CN202724360U (zh) 一次性使用防针刺双翼静脉输液针
CN213606745U (zh) 一种基于超声引导的多腔穿刺针
CN210784372U (zh) 一种能固定使用的采血针
CN106730083A (zh) 一种皮下埋植式血液透析导管
CN208081604U (zh) 回缩式静脉输液针
CN212281433U (zh) 一种新型肿瘤活检穿刺针
CN213309864U (zh) 一种可精确引导穿刺的b超机
CN102671257A (zh) 一次性使用防针刺双翼静脉输液针
CN210250772U (zh) 一种静脉留置针
CN208525643U (zh) 一种内镜注射针
CN208756694U (zh) 一体式y形头皮针
CN210095870U (zh) 一种颅内ommaya囊经皮穿刺引流装置
CN214596810U (zh) 防辐射铅桶式注射辅助装置
CN211534443U (zh) 一种肝病科临床专用的抽血装置
CN217311421U (zh) 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
CN219206958U (zh) 一种具有便于采血的静脉留置针及其采血组合件
CN206026791U (zh) 可卸式自带采血端留置针
CN215017511U (zh) 一种留置采血针
CN213850965U (zh) 一种肿瘤介入治疗专用穿刺针
CN219001481U (zh) 一种静脉穿刺针
CN217246240U (zh) 一种放射性药物注射专用留置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