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51543U - 一种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51543U
CN215451543U CN202121799260.1U CN202121799260U CN215451543U CN 215451543 U CN215451543 U CN 215451543U CN 202121799260 U CN202121799260 U CN 202121799260U CN 215451543 U CN215451543 U CN 2154515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module shell
spontaneous combustion
electric core
heat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9926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黎
邹旭
邹雪
袁礼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ianl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ianl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ianl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ianlia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9926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515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515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515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包括模组壳体,模组壳体内安装有锂电芯组,锂电芯组的正极柱和负极柱从模组壳体的顶端伸出,模组壳体内填充有包覆锂电芯组的绝缘液体,模组壳体的顶端安装有测试端位于模组壳体内的电导率测试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当锂电芯组内的某个单体电芯发生热失控时,故障单体电芯通过周围的绝缘液体吸热而温升低,绝缘液体的电导率变化由电导率测试装置实时检测,模组温升异常则由温度检测装置检出,通过相应报警控制及时发现或检修剔除有问题的电池模组,不仅能及时阻止个别单体电芯热失控可能引起的热失控范围扩大和连锁反应,并且电池模组也不易发生漏电和短路故障。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电池模组,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力储能系统一般由多个电池电芯并联而成的单级模组,再经过多个模组串联成为一个电池储能支路,多个电池储能支路的并联组成储能系统。模组是电力储能的基本单元,储能系统发生自燃或燃爆事故首先是由单个储能模组引起。
电池电芯模组的安全性十分重要。在空气介质中,模块内的并联电芯因内部晶枝短接、隔膜缺陷和过充等原因能产生短路,电芯由于内部短路等原因产生热失控,可使该故障电芯温度急剧上升、电解液气化和自燃,并逐步波及周围电芯温度也急剧上升产生连锁反应,致使整个电池模块热失控或自燃。因锂电电芯内的电解液高温条件下能释放氢气、一氧化碳等有机可燃气体,该模组从而易产生燃烧和燃爆,并能波及其它模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很好地将热量排走的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包括密封设置的模组壳体,所述模组壳体内安装有锂电芯组,所述锂电芯组的正极柱和负极柱从所述模组壳体的顶端伸出,所述模组壳体内填充有包覆所述锂电芯组的绝缘液体,所述模组壳体的顶端安装有测试端位于所述模组壳体内的电导率测试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模组壳体上还安装有外部散热装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液体包括变压器油。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导率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模组壳体的顶端且测试端位于所述模组壳体内的电导率测试探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模组壳体的顶端且测试端位于所述模组壳体内的温度传感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部散热装置包括排列设置在所述模组壳体上的散热片。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锂电芯组包括电芯支架,所述电芯支架上并联排列有多个单体电芯,所述单体电芯的正极通过正集流体并联在一起并与所述正极柱连接,所述单体电芯的负极通过负集流体并联在一起并与所述负极柱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单体电芯的容量小于10AH。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液体的质量不小于所述锂电芯组质量的10%。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包括密封设置的模组壳体,所述模组壳体内安装有锂电芯组,所述锂电芯组的正极柱和负极柱从所述模组壳体的顶端伸出,所述模组壳体内填充有包覆所述锂电芯组的绝缘液体,所述模组壳体的顶端安装有测试端位于所述模组壳体内的电导率测试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模组壳体上还安装有外部散热装置;当锂电芯组内的某个电芯发生热失控时,故障电芯通过周围的绝缘液体吸热而温升低,绝缘液体的电导率变化由电导率测试装置实时检测,模组温升异常则由温度检测装置检出,通过相应报警控制及时发现或检修剔除有问题的电池模组,不仅能及时阻止个别电芯热失控可能引起的热失控范围扩大和连锁反应,并且电池模组也不易发生漏电和短路故障,有效避免电池模块热失控或自燃。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种锂电芯组排列方式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种锂电芯组排列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种锂电芯组排列方式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种锂电芯组排列方式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1-模组壳体;12-正极柱;13-负极柱;2-电导率测试探头;3-温度传感器;4-散热片;51-电芯支架;52-单体电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包括密封设置的模组壳体11,所述模组壳体11内安装有锂电芯组,所述锂电芯组的正极柱12和负极柱13从所述模组壳体11的顶端伸出,所述模组壳体11内填充有包覆所述锂电芯组的绝缘液体(图中未示出),所述绝缘液体的质量不小于所述锂电芯组质量的10%;所述模组壳体11的顶端安装有测试端位于所述模组壳体11内的电导率测试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模组壳体11上还安装有外部散热装置。
所述绝缘液体包括变压器油,所述模组壳体11的顶端安装有测试端位于所述模组壳体11内的电导率测试装置。所述电导率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模组壳体11的顶端且测试端位于所述模组壳体11内的电导率测试探头2,用于实时检测模组壳体11内绝缘液体的导电率。所述电导率测试探头2的数量可以根据电池模组的规格设置,最好不要少于两个。
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模组壳体11的顶端且测试端位于所述模组壳体11内的温度传感器3,用于实时检测模组壳体11内的温度。
所述外部散热装置包括排列设置在所述模组壳体11上的散热片4。
所述锂电芯组包括电芯支架51,所述电芯支架51上并联排列有多个单体电芯52,所述单体电芯52的正极通过正集流体并联在一起并与所述正极柱12连接,所述单体电芯52的负极通过负集流体并联在一起并与所述负极柱13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锂电芯组的电芯支架51包括两组电芯立架,每组电芯立架之间排列安装有若干单体电芯52,两组所述单体电芯52立架并列排放设置,这样的排列方式能够减小锂电电池模组的长度,使得其结构更加紧凑。所述单体电芯52的容量小于10AH,因为单体电芯容量大了放热能量太多,不能很好地限制热失控温升。
本技术方案的特点如下:
1.将多个单体电芯52并联后,置于装满绝缘液体(比如变压器油)的密封金属模组壳体11中,所有单体电芯52正负极通过汇流极片与各自汇流母排(即正集流体)连接,并保证总正、负极极柱绝缘可靠引出,这种绝缘液体浸泡的模组壳体11带有散热片4。
2.浸泡电池模组内的绝缘液体与所有单体电芯52的总质量比应不小于10%,以保证电池模组内某个单体电芯52发生热失控时,故障单体电芯52通过周围绝缘液体吸热而温升低。
3.电池模组配置有绝缘液体电导率与温度在线检测装置,若模组内某个单体电芯52因内部气压过大导致发热或电解液泄漏后,电解液中的电解质会溶于绝缘液体,导致绝缘液体的电导率提高,可通过液体导电率测试装置在线检出。模组温升异常则由温度在线检测装置检出,通过相应报警控制及时发现或检修剔除有问题的电池模组。
4.电池模块可由多级模组串联而成,均浸泡于绝缘液体内,不仅能及时阻止个别单体电芯52热失控可能引起热失控范围扩大和连锁反应,并且电池模组也不易发生漏电和短路故障。
5.为了保证热失控的单体电芯52温度上升幅度在安全范围内,组成绝缘液体浸泡模块的单体电芯52容量应小于10AH,以减小单个单体电芯52热失控时产生的能量值。并且单体电芯52采用金属外壳,以利于散热,降低故障单体电芯52温升速度、降低整体模组连锁热失控扩大的几率。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绝缘液体浸泡的电池模组或模块,当单体电芯52发生短路或温度急剧升高时,绝缘液体会吸收故障单体电芯52的急剧放热反应,同时绝缘液体有一定的比热容,加上局部温升通过液体导热而扩散,在吸收故障单体电芯52放热的同时,而不会引起故障单体电芯52本身有较大的温升,从而防止或减小了电池模组发生连锁反应的危险。
2.每个电池模组或模块均设置有液体电导率与温度测试装置,当故障单体电芯52发生漏液或模块总体温升过高时,发出故障报警,及时排除危险。
3.采用小容量单体电芯52,限制了故障单体电芯52热失控的释放能量,能通过绝缘液体及时散热。且电池模组外壳设置有散热片4,降低了发生故障时电池模组的总温升值。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锂电芯组的电芯支架51只包括一组电芯立架,电芯立架上排列安装有若干单体电芯52,电芯立架单排延伸,整体结构为扁平状,这种结构的电池可以用于空间较小的场所。
举例说明:
1、采用磷酸铁锂26650型电芯504只并联,电芯中心距为30*45毫米,用25号变压器油完全浸泡,密封外壳为冷板带散热片4,嵌入安装电导率和稳定传感器,正负电极连接于总汇流排,通过与金属外壳绝缘密封圈引出。该绝缘液体浸泡模组可作为电力储能单极模组,可储存6千瓦时电能。
2、采用三元18650型电芯,通过8并14串联,电芯中心距25*25毫米,用25号变压器油完全浸泡整体模组,密封外壳为塑料材质,内部配置BMS管理,正负电极通过密封接插件座引出。该绝缘液体浸泡模组可作为电动自行车安全性电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设置的模组壳体,所述模组壳体内安装有锂电芯组,所述锂电芯组的正极柱和负极柱从所述模组壳体的顶端伸出,所述模组壳体内填充有包覆所述锂电芯组的绝缘液体,所述模组壳体的顶端安装有测试端位于所述模组壳体内的电导率测试装置和温度检测装置;所述模组壳体上还安装有外部散热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液体包括变压器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导率测试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模组壳体的顶端且测试端位于所述模组壳体内的电导率测试探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模组壳体的顶端且测试端位于所述模组壳体内的温度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散热装置包括排列设置在所述模组壳体上的散热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芯组包括电芯支架,所述电芯支架上并联排列有多个单体电芯,所述单体电芯的正极通过正集流体并联在一起并与所述正极柱连接,所述单体电芯的负极通过负集流体并联在一起并与所述负极柱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电芯的容量小于10AH。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液体的质量不小于所述锂电芯组质量的10%。
CN202121799260.1U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 Active CN2154515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9260.1U CN215451543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99260.1U CN215451543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51543U true CN215451543U (zh) 2022-01-07

Family

ID=79691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99260.1U Active CN215451543U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515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42528U (zh) 一种高能量密度锂离子蓄电池模块
CN103904381B (zh) 电池内部温度测量装置
CN113611929A (zh) 一种防止热失控的电池均衡储能系统
CN112510271B (zh) 基于动态阻抗的锂离子电池实时过充和热失控预测方法
CN102081144B (zh) 蓄电池故障监控告警装置及系统
CN101635372B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
CN113094768A (zh) 动力电池系统的热管理-热失控联合仿真方法
CN105280986A (zh) 一种机载大容量动力型锂离子蓄电池单元
CN205211891U (zh) 一种大容量动力型锂离子蓄电池单元
CN215451543U (zh) 一种防止自燃的液态绝缘介质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
EP3872889A1 (en) A battery system, a method for leakage detection inside a battery system and a vehicle including a battery system
CN215834592U (zh) 一种防止自燃的复合相变吸热控温电池模组结构
CN102790246A (zh) 泡沫铜材料调节电池组热均衡的装置
CN217114716U (zh) 一种大容量电池结构
CN113629363A (zh) 一种防止热失控急剧扩大的电池电芯结构及储能模组
CN201413848Y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
CN203746994U (zh) 电池内部温度测量装置
CN107240734A (zh) 一种可双向温度控制的车载电池系统
Wang et al.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 An Overview
CN113140813A (zh) 一种过热智能保护的锂离子电池组
CN220963222U (zh) 熔断器及其状态检测系统
CN219843016U (zh) 电池模组
CN218939456U (zh)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容器模组
CN219286604U (zh) 一种圆柱钠离子电池
CN220982340U (zh) 一种复合型多参数检测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